八月下旬,我擱淺了准備了四個月的西南華南三十游計劃,取代的是成都17天的生活,其實也就是被單位派來川大學習。雖然在去的飛機上我一直是在郁悶的心情中度過,但是在告別的時候我還是留戀了,我擱淺的只是一段遲早的計劃,但是我卻有機會慢慢的去體會成都這座城市。
剛下飛機,出了機場已經23:38了,有接待的人正在等待我們,一出大門就嗅到南方特有的氣息讓我為之一振,對一個南方人來說,呆在山西的三年無疑是種折磨,呵呵,這種氣息讓我想起在長沙的大學時光,哎,那是一段真美好的時光,這是題外話了,還是言歸正傳吧。凌晨我們在科華北路科華苑賓館安頓下,川大的接待工作很好。我和我的死黨在一起住下,美美的躺在床上,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視機收看方言台,開始感受成都。
其實,成都是我三十游的第一站,所以原先我就收集了很多成都的資訊,因此,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春熙路,也許是時間不對,並沒見到想像中的美女,後來證明這種假設是對的,其實成都美女真的還好啦,並沒有固定的地方去欣賞,在那些百姓的巷子中會發現更多啊,接下來的日子我總是在課外時間安排自己的行程,每天晚上回來的時候我都會拐到隔壁街道(科華街川大花園)的酒吧,咖啡廳和網吧放松,在這裡我也認識了很多可愛的朋友,每次回來就和他們擺龍門陣,聊我的感想,交流什麼地方的小吃好吃,要不就聊奧運和足球,還有音樂啊,哲學啊,甚至還打牌,要知道我從不打牌的,呵呵,真的是好安逸啊。我只去一家名字叫MmGg的酒吧,老板是一22歲的小女孩,真的很有意思的一個人啊,而且酒什麼的也很便宜,酒吧盡管小,但是跟他們在一起耍很開心,人不就難得開心嗎,大家真的可以去那裡看看,就像在自己家裡喝酒聽音樂一樣啊。它邊上有家荷蘭夫婦開的滿天星書吧,樓下則是一家澳洲人開的袋鼠吧,常有會講成都話的老外在這裡聚會呵。
酒吧對面就是我常去的戰國風雲網吧,
裡面可以吃我愛吃的炒飯呵,而且美女出現率也是極高啊,吧台式的設計真的很不錯,還常有很好聽的背景音樂聽呢。在MmGg我真的知道了很多成都的故事,裡面打短工的竟然是研究生啊,現在我們都已經是哥們了,呵呵,忘了說了,老板姓劉,很可愛的小女孩。
接下來的幾天,我去交通飯店租了自行車(15RMB)一天,後來我們前台的經理說花50元可以去買輛二手車,但是我還是美滋滋的騎著那輛GIANT在成都大街小巷的逛了好多天,直到感覺到累的那天,可以說我是在自行車和雙腳的丈量中感覺成都的,無法說清楚,也許和我的性格有關系,我就適合這種節奏的地方,適合我這樣的單身的完美主義者,帶著地圖,背著水壺,挎著相機,我就這樣每天一個人出發,而且真的每次都會發現很開心的事情和景色,記得走玉林的時候,第一次看見那樣壯觀的吃串串的景像,我的心情真的是可以用興奮來形容,更有一家扎啤到了一元一大——杯,呵呵,我在玉林見到了書中的小酒館,白夜,音樂房子……總之,這裡可以說吃的玩的都不缺啦。
晚上不可不去的是臨江路,走在夜色中的江邊,真的很舒服的,在音樂廣場看著合江亭 和安順廊橋, 感覺不錯呵,踩著單車徜徉在成都,確實是我作為一個常感孤獨的人的最佳的旅行方式,個中的體會我想只有能感知孤獨的人才能體會啊。科華北 路一帶還有蠻有名氣的“祖母的廚房”西餐廳,特色的鹽府人家,辣的連當地人都服的兩路口,然後在川大北門附近的“零點”DISCO,在成都的同學曾經帶我來過這裡,比起鹽市口的“MGM”,零點的美女帥哥確實多很多,但是“MGM”的音響實在是太震撼拉,想起來現在耳朵裡都還嗡嗡響呢。
我單車到了人民公園,青羊宮,武侯祠,杜甫草堂,這些地方說實話我都沒什麼印像,倒是杜甫草堂後面那個公園讓我留戀呢,我是晚上去的,好漂亮。還有春熙路的綠滿家自助火鍋,除了酒收費,瓶裝飲料和冰激淋都是無限量啊。還有大大小小的散落的良木緣咖啡廳也還是不錯的浪費時間的地方,我常去的MmGg對面的那家就會有鋼琴和薩克斯演奏,一壺碳燒才三十,不算過分吧。
最後那幾天,也許是意識到自己就要離開成都了,也變的不開心,因為回去就意味著我又要回到北方,所以連著幾天除了還去MmGg聊天,什麼地方都沒去,最後那天下午,我步行到了川大東門的望江公園浪費了一下午的時間,在竹子成“災”的公園裡都差點被竹香迷倒,真的太美了。
其實在一個城市裡當過客,最主要的不是去那些已經被搬上旅行雜志的地方,我覺得更主要的就是像個當地人那樣去融入,我也會花很多時間蹲在街頭看著人來車往,沒有人會以為你是一個過客,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在這裡已經生活了很久,這個城市就是屬於你的,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成都的美。
總之,成都的印像在我的眼睛裡是美好的,也許是我帶的心情導致的結果,雖然成都我也看到很多不和諧的東西,但是在哪裡不是呢,不過成都人大多是熱情的,也很好相處,人與人之間沒太多的界線,成都的女孩子也是,反正至少我沒遇到白眼,呵呵,說了這麼多,也許都看不到重點,但是我感覺這也就足夠,人說成都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走的理由,最好還是自己去體會吧。
我自己——“騎士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