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號 一大早總機打電話來叫醒,六點半下樓,事先聯系好的司機已經在等我們了(後來還去接另外兩人,一人10元)。到了黃山大門後我們分頭行事,一個買纜車(65元)一個買門票(131元,學生半票 ),等了10多分鐘吧,就可以上纜車,我們是今天第一批乘纜車上山的。纜車上有個人特別惹人注目:背了個有2/3他的人那麼高的大背包。太重,所以要用拐杖頂住大背包來分擔重量。包裡有條吸管一直伸到嘴邊,喝水用的,好可愛。這麼多裝備,有點專業登山的味道哦。
出了纜車已經是白鵝嶺,屬黃山景區的腹地——北海景區。山上空氣中的溫度、濕度、味道、顏色(環抱我們的是一片綠)全都很清新,感覺有點像到了另一個世界。剛上山的人眼睛可能還有點睜不開,山上卻早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像。對於昨晚在山上住宿、早上5點多起來看日出的人們,現在(7點左右)已不早了。據說這裡精華集中,奇景薈萃,旅游團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了。我們兩個自由人,不想跟人擠,有時主動放過一些景;有時則小跑,趕到旅游團前;有時則站一站,等他們過去。走了十多分鐘,發現果然是奇松怪石甚多,我們先經黑虎松,然後經始信峰——封山了,小程叫我們要繼續前行。接著來到了石筍峰,這是我們此次上山駐足的第一個景,讓人眼前一亮:人工修葺過般的整潔,水墨畫般的輪廓分明,但卻又讓人真實地感受到人工創造不出的自然手筆:和諧、豐富!峰也好石也好松也好,都是挺拔、奮發向上的。男友在那照了張很配背景的相!嘻嘻。之後我們朝觀音峰出發,網上有人說那裡景色更好。到了觀音峰,我兩腿不敢站直、小心翼翼地爬上去照相,後來干脆學爬行動物手腳並用,慢慢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扶著坐好——算是征服了腳下的巨石,感覺既害怕又刺激。抬起頭向四周望去:萬裡無雲、湛藍的天空下,挺拔的座座山峰像巨人們挺起結實的胸膛,一層又一層向遠處無止境伸展、列隊在早晨金燦燦的陽光下。第一次感受到黃山的大氣,心裡不知不覺地湧出興奮和點點激動。可惜“天公作美”,看不到雲海,資料說這裡地形復雜,氣流在山間穿行,障阻較多,環流谷風,時上時跌,雲霧隨之回旋飄動或彌漫舒展,常出現雲海。我暗罵自己太貪心了!不一會兒,我們聽到旅游團傳來的嘈鬧聲,趕緊下觀音峰,原路返回,前往北海賓館。
北海景區都是那樣:石階小路走起來很輕松、林蔭小道一點也不曬,感覺就像是在公園裡,游人如織,一群群一對對,喘氣、說話、喇叭,很是熱鬧。路上遇到個日本老人團,我試著說了句“噢哈喲”,其中一個老伯回過頭來跟我微笑示意。雖說民族感情使我不太容易接受日本人,但客觀點評價,這幾個日本人還是挺有禮貌的,而且一個個都七老八十,拄著個拐杖氣喘吁吁、不停地走(一路撞到幾次,速度不怎麼慢嘛),休息時就拿起相機認真地拍,臉上不時露出些笑容,讓人感覺還是挺有素質的。很快到了北海賓館,趕快去找洗手間(網上有驢友說山上廁所不多),饒了一大個圈才找到:在北海賓館和獅子林賓館之間。到處都是席地而坐的游人,旅游團可能都當這休息站。之後我們問了個保安去清涼台的路,出發。猴子看海那裡人實在太多了,我們沒上去。回到北海賓館,我們北海景區的行程就差不多完成了。此時才8點多。
前行不久後我們就和大部分人分道揚鑣:旅游團大多走通向玉屏樓的路,我們則繼續往西海賓館
走去,漸漸的路上只剩下我倆和修路工人,看來離我們此行的重點西海大峽谷是越來越近了。沒想到在臨離開北海之前還能享受一下“花園”裡的安靜,嘻嘻。經西海賓館,來到排雲亭,竟發現有個旅游團在那,我們趁機坐下休息,准備等他們走後我們再拍照。不過他們剛走(往回走),又來了一撥,我們還是趕緊照完相走人好了。沒想到這裡也這麼多旅游團,男友說應該是坐丹霞站纜車上來的。過了排雲亭,我們就開始進入無人的西海大峽谷了,呵呵。此時早上9點左右。
“真的是沒人啊。”男友說,望著身後排雲亭漸漸遠去的熱鬧的導游喇叭、往回走的人群,再望望前方向西北方向無窮無盡延伸開去的狹長幽深、寂靜的峽谷和身旁的男友,我有一點點高興和興奮。終於不用再抱怨人多嘈雜,不用和旅游團賽跑、搶景點,可以忘我地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聆聽自然的私語,分享自然的秘密,感受自然的博大了。在中國,要想享受旅游景點開發帶來的方便就得忍受人多和商業味濃重對景色的破壞(人少的地方要嘛不為人知,要嘛交通不方便去不了),像黃山西海景區的這種“赤裸裸”實在是太珍貴了!我們一邊走,男友一邊望周圍的山,他指著山路延伸的方向(一直盤繞到山下)說:“我們就是這樣下到下面”,然後再指著對面的路說:“再從那裡上去。”呵呵,看來有得走了。男友斜背著個裝滿我們住宿用品的包、手提4升的農夫山泉,我拎著個塑料袋和相機,袋裡裝有雨傘、手套、地圖、小支礦泉水、香口膠。
走了不久,我們遇到一個保安和一個清潔工在聊天。我心想:連這也有工作人員?這裡工作很清閑吧,會不會悶呀?不知平時怎麼打發時間的?要是一個人豈不無聊死?又走沒多久,我聽到身後有匆匆的腳步聲,一行五人,不像是游客在“逛”,很快就超過我們。山路盤旋,很快他們就連同說話聲和腳步聲消失在我們的視線裡。先前在排雲亭擺脫人群的興奮已無影蹤,這一次這幾個人的“離我們而去”竟讓我感到一絲孤獨,好在我身旁有男友!
雖是在下山,但並不輕松,特別是當我們來到一段很陡的梯,一邊是壁立的懸崖,一邊是無底的深壑時,男友叫我靠裡面走、不要扶著欄杆、扶著岩壁,還幫我提塑料袋。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導游整天掛在嘴邊的那句“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境界:我小心翼翼地動用手、腳、眼——原來眼睛也可以用來走路——邊走邊死死地盯著自己踏出的每一步,想看景的時候就停住腳步。沒想到平時膽大妄為的我,此時在黃山面前竟是如此謹慎小心。服了!黃山是高傲的,也是豪爽的:遠處,他毫不吝嗇地向我們展示了那頂立在天地間的龐大、偉岸、優美的身軀;近處:刀劈斧斫般巨型石片壘積木似地堆積起來,形成破碎狀的峰林,看似有搖搖欲墜之感,其實卻壁立千仞,穩如泰山。真的是讓我看得著了迷,以致我有時候還得一屁股坐到石階上,怕自己走神身體一斜,整個人掉到山下去!景色如畫,但這畫不是動畫,移步才能換景。我的眼睛又被我用來走路了,當我把視線從遠處壯觀的山巒移到腳下的石階時,竟感到一絲眩暈。難道是眼睛還沒適應角色的變化,忙暈了?
下了剛才那段梯,轉了個彎,我們又見到那一行五人,正在給樹掛介紹相關知識的小牌子,原來他們是工作人員。我們見他們那個位子觀景挺不錯,就放下水,下去照幾張相。之前在北海的景大多是在所處的峰頂望周圍峭拔、雄偉的群峰,只能感受他的氣勢、他的激情;而這裡則還能近距離接觸山,感受他的險、他的冷漠;同時見識松與石巧妙地組合:一處處絕妙的“盆景”,真令人珍愛不已。我們照完相那幾個人已經走得無影無蹤了。而當我們要出發,男友拎起水,竟不小心把它掉到地上,破了個口!我們寶貴的水啊,浪費了!更浪費的是男友的體力,提了這麼久了!好在破口不會太低,流掉的不多,男友又喝掉些,免得待會兒一路提著一路溢出來。出發,空蕩蕩的山又剩我們倆了。
走了一會兒,男友眼尖地指著個地方標著“w。c”,我想山上廁所那麼少,趁這裡有,趕緊上。誰知當我走近掃了裡面一眼,我的整個胃差點沒翻過來!我拔腿就跑,太惡心了!可能男友的嘴閉久閉累了,這時候故意給我講了個笑話:一次某個領導去某地視察,說要吃有特色的菜。當地的干部叫下屬弄,說弄不出來要革職。下屬絞盡腦汁弄了一個,領導覺得十分好吃。之後領導對這個地方印像很好,幫助當地大力發展經濟。幾年後,領導又去那裡視察,提出要吃當年那個菜。當地干部又找來那個下屬,說讓他弄。這次他很為難,說弄不了。領導覺得很奇怪,幾年前還能吃到為什麼現在就弄不了,要他說出理由,不然就革他職。沒辦法,他告訴領導:那個菜是用屎克郎做的。這幾年當地經濟發展,城建越搞越好,公廁代替了屎坑,已找不到屎克郎了。唉,雖然惡心,但路上講講笑話感覺輕松多了。山路盤旋而下,男友指著下面一個比較平的地方說:“待會兒我們就在那休息。”“好!一定要休息!”天知道我聽到時有多高興!不一會兒,我們就依岩壁的石凳坐下(我們剛才一路下來有不少石凳,整個西海景區都很多,管理者也能體會游客爬西海景區很辛苦,真好),然後像小學生去郊游,拿出帶來的面包和水邊吃邊欣賞這滿山滿谷遍布的綠蔭。此時早上10點左右。沒有多休息,我們繼續。漸漸地,我們離谷底已經很近,聽得到下面的水聲,下面有個小水潭,水從山上流下來,水量不大,可能下雨天就很大:堅硬的岩石都被衝得支離破碎。到了谷底,我們又坐下來休息,准備點體力。往上環望,感覺就像孫悟空被困佛主的五指山,不過我也說不清這裡是多少指,只知道山體就像巨人的手指,直指蒼天。望著那蛇一樣纏繞著向上的山路,發現它不知在哪裡鑽進了山,消失了。再望望山頂,天!我以後絕不隨便說“難於登天”這句話了,光是要登上眼前這座山都足以讓我心裡發毛了。
救命啊,黃山的樓梯一節節怎都那麼長啊!這讓我想起了廬山三疊泉那幾千級梯,只不過這裡沒那麼陡罷了。而在我們剛從山頂下來,“元氣大傷”的情況下,我只能插著腰,喘著氣,不時給自己打氣,硬讓自己抬起那對仿佛千斤重的腿一級一級地往上拖。我有時會皺緊眉頭,閉著眼,把整個臉都痛苦地扭曲,但當男友轉過來看我時,我就馬上“變臉”:恢復正常。不過是我釋放、發泄勞累的方式之一而已,沒那麼誇張的,免得他擔心我。不過慢慢地,我感覺到身體遇到了“極點”:有點作嘔,我開始說:“受不了,我要休息。”而男友卻總是一個勁要往上爬,指著上面某個平地,說:“把這一節爬完,到那就休息。”就這樣我在他的帶領下堅持往上爬。隨著體力越耗越多,意志越來越弱,我不停地在心裡期待男友給我可以休息的“指示”!但每次抬頭都發現樓梯比上次看到的長了:樓梯盤旋,總錯以為快到盡頭,結果是失望了一次又一次。我一再要求停下來,他一再不同意!我氣起來就說:“那你自己先上去,在上面等我好了。我自己慢慢爬,時間這麼多,沒必要把自己弄得這麼辛苦。”( 沒想到真有人是這麼做的!)男友跟我講道理說:“走走停停,更辛苦的。”道理我懂,但我真的有點吃不消。不過,我倒不是真的想他拋下我,所以還是慢慢地跟。後來他也體貼地問:“行嗎?”我盡量不表現得很難受。而且“極點”似乎也正在慢慢地被克服。
終於有得坐下來休息了。我們旁邊還有一個游客:頭枕著背包,在石凳上睡覺!他還真放心,可能以為這山谷不會有什麼人來吧。享受啊!呵呵。休息了一會兒,我們又繼續向上。走沒多久,就聽到上面有個女人在叫喊,奇怪。當我們離她近了些,她就衝我們喊:“能不能幫我叫一下下面睡覺的那個人?”暈!原來是跟那個人一起的。我朝下面喊:“下面睡覺的那個人:上面有美女找你。”那個人沒反應。男友問了睡覺那人的名字,然後霸氣十足地吼他,那人被吼醒了。等我們見到那女的時,她說,那男的叫她先上,他自己在那睡一會兒,那女的已經等了差不多一個鐘了。汗!那男的醒後很快就跑上來了。我們停下拍照的時候,他們超過了我們。不過走了一會兒,他們又坐下吃東西。
告別他們後,我們隨山路轉了個彎,眼前的景色把我們嚇住了。一條從峭壁支出來的懸空梯從我們腳下一直伸到那邊的山洞!在山洞門口還有一群燕子發瘋似的飛來飛去,感覺像蝙蝠!要是被它撞上,身上很可能會被撞出個洞,怕怕。我們一路都是靠著岩壁走過去,中途曾試著跨出一只腳到欄杆邊,慢慢將身體往前傾,探出個頭往下看空空的山谷,但很快就縮回來。男友說我們剛才在這樣的棧道上走了不知多久了,不過是因為沒機會從旁看,不知道罷了。呵呵,西海大峽谷果然過癮,真的沒來錯。穿過山洞,我們看到一座水墨畫般、雄偉的山峰,男友很喜歡,我們很想弄清楚那是哪座山,但看來看去,只知道猴子觀海好像就在那(那上邊有塊石頭挺像猴子),可惜我們在北海時沒去看這個景點,沒能通過找其他景來確認。原以為無關痛癢的景點現在竟會讓我們後悔沒去看,呵呵,不過其實也不是很有所謂啦。
繼續向上,我們在兩邊巨岩夾著的一條小梯上遇到一對很斯文的男女,完全不像我們這兩個一看就像猴子會通山跑的。他們問我們從那邊過來用了多久,男友告訴他們我們早上9點左右從那邊過來,沿路那些路標的公裡數都是按位移計算,實際路程不止,要下山再上山。我們還說下面有一段很險,模仿了我們在上面往下望時的小心翼翼以做說明,呵呵。不過我們也補充說景色確實很美,很值得去看。他們則告訴我們離出口不遠了,還提醒我們到步仙橋時不要走去釣橋庵那邊的路。這個我們知道,之前小程已經跟我們說過。不過還是要說聲謝謝。能在這空山中能遇到真是緣分:初次見面就能像熟人般相互提醒,一點都不像平時在城市裡那樣冷漠、別扭。可能是在自然面前人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感受到團結的力量吧。跟他們分別不久後我們就到了步仙橋,山洞過道的壁上嵌有塊石作為標志,標志此行西海大峽谷的結束。呵呵,西海大峽谷,是金子總會發光,沒有庸人的打擾,讓懂得欣賞你的人為你折服!此時大概12點多,粗略算了一下,我們大概用了2個小時50分。
往上沒走多久,走出巨岩,眼前景色一片開闊,我們進入了白雲景區。我們又遇到另一對,似乎正在猶豫要不要下去。我覺得眼熟,在北海景區見過!那女的也認出我們,說早上見過。真是神奇,彼此匆匆擦肩而過,竟都留意到對方了,難道是黃山賦予了我們過目不忘的本事?我們跟剛才遇到那對一樣告訴了他們一些情況,只見那男的豎起大拇指一個勁得說我們厲害。我發現這幾次在空山裡遇到人我們都很興奮,而且是一次比一次興奮,因為一次比一次走的路多,一次比一次有成就感。
告別他們,我們又重新走上北海景區一樣的、公園式綠樹成蔭、人工修葺的石階小道。慢慢地,我們已能見到遠處山峰上有些人工建築。但對我來說還很遠!一點安慰都沒有。所以當我見到有條石凳我堅持坐下來休息。這裡有北海景區沒有的:石頭砌成的石凳和防護欄。感覺很原始,可能是早期砌的,少游客過來所以沒有翻新。從這裡望過對面山頂的樹,一根根像針一樣豎起,可能是毛竹。不過這裡最多的還是黃山松——植物學上一個著名的獨立樹種。黃山松與其它的松樹不一樣,大多不滋生於土,而盤根於危岩峭壁之中,挺立於峰崖絕壑之上,一般生長在海拔800-1800米的高峰上,破石而生,蒼勁挺拔,傲然挺立。而這裡的峰——石柱峰:就是像石柱一樣的山峰,山峰呈石柱狀排列,齊刷刷垂直而下。我在清風的輕撫下,貪婪地享受眼前的美景,可惜不一會兒男友就發號施令:繼續前行。我們來到一塊巨岩上,巨岩脊梁上被掘出幾級原始的階,我們沿著階像過獨木橋那樣走,除了腳下,其他地方都是空蕩蕩的,沒得扶也沒得靠,感覺挺過癮,我們還在那上面照了相。也就在那時,我們遇到一對外國中年夫婦。他們問我們是不是從另一邊走過來的,我說是,我們從早上9點走到現在,很累,但景色很好。那女的也說這山很lovely,然後跟那男的說爬這山可能真的挺困難的。跟他們分別後我們很快就到達我們之前一直遠眺的那幾座建築,其實也沒多遠嘛,呵呵。
到了那,我們遇到個賓館的工作人員,問了怎麼去天海,然後就照他指的方向一直去。走了其實才一小會兒,但我卻有點心急,心想怎麼只聽見隱約有些人聲但卻不見人影啊。天知道我們有多久不見人群了!不過,很快,我們就見到快餐店,外賣,還有很多人坐著休息——天海到了。我們找不到位子,本想繼續,一直去到賓館。但見前方還有很長的梯,路標也標光明頂還要500m,我們干脆先坐在石階上休息一下,拿水喝,拿壓縮餅干吃。路人一個個都濕透,手裡拿樽小樽的礦泉水,都在說現在覺得這水很珍貴。我一聽,故意地,從男友手裡拿過我們那一大樽水,咕嚕咕嚕地灌,心想反正快到賓館了。有個大叔好好笑,口氣酸酸地指著我對他的同伴們說:“你看那小孩,在喝水耶。”呵呵,我也算小孩?可能是我覺得惡作劇的目的達到,高興過頭,把樽從嘴裡移開時,有些水從破口那裡漏了出來,路過的一個阿姨說:“好可惜啊。”呵呵,怕啥,我們還有多呢。後來男友拿去喝,走過的另一個阿姨開玩笑說:“我勸你趕快把它喝完,不然待會兒可能會被人搶。”呵呵,出來旅游的人全都變可愛了:友善、愛開玩笑。
不一會兒我們又出發了,男友拼命往上衝,一開始我跟了幾步,後來我想還是不要了,累死了,他回過頭來笑我。到了光明頂一開始找不到光明頂賓館,我有點急了,按耐不住性子,口氣不大好地埋怨男友說剛才叫他問他又不問,要是走錯路那就冤枉了。男友不理我,繼續找,留我自己在光明頂轉轉。很快男友找到了,叫我上去,終於可以登記入住了(580一晚)。進房間前問服務員拿鑰匙,她說要交200塊押金。房間很舊很潮濕,男友說房間裡臭,叫服務員來看,服務員開了窗,硬說不覺得臭。服務員給我們介紹說我們可以在房間裡看日出,不用出去跟人擠,早晨下面等看日出的人太多了。男友看了看窗的下面,不遠處有個大垃圾桶。沒辦法,面景的房都受它“熏陶”,有得必有失嘛。
休息了一會兒,我和男友說還是出去走走吧,不要悶在這裡面。男友說體力夠的話干脆去飛來石。好,出發。出來時遇到一個挑公,他很好心地跟我們說天快下雨了。天!真是不測風雲!早上還那麼曬!我們一路慢慢走,這下真的像在逛公園。我一路都想找個合適的地方,靜靜地坐一坐,有點著急爬了一整天的山好像都沒真正欣賞過美景。到了飛來石的時候,人還真不少,不用說,都是旅游團。飛來石高約12米,重約360噸,我們照了張相就走人。此時天空開始變成灰蒙蒙的,望出去全都是霧,加上人多,不想久留。
回到賓館已經是4點多5點,我們見光明頂上已經沒什麼人,就上去逛逛。遠遠見那邊有個小山坡興奮地要爬上去坐,男友阻止我,但我硬是上了去。他干脆不理我跑到另一邊看風景。我爬到上面才發現景色並不好,下來過他那邊去,原來,那邊景色好多了。我們在那只站了一會兒,霧氣太大,灰蒙蒙的,於是返回賓館下面那一層的平台——早上人家觀日出的地方——那裡有欄杆可以坐下來看景色。男友坐在欄杆上,我蹲在欄杆邊,迷戀地凝視眼前的座座山峰。在霧氣的籠罩下,黃山的氣勢依然——就像男友的霸氣,但又多了一份溫柔——是那片霧,是我心中的一片柔情,嘻嘻。來之前我曾想過要讓黃山幫我尋找內心真正的追求,望向遠處,我能感覺到自己寬大的胸懷、對未來的向往和對現實不大滿的壓抑,但不怎麼強烈,我有點愧疚自己忘了理想。我自己一個人陶醉,男友則在玩手機,跟人發短信。突然,來了個旅游團,他們有的問我們廁所在哪,有的照相。見他們這番忙碌,而我內心卻很平靜,覺得他們有點慘,竊喜。漸漸地,過來照相的人多了起來,我們退到上面賓館平台那一層。男友還是坐在欄杆上,我則在他旁邊席地而坐。偶爾,我們會一起看看另一邊光明頂或對面的鰲魚峰和蓮花峰(真的像!)上的游客。我們開心地計算著:鰲魚峰1780km,第一高峰蓮花峰1864km,光明頂1860km,而我們現在是在光明頂上的賓館。這賓館應該不止4km,我們這裡才是最高呀。平台上一開始沒什麼人,後來來了一個大人帶一男一女倆小孩。那個小男孩很自豪地跟我們說他覺得坐纜車上來沒意思。男友說帶小孩子來爬山不錯,特別是爬那些險的,可以鍛煉他們的膽量。他們照完相就走,又剩下我們兩個。
5點多了,我們回房間吃晚飯,洗澡。晚飯泡面解決。熱水供應是晚上6到8點。洗完澡我先出去走走。找個人問剛才有沒有晚霞看,他說沒有,今天預計看不到了。之後男友也出來,我挨著他在欄杆上坐,看兩個外國女孩坐在石階上吃泡面,兩個小女孩舞動著身上的雨衣在玩耍。我穿件無袖衫,坐著有點冷,於是起身到處走動走動。另一邊平台上是一對對的情侶。實在太冷了,我們決定放棄浪漫。回到房間,男友體貼地盛了熱水,我們一起泡腳。
7月6號
第二天一大早,手機還沒叫醒,迷迷糊糊地我就聽見窗下那平台有點吵。不管,手機都還沒叫,繼續睡。過了一會兒,手機響了,窗下也越來越吵了,往窗外一望:哇!那窗就像被打開的冰箱門,窗外白茫茫的,霧不斷透過窗飄進來,失望啊!不過有點好奇窗外人們在吵什麼,同時也寄希望於未來幾十分鐘會有驚喜,我起來蹲在床上,用棉被裹著自己,守在窗邊(床就在窗邊,嘻嘻):原來下面已聚了一堆人在等日出,邊等邊鬧。有不少是旅游團呢,呵呵,要是這麼早起看不到日出,客人一定很失望,如果影響了接下來的游興,導游可就不會太好過了——我有點替導游擔心。時間慢慢過去,希望是越來越渺茫。突然,人群中有一陣小騷動,我趕緊叫男友起來看。他望了望灰蒙蒙的窗外,說哪有什麼,還說今天一定看不到日出,然後又繼續去睡。算,你不陪我還有這麼多人陪,我覺得大家一起等有團結一致的感覺——很好的氣氛,他們不走我也不死心,最多待會兒大家一起失望。可惜沒過多久,有些沒耐心的開始招呼朋友離開了。接著是旅游團,導游用大聲公召集團友——他們可不能耽誤行程。等人幾乎散完,我也終於死心,繼續睡。老天保佑,醒來時霧能全散去,不然我們今天就沒有美景可欣賞了。
8點左右,我們起床梳洗,吃面包,裝水進大樽,然後出發!今天我們身上輕松了不少。外面下著鵝毛小雨,男友給我穿上雨衣,說可以當衣服御寒,感覺就像小孩被寵、被呵護,窩心啊,呵呵。可惜老天卻不像男友般寵我,任由霧氣作怪:把美景都藏起來!到處迷迷蒙蒙的。路上人好少,只有幾個保安和清潔工,大多數人應該是早上等不到日出後就出發了。呵呵,不用跟人搶則要跟霧搶,仙境裡哪有霧氣唱主角的啊!希望他要唱就唱絕點,讓我們看看黃山四絕之一:雲海。偏偏常識不識相地在我腦子裡轉:雲海要雨過天晴才看得到的。
到鰲魚峰時我們終於遇到其他游客:一對父子——好像是和他們的大部隊失散了。我今天有一個很重要任務:尋找“一線天”。出發前朋友說過有個地方他以前來的時候覺得很恐怖,沒有上去。我認定是“一線天”。昨天在西海大峽谷一路跟男友嚷嚷我今天就算手腳並用我也要上去,死都上。(男友似乎有點擔心,告誡我不要太勇。)而昨天下午我們從光明頂那邊望過來,見到最邊邊的地方有一條很陡、像掛在岩壁上的梯,估計就是那了。可惜現在鰲魚背上霧太濃,我們根本辨不清自己的位置,只知道向前走,也不知道會不會錯過。至於美景就更不敢奢望了(昨天從光明頂望過來,見很多人擠在這上面久久不肯離開,想必。。。。。。)。下去的時候,和我們一起走的那對父子不敢從上面走,選擇走下面(應該是鰲魚洞),在那和我們又分開了。其實在霧的包圍下看不遠,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有多高、有多險,可能有的人會因此而更害怕,我和男友則是因此而少了些害怕,少了些刺激,不過癮!遠遠地,望見前面有幾個人圍著什麼,走近一看,原來他們正小心翼翼地准備下樓梯。“一線天”!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下得好慢,老實說,“一線天”陡是陡,但上面一段兩邊有岩石夾著,不覺得有什麼恐怖的,石階窄了點,走的時候小心別踩空就是。精華應該是在下半段,兩邊突然空了,可惜那天有霧“保護”我們:緊緊將我們抱住,感覺得挺安全的。——有點掩耳盜鈴的味道。我們剛下沒多久,那對父子就又和我們“彙合”了。到了下面我們才發現:原來已有一大群“觀眾”邊休息邊“觀賞”我們,還有導游,看來我們前面那幾位是他們的團友。我們沒作停留,繼續行程。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就到了“百步雲梯”,遇到了一家子華僑:有爸爸、媽媽、一個講中文的小男孩和兩個講英文的女孩。他們很過癮,在我們前面一邊爬一邊數,數到一百級的時候就坐下去休息。我經過時問那父親說這裡是多少級了?他說一百。我說太好了(感覺到了一百就快到終點了)。他說:“好什麼啊,這說明根本不止一百。”到了上面,我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就又接著走。
終於到頂了。巴掌大的地方,大家擠來擠去地圍著那塊“蓮花絕頂”碑合影。一開始我不想照,後來想一想還是有點紀念意義的,照吧,照完趕緊下山。什麼東望天目山,西望廬山,北望九華山和長江此時都成了奢望。下去的路比上來時熱鬧:大多是上行的。半路遇到個小孩不知往哪走,我就指給他我們下來的路,男友立刻指我看箭頭:原來上和下是分開的。呵呵,管理不錯:有兩條路可走的話,標明上下大家就不會相撞,有秩序些。路上還遇到一下年紀大一點的,爬得很辛苦,其中一個在問快到了沒,他的同伴答說快到了。男友自己無聊,糾正說還有很長的路呢。他們當中有個女慘兮兮地對男友說:“你不可以這麼殘酷啦,騙一騙我們也好。”等他們過去後,我告訴男友有心理壓力爬山會辛苦很多的,就像我們昨天從谷底往上爬時,想到“前路茫茫”,痛苦死了。男友說,那時他雖不斷地逼我,但那時也是他爬得最辛苦的時候。
終於,見到玉屏樓的指示牌。再前面就是岔口,我們想究竟是要走路下山還是坐纜車下?記得小程說纜車有時候會停,最怕到了纜車那發現停了,得走回頭。而且我覺得雨天下山挺特別,給我們此行留多個紀念也好啊。此時雨挺大的,還打雷呢,好在我們走得快,如果現在在最高峰,可能就太過癮了點——這讓我想起去年去廬山目擊游客被雷擊倒。我們先在玉屏樓那裡稍作休息。我吃了點壓縮餅干,男友說他不想吃東西。避雨的人不少,其中有倆小孩,父親在幫他們穿雨衣,雨衣比人還高,呵呵。父親找來繩子幫他們束在腰間,把雨衣往上拉。呵呵。但我還是覺得男友的方法好一點:把下擺減掉(或撕掉)些。
我們扔掉地圖,喝掉一瓶小礦泉水,把可以處理掉的東西處理掉(黃山上隔幾步就有垃圾筐,方便游客保持環境衛生),盡量輕身下山。下山的路比較沉悶,陪我們的只有山林裡的石階小道,滴滴答答——雨水拍打樹葉的聲音,和道兩旁的樹——多虧他們在我們頭頂上為我們擋掉一些雨滴的拍打。我們目的只有一個:快點下山。經過昨天一天的折騰,我那兩條腿已經很不聽話了,特別是大腿,酸得根本一點都抬不動,即使是像下樓梯這麼簡單的事也是有心無力,所以只能是靠慣性衝下去。衝得心驚膽顫,全副精神都擺在兩條腿上,就怕腳滑!怕腳軟!感覺雙腿只要一停就會顫抖;只要一滑倒我就會一滑到底,毫無能力稍微保護一下自己,有幾次我都很怕自己會站不住。就這樣,我們穿著雨衣,一路衝下去。沒想到原來有這麼多人和我們一樣“好興致”:雨天走路下山。不過人家是用走的,我們是用衝的,在我們急匆匆地擦過其他人的時候,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有點瘋呢?而且怕我們危及他們的安全吧,呵呵。不過還有人更過癮:雨天走路上山,全身濕透,也不穿雨衣。剛上山就把自己弄得這麼辛苦,真不知他們能剩多少體力用來換取後面的美景。不知在什麼時候——可能是我有一次差點兒滑倒——男友開始挽著我,步調一致地衝。他的手臂很結實,感覺很可靠,我整個人都靠在上邊了,有了這只手臂感覺真不一樣,如果只靠我那兩條不可靠的腿,我可能早就滾下山了,呵呵。後來問男友手酸不酸,他說沒感覺。暈。一路上我們遇到不少挑公,我們很有禮貌地給他們讓路,問他們還要多久才能到山下。答案只有一個:快到了。呵呵,他們不想打擊我們啊。雖然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得不到滿足,但好過受打擊。所以到後來我們都不怎麼問了。但總會有一次答案是真的:最後一次。那個人跟我們說時我們還以為他又是騙我們的。後來當他說不到500m時我們才相信。男友說怎麼老不見索道啊,那人告訴我們索道和出口有一點點距離。
終於到了,我們撕掉雨衣(雖然還有雨,因此還有人來向我們兜售雨衣),尋找送我們上來的計程車(我們到了半山寺就已經打了電話給司機)。找不到,我們又打了電話,誰知那可惡的司機竟因為我們只有兩人就不上來了,說什麼趕不上來。男友說還是打的吧(面的一人10快,但要湊夠4人才走。不想等、不想跟人擠可以包車,40。打的則貴10塊錢,但舒服些)。前面已經有人在跟的士講價:40。男友朝司機吆喝:“50,走。”的士馬上開了過來。我們也趕緊上車。誰知我們還沒坐穩,就有個女的利索地打開車門,往前座坐上去。氣!這算什麼!男友說不坐了!本來就一肚子氣!我們已不想再受任何人的氣了。下了車,正好迎面來了輛桑塔那2000,我們攔了下來直接上。原以為就這樣可以走了,誰知之前那部車的司機追了過來,口氣很急,說我們不喜歡讓那個女的坐他就不讓她坐。我們說不想坐他車,那人竟說要等他的車走了我們才可以走,說這裡是要排隊的,還用力拍車頂!什麼啊!來橫的!桑塔納司機好像也有點怕,不敢開車。桑塔納司機最後把車開到一旁,說你們自己解決,然後自己下了車。之前那司機倒沒過來,只是跟桑塔納不知在說什麼。等了一會兒,我們看桑塔納司機是不敢走的了,就干脆下車,想包個面的下去。最氣人的是剛剛上車的那女的,竟橫著臉走過來說:“做個好事也不行啊!”旁邊幾個大嬸則一個勁說“和氣生財”之類的好話。我告訴那些大嬸,我們是來游玩的,不是來吵架的,也不是來做好事的,是他們太凶。桑塔納和之前那司機好像談妥了,竟叫我們上車。其實也是,如果我們坐面的,他們倆就誰也賺不到了。我漸漸地平靜了下來,想到人家這裡有自己的規矩,我們沒必要破壞人家的規矩,搞得天下大亂。而且最討厭的是那面的司機,一副看好戲的嘴臉,說什麼“好牛不吃回頭草”!小人!我才不坐他車呢。最後我們還是叫先前那司機的車過來,司機態度也立刻變得很好。在車上,司機告訴我們那女的是其中一輛面的的老婆,經常這樣搭便車下去。我們說她這樣一點兒也不尊重客人,起碼要問過客人才可以上車,遇到我們這些懷脾氣的客人是會計較的。司機說那女的沒問過我們也沒問過他,說我們沒給他機會向我們解釋就下車了。我們跟他解釋說我們被送我們來的那個司機放飛機,受了氣。後來跟司機隨便聊,他說整個黃山區就21輛計程車,9部山下,12輛山上,都是有管理的,要排隊,公司收他們很貴的管理費,山上下去的車統一價50。男友問為什麼後來那桑塔納又敢載我們了?司機說後來他們商量先讓桑塔納做我們生意,不過待會兒上來排隊要讓回他排前面。倒也挺靈活的嘛,呵呵。我們還同司機聊他的收入,他說一個月大概3000,不少哦!
很快我們就到了青松大酒店,洗澡!全身都濕透了。然後吃飯。吃飯前男友就叫老板娘幫我們訂車(13元一人)到屯溪,。等我們吃飽,車也就來了,我們就此帶齊東西離開黃山區。
.PS. QQ: 274437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