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調動從北京到上海,剛剛安頓下來兩周,我就和兩個同事一起,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去西塘的旅程。去之前我照例在網上看來很多大蝦們的金玉良言,絕對有用。我下面所述只是我們個人的經歷,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因為決定得比較倉猝,我們在上海站買的快九點的慢車(我們想去的點只有這一趟),其破無比。好像是解放前的車。一個半小時到了嘉善。攔了出租車,25塊,本來想講到20塊未果。大約20分鐘就到了西塘。
我們按照網上大蝦們的指示,從葉家弄進去的,當然不用門票。稍微轉了兩下,准備找住宿的地方。先看姚宅,他們沒空房了。接著又去了江家大宅,說實話,大院不錯,但是房間一般,和我們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有一張所謂的‘雕木大床’,兩張很舊的木椅,電視也有,帶個衛生間,衛生間裡的馬桶看來實在苦苦支撐,可能是為了給人徹底的懷舊感覺,連空氣中也有一種舊的味道。網友們提到的那位周阿姨要價138,我們試著講價,她說周末不講價,正好又有一撥人來看,她當即就問我們定不定,如果不定的話就算了。因為怕再找比較困難,我們就定了。
接著當然是填飽肚子,又是大蝦們指點的‘響堂’,叫的菜也是大家推薦的菜:椒鹽南瓜、清蒸白絲魚,菱角毛豆,小白菜豆腐湯。因為我們是食肉動物,所以又加了個紅燒雞塊。總的來說,我是特別滿意,椒鹽南瓜香,清蒸魚嫩,豆腐湯鮮,加的紅燒雞塊也很不錯,和KFC的肉雞絕對不同。老板和老板娘特別有服務意識,熱情但不過分,親切得恰到好處。結帳時82塊,老板沒怎麼說就打到75。
當天天公作美,下一點淅淅瀝瀝的小雨,穿行在薄霧籠罩的千年古鎮,百分百符合了我心目中的意境。走到聖堂時,雨下得有點大了。我們便進了對面的聖堂茶樓,找了個臨窗的位子,品著碧綠清香的野山茶,聽著雨打到窗外水巷的聲音,耳朵裡充滿了室內古琴的雅韻,談的是海闊天空,實在是久違的人間至美享受。懶懶地待了2個小時,雨停了。我們也喝得心滿意足。結帳是每人15塊,可比在北京喝茶便宜多了,送的茶點中那個油炸蠶豆尤其好吃。當然可能和當地的消費習慣比還是不便宜的,但是因為我實在享受這兩個小時,所以覺得實在物超所值。
出來之後兩步便到了水陽樓。它座落在水巷北面,山南水北是為陽,所以取名水陽樓。先進外堂,在上座感覺一下客人的尊貴。又進內堂,在榻上對弈一番。榻旁有一塊琴石,是主人淘來的,用手敲起來聲音空靈不凡。我恨不得把它帶回去放我的古箏在上面試試。接著上樓,迎面看到女兒床,噢,在《畫魂》裡見過的。轉過女兒床看到一個美人榻,對著一個朝東的小書房。右手邊接著一個大書房,我拿起毛筆又重溫了一下小時候練字感覺。連著大書房是朝南的陽台,滿眼的杜鵑盆栽蔥蔥綠綠,往下看就是靜靜的水巷。
街上大大小小的店鋪很多,蠟染、銅雕、珍珠、木器,應有盡有。走到西園附近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家小店叫“藝館”,發現它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銅雕南瓜,八瓣,華麗的壽字、南極翁和松樹,應該是寓意‘壽比南山’,小蓋可以取下,上面有個造型可愛的瓜蒂。拿它做煙灰缸百分百出味,盡管我不吸煙,可是我那些狐朋狗友倒有幾個吸。店主要價65,我侃到38,還加送了個相配的根雕底座,爽!這才發現這個小店裡的東西挺有特色,特別是仿古董的物件和店主自己設計的數以千計的手鏈。我的同事挑了兩條以古銅色為底色的,很酷。
因為在“藝館”裡頗消磨了一段時間,出來時覺得肚子開始唱空城計。我們當時沒怎麼挑,就進了一家叫“老街飯店”(或者是老街酒家?)的地方,叫了油球絲瓜,粉蒸肉、鹹肉冬瓜,番茄蛋花湯,結果上來一嘗,幾乎所有的菜都能打死賣鹽的,老板的態度其差。我們請他給我們倒點水,說菜稍微有點鹹,他黑著臉問:那個鹹?有多鹹?我們吃飯的過程中先後有兩桌結帳,都和老板發生了爭執。我們無心戀戰,匆匆告辭。
這時街上已經是靜悄悄了。走在石板路上,無意看到一點燈光,從半掩的門裡看過去,兩個硬木紅漆躺椅加茶幾,咦,好像是家賓館嘛。我們進去一看,一順的地毯,我們問起有沒有三人房間,雖然已經定了那家,而且交了錢了,我們還是想比較一下。他們的三人間是標准間,干淨舒適,我們定的那個根本沒法跟它比,地段也好。我問了一下價錢,也就150。我們悔得腸子都青了。沒辦法只好要了張名片,准備下次來住。看了一下叫“來鳳客棧”。電話4560500。我覺得我是個俗人,再懷舊也要以舒適為前提,所以那種純粹意義的懷舊還真是不適合我。果不其然,當天晚上我躺在硬硬的‘雕木大床’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眠。結論:好好了解自己,再找適合自己的住宿場所。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黑著眼圈興衝衝出來拍照,也找了找網上大蝦們提到的錢氏豆腐花和陸氏小餛飩。味道是還不錯,不過分量超出了我的想像,不是太多,而是少的可憐,是用塑料薄膜的飯盒蓋裝的。價錢也超出了我的想像,一塊五一份豆腐花,兩塊一份小餛飩。我一個飯量中等的女孩子,吃了兩份還沒感覺。總的來說,性價比一般。粗粗算了一下,他們的Margin很高呀,哎呀,一不小心又俗了!後來又找了一家店,吃了一碗有點分量的餛飩,這才飽了。我個人感覺後來這家的餛飩比陸氏好吃,所以說完全相信網上信息也不是很可靠!希望不用被各位大蝦用唾沫星子淹死,呵呵。
拍完照我們又轉到比較偏僻的北面,那面沒什麼游人,看到老鄉們都在吃早飯,還有家理發店裡人氣很旺,有三個人把僅有的三張椅子都坐滿了,那種老式的理發店真是有種久違的電影感覺了。
打道回府了,又從葉家弄出來,眼珠子都看疼了也沒有出租車,沒辦法只好往正門走,這才坐上中巴,3塊錢,倒是便宜。本來想趕10:53的快車,結果沒趕上,只好買了11:19的,沒座。上車後大概40分鐘才找到坐的地方。還沒怎麼坐就准備下車了。上海下瓢潑大雨,坐在出租車裡看一棟棟高高的建築,想到明天還要上班,唉,終於回到了自己熟悉不浪漫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