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裡雪山,你沒有讓我失望

作者: 屏上談驢

導讀在香格裡拉住了一晚,第二天起來後,心中還是對香格裡拉之游有些失望。吃早餐時碰到了一位荷蘭人,跟他閑聊起來,他說前兩天剛去了梅裡雪山,看到了主峰,非常漂亮,一下子激起了我們的興趣。其實,來雲南前我們是計劃好了要去梅裡雪山的,但包車司機一再說,現在的天氣看不到梅裡雪山,去了會很失望的。事實的確如此,雨季雲多霧重, 天氣稍有不好,就無法看 ...

在香格裡拉住了一晚,第二天起來後,心中還是對香格裡拉之游有些失望。吃早餐時碰到了一位荷蘭人,跟他閑聊起來,他說前兩天剛去了梅裡雪山,看到了主峰,非常漂亮,一下子激起了我們的興趣。其實,來雲南前我們是計劃好了要去梅裡雪山的,但包車司機一再說,現在的天氣看不到梅裡雪山,去了會很失望的。事實的確如此,雨季雲多霧重, 天氣稍有不好,就無法看到梅裡雪山,再說高原天氣變化無常,看到梅裡雪山的機會確實不多。況且,從香格裡拉去梅裡雪山有200多公裡的路,路況又不比去瀘沽湖好,所以司機打消了我們去梅裡雪山的念頭。聽了荷蘭人的一席話,重新又燃起了我們去梅裡雪山的欲望,只用了1分鐘,就作出決定,並將決定告訴司機:不管怎麼樣,我們要冒這次險,賭一次,反正去了看不到是失望,不去更遺憾,決不後悔。

一路上,隨著我們的車在山上盤旋攀高,我們的海拔位置也越來越高,而風景也變得越來越美麗,老天似乎通人情,天空也變得越來越晴朗。在海拔4000米以上看到的景色,與4000米以下的完全不同。4000米以下,看到的是山高雲也高,4000米以上,看到的卻是山高雲低。順著盤山公路往前看,看到路拐彎處,會有種錯覺,好像公路一直連到了天上,我們的車好像要直奔天堂一樣,感覺非常的奇妙。我跟司機開玩笑地說,即使看不到梅裡雪山,就看看這一路景色也足也!

車行4小時半後,我們到達了飛來寺,飛來寺因相傳過去曾有一座釋迦牟尼像從西藏飛來而得名,位於德欽縣山門口不遠的路邊,正對著一字排開的梅裡雪山。飛來寺邊上,就是專供人們燒香敬獻神山的香爐和經幡林。據說每一個要去梅裡雪山的人都要這麼做。

我們也不能免俗,每人買了一套祭品——香一把,五谷一小袋,松枝一束,經幡一卷。將松枝放進香爐燃燒,再以此火點燃香,將香插在香爐附近的瑪尼堆上,將五谷拋灑在香爐周圍,再將經幡系到經幡林子上。這一切,都要對著神山做。又進寺內頂禮膜拜,點上酥油燈,心裡默默想的是能和卡瓦格博謀上一面。

車重新在滇藏公路(204國道)上開了起來,忽見對面山巒處一掛晶瑩透明略帶藍色的白色物體從雲端奔瀉下來,明永冰川! 我們一邊驚呼,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的冰川,從雲霧開散處奔至山腳下的巨大冰川雪線具有震撼人心的美麗!汽車順著山勢盤旋而下,我們間息著看到的明永冰川越變越大。這似銀鱗玉甲的玉龍的冰川,從海拔5500米往下綿延至2700米的森林地帶,離瀾滄江面僅800多米,綿延11公裡,平均寬度達到了500米,是世界上罕有的低緯度、高海拔季風海洋性的現代冰川。

車子又開了一個多小時,到達了明永村,騎上騾子,經過二個小時的翻山越嶺,明永冰川的冰舌——冰川的盡頭,就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再向上爬行,山路越發陡峭起來,冰川的山崖邊建起了鋼梁木板棧道,我們下騾後開始沿木板棧道往上爬。此刻,姿態奔騰看似靜止的明永冰川就在我們懸空的腳下10多米的地方。這條我國緯度最低、冰舌下延最低的現代冰川,正在以每年530米的運動速度向下運動!若是以分鐘計算,真不敢相信這龐大的“玉龍”正以每分鐘0.1008371釐米的速度在悄然流動!由於一路舔過大地,原本淡藍色的冰舌上已沾滿了黑黑的灰土。

繼續沿木板棧道上攀,終於來到了梅裡雪山的觀景台。此時的梅裡雪山正露出一小半身子,山峰疊巒,白雪皚皚,冰峰接蹤,氣勢非凡。這便是聞名遐邇的以卡瓦格博峰為中心的梅裡雪山。而主峰卡瓦格博正藏在厚厚的雲層裡,但已讓我們看得如痴如醉。梅裡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山,太子十三峰一字排開,最高的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雲南第一高峰,迄今仍無人登頂。由於垂直氣候明顯,梅裡雪山的氣候變幻無常,雪雨陰晴全在瞬息之間。我們靜靜地欣賞著眼前的神山,靜靜地等著主峰卡瓦格博能有瞬間現身。直到下午6點30分,看著卡瓦格博實在不願與我們相見,我們才泱泱地騎騾下了山。8點鐘到了山下後,趕快坐上車往飛來寺趕,希望在飛來寺再看一眼梅裡雪山。

車在飛快地往下開,我們的頭不由自主地一次次向梅裡雪山張望,心裡在默默地祈禱,期盼他能眷顧一下我們此刻的心情。此時正值太陽下山,滿天的紅霞煞是好看!忽然,一個白色的山峰在天際顯現,卡瓦格博!興奮,激動,甚至幸福,交織在一起。我們立即停車下來,不浪費一秒種,每人都和卡瓦格博合了影。僅僅過了3分鐘,卡瓦格博就隱去了身影,但我們已經很滿足了。此時,我想到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句話,有道理!

在飛來寺梅裡山莊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6點便起床,希望能在日出時,再一次與梅裡雪山相見,看看他的“金頂”。早上很冷,雲層也較厚,太子十三峰猶如一位位倚天拔劍的鬥士,孤傲中透出冷峻。從飛來寺望去,綿亙在雲霧中的梅裡雪山美得令人心碎。一個多小時後,天漸漸亮了,已超過了欣賞“金頂”的最佳時機,就在我們失望之際,突然雲層中一個銀色的小尖峰露了出來,銀光熠熠,雪白晶亮!啊,是“銀頂”卡瓦格博!時隔10小時,我們又見面了!又是短短的3分鐘,卡瓦格博害羞地離去了。雖然沒見到“金頂”,但見到了“銀頂”也已十分的幸運和知足了。這三分鐘的幸福感,也許我三年都無法忘懷。

接著,霧越來越重,不一會兒,就什麼都看不見了。下山的路都是霧,能見度只有5米,司機艱難地開著車,我們也緊張得要命,好在司機技術老道又小心,終於又是有驚無險!回來後,我常常感覺過去的幾天仿佛在夢裡一樣,當我用真實的筆來記錄它時,總無法那麼清晰地留住夢境,但我還是想把它寫下來,因為我的思緒在汩汩流淌。

若想欣賞梅裡雪山的照片,可登錄http://xiaobo.nease.net/aihao/yunnan/yunnan.htm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