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位於西安市西150公裡的眉縣、太白、周至三縣交界處,海拔3767米,是秦嶺山脈的主峰。 太白山的主體由規模龐大的花崗岩組成,幾經構造運動,形成了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勢崢嶸的景色。山上保留了第四紀冰川遺跡——太白山頂拔仙台附近角峰、槽谷、冰鬥、冰坎、冰階等歷歷在目,石海、石環、岩柱等形狀千姿百態、妙趣橫生,著名的太白三池上下鼎列錯落有致,池水清澈,一塵不染,在晴日陽光折射下,湖面常放射出五彩霞光,景色十分迷人,有著“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稱。由於山高雲淡,氣候寒冷,山頂終年積雪不化,尤其山陰面,即使三伏盛夏,山北的大太白池(大爺海)也經常是冰封不化,其它各處也是白雪皚皚,銀光四射,景致格外壯美,號稱 “太白積雪” 六月天,被譽為長安八景之一。秦嶺為我國南北方天然的自然景觀分界線,太白山作為秦嶺主峰,自然條件尤其復雜獨特,自然垂直帶譜完善,森林景觀形態多樣,生物資源豐富多彩,素有“亞洲天然植物園”、“中國天然動物園”的美稱。林海茫茫,起伏疊翠,有青松冷杉,奇花異草,名貴藥材等植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雲豹、紅腹角雉、大鯢等珍稀動物。太白山以其動植物資源和自然條件的豐富性、代表性及獨特性,被列為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太白山,想見你已經很久了。小時候家就住在秦嶺腳下,聽過無數關於她美麗的傳說,腦海裡充滿了對太白山各式各樣的想像。只是很遺憾,雖然就在家門口,而且無數次從離她很近的地方路過,卻一直無緣得見一面。
總想什麼時候去登一登太白山,也了卻了一樁心事。難得今年七天的年休假期,有充足的時間。恰巧有一幫愛爬山的朋友與我有同樣的想法,真是機會難得。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劃,終於得以成行。
大約8點左右,我們出發了。車上了西寶高速,沒多久開始下雨,大大的雨點劈裡啪啦打在車頂棚,車前玻璃上也全是水,嘩嘩地往下流,公路上能見度已經很低,前面也就能看見二三十米的樣子。乘車的空隙,開始討論雇向導的問題,考慮到天氣惡劣,為安全起見,最終大家還是決定到厚畛子請個向導帶路。
大約10點左右車行至武功,下高速,11點左右到周至縣,再過半個小時進山,沿108國道向厚畛子進發此時海拔差不多六、七百米的樣子。我們的車慢慢地爬高,山裡霧氣很重,雨小了一陣,但很快又恢復了原樣。公路在山谷中盤旋,下面流淌著黑水河,水很清,水質極好,河水很深,水流湍急,流量巨大,好久沒見過這麼大的水了,難怪要引黑河水進西安。大家在議論著為什麼管它叫黑河,也許是因為水深,也許是因為河裡的岩石呈黑色。。。兩邊的風景越來越美,山高高的,樹也長的很高,山上雲霧繚繞,車裡不時傳來贊嘆聲。往後出了點小插曲,車行至一小鎮(名忘了)有穿公安服裝的當地人攔阻我們的車,說是進黑河森林公園,收門票,每人十元,交涉了半天,還是未能幸免,唉到哪都有這樣的事兒,被小宰了一刀,前面一輛中巴又和我們叫勁,擋著就是不讓,說我們先擋著他了。其實我們開始也確實是擋了一會兒。可這會兒也犯不找和他在這叫板,說了兩句好話,哄的給我們讓了道。在往前已不是國道了,路況較差,而且比較窄。不時會碰到些大石頭什麼的。倒霉就倒霉在這大石頭上了。突然一聲巨響,接著撲哧就是放氣的聲音,大家不約而同地喊了出來,哇慘了!司機也鄒著眉頭,趕緊下車看,是不是車胎暴了,這車可沒帶備用胎。虛驚一場,車胎沒事兒,不過空調的氟全漏光了。好在天涼,不用開空調。只是覺得挺對不起老王的朋友和司機師傅。繼續往前走,有一岔路口,兩邊都挺像,耽擱了一會,後來大家一商量,“選了一條比較像的路”繼續前行。還好,給蒙對了。雨又小了,前面開始開闊了,路邊還能看到一兩個人在走動。碰到了一個小伙子,於是上去問了一句,厚畛子還有多遠,小伙子很熱情地答到,前面就到了。在往前已經可已看見大片的村落,不用說定是厚畛子了,大約2點左右,此處海拔約1100米。有一群人在前面走,有人開玩笑沒准老岳(去年春節給老王他們帶過路)、老司(給苯苯等帶過路)就在裡頭哪,還真給說著了,一個大胡子的就在裡面,正是老司。大家於是下了車,七嘴八舌地上去答腔。老司很熱情,是那種很開放的山裡人,很快就談到正題上了。據老司說這天進山,天太冷,水太大,路太滑,不好走,而且自己未走過北坡,不過最後還是答應陪我們一道進山,不過得再找一個認識北坡路的人。後來他叫了旁邊一個姓李的師傅與我們一道走,一個老實憨厚的山民。最後大家談好了價錢(錢的問題後來發生了點小摩擦,不過無關大局,不提也罷),就各自回頭准備,約好我們在鐵甲樹等他們。好像一切都挺順利的。只是雨又開始大起來了...車還未出厚畛子,就因路太滑已無法前行。大家只好在鄉政府下車,卸下裝備,再商議對策。車先回去了,我們各自補充了些能量,決定先等向導來再說,這到鐵甲樹還有五裡路(其實有五公裡)。旁邊的山上霧氣籠罩著,很美,陽光和路客忙著拍照,其他人整裝備,吃東西。老王的朋友買得干糧太多了(一百個各式燒餅加好幾斤牛肉),我們商量讓向導背一部分。向導來了以後,我們繼續前行,這時雨還是未見小,河水也暴漲,已溢出河道。沒走多遠到了老李家,老李進去取些東西,我們本來也准備休整一下就出發,隨後意見發生了分歧。
從南坡進山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條從厚畛子出發,經鐵甲樹、龍豹嘴、觀音坪、古棧道、雲霧溝、老君殿、南天門、藥王殿,玉皇池、三爺海、二爺海到主峰拔仙台,即所謂新路;另一條路從鐵甲樹、萬泉溝瀑布、陽台、熊貓棲息地、原始森林、涼水井、高山流水、金絲猴棲息地、萬畝枇杷林、南天門、藥王殿,玉皇池、三爺海、二爺海到主峰拔仙台即所謂老路;另外還有一條經老縣城的路,比較長。新路風景據說比老路要好,水比較多,但現在下大雨,山裡溪水陡漲,獨木橋極滑難以通過,可行性不大。老路相對好走一些,不過要多走十幾裡山路。我們最終采納了向導的建議,決定走把握性大一點的老路。放棄了原定的走新路,今晚在三合宮瀑布群宿營的計劃。但走老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今晚走還是不走的問題。走得話,要麼在前面鐵甲樹宿營,只有五裡路(原來以為),意義不大;要麼到鐵甲樹繼續前行十幾裡有一個山洞,我們十一個人只能蹲著過夜,周圍絕無其他平地可扎營,嚴重影響第二天體力,且無論前行到哪,冒雨行軍,渾身准得濕透,今晚無法點篝火,那可難過了;第三選擇就是就地住在老鄉家,保存體力,可就是明天得多走二十多裡的山路,說實在的這回大家裝備都不輕,明天得走近70裡山路,海拔上升2000多米到南天門,雖說都是些皮糙肉厚(女士除外)喜歡自虐的主,可如此惡劣的天氣,還真難說,大家心裡都有點懸著哪,而且這會兒才三點多這時間白白浪費心裡真有些不甘,再說明天萬一還下雨咋辦。
經過大家權衡利弊,最終采納了第三方案,養精蓄銳,明天一鼓作氣。一定下來,大家都放松了,今兒不用冒雨趕路了。陽光興衝衝地跑出去拍照,我不住地提醒他,悠這點,明天山上有的是可拍的。可自己還是忍不住亂拍了一氣,真的很美!老司帶著向山、陽光、張大姐、姜紅、王國升和我一道回到厚畛子,准備到他家坐坐,下面又有一撥人來爬山的,有六十來口子,是西安的一個登山俱樂部組織的,多是學生,裝備很簡陋,竟然穿著牛崽褲、旅游鞋,一點防水措施都沒有,一問都沒有帶多少防寒的服裝,晚上還要宿在鐵甲樹,大家不住捏把汗,這天氣到山頂咋過,組織者也真有魄力,敢帶這麼多人上來。不過轉念一想,自己不也是從學生過來的,那時侯,沒錢,出去晚的比較苦,可年輕身體棒,熱情高,大家在一塊很開心,也是一種樂趣。回來還和陽光聊呢,將來這裡面定有許多DDMM們會成為戶外活動的新成員,背個大包到處游山玩水,讓戶外運動遍地生根發芽...很晚了,大家回到老李家,老李請大家吃晚飯,棒子面粥...很香。外面水聲很大,大家烤火的烤火,聊天的聊天,沉思的沉思...隨後一個個鑽進了睡袋,不一會已經鼾聲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