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廟第二次到新加坡不想去購物了,朋友帶著我去離牛車水不遠的印度神廟參觀。來到以後只見大門的兩邊各放置一株高大的芭蕉樹,樹葉交彙在門框上,上面還有芭蕉和紅色的花骨朵,讓我想起菩提樹。兩扇大門上掛著很多鈴鐺,進去的人都要脫鞋,然後輕觸一下門上的鈴鐺,鈴聲很清脆動聽,我想是在通報神靈吧。
進到裡面,覺得不像國內的寺廟那樣煙霧繚繞,人頭攢動。那天正好是周六,有很多的印度人面朝佛像默默在做祈禱,我們只好輕輕地站在他們旁邊,看著站在佛像前面做法事的人。在祈禱人群的後面還有鼓手和吹喇叭的坐在地上很賣力的在吹奏著樂曲,鼓樂聲有力而悠揚,很好聽。印度的僧人都是留著長發在頭上盤起一個發髻,扎著長筒裙光著膀子,黝黑的臉非常嚴肅的在佛像跟前做著法事,他們隨著樂曲聲有節奏地用熟練的動作把牛奶和清水一遍又一遍地衝洗著佛像,還會點燃一個燭台用一只手托起在佛像面前來回轉動,同時還會把一些膏狀的東西抹在佛像的額頭上。差不多的時候他們會把燭台和香灰還有那種膏狀的東西(後來朋友說是朱砂,就是印度人點在眉心處用的)端到信徒的面前,信徒們排著隊一個接一個雙手合十地走過去,先是用雙掌撲一下火苗,然後用手掌模一下自己面孔,再把香灰和朱砂抹在額頭上和手臂上,我想是不是哪有毛病就可以抹在哪裡,佛教裡的東西也總是相通的吧。
趁著人們還在排隊抹香灰,我和朋友走出大廳除了看看其他的供奉的佛像,抬頭看看寺廟的屋頂原來真是漂亮,各路神仙和動物色彩艷麗,栩栩如生,大廳的屋檐上全是印度人供奉的牛的雕像,他們都氣宇軒昂地守候在那裡看著前來朝拜的人們。
隨著鼓樂的停止,朝拜的人群立刻散開來,有人席地而坐,有人也走向其他的佛像,這時候最高興的應該是孩子們,因為剛剛嚴肅的場面把他們禁錮起來也不能高聲說話和嬉笑,而且只能站著,估計也很累了。法事完了他們可以到處跑動了,很開心哦。我朋友突然對我說怎麼這些小孩子都走起來蹦蹦跳跳的,我笑起來了,原來正值中午,太陽把寺廟的麻石地面早就曬得滾燙,因為我們兩個都穿著襪子感覺還好,可是印度人都是光著腳的呀,大人可能還能頂住,可是小孩子就只有蹦跳著趕快躲到蔭涼的地方去了。這時見到一個印度婦女帶著一個小女孩在我們旁邊朝拜,只見她烏黑的頭發,明亮的眼睛很是可愛,我很想和她合影,於是朋友上去和她媽媽說了,她很友好的答應了,於是有了一張漂亮女孩的合影。衷心希望她永遠美麗。離開寺廟我輕輕觸動了門上的銅鈴,身後留下了一串清脆的鈴聲,好像在祝福我和我的朋友還有所有到過這裡的人們一生平安。
後記:在回國上機之前碰到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先生,他說是廣東人和我一樣是自由行的游客,因為我們沒有跟團,旅行社接著我們兩個就送到機場了,終於有個通路的人了,解除了我心中的忐忑不安,於是我們在車上一直聊到上飛機,其間感謝他很照顧我。上了飛機我們沒有坐在一起,所以也沒留下各自的姓名和聯系方式,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好像叫盧寧,因為我們到新加坡以後不跟旅行團出游,旅行社要我們簽字確認,他先簽,我後簽,我順便瞄了一眼看到有這樣一個名字在上面。我想有緣的話我們可以相約再游新加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