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游記

作者: 上海小子.

導讀走出成都機場,我們乘車趕往樂山。久聞川線旅游山高路險,自幼在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長大的我不免有些擔心。汽車奔馳在肥沃的成都平原上,偶爾穿越幾座矮小的山丘之間,路面平整寬闊,遠沒有想像的那麼難行。沿途映入眼簾的是片片長勢喜人的稻田和一些外形怪異的不知名的樹木。紫色土深淺不一隨處可見。最令我不解的是,如此高溫高濕條件下,路旁竟生長著一種 ...

走出成都機場,我們乘車趕往樂山。久聞川線旅游山高路險,自幼在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長大的我不免有些擔心。汽車奔馳在肥沃的成都平原上,偶爾穿越幾座矮小的山丘之間,路面平整寬闊,遠沒有想像的那麼難行。沿途映入眼簾的是片片長勢喜人的稻田和一些外形怪異的不知名的樹木。紫色土深淺不一隨處可見。最令我不解的是,如此高溫高濕條件下,路旁竟生長著一種特別細高、挺拔的樹木。傘狀的樹冠出奇的小巧、緊湊,好想被人刻意修剪過一般,又仿佛要努力奮爭到高空拼搶些什麼。歷經兩個多小時,汽車順利抵達樂山腳下,中午就餐於山腳下一家餐館,初次品嘗了川菜的麻辣,倍感新鮮、刺激。匆匆用罷午飯,便開始了我們的樂山旅游。步入樂山景區,首先映入視野的是一塊略顯平整的停車場,早已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旅游車輛,停車場三面環山,抬頭望去,一座座青翠欲滴的小山,崖壁上、岩縫中,許多頑強的花木攀生,向游人盡情展示著自己倔強、旺盛的生命力。微風吹過,頷首弄姿,仿佛在歡迎遠方的客人。

沿著窄窄的、濕漉漉的登山小路拾級而上,濃密的、錯落有致的花草樹木簇擁在小路兩旁,最搶眼的還數那高大的芭蕉樹,葉子長長的、綠綠的,舒展在繁多的花木之間,恰似一把把陽傘為游人遮擋烈日。穿行其間,會感到夏日裡少有的些許涼意。不一會兒,我們便輕松登上了樂山。左拐登上一小平台,小巧、白淨、秀氣、溫柔的樂山導游“劉導”,操著一口略帶川味的普通話開始了解說。雖然聽起來有點兒費勁,但大家都聽得非常認真、看得特別仔細。我緊隨劉導身後,一字不漏的辨聽著。也許由於多年從事地理教學的緣故,對她所講的話題特別感興趣,恨不得用心記下每一處美景、每一句解說詞,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為日後的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留心處處皆學問”、“學然後知不足”。走出來方知中國之大、大自然之美、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之博大精深。

在劉導的帶領下,觀看了幾個大殿,真可謂各路神仙濟濟一堂,殿外香火繚繞,伴著悠揚的經樂,許多信男善女們在虔誠的燒香拜佛,聽著劉導對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的講解,那麼多的清規戒律、那麼多繁瑣的注意事項,竟一時難以記下。有趣的是:我們團有三位成員也請了香燭,在劉導的示範下,一本正經的拜起了佛,惹的隨行的幾個孩子好奇地跟著他們模仿,那情趣、那神態、真讓人忍俊不禁。把“福壽安康”請回家倒也不虛此行。

繼續前行不遠,終於看到了樂山大佛。雖然久聞大佛盛名,可真得以親眼目睹這七十多米高的樂山大佛,我仍然震驚不已,暗暗為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湛的建築藝術而嘆服。

百聞不如一見,雄偉壯觀的大佛依山傍水,借助一整塊山體巧奪天工開鑿而成。大佛氣度非凡,令人肅然起敬。安詳的笑容、微合的雙目、鎮靜的神態、高大的身軀,雖飽經歲月滄桑,仍日夜守護著一方安寧,呵護著芸芸眾生。大佛與神州同悲同喜的故事更為神奇。據劉導介紹,國家遭遇三年自然災害時,大佛竟憂國憂民,不忍看百姓苦難,閉上雙眼,留下兩行同情的眼淚;而喜逢盛世大佛曾喜上眉梢,頭部出現四射的光環。據說一位記者曾有幸抓拍到這一奇觀。這些神奇的景觀展廳中還有珍貴的照片記載呢!感嘆於大佛的靈光仙氣,而最令人難忘的當屬下棧道、過崖壁、觀兩江、仰望大佛之感悟了。

耐心的排隊,等待了許久方緩緩移至下崖處。炎熱、擁擠、驚險,崖壁上的棧道險極了,窄的僅容一人勉強下行。我緊抓棧道的欄杆,小心翼翼的下移,絲毫不敢分散精力,唯恐腳下踩空,無恐高症的我仍不敢輕易往下看,俯視大佛腳下的游人,似乎一個個變成了小矮人,難怪大佛的耳窩中還能容下兩個大人。先人們是如何在當時生產力水平極低的條件下,依山傍水修建如此龐大而又栩栩如生的佛像?真讓人不可思議。大概歷時一個多小時,終於下至大佛前,俯視滔滔江水,我猜想:若乘船從江中觀望大佛,定會有另一番感受吧。抬頭仰望高聳的大佛,泰然的大佛氣勢宏偉壯觀,令人感慨萬千。精湛的雕刻工藝、完美的造型、背山面水的巧妙選址,真乃世界佛教建築藝術之瑰寶,當之無愧的“世界之最”。游人如織,搶著與大佛合影,大佛的勝景令人流連忘返。待我們大汗淋漓的爬上山,許多人在做“摸福”游戲,閉上雙眼,原地轉三圈,閉目前行,如果摸到前面牆上的“福”字,幸福、吉祥帶給你。方向感強的還好,方向感差的待深一腳淺一腳走至“福”字牆前,早已偏離了方向,逗的大伙哈哈大笑。就為圖個吉利吧,我也參加了游戲,真幸運,我摸到了“福”字。但願靈驗的大佛降福我們,旅途平安、載福還家。不遠處,小瀑布傳來嘩嘩的流水聲,恰似窄窄的銀白色水簾從山頂飛瀉而下,那份飄逸、那份亮白、夾帶著絲絲的涼意,令人心清氣爽,備感愜意。

前行十幾米繞至樂山鐘亭旁,幾經周折,傍晚時分來到佛首旁邊的平台上。

夕陽映襯下的大佛更顯安詳,仿佛在品味人世間的滄桑變化,伴著平緩悠揚的誦經晚唱,我在心中默默的祈禱:願大佛永遠降福人間,願大佛保佑我們國泰民安,願祖國的繁榮昌盛令大佛永展笑顏。


精選遊記: 樂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