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了成都,天府之國-成都。之所以這麼期待來到這,不是因為神奇的川劇-變臉吸引我,而是因為一個“吃”字。成都有三吃:川菜、小吃和火鍋。成都的小吃街更是響譽全國。一想起那又麻又辣的鴛鴦火鍋和那吃了忘不了的川菜,我就已經垂涎三尺了,現在我已身在成都,能夠品味到正宗的川菜,怎能不興奮呢?在從機場去賓館的路上,導游整整用了1個小時向我們介紹成都這塊肥沃的土地。卻忘記介紹我最感興趣的。所以我聽得昏昏入睡。
一切安頓好後,已是正午12點,我們在成都的第一餐是川菜。
由於沒有吃早餐,大家的肚子開始集體反抗,這樣也好,可以大大飽餐一頓。研究了旅游地圖後,我們來到一家比較有名的川菜館-陳麻婆豆腐店。
也許湖南人跟四川人本是一家吧,都是“巧婦難為無辣椒之炊”。只不過四川人更喜歡花椒。在他們手中,即使很普通的料,也做得風味獨特,入口生香。就像我們點的川菜經典之作-麻婆豆腐。小小的幾塊豆腐光是“辣”味,就有香辣、麻辣、鹹辣、微辣等。我沉浸在美味之中,等我再回過神來,豆腐已被一掃而光。我想這也許就是川菜的特點吧,讓人吃了還想吃,甚至幾年後還戀戀不忘那個味道。能與之媲美的還有宮保雞丁、回鍋肉、水煮牛肉等等。
成都的天氣真是惹人喜愛,風和日麗,難怪成都女孩的皮膚那麼好!但另我感到不解的是,為什麼成都女孩在這等美味佳瑤前還能保持那麼好的身材呢?看來,我得慶幸我生在長沙,不然按我這樣的吃法,我早已成為“成都第一肥婆”了。
游蕩了一下午,在好心的司機大哥的介紹下,我們將晚餐的目標鎖定在
皇城老媽火鍋店。據悉,皇城老媽火鍋店已有百年歷史了。在火鍋店內的一塊匾上,我了解了成都火鍋的歷史。火鍋由重慶傳到成都後,風格和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形成成都火鍋。成都火鍋火源清潔,底料配方多樣,口味由單一的麻辣味演化出鴛鴦火鍋,三味、四味火鍋,以及具有滋補功能的藥膳火鍋、魚頭火鍋等。最近幾年,又在火鍋的基礎上派生了“串串香”。
我們要了一份鴛鴦火鍋。盡管我們一再要求少放些花椒,因為實在太麻。但在我們看來,花椒的數量還是多得足以將我們的嘴巴麻一整晚。服務員告訴我們,不麻就不是成都火鍋了!
雖然我們一個個被麻得夠戧,但還是一個勁地叫好。想像得到,最後的情況還是跟中午一樣,火鍋料被我們一掃而光。
蜀都的夜色很美,霓虹燈閃爍,可我們卻只能挺著個肚子來欣賞。
第二天清早我便起床來到我所住賓館的隔壁街買成都小吃做早餐。小吃不僅味道突出,名字也很別致,像什麼夫妻肺片、賴湯元、龍抄手、鐘水餃、擔擔面、三大炮等。其實就是我們常吃的豬耳朵、湯圓、餛飩、水餃、面條和糯米糕。但味道卻與眾不同。像賴湯圓,迄今已有百年歷史。這種湯圓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是我吃過最美味的湯圓之一。
吃過早餐,我們便要離開成都前往九寨溝繼續我們的旅程。
在過去的20個小時裡我如願以償的一一品味了成都“三吃”。但我還會再來的,只是三吃成都還遠遠不夠。它的美味是需要我們漫漫品味的。
在旅游車駛出成都城時,我通過玻璃窗回頭再看了一眼這個在短短一天中就給我留下深刻印像的城市。充滿了不舍。
再見了,美味的川菜!
再見了,美味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