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之旅(二)排兄村--德夯雨中穿越

作者: 31698769

導讀4月30號中午12:15火車終於抵達了吉首車站,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們在當地人的指點下,來到南門汽車站,找車去德夯,這時我們碰到了開微型車的楊師傅,以每人5元的價格成交。車子在209國道上顛簸而行,據楊師傅介紹,這條路是當年蔣介石逃往重慶時修的。雖是國道,路況卻不敢恭維,一路的盤山路,坡陡、彎急,有的地方干脆來個之字形的大回環,否則車子無法拐 ...

4月30號中午12:15火車終於抵達了吉首車站,天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們在當地人的指點下,來到南門汽車站,找車去德夯,這時我們碰到了開微型車的楊師傅,以每人5元的價格成交。車子在209國道上顛簸而行,據楊師傅介紹,這條路是當年蔣介石逃往重慶時修的。雖是國道,路況卻不敢恭維,一路的盤山路,坡陡、彎急,有的地方干脆來個之字形的大回環,否則車子無法拐過去。據楊師傅介紹,這就是有名的公路奇觀了,晴天的時候從這裡望下去,彎彎蜒蜒的盤山路甚為壯觀,可惜霧大、雨大我們什麼也看不見了。

一路上老公憑借他那三寸不爛之舌,想方設法說服楊師傅帶我們抄小路進德夯,最終以四人110元(含車費)的價格成交。誰都沒有想到,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決定,使我們彼此都經歷了一生難以磨滅的經歷。

我們的車子停在了排兄村,從這裡開始我們就要徒步了。雨依然在下,一汪汪的梯田就在腳邊,不知名的花草被雨水洗刷的分外鮮亮,抬頭望去,山間雲霧繚繞,變幻莫測,不似人間。就在我邊趕路,邊陶醉於身邊的田園風光時,迎面走來一老鄉,楊師傅與他交談了一陣,對我們說:“由於下雨河水上漲把路給淹了,前面的路斷了,不能走了,咱們回去吧。”然而缺乏經驗的我們認為,既然對面有人過來,就證明能走。當時我們天真的認為,只要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就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所以我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繼續前行。

就這樣我們無怨無悔,也不能反悔的踏上了一條堅苦卓絕的路。又前行了約半小時,山路迂回輾轉,雖然濕滑卻還好走。這時,一條湍急的溪流擋在了我們面前,楊師傅說,這水就是從流沙瀑布過來的,順著走就能到流沙瀑布,我們都覺得離目的地應該不會太遠了,所以義無返顧的淌過去了。

繼續前行,彎彎延延一直在往山上走,楊師傅說翻過這座山就是流沙瀑布了,我們滿懷信心,一步一滑的跟在後面。忽然前面豁然開朗,右邊出現了一個高山平湖,楊師傅說流沙瀑布就是從這裡下去的。原來我們轉來轉去,轉到了流沙瀑布的頂上。俯瞰磅礡的瀑布,陡峭的山勢,心裡不禁有些發毛,但這時後悔為時晚矣,只好要緊牙關繼續前行。

上山容易下山難,雨還在不停的下著,時大時小,腳下的路變得異常的艱險,羊腸小路,濕滑、泥濘不堪,兩邊的草又高有密,給人一種安全的假像,其實草下就是萬丈山澗。我們行進的速度也明顯慢了下來,轉過一彎又一彎,我們早已狼狽不堪,只顧輾轉騰挪,哪還顧得上身上的雨衣,渾身早已濕透,由於溯了不知多少條溪,鞋裡也早灌滿了水,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了,因為路實在太難走了,准確的說已經沒法走了,濕軟的泥路滑不留腳,我們早已經不知道摔了多少交,每一次摔倒都是驚心動魄,恐怕倒錯方向,就此永留青山了。隨著高度的下降,難度卻以幾何梯階的形式遞增。身邊的植被越來越矮小、柔弱,已經禁不住我們任何的攀爬、踩踏,這時體力也消耗殆盡,雙腿抖個不停,也不知道是嚇的,還是累的,兩臂酸軟無力,已經很難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背上的包越來越沉,仿佛可以給我墜到地下十八層,重心難以掌握,雙腳不由自主的往下滑,掙扎也是徒勞。老公一路都緊張的拉著我的手,生怕我有個閃失,可是最後的路真是自顧不暇了,我早已經摔的渾身是泥,很多地方都是干脆坐在地上,慢慢的滑下去,手指深深的插進軟泥裡,力求能夠穩住身體。隨行的楊師傅,一路攙這個,扶那個,有的時候甚至用他自己的腳給我們當墊腳石…….就這樣,我們一路連滾帶爬、狼狽不堪的下了山。

回頭再看,落差216米的流沙瀑布一瀉而下,美麗、壯觀!我們在這裡告別了一路隨行的楊師傅,他還要原路回去,去取他的車,在感激之余也不禁萬分擔心,願好人一路平安。

進村的路都是鋪好的石板路,非常好走,只是由於雨大,很多地方都被水漫了,經過了剛才驚心動魄的跋涉,這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了,一路所向披靡進了村,沿途發現無數在水中橫行的小螃蟹。

此次穿越最大的收獲就是又多了一次一生難忘的經歷,代價就是,在後來的三、四天裡全身肌肉酸痛不已,行動不便,以致被人看成了殘疾人。

再次感謝我們的司機加向導楊師傅,願好人一生平安。

2004年9月14日整理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