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的暴雨烈日下

作者: vvnn55

導讀杭州,杭州,杭州,杭州。。。。。。。無盡的聯想,無邊的期待,無法預測的天氣 在梅隴上車時就已是傾盆大雨了,我卻依然盼望雨雲越往南越小,下車好遇見一個煙蒙蒙雨蒙蒙的杭州。可是,杭州和上海還有連接上海與杭州的塊塊農田都太小太小了,撐不開那塊大雨雲,所以,在杭州我們被澆成了落湯雞,一度以為只能困守在招待所裡,然而,雨小了,我們便按計劃向九 ...

杭州,杭州,杭州,杭州。。。。。。。無盡的聯想,無邊的期待,無法預測的天氣

在梅隴上車時就已是傾盆大雨了,我卻依然盼望雨雲越往南越小,下車好遇見一個煙蒙蒙雨蒙蒙的杭州。可是,杭州和上海還有連接上海與杭州的塊塊農田都太小太小了,撐不開那塊大雨雲,所以,在杭州我們被澆成了落湯雞,一度以為只能困守在招待所裡,然而,雨小了,我們便按計劃向九溪十八澗出發。

好不容易找到開往龍井村的游3,坐上車後,忽然雨大風狂,又大又急的雨點乘著狂風,一遍遍地橫掃路面,兩邊的行道樹先是瑟瑟發抖,還來更是前後打揖叩頭了,西湖邊上的楊柳就像發了瘋一樣,拼了命地甩著長長的枝條,往日他們可都是最解風情的情人的手啊。

我們乘坐的游3開到向龍井山的路上時被一顆倒在路中的梧桐樹擋住了去路,只能倒車走了另一條路。

到龍井村時雨依然很大,我們先是躲進了一個村民的炒茶室,不甘心就此回頭就又冒雨上路,卻又被大雨逼到了一個大茶室,在那裡我們見識到了頂級的龍井茶1800元一斤,那麼高級的茶葉卻被堆在一個大篩籮裡,足有1平方米,那茶葉看著有點皺皺的,跟我的想像有點不一樣,雖然我也不知道他們該長成什麼樣子。

雨終於小了些,我們夾著寶貝相機,小心翼翼地又上路了。路是大塊青石板路,跟我同行的蔣芬,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很痛快地脫了鞋,光著腳板踩在幾百年前乾隆皇帝踩過的青石板上。從龍井到九溪十八澗大概也就半公裡吧,很快我們就走進了遠離民居的山谷,青石路邊是高大的樹木,雨水沿著高大樹木的枝葉一滴滴下墜,起先連成一條條水線,然後變成了珠簾,再後來只是乘風飛落下來,雨終於收了。越過那些樹木,再遠一些是一叢叢低矮的茶樹,層層疊疊往上直到山頂,可惜剛下雨,沒能看到采茶姑娘,只能在腦中幻想了。

九溪十八澗我只找到了九條小溪,他們很調皮地忽然出現在我們面前,攔住我們的去路,在我們跨過溪中的丁步時,不斷濺起水花打濕我們的腳,只有蔣芬不怕它,光著腳板跟它嬉戲,跟溪底的青石嬉戲,跟溪中的浮葉嬉戲,還一個勁嚷爽,並讓我們也脫鞋與她一起玩耍。

過了九溪便是九溪煙樹了,那裡用欄杆圈了個景點,門票2元。我們沒進去,在欄杆邊找到了乾隆皇帝御題的“九溪煙樹”石碑,並在碑前猛照,忽然望見石碑後的遠山上有裊裊白煙升起,襯著青山分外醒目,這才明白了“九溪煙樹”的來歷。

走出九溪十八澗便是錢塘江了,暴雨後的錢塘江面被低低的大團大團的雲層緊緊地壓著,只有一兩只白色的江鷗倏來倏去,打破僵局。

我們的第二站是西溪。雖然也叫溪,西溪卻與九溪截然不同,其實,它是一片深藏在杭州郊縣的大濕地,換句通俗的話說,是片蘆葦蕩。郁達夫說,游西溪最好在微雨時,攜壺清酒;蔣村人說,游西溪最好在清晨,能看到一群群的水鳥,或者在黃昏,在波光中目送夕陽;網上的游記說,游西溪最好在秋日,秋風吹來一浪浪的蘆葦,目不暇給,如果有秋月。。。。。。我們去游西溪是在杭州的第二天,恰是一個大晴天,雖然一早出發,快中午才到西溪。

西溪的起點在蔣村,剛開始只是一條不起眼的小河,流經村莊,兩岸是零落的農家房舍,有古老破舊的木房,也有現代農村常見的水泥瓦房。出村莊後,兩岸只剩濃密的草叢,垂蔭的榆錢樹,夾持著窄窄的西溪,一拐一彎扭扭曲曲回回轉轉流向遠山邊。雖然烈日當空,好在我們租的船有頂篷,河面不時有微風拂來,一點都不覺熱。西溪是那麼安靜,偶爾傳來的是船槳劃破河面的聲音,白鷺俯衝升空的振翅聲,就連往來的船只也是靜靜的,船上的戀人靜靜的,船上的祖孫三代靜靜的,就連船上打牌的年輕人也是靜靜的。如此靜謐的氣氛當然不能浪費,所以,蔣芬就在這靜謐中脫鞋擺大字愜意安睡了。

杭州的天氣就是這麼千變萬化,而杭州的美景也是千姿百態的,游杭州是不分季節的,秋天我還會去杭州。

西溪旅游路線:

體育場路武林門830直送蔣村的西溪碼頭,一定要坐830,其他公交車雖然也到蔣村,但離碼頭可遠著呢,坐摩托車都要而是分鐘。

蔣村的船分為公家船與私家船,公家船15元/人,可以上景點游玩;私家船如果包飯也只要20元,不能上景點,不過可以住在農家,這樣就能在清晨或夜色中游西溪了。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