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南疆回來,兩個星期前初到新疆的體驗已經不太清晰了,趕緊打開電腦記下腦子裡還殘留的記憶,以免時間一長全忘了。或許也可以說新疆留給我的記憶太多了,全攪在一起,一時間又顯得混亂模糊了。老婆已經記了流水帳了,所以我不再一天一天的回憶。說說整體的感覺吧。風景篇
南疆的風景非常壯美,但實在也是最無話可說的,因為文字實在無法表達,看看照片就足以心潮澎湃了。這一生第一次看到雪山、草原,第一次上了高原,第一次進了沙漠,太多的第一次在這次旅行中得到實現,確實也能體現出新疆多彩的風景了。現在回味起來,最美麗的要數遼闊的巴音草原和高原上雪山的倒影了。在城市中從未想像過能在地上看到整片雲彩舒展的投影,在巴音草原我看到了;也從未想像過能在水中看清雪山巔峰上那皚皚的積雪,在高原沙湖我也看到了。除了所有這些外,還有令人心醉的藍色天空和夜晚懸在頭頂的整個銀河。這些景色都留在腦海裡,值得一生回味。
飲食篇
新疆的飲食對我來說是個大問題,羊肉不管怎麼美味,在心理上實在還是有很大的障礙,何況南疆的衛生條件也實在太差,看著巴扎裡面成群的蒼蠅和蜜蜂繞著倒掛的羊肉飛,我即便再餓也沒有太多食欲了。而且我也不吃肥肉,所以烤包子我難以恭維,而每串烤羊肉上也必留下一塊,因為每串上都會有一塊肥的。拉條子倒是不錯,面條子拉的非常有勁,湯配得也開胃。不過在新疆如果不吃清真,則幾乎只有川味漢餐可以選擇,不管什麼都帶辣味。如果清真不吃,辣味也受不了,那只有吃水果了,好在新疆的水果是出了名的多和好,一路可以盡情享用。
說到水果,東西可太多了,葡萄不必說了,那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雖然沒去吐魯番,但是一路上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葡萄也讓我的嘴好好的滿足了一下,最喜歡的是沒核的小圓葡萄(叫不上名),又甜又不用去皮去核,好吃又省力,適合如我等懶人。哈密瓜也有許多種類,看上去都不一樣,甚至模樣差別很大,但都叫甜瓜,沒有單獨名字,口味也各不相同,我個人更喜歡那種脆而多水的,這種瓜在上海可能是沒有的。可惜沒有償到香梨,到庫爾勒的時候離香梨采摘的時候還差十幾天,所以錯過了。但是償到了巴州梨,其實說它是梨實在有些名不符實,因為從來都認為梨是硬的、脆的,沒想到一口咬下去,和咬一個軟柿子沒兩樣,軟梨也是頭回碰到,不過水分倒也很多,挺甜的,但終究因為有“梨是硬的”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對這種巴州梨至今還有成見。石榴也是很有特色的,特色一是大,可有一個巴掌那麼大;二是甜,不比其他水果差(可能比葡萄還差些);三是吃起來麻煩,這也算是一個特點?!不管怎麼樣,石榴是吃起來最麻煩的水果了。最後還有無花果,那叫一個甜。小時候弄堂裡也種過一棵無花果樹,小時候雖然好奇卻也沒有胃口去償那青澀的果子,從沒看出來這種東東居然能產出這麼甜美的果子,看來也只有新疆這片土地能“化腐朽為神奇”。寫了那麼多,口水也咽了好幾遍了,再寫要把自己給饞死了。
說了水果再說說魚吧,南疆水比較少,自然也沒什麼魚,但是庫爾勒附近卻有個全國第二大的淡水湖-博斯滕湖,產一種很有名的淡水魚,不知學名,當地人稱“五道黑”,慕名到金沙灘品嘗,可惜大失所望,60元才三條巴掌長的魚,肉粗而無味,真是徒有虛名。遠不如我們在附近漁村向漁民買的從湖裡直接打撈上來的新鮮大黑魚,10元一條,拿到住店讓廚房給加工一下,便宜又美味。
最後不得不說一下馕。這玩意兒剛出爐,又香又脆,時常越長就越硬越干,不必擔心會壞,不過要有一副好牙口才能咬的動,據說也是有助胃研磨的好東西。一個馕夠我們一車人嚼上半會兒的,還覺了腮膀子累、太陽穴疼。估計給喬丹一個,夠他嚼上一整場比賽的,這東西起碼比他的口香糖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