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月30日, 弗拉季米爾和蘇茲達裡金環是指在莫斯科的東北方,謝爾吉耶夫鎮、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博戈柳博沃、古西赫魯斯塔利內、佩列斯塔夫爾-扎列斯基、謝爾吉耶夫鎮、普廖斯、雷賓斯克、羅斯托夫、烏格利奇、雅羅斯拉夫爾、穆羅姆,斯特羅馬和伊萬諾沃14個著名的古城鎮像14顆光彩奪目的珍珠鑲嵌在美麗的伏爾加河及其支流上,組成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圓形。當然也有簡單的認為只有5-8個城市的,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個圓形是俄羅斯人的驕傲,有一個詩意濃郁的名稱--“金環“。這是一條很受游客歡迎的俄羅斯旅游路線,可以領略到俄羅斯中世紀的古都風貌,欣賞到真正俄羅斯風格的景色。因為原來看到台灣和新加坡的俄羅斯旅游線路總是有金環城市,所以這次特地請旅行社安排了。其中謝爾蓋耶夫鎮在到莫斯科的第二天就去了,雅羅斯拉夫爾和科斯特羅馬是在游伏爾加河時去參觀的,這次安排的是弗拉季米爾和蘇茲達裡。這樣我們的俄羅斯之旅就走了5個金環城市,應該滿足了。這幾個城市在12世紀到16世紀都是當地大公的的首府。1
弗拉季米爾離莫斯科約170多公裡,蘇茲達裡離莫斯科約200公裡。汽車出了莫斯科,樓房逐漸少了,兩旁全是挺拔的松林和白樺樹林。行駛了兩個小時後,汽車拐下了公路,進入了一個森林中的休息站,有一個廁所和一個小小的紀念品商店。很多人沒有到20盧布的廁所,而是進入了森林浴。一路走,導游一路講著各種俄國的事情。比如公路上有前面有交通崗的指示牌,但是你不要緊張,那些有真有假。只是嚇唬對這裡不熟悉的司機的。俄國的車牌黑色是軍車,藍色是警車,紅色是使館,黃色是公交車,AAA是政府的,000是克格勃的,插國旗的是杜馬的。如果後面的車向你閃燈,表示前方可能有警察,不要超速。公交車司機會車時相互招手,表示前方無警察。警察抓住醉鬼要罰款300-500美元。所以見到醉鬼開車,就是警察的節日。實行適齡青年三年兵役制度,35歲以上免。普京上台將多年欠發的老年人的退休金老紅軍的撫恤金等全補發了。前幾年莫斯科好多地方,如政府大樓門前等都有帶著胸章的老人上訪,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車臣和俄羅斯的矛盾由來已久,車臣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一貫要求獨立。斯大林將叛亂的車臣人流放到西伯利亞,而多年以後赫魯曉夫將車臣人平反放回原地。但是矛盾並沒有緩和。蘇聯解體後,車臣要求獨立,但是中央政府不允許。允許與俄羅斯淵源更深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獨立,卻不允許車臣獨立,主要還是車臣的戰略位置太重要,而且還有石油的問題。葉利欽發動了車臣戰爭,死亡3萬人,後和解,交接時,車臣人變卦又要獨立,由於地面部隊傷亡多,所以采用了大規模的轟炸,後來車臣人在莫斯科多次制造了爆炸事件。在戰爭中失去丈夫和兒子的黑寡婦也出現了。由於車臣人是黑頭發黑胡子,很容易就看得出來。所以莫斯科的警方在機場等地嚴查的就是黑毛子。旅游回來後,緊接著俄羅斯發生了多起爆炸事件,尤其是兩架飛機的爆炸,和這次奧塞梯斯的學校慘案,看來民族矛盾的激化,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本來是一天弗拉季米爾,第二天到蘇茲達裡參觀,然後返回莫斯科。導游臨時改變了計劃,中午在弗拉季米爾午餐後,直接到蘇茲達裡,參觀後返回弗拉季米爾參觀,第二天參觀弗拉季米爾的歷史博物館後返回莫斯科。這樣做的結果是回莫斯科早了,但是蘇茲達裡參觀的時間太少了。午餐是在弗拉季米爾當地的一個小餐館,因為中午沒有多少客人,我們一行人就坐在了街旁邊的一個個大陽傘下的座位上,和煦的微風,天氣晴朗,看著街上不多的行人,能在室外坐在安靜的街道旁邊吃著可口的沙拉和菜湯,大家非常高興。但是同樣的餐館,當晚上我們返回這裡後,因為有客人,將我們趕到了地下室,而沒人只給了一點沙拉和一塊面包一盤湯,等待了一會兒,被告知下面沒有東西吃了,上車吧。這當然也是旅行中不可少的小插曲。
俄羅斯夏日的原野是非常美麗的,在綠色的草地上,開滿了白色,黃色,紫色,粉色的花,一團團一簇簇,遠看好像在綠色的原野上鑲上了一道道的彩色花邊。我們要求司機停車,在公路旁邊欣賞著,喜歡照相的人自然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景色。導游小徐說,我們先到一個遠看蘇茲達裡的地方,大家一定會喜歡。果然如此。當汽車停在路邊,大家下車,不約而同的哇塞了一陣。從公路的高地上遠望,視野非常開闊,近處是一片濕地,野花遍地,遠處的草地綠色和黃色相間,再遠處白色的教堂和鐘樓出現在遠處的綠樹中,在綠樹掩映中隱約可以看見村莊的房屋和教堂的尖頂。沒有人,非常的靜謐柔和,感到時間凝固了,我們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這就是俄羅斯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弗拉基米爾和蘇茲達爾的白色紀念建築群,沒有我們想像的觀光景點的喧囂和嘈雜,而是一個美麗安靜的村莊。 據說這裡是一條鐵路的終點,而且沒有任何的現代工業,只有農業和手工業作坊。蘇茲達裡最早的記載是1024年,12世紀成為基輔大公的領地,後歸屬於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13世紀蒙古人的侵入,中斷了其輝煌的道路。14世紀蘇茲達裡失去政治的地位而僅成為宗教的中心。
從蘇茲達裡的停車場向街裡走去,先看到的是一個交易廣場,就和我們以前看到的一樣,是那種白色的長廊式的建築,雙圓柱,綠色的房頂,廣場中間的教堂是18世紀的白色方形教堂,中間是一個小塔帶有洋蔥透式的尖頂,而旁邊的鐘樓也是白色的,上面的屋頂帶有帳篷的痕跡,也是高高的典型俄羅斯尖頂。據說現在的居民也只能建造古老風格的住宅,必須是原木外牆,當然現在有些是用原木做裝修的。如果生活困難的,可以申請由政府補助。所以多年以來,蘇茲達裡一直保持著古老的面貌。蘇茲達裡市徽是雞。
斯大林沒有破壞過蘇茲達裡的教堂,但是修道院教堂沒有得到及時的維修,顯得十分殘破。但是開放參觀的幾個教堂和修道院已經粉飾一新。修道院在彼得大帝時將全部財產捐出,不能享樂,只能修行。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進入了1352年建立的斯帕索耶夫菲米修道院,高高的紅色圍牆上有12個塔樓,正在維修。院子很幽靜,鐘樓雖然不高,但是與眾不同,是一個長方形的建築,上層有三個拱形,是16-17世紀的建築。蘇茲達裡的教堂是當地的工匠留給後人的創造性的建築。修道院中主要是1592年建造的主顯容教堂,修道院的院子中有1626-1660,1839,1969-1974幾個時期修道院的情況展示板。其實很有價值的是修道院中的藏品,保存有16-17世紀的印刷品和聖像畫等,我們由於時間太少,只是看看建築的外觀。從1764到20世紀初這裡的修士樓是關押政治犯的地方,從失寵的王公貴族夫人們到十二月革命黨人以及20世紀30年代的政治犯都曾經在這裡關押。據說俄國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在十月革命後也曾被關在這裡,後來才送往別處的。據說原來曾經有15個修道院,現存的是5個修道院,50座教堂,城市人口1萬人,每年游客百萬人。
蘇茲達裡的克裡姆林在一個小山坡上,一條小河從旁邊蜿蜒流過。1222-1225年修建的聖誕節教堂就在這裡。一大四小5個藍色的洋蔥頭圓頂高聳在藍天下,上面的金色星星在陽光下閃爍。現在的建築已經是在13世紀的一層底座上在16世紀用磚重新建的牆體。 旁邊就是主教宮殿,是一個長形的三層建築,是當時宗教領袖的辦公的地方。從15事件開始修建,在18世紀形成了現在的樣子。裡面按照當年情況陳列著當地的文物和16世紀的印刷品。長長的建築底層全部使用拱門,並用拱門通向另一個院子或教堂,整體性也很強。沿著一條小路向河邊走去,回頭看,綠色的草地上的白色建築就是幾百年前的樣子。這個建築群1993年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聽到了巴揚優美的聲音,看到一圈人在小路上和著音樂跳舞,走近一看,兩個俄羅斯人在路邊拉巴揚,七八輛自行車躺在路邊,四個老太太在音樂的伴奏下手舞足蹈,幾個老頭在邊上大聲喝彩,好不熱鬧。原來以為是俄羅斯人騎自行車旅游的,一說話,居然是法語!!看來法國老人們的晚年生活很有滋味呀。他們是從莫斯科騎車過來的嗎,看著他們專業的自行車手的行頭,有可能。
走到河邊,再看看克裡姆林,白色的建築在綠樹林中,塔尖高聳,藍色的圓頂在天際分外明顯,遠處的教堂金色的塔尖從綠樹中挺立出來,近處的草地一片郁郁蔥蔥,小河中教堂白色的尖塔倒影和水中的藍天向輝映,幾百年前的一個夏天的下午,這裡就是這樣的吧。
上了一個小山坡,看到木建築博物館的大門緊閉,導游說星期五應該開門呀,在一看,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關門。我們在牆外欣賞了鱗片狀屋頂的全木制教堂,這種教堂從10世紀到18世紀農村都有,只是大小規模高頂的層數不同而已。從院牆向裡看,許多各式的木屋散落在寬闊的院子裡。諾夫哥羅德有一個更大的木建築博物館。帶著小小的遺憾我們離開了蘇茲達裡。向弗拉季米爾前進。
有關弗拉季米爾:2世紀這裡就有游牧民族出現,990開始有該城市的記載。12世紀當基輔失去了在俄羅斯的主導地位以後,安德烈大公從蘇茲達裡搬到了弗拉基米爾。1157年宣布為弗拉基米爾大公,在這裡大興土木,成為弗拉基米爾--蘇茲達利公國政治和宗教的中心。1238年蒙古人大舉入侵,劫掠了這個城市。13世紀下半葉,在這裡舉行過全俄的東正教會議。14世紀初,設立了大主教教區,成為為俄羅斯東北部的行政、文化和宗教中心從此,弗拉基米爾便成了俄羅斯的宗教和文化中心。然而其領地中的小城市莫斯科15世紀後成為了整個俄羅斯的首都。
克利亞濟馬河和雷別基河之間的高地上,1158-1160年間建造USPINSKY聖母安息大教堂是意大利建築師費奧拉萬蒂16世紀在莫斯科克利姆林宮裡建造的同名教堂的模板。同時也可以認為莫斯科的救世主大教堂也是在它的基礎上變化來得。白色的高高外牆簡潔而莊嚴,上層的拱形框框與弧形的房頂相一致,並在弧形的屋頂上用了大量的金飾,顯得更為高貴。其上直立起來高聳的是半球形的金頂,中間一個大的,四面四個小一些,而不是洋蔥頭式的頂。不同的是莫斯科的教堂的窗戶更為狹窄,而四個小金頂直徑較大。這三個教堂比較起來,似乎最古老的一個最為輕盈典雅,克宮的較為質樸反而顯得古老,而救世主大教堂顯得帶有羅馬教堂的影響。弗拉基米爾的聖母升天大教堂是俄羅斯古代建築藝術的精品。900多年以後看,仍然那樣莊重和秀美。1810年在教堂的北面,按照古典的形式修建了高高的有著鍍金的尖頂的鐘樓。只是在鐘樓和教堂之間1856又修建了一個側祭壇,破壞了建築群的整體視覺。
從聖母升天大教堂向東走,在一棟三層的18世紀風格的樓房旁邊,矗立著德米特裡耶夫大教堂,也是12世紀的傑作。教堂的外牆有復雜的白石雕刻,有聖經故事和動物。同樣也是12世紀建造的。聽導游說涅爾利河邊的波克羅夫教堂是一個單頂的小教堂,也有一些雕刻,由於不通車,只能步行,旅行團沒有去看,但是它是弗拉基米爾最美麗的教堂之一,因為在河邊,春日水大的時候,教堂所在的高低就成了水中的島嶼,與河水的融合增加了它的魅力。 所以這個景色也是弗拉季米爾的標志之一。
欣賞了12世紀的教堂建築以後,我們上了古代城牆,上面還有一座古水塔,現在是城市生活的博物館。附近就是弗拉基米爾最著名的古跡,1164年建的金門,它是當年要塞的大門之一。當時的要塞大門是用橡木包銅再鍍金,所以稱為金門。現在12世紀的要塞圍牆和塔門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無了蹤影,只有留下了拱門,18世紀按照古代的樣式建了門塔。我們站在城市話劇院前面的平台上想像著當年的要塞和金門,眼前還有一個紅磚的20世紀初聖三一教堂,現在也是一個博物館。雖然還是俄羅斯的木制教堂演化來的樣子,紅磚的弧形花瓣式的屋檐,向上的圓柱和半球形的頂,但是已經完全沒有12世紀教堂的和諧風格了。時間就是這樣在我們面前顯現著,近千年的歷史痕跡。
匆匆忙忙的看了城市,就入住了當地的金環飯店。從房間的窗戶向外看,仍然是方方正正的居民住宅樓,除了樓房分布的分散和樹林很多外和北京沒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