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南游記(一)

作者: nisang

導讀生活在高高的鋼筋水泥建築叢中,時日久了,心裡總覺得煩,所以每年總要出去透透氣,但走的都不是很遠,於是乎總謀劃著一次遠游,苦於相約無伴,就一直擱置著這一計劃。某日在西單邂逅了一舊友A,許久不見當然得找一地方座下侃上一會,A本是一閑人,所以有意向她提及遠游之事,想約其同行,不巧的是A說她剛從桂林回來不久,近期無意再作他游,問及桂林A便滔滔的說起桂林的山水如何 ...

生活在高高的鋼筋水泥建築叢中,時日久了,心裡總覺得煩,所以每年總要出去透透氣,但走的都不是很遠,於是乎總謀劃著一次遠游,苦於相約無伴,就一直擱置著這一計劃。某日在西單邂逅了一舊友A,許久不見當然得找一地方座下侃上一會,A本是一閑人,所以有意向她提及遠游之事,想約其同行,不巧的是A說她剛從桂林回來不久,近期無意再作他游,問及桂林A便滔滔的說起桂林的山水如何的秀,水如何的清,洞如何的奇,人如何的好與不好,雖覺得不免有些誇張,但我的芳心竟被其誇張之詞打動,末了A還向我推薦一個人,說是在陽朔遇見一個叫小封的導游,人不錯的,實在,她的手機裡還存有他的電話(13907834395),並說這導游有一個自己的旅游網站,但域名她記不清了,我記下了那導游的電話,心想也許用得著.聽了A的鼓吹,加上煩躁的心情日日積累,我終於按捺不住要把我的計劃付諸實施,目的-----桂林!

Day one:獨闖桂林城

踏上桂林那塊陌生的土地,我的心卻有些茫然,該何去何從心裡竟沒了底.走出桂林火車站,到報刊亭買了一份桂林地圖,問那賣地圖的大姐桂林市有什麼可去的地方,那位大姐如數家珠般的羅列了一大串,大多是些公園之類的,呵公園哪?哪個城市沒有?心裡開始後悔,不該如此匆忙草率到這來.想起A對我說的她口中如此美麗的桂林,不該僅此而已罷吧?想到了A 便又想到了她給的那個導游的電話,發個短信試問問吧,我該怎麼游呢?小封很快回了短信:”桂林市裡像山,疊采山,步行街,後宿陽朔.遇龍河.漓江.在龍勝梯田.”呵!簡短,卻也清楚,先在桂林市呆半天吧,晚上到陽朔再約他見個面,談談具體的-------看能否做我的導游或介紹一個.(現在想來很可笑,旅游線路如此重要的東西,居然這個時候才來考慮,傻!)

火車站對面的公共汽車站台,有好幾路車經過像山的,有車停下了,問准了----上車吧!桂林的人上公車還是很文明的,雖不是排著隊上,卻不會爭先恐後的擁擠.在車上還看見有不座在專座上卻也給老人讓座的.(關於這一點,我對這個城市的印像是非常好的)一路上從車窗外望去,街道不是特別寬,車流也不是很擠,兩旁商店林立,店前的人行道上步行的不少,很繁華的樣子,沒幾站路,車拐進一條更小的街道,再往前走就到像山公園了.下了車就看見江邊橫著一座小石山,山靠江的一端有一個穿透整座山的圓洞,乍一看整座山就像一匹大像彎著鼻子在吸江裡的水,怪不得名曰”像山”.像鼻子下的那條江,大約便是漓江罷,橫過漓江支流上的一座橋(上邊寫著”文昌橋”的字樣),便到了山的前面一個開放式公園的地方,那裡種了很多桂花樹,環境不錯,支流的岸邊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假山,走近了發現假山群裡還有石階道,並且其間還放了一些很浪漫的塑像,心想這確是一個談情說愛的好地方.再往前面便是公園的售票處,透過大門往裡看看,除了一座山,好像沒多大地方,門票25元.想想花25元去登那麼一座小山,是不是有點冤吶?不進了罷!於是又繞回到對岸,想拍幾張相片作紀念,算是到此一游.然而江邊種的樹似乎多了些,看得不是很全.有人上來招攬生意,說坐竹筏能進公園,給我優惠些,婉言辭了,再回到橋邊的公交站,等去疊采山的車.

疊采山好像比像山要稍為偏僻些,公園前街道上當地地行人和車輛都不多,到此旅游的人倒是不少,停車場上停滿了各個旅行社的大吧車和小吧車,TX和私家車也有,進大門前面有一條登山的石階道,很多人往上爬,就跟著爬了上去,爬了沒多高,來到一山洞口,石壁上刻著”風洞”二字,洞是穿山的,大約是登山的必經之道吧.進得洞內果然是涼風習習,雖已是將近下午五點,外面依舊烈日當空,此時能感受如此涼風,頓感通體舒暢,要不是人多怕占了道,真想在那呆著就不動了.兩邊石壁上刻著許多古人留下的石刻,可惜我對書法一竅不通,否則大可研究一番,前行大約二十米,那是供著一尊菩薩,還放了一個公德箱,香火好像不錯,透過玻璃,看見裡面堆滿了大大小小的鈔票,連美元都有.我是有點宿命卻不信菩薩,否則也會忍不住扔一點RMB進去.出得洞來,登山的道往右急轉,正面是陡峭的懸崖,不遠處聳立著幾座青翠的山峰,千姿百態,颯是好看,隱約聽著旅行團的導游說有叫老人峰的,細看之下,果然形像,拾階而上,越來越陡峭,路左邊的石頭上也不時能見一些石刻,看了幾幅,居然還有幾位元帥和徐特立登山時留下的墨寶,詩句裡有相互調侃之意,令人發笑,登山的心情隨之輕松了許多.

山頂有一小坪地,建有亭閣,亭閣旁邊有一巨石,石上刻”明月峰”三字,大約是此山之名罷,回顧四周,此峰獨聳,果然有登高攬月之覺,靠在亭前的鐵欄杆上,放眼望去,整個桂林市幾乎盡收眼底,漓江穿城而過,城裡底樓房都不高,依山伴水,好一幅南國小城的秀美畫卷,大多游人在此拍上幾張片片便匆匆下山,大約是旅行團敢時間的緣故,而我著足良久,迷戀此景,不肯離去,陽光耀眼漸漸變成了淡黃,看著遠處的山似乎也被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黃色,才發覺時候不早了,該去汽車站乘車去陽朔了.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