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ogo 攝影:sogo 2004.9.12-14
************* 行車路線
(去)最安全的路線——是網友推薦“到黃山路況最好的路”:
滬杭高速-----杭金衢高速到常山下-----右轉上205國道。
總裡程600公裡,原計劃6.5小時,實際耗時10小時,包含午飯時間40分鐘。
(回)最快的路線——采用路遇司機推薦的經典線路:
黃山市(屯溪)------歙縣------三陽坑------昱嶺關------臨安------杭州-----滬杭高速-----上海。
總裡程544公裡,原計劃5--6小時,實際耗時10小時,包含午飯時間45分鐘。
司機車齡:兩個月
座右銘:“老婆的生命安全置於第一位。”
隨著今年十一徽杭高速公路通車,這兩條路線也將成為歷史,保留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 在路上
(去)
沿途風光秀麗、草長鳥兒飛,巍峨高山下挖出長長隧道,不知道他們怎麼做到。進入205國道,路邊湖光山色,一片富饒景像。直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開化縣,路雖窄,車也少,心情說不出的舒暢。以往旅行,只為到著名景點拍照留念,舟車勞頓的過程巴不得跳過;現在自駕游,為什麼反倒注重過程勝過結果?daniel說:以前坐大巴或者火車,條件哪有這麼好,視野這麼開闊?想想也對,心態整個不同。
205有一段“真正的盤山公路”,這我早有耳聞。只沒想到國道改建的爆破區這麼難走!坑窪泥濘,坐車如同坐轎(“所以叫轎車!”),還出現兩塊大石頭重磕底盤,好心疼。小polo自降生以來嬌生慣養,哪裡受過這份罪!走得灰頭土臉,難辨本來面目。只有daniel,開長途以後依然精神奕奕,好比電視廣告中的金霸王電池。一段險路,對我而言是nightmare,對daniel卻是adventure。
(回)
回來路上聽信幾個老司機的指點,臨時改道。“都是水泥路,只有上坡下坡有點難度。” daniel 決定一試。
一路驚險完全出乎意料,三陽坑一帶很多窄窄的盤山路,急彎多,路旁警示:“高坡路段,事故多發”。每有中巴大巴從對面開來,我便手腳出汗。因為只要對方輕輕一拱,我方便車毀人亡。每到一個彎道前我們就按喇叭,遇到大巴就停下讓行,總算平安下山,撿回兩條命!
************* 徽州民居
旅行雜志上很多安徽民居,黑瓦白牆,依山水而建。這次沿途看了個飽,民房或孤零零佇立,或三三兩兩依傍,特色鮮明。尤其當峰回路轉,眼前突然出現一大片錯落有致的房子,與清山綠水和諧構成絕美的畫面,我一面叫好,一面手忙腳亂猛按快門。
************* 三天兩夜/費用合計
住宿費 1045
交通費 617,其中(去)417;(停車過夜)80;(回)120
索道與門票 520
伙食費 494
總計 2676
************* 游山路線安排
原計劃:後山上,前山下,黃山上玩兩天。
因為資料顯示後山前段景點較少,適合索道上山;後段山路起起伏伏,適合步行。而前山精華集中,山勢較陡,適合下山時沿路觀景。
沒想到:第二天碰到下雨,而且小腿痛,索性原路索道返回。前山留待下次拜訪。
************* 黃山印像
我喜歡散花精舍門前的觀景台,遙望妙筆生花;猴子觀海,一路驚險;飛來石,“好大一塊石頭啊!”daniel仰頭望著它贊嘆不已;震懾於飛來石的氣勢,我只能手足並用爬到它的腳下;光明頂,天色稍霽時可觀東海西海群峰;這次失算,來黃山卻遭遇大霧天,錯過雲海和日出,只能在霧裡漫步,頭發濕了,地圖也濕噠噠。大霧彌漫,能見度10-20米,只能看見松樹,十大名松看了差不多一半,最喜歡的一棵叫豎琴松。第二天早晨更是碰到下雨,游客們都穿上了山頂買的透明一次性雨衣(5元一件),只有我和daniel的雨披是一路背上山來,一紅一黃,煞是搶眼但是多余,增加了負重。相機只能藏在雨衣裡,冷不丁取出搶拍一張,趕緊縮回去以免受潮。
拐杖果然有用,建議左右手各一根,相當於四條腿爬山;跳躍下山果然省力,此言不虛。
饒是大霧加小雨,山上的游客仍舊絡繹不絕、前僕後繼。這是旅行社不付責任還是黃山的天氣著實難以捉摸?我們下山後仍見纜車把望眼欲穿的游客一車車往山上運,估計他們去了也只能吸氧洗肺兼鍛煉腳力,而傳統意義上的黃山美景恐怕無緣得見。
daniel說,“這次來黃山,和你一起在雨中慢慢爬石階,找回許多童年住在山林中的感覺,也算不虛此行。而且雖然天氣不好,但和你一塊總是有意思。”我大喜,daniel笑說,“我不這樣講,你怎麼肯善罷甘休?”
************* 索道
後山索道據說要排隊兩小時,我們運氣好,排隊10分鐘左右就上車。秘訣大約是7點左右是旅行社大部隊上山的高峰期,避開高峰期,9點左右人就比較少。
纜車每次上山可運送50+1(乘務員)人,和公交車一樣。據說上山速度慢,下山快。嚇得我求饒:“要不你打昏我抗上纜車吧,我睜眼就下山了。”沒想到下山纜車上一直站著拍照,絲毫不暈車。
************* 酒店
原計劃第一夜趕到黃山腳下湯口住宿,沒想到風塵僕僕趕到黃山市區天已黑盡,於是決定改住市區。臨走前打印的飯店名單派上了用場,找一家名字好聽的雲松飯店。
@雲松飯店
黃山市區(屯溪)的住宿條件當然比湯口小鎮好很多,但是號稱歐陸風情的雲松飯店裝修得可實在不敢恭維。優點是價格便宜(原價600),持攜程vip卡打7折,前台付現的話,主動給我打6折。
@西海賓館
訂山頂的賓館就不那麼輕松。為了節省手機話費,第一晚先在雲松飯店開通外線電話,然後撥打ctrip和elong的800電話比價。(ctrip:8008206666 elong:8008101010)
daniel笑我,“你自從看了《3000美金環游地球》那本書,變得好精明!” 其實我向來如此,現在充其量是變本加厲。
首先打給北海飯店,糟糕,給ctrip預留的房間(720一間)已訂完,剩下的房間不多了,980一間,寬帶上網另加50。成本上千,感覺無法承受,排除掉。下一個是西海賓館,他們只跟elong有協議,680一間,寬帶免費。於是訂房。
西海賓館是招待所標准的四星級賓館,條件簡陋,幾乎談不上裝修,沒有空調,暖氣氣若游絲,幸好我們來黃山不為優越的物質享受。
窗外工作人員走來走去,而且極大方的盯著房內的住店客人看。店內有按摩服務,180足部按摩,280按摩全身。這就怪了,山上食宿貴是因為物資奇缺、運送上山的費用高;那麼按摩貴又為啥?
************* 吃飯
歷次旅行,這次吃得最簡單。
西海飯店的菜單叫人感覺不似在人間,隨便一道葷菜也上百。無奈之下選擇他的自助餐,80元/人,滋味平平。不過其中苦瓜、野菜口感非常清爽,印像深刻。
適合帶上黃山的零食:老成都牛肉干,梅林午餐肉,錦湖草莓派和鮮橙派,豐水梨。尤其是常擺在超市結帳出口小貨架上那種兩個裝早餐蛋糕,非常可口又墊肚子,很適合帶上山。
倒是回程中經過杭州,想找家好館子解讒,邂逅了“塵依食輔”(大約是這個名字?),裝修得非常別致,菜式精致可口,值得推薦。
************* 總結
*得意之處
資料收集:出發前雖不及細細准備,匆匆打印一大疊黃山游的資料就上路。後來都用上了:)
*不足之處
出發前看天氣預報,第三天有雨,我仍心存僥幸,後來證明是痴人說夢:
1. 下雨前可以看到雲海。(錯!)
2. 即使傍晚下雨,當天早上也有可能看到雲海。(錯!)
據說黃山一年中總有200多天有霧(黃山雲霧茶因此得名),那麼,到底什麼季節/月份,什麼天氣下,雲海和日出能看全?還請明白人指點。
另外,運動短褲和短袖無用武之地。車裡水和咖啡帶太多,上山時帶了兩瓶水,結果因為控制飲水,一瓶也沒喝光。其實山上的廁所比想像的多,也還干淨。
這次黃山行的主要目的在於練車,為之後的滬湘川之行做鋪墊,順便到黃山探路。daniel經過黃山歷練,動不動就說:“我什麼路沒開過。”
黃山的美景未盡1/10,真是不甘心!入寶山而空手回,不過也為下次黃山之行埋下了伏筆。國慶以後再見!

( 小屋,這一張真的是妙手偶得)

(路邊小鎮)

( 總算走完三陽坑的盤山路,撿回兩條命。)

( 索道·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