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中國——探訪絲綢之路(二)

作者: Angel Fu

導讀還在感慨古城的落敗,我才想起已經來到了古稱中的西域,在漢武帝時期開創的絲綢之路在唐代時達到了鼎盛,在這條路上不僅有漫漫的黃沙還有駝鈴陣陣的商隊,中原的商人不僅帶來了光滑的絲綢,精美的瓷器和三彩,還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坎兒井就是其中最有代表的存在了,現在的新疆有著廣闊的土地和飄香的瓜果,不能不說是當年對外交往的功勞。提起新疆, ...

還在感慨古城的落敗,我才想起已經來到了古稱中的西域,在漢武帝時期開創的絲綢之路在唐代時達到了鼎盛,在這條路上不僅有漫漫的黃沙還有駝鈴陣陣的商隊,中原的商人不僅帶來了光滑的絲綢,精美的瓷器和三彩,還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坎兒井就是其中最有代表的存在了,現在的新疆有著廣闊的土地和飄香的瓜果,不能不說是當年對外交往的功勞。提起新疆,所有的人都會想起那甜美的葡萄,不過我也確實是了解到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道理了,因為我到葡萄溝的時間比較早,七月初的葡萄溝倒是滿眼的果實,不過離葡萄的成熟還要半個月的時間,百般無奈之下,我也是只能看著新鮮的葡萄吃著去年的葡萄干了,好可憐呀,所以如果你打算來新疆是為了一飽口福的話,一定要九月份再來,看著遍地的果子想吃又吃不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的。在葡萄溝裡有很多小的院落,阿凡提的家,當地的巴依老爺的莊園,小小的縣衙,都很有特點,不過和游客合影留念的阿凡提大叔就不太討好客人了,不過也是的,美麗的維族姑娘當然比老大爺更討客人的歡心了。

吐魯番是很漂亮的,從吐魯番到烏魯木齊要經過將近三個小時的車程,沿途可以看到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站和百裡的鹽湖風光,還記得小時候聽當年的那首《大阪城的姑娘》是對其中的一句歌詞很不理解,為什麼出嫁的姑娘要“帶著你的嫁妝,帶著你的妹妹,騎著那馬車來”,這次終於有機會路過大阪城了解一下了,但是坐在車上匆匆而過,還是沒有找到答案,不過這裡的女孩子真的好漂亮哦。“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國的地大”,在當地,行程超過了四百公裡才被稱為是長途,所以雖然我經過了三個小時到達新疆的省會——烏魯木齊時,我也不過才走了一小部分,而且我還不知道後面還有更長的路再等著我要去征服。所以我高興的有一點兒早。

烏魯木齊在絲綢之路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是因為它的地理方位,還有它的政治的地位,唐朝武則天在這裡設置了北庭督護府,設置伊犁將軍府,都是為了加強在西域一代的統治,經過了千年來的變遷,早就沒有了當年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的描述了,有的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而我的行程中,烏市是我的落腳點,收拾了一下行裝,我把美麗的烏市暫時放在了行程的最後,我要去一處中國境內最具有瑞士風光的地方,美麗的喀納斯,看看《天地英雄》的拍攝地和傳說中的湖怪。

第二天,我坐上了前往布爾津的長途汽車,一路上看到的都是遍地無邊的戈壁和偶爾出現的游牧民族,在一些草場上還有著星羅棋布的牛羊,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一些興奮,但是當你坐在汽車上,周圍的景物沒有任何變化的時候,我知道,我的苦難來了,無聊的我看著路邊向後倒退的沙棗樹和紅柳,以及遠處不是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我終於了解了當年的那些邊塞詩人的靈感都是有何而出了,因為很多是隨季節遷徙的游牧民族,他們就更加相信所獲得的一切都是上天的賜予,路邊可以看到敖包也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敖包是蒙古族的標志,是信奉薩滿教的標記和男女互訴衷腸的地方,同祖的人經過的時候要在敖包上添加石塊,表示虔誠。我是滿族人,和蒙古族也算同族,趁著大家下車休息的時候擺塊石頭,許個願望,也算是個表示吧。不過同車的人因為不知道我的民族,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吧,沒關系,出門旅游高興就好。

經過了十四個小時的長途跋涉,車子終於到達了布爾津。布爾津是一座很小的縣城,是前往喀納斯的中轉站。城市很小,所有的酒店都很有特點,小小的別墅建築,看起來很漂亮整齊。靠近河邊的地方有一個夜市,因為河裡有很多的魚,黑狗魚、槍魚等等好多的品種,還有烤全羊以及當地人資機勾兌的酒——嘎瓦斯,一種用蜂蜜和啤酒勾兌的飲料,有著淡淡的蜂蜜的甘甜,還是蠻好喝的,兩塊錢一瓶,價錢也很便宜。我住的是當地一家很有名氣的飯店,叫大紅魚,而我們經常說的喀納斯湖怪也就是著大紅魚了。當時酒店老板出錢購買了一條目前能見的最大的紅魚,制作成了標本,成了店裡的寶貝,紅魚生長在喀納斯湖中,因為口中有牙齒可以吃肉,所以在湖邊放養的馬匹經常失蹤,而且這種魚生長期極長,成魚體長近兩米,在酒店的這一條是目前捕獲的最大的一條,體長1.68米。震驚了世人,也揭開了喀納斯湖怪的謎底。看過了湖怪的真面目,吃過了烤魚,喝過了嘎瓦斯,我決定好好休息,打算在喀納斯好好的游蕩一下。因為從布爾津到喀納斯還有五個小時的車程。好辛苦呀。(未完)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