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才子五天六夜黃山逍遙游(3)

作者: atelier

導讀第四日:天道酬勤。果然是個爽朗的晴天。 第四次走上光明頂的時候,我們已經麻木得懶得拍照了。滿山的游客和導游熙熙攘攘的聲音,似乎這20%的概率畢竟還是引得整個黃山傾巢出動了。不過所有這些人,都沒有福氣看見真正的日出,太陽奮力地擠出一條紅線,最終被雲層吞沒了。相比之下,我更欣賞日出前蒼茫的掩映在青色霧氣中的群山,淡藍色的輪廓一直延伸到世界開 ...

第四日:天道酬勤。果然是個爽朗的晴天。

第四次走上光明頂的時候,我們已經麻木得懶得拍照了。滿山的游客和導游熙熙攘攘的聲音,似乎這20%的概率畢竟還是引得整個黃山傾巢出動了。不過所有這些人,都沒有福氣看見真正的日出,太陽奮力地擠出一條紅線,最終被雲層吞沒了。相比之下,我更欣賞日出前蒼茫的掩映在青色霧氣中的群山,淡藍色的輪廓一直延伸到世界開始的地方。

太陽出來了,我們在第三次去飛來石的路上,享受著難能可貴的陽光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黃山。天都峰、蓮花峰和茫茫西海在萬道金光的沐浴下,勃勃有生氣,簡直就像盆景一般精致。七點的時候,我們按照計劃來到排雲亭口,毅然決然地第二次踏入西海大峽谷。

相比昨日的霧氣蒸騰,此時的大峽谷正沉浸在寧謐的晨曦中:陽光透過天海的高山,被切割成一道道的光柱,斜斜地打在滿是松樹的絕壁上。不知名的鳥兒在林中啾啾鳴唱,每一朵花瓣上都垂著昨夜飽滿的露水。我們對著群山大喊,很久都能聽到連綿的回聲。此時感覺整個山谷都是我們的。沿著昨日陡峭的棧道下山,自然是另一番驚心動魄。我也理解了危險的另一個含義:如此壯觀的景色實在很難讓人集中精神走路。低頭看谷底,淡淡的霧氣正在上升、積聚,仿佛為今天重新籠罩黃山作著准備。向峽谷最深處望去,一道白霧構成的長練正在翻滾舞動著,它就是山中流動的大江,洶湧澎湃,滾滾向前。當我們在兩個小時之後終於走到谷底小橋的時候,便徹底被這條大江征服了,昨天《古峽迷霧》的故事再次重演,好在兩次進入峽谷的方向不同,盡管後半段路程都起了霧,我們還是拼湊出了完整西海大峽谷圖景。在此我想總結一下這幾天的經驗,感覺即使天氣晴朗,黃山上白天也還是會起霧,並且濃烈的足以破壞任何游興。建議游客在早晨十點之前和下午四點之後這段時間內抓緊活動,如果天氣好的話,你將看到黃山最美的一面。

此後的上坡路走得頗為慘淡。既然沒有美景,只能埋頭趕路,上上下下,卻總沒有盡頭。壞就壞在我們的的確確是過來人,所以總想著昨天經過時的標志,什麼第一次休息地啊,午餐地啊,“放水”地阿……而這些裡程碑遲遲沒有出現,令我們分外心焦,反倒不如第一次入谷懵懵懂懂向前闖的勁頭。總算經過步仙橋,然後是熟悉的“臥石披雲”、觀景台、白雲賓館。又一次,從雲裡霧裡走出了西海大峽谷,即便最終還是以大霧籠罩收場,但我們可以說:圓滿了,完整了,此行無憾了!

用過午餐,我們被迫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緩緩前進。海心亭、鰲魚背都這麼迷迷糊糊地就過去了。此間還發生了堵車事件,去蓮花峰的道路居然堵得水泄不通,以至於我們不得不站在原地聽了四次不同版本的“朱元璋的故事”……百步雲梯的陡峭可以與西海入口的棧道相比,但由於此時同樣大霧彌漫,索性看不見下面的東西,全當爬樓梯,反而毫無驚險地走了下來。之後又是上蓮花峰的漫漫台階,最後僅僅是為了“蓮花絕頂”的那張集體照,除此之外,白茫茫……

之後,我們大抵就在降低海拔了,經過蓮花峰前山相當垂直的階梯,看到大名鼎鼎的迎客松,往後過天都而不入,下小心坡,半山寺,直達慈光閣,期間膝蓋和小腿都出現功能性衰退,急需更換零件……當我們最終躺在望秀山飯店的席夢思床上的時候,已經連樓梯都下不動了。

整整三天,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黃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親自用鞋底去丈量的。我們走遍了每一條小路,幾乎登上每一座山峰,看過日出,走過夜路,淋過雨,更多的是穿行於如夢似幻的大霧中。但是,我們所經歷的,我們相機中所記錄的,那些怪石、那群峰巒、那片雲海、那份兄弟般的情誼,都足以抵消這些天來的所有疲憊勞苦,2004年九月,我們無怨無悔。

第五天我們參觀了山腳下的宏村、呈坎和堂越牌坊群,領略了古徽州獨特的民風,夜裡屯溪上火車,圓滿地結束了本次旅行。

最後,我還要特別感謝程衛兵老板。不論是從網上還是後來見面的談話中,他都對我們的行程安排給於了很大的幫助。我不想有太多的廣告嫌疑,我只想說,他是個很有人情味的老板,即便是賺錢,也讓我們游客得到了很多切實的實惠。我很樂意向朋友熟人繼續推薦他。他的網上聯系方法是www.hswxs.com ,就在幾天前,我還介紹了五位德國朋友前去他那裡投宿,他們也請我謝謝小程。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