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來,8點不到,想到今天要面對的艱巨任務沒有在床上多呆,此時小吳也來敲門喊我們起床了。覺得奇怪,不是說好9點起床嘛,怎麼這麼早!管他呢,反正已經做好了兩人上路的准備。早晨的玉龍雪山仍然被包圍在繚繞的雲霧中,一會兒雲霧散開,露出一點白。真是拍照的好時機,可是肚子已經在唱空城記了,迫不及待地點了昨天在留言簿上很多人提到的香蕉餅,還有好幾天沒有喝到的牛奶,雖然是奶粉衝的。早餐時被告知Steven和Moto不徒步了,他們准備直接找車回麗江,而小李和小吳和我們一起上路。等吃好了早飯,再打算用相機留下最後能看到的這份景致的時候,雪山又被雲霧擋住了臉,誰叫我貪吃呢!有點遺憾,不過還是在相機裡留下了院子裡的一枝獨繡和雲霧繚繞的玉龍雪山。人手一份蓋了TINA’S章的徒步虎跳地圖。很有意思,他們那裡好像每家客棧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圖。和老板娘道別後,准備出發。那兩個懶鬼的運氣還真好,搭上了客棧到橋頭買菜的小面包車,而我們一行四人開始了一天的徒步旅行,我們的行程是沿著哈巴雪山山麓逆金沙江走到橋頭。看了一下出發時間,9:45。出了TINA’S,旁邊就有一條小道通向高路。一上來就是爬坡,仍然是小李衝在最前面,小吳跟在第二,我勉強地跟在後面,Aring墊底。剛爬了一小段,Aring就告訴我說想放棄了,可是我說:“不行,既然打算踏上這段旅程就要堅持,能行的!”於是,又轉過頭向前走去。走走停停,向後看看。此時,小李說道:“別等她,你管你走,她自然會跟上來的。”於是,大家一個一個無聲地走著,每個人之間都隔著十幾米的間距。據地圖來看,這段上坡路很長,徒中會經過一個觀音瀑布,大概要走1.5小時可以到達HALF WAY客棧。越爬越高,看著TINA’S的房子越來越小,我的體力也漸漸下降了。走一段就要休息一下,緩過氣來,再繼續走。隨著高度的變換,看到的景色也越發令人興奮了,上午的陽光已經很強烈,天空特別蔚藍,對面的玉龍雪山也終於從雲霧中露出她的面孔,向人們展現她迷人的身姿。
然而美麗的景色並沒有能緩解身體的疲勞,小李和小吳已經不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了,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一句古文: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於是心中不停默念著,堅持著。不久,在我們停下拍照的地方,迎面走來一個背包的年輕人,走了好久還是今天遇到的第一個像我們這樣的背包族呢,他的路線和我們是相反的,詢問了一下是否看到前面有兩個人,他告訴我們就在前面不遠處,並好心地提醒我們後面的路程中會有一個瀑布,走路時小心打滑。出門在外,即使是萍水相逢,也都非常地親切和友好啊,我又感嘆起來。上路不久居然又遇到兩個老外,一男一女,友好地和他們say hello,Aring又問起他們走過來的路上有沒有看到two men,回答是“yes, not far away”,她還想再問問HALF WAY離這裡還有多遠,可是他們卻說來自“FIVE FIGURES MOUTAIN”。告別老外,向前打了個彎,便看到小李和小吳在那裡等著我們。據說他們剛才在前面鬼叫了很久,也沒人回應他們,還以為我們回去了呢。四人又一起趕路,意外地遇到一個放羊的中年婦女,一群小羊向我和Aring衝過來,嚇得Aring大叫。婦人好心地把一只小羊遞到我們面前讓我們抱著拍照。聽說我們要趕去HALF WAY,她熱情地介紹道HALF WAY是她哥哥開的,還提醒我們要小心前面路途中的落石,說是山上常有猴子會推小石頭下來,好可怕,希望這些猴子們能對我們手下留情。一路上,畫有各客棧箭頭標識和到達公裡數的石頭很多,眼看著我們要去的HALF WAY的廣告石上標明的公裡數越來越小了,大家都有信心起來。
終於到達了觀音瀑布。瀑布的水不是很大,和著名的大瀑布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的,但水小也有好處,就是能更近地靠近它拍照。過了觀音瀑布走了不久就是平地了,小李說在平地我們不能放松,更要加快步伐,既然爬坡速度慢,就要在平地上爭取時間。再說剛才那個婦人就說這裡會有落石,於是走路的頻率加快了一倍。在平地上趕路比爬坡好多了,突然覺得能走平路也是一種幸福。再過去就看到前面兩個老外所說的五指山客棧。
在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終於在預定時間內到達HALF WAY。正午十分,我們在“天下第一陽台”休息喝茶,趕了那麼長時間的路,終於可以稍微悠閑地欣賞一下風景了。陽台正對著玉龍雪山的幾個山峰,強烈的紫外線折射著她的潔白無暇。陽台的圍欄上掛著用木頭做的各個國家的小國旗,坐的凳子是用木樁做成的,陽台的邊上豎著一根妖嬈的樹枝,在藍天雪山的映襯下委婉動人。然而我們喝茶用的杯子卻是印有卡通圖案的馬克杯。古樸和現代相結合,這似乎是虎跳峽每一個客棧都擁有的共同特征。停下來才發覺左邊的脖子被高原的紫外線照疼了,趕快補塗防曬霜,但好像為遲過晚。到了HALF WAY也不能不去那個廣為流傳的“天下第一廁”,參觀了一下,大家一致覺得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了節省時間,我們沒有點餐,吃了點隨身攜帶的牛肉干和火腿腸又要趕路了。臨走前拿了HALF WAY的地圖,是全英文的,最有特色的就屬他們家的驢皮印章了。問一下茶水算多少錢,小妹卻說不用了,茶水是不收錢的。多淳樸的村裡人啊!
做了短暫的休息後覺得好一點,再加上路也不是特別難走,感覺輕松起來。一路走來,始終可以看到對面玉龍雪山白皚皚的山峰,此時才感受到雪山之大,被她那寬厚的臂膀包圍著,這是一種幸福。走著走著,肚子又餓了,便找了棵大樹,在樹蔭下吃干糧,終於有機會解決背了很久的壓縮餅干,不過吃了一塊餅干,幾乎喝光了一水壺的水。差不多一小時後我們到達了茶馬客棧,客棧也有平台,能看到玉龍雪山,老板娘很熱情地給我們講解了後面的路程。當然還沒有忘記在走時拿張蓋章地圖。從地圖上看,再向前到了呀叉村,經過一段上坡路就可以到達28道拐,再下去就是納西雅閣了。又要走上坡路啊,心裡懼怕起來,剛才的那一段已經走得很辛苦了,經過了這麼長的路程,幾小時的跋涉下來再要爬坡更是一件難事。果然不出所料,到了上坡路,我根本就爬不動了,沒走幾步就氣喘地不行,背包雖然不重,也恨不得把它丟掉。可是到了這裡已經沒有辦法退縮,硬著頭皮向上爬啊。為了鼓勵自己,心裡想了很多不開心的事,那些挫折我都能挺過來了,走點山路又算得上什麼呢,有股力量在支撐著我的身體,再加上同伴們的鼓勵,離頂頭越來越近了。
來到山崖邊突出的一塊觀景台,我想這裡應該就是28道拐的起始處吧。一個老婆婆坐在那裡收觀景台的過路費,哈哈,她還真有經濟頭腦,開價5元/人。走到觀景台,在懸崖峭壁上欣賞到的風景就是好。遠處,雲朵像白色的哈達纏繞著雪山,近處,連綿的山峰依然是張顯著她的潔白無暇。向下看去,金沙江是一條細線,這才意識到我們所在的高度。風好大,覺得自己的心一下子豁然開朗。走的時候小吳好心地給了老婆婆5元的“過路費”,可是她似乎還不滿足,說是怎麼只給了一個人的錢,真是沒辦法,只能無奈地搖頭。再下去的路就好多了,雖然是下坡,腳要用力,但就上山的氣喘和大量的體力消耗來說,這樣的路對我來說是能容易應付的。可是,Aring似乎又不行了,她疼痛的腳走這樣的路特別吃力。還要走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我們准備休息的納西雅閣,但她也勇敢地堅持著。
照我們的進度來看,不出意外的話我們應該能在6點前趕到橋頭了。越向下,人似乎多起來,看到好幾伙徒步的人們,只不過他們的行李都由騾子馱著。不久後一個趕騾子的人盯上了我們,說是到橋頭收25元,於是Aring終於經不起誘惑上了騾子,我的行李也由牽騾子的人代勞了。牽騾子的人建議我也騎騾子,是前面的路還很長,若是需要,馬上就能再叫來一匹,我逞能拒絕了。Aring在騾子上悠閑起來,不一會兒騾子走到了我們三人的前面去了。待我們到了納西雅閣,Aring已經坐在院子裡啃蘋果了。在納西雅閣的院子裡同樣能看到雪山,古老的納西族房子後面露出幾個雪峰,和之前幾家客棧看到的景致完全不同,感覺這裡更雅致些。院子裡種著很多樹,也搞不清它們的品種,就覺得挺有生氣。Aring要了碗番茄雞蛋面,而我呢,在還有兩位的建議下還是沒有吃東西,因為他們說吃飽了東西再趕路會肚子疼的。三個人喝了點水,就要開始最後的衝刺了。
牽馬人不斷嘮叨著到橋頭還有很多路,根據他所說時間,我們似乎在6點前趕不到橋頭了,不過他說6點以後也可以找到車,包車回麗江。大家拼命地走著,看到山下的公路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可是牽騾子的人說還要過兩個山頭才能到橋頭村,剛剛還覺得勝利在望的我,一下子又癟了氣,不會吧,我還以為很近了呢。他說山路就是這樣啊,看看很近,可是走走卻很遠。不過有了他的帶路,我們走得很順利。眼看慢慢地,雪山要離開我們的視線了,雖然已經疲憊不堪,但是仍然依依不舍。此時的雪山沐浴在柔和的光線中,變成了金黃色,和路旁的樹木交相輝映,多動人的畫面!黃昏的陽光還是那麼強烈地照在臉上,除了脖子的疼痛外,明顯感到自己的臉已被曬成了紅蘋果。覺得腳也有點疼了,懷疑已經磨出了泡。兩個山頭的路也終於過去了,面前出現了綠油油的梯田,在我興奮地拍下梯田的時候,小李卻笑話我連梯田都要照,是沒有近距離看到過嘛,照一張有那麼好笑嗎?來到所謂的鄉村公路,路過了希望小學,穿過了一所中學的籃球場。我們竟然奇跡般地在6點前到達了橋頭。我被同伴們表揚表現不錯,自己也為能堅持走完全程而感到自豪。這一天的路走得異常艱辛,人們常說人的潛能是無限的,的確是啊,只要有戰勝自己的毅力,就一定能行!我戰勝了自己,我想對全世界吶喊。
向中甸的方向走去,等著中甸到麗江的過路車,可是過了6點依然沒看到車的影子,問了街邊的人們,說此時應該有最後一班車的。不會已經開走了吧,那可就只能包車回去了。突然看到遠處駛來一輛大巴,毫無考慮地衝出去把它攔下,湊近一看“中甸——攀枝花”,臥鋪長途車。車門一開,我們問道:“去麗江嗎?”,司機點點頭,“多少錢?”司機開價20元/人,“15元/人,行嗎?”“上車!”從發盤到還盤到成交,交易過程前後幾十秒的時間,速度之快令人撐目。迅速上車,天那!一股臭味迎面撲來。長這麼大還從來沒乘過這種車呢。最後一排還有幾個床位,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爬了上去。大家似乎很滿足,因為一天的跋涉下來,只要能坐下來就感到無比幸福了,何況還能躺著呢!唯一不足之處就是味道差了點。與在城裡的兩個懶鬼聯絡了一下,得知他們的活動安排,差點沒暈過去,牽著客棧老板的狗在古城裡遛了大半天。天黑了,車子緩緩前進,先是坐著,後來變成躺著,再後來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忽然被叫醒,小李說看到那邊有光亮,應該是快到了。坐起來揉揉惺忪的雙眼,定睛一看,是啊,遠處的燈光忽閃忽閃,像星星照耀在夜空,似乎在迎接我們的勝利歸來。
虎跳之旅終於結束了。雖然人們說凡是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都能完成徒步,但我仍然覺得我走完全程是奇跡。徒中對於體能上的挑戰是在城市中安逸生活的我所不能想像的,看到的動人景色也是另人感嘆的。回來很久了,心潮仍然在澎湃,我相信在徒步虎跳之後,我能更快樂勇敢地去面對我的生活了,所有的挫折會像徒步時泥濘的山路和堅硬的石頭,永遠被我踩在腳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