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一早在昆明登上到西雙版納首府的景洪大巴(全程692公裡,票價100元),車行25小時清晨抵達景江。上午游曼聽(春歡)公園,參觀西雙版納總佛寺,門票共10元。版納的佛寺屬小乘佛教系統,接近緬甸寺院風格,很有特色,被稱為緬寺,值得注意的是在緬寺拍照務必要征得僧人的同意。中午回市中心游孔雀湖公園、白像湖公園,租住景湖東路州公安處招待所,20元/床雙人房,整潔安靜,有公共熱水淋浴。下午去民族風情園,門票20元。先順次參觀了傣、哈尼、瑤、布朗、基諾、拉固六大民族展館(其實是六套典型少數民族居民和生活用品陳列),然後又觀看了鬥雞、馴像等表演,還到潑水場過了把“潑水節”的大癮。園中最精彩的節目是晚上8點到10點的民族歌舞晚會(每逢一、三、六晚間才有),兩個小時跟民族的姑娘們學了傣族的孔雀舞、哈尼族的夾夾舞(跳竹竿)、基諾族的大鼓舞和拉固族的三跺腳共四個民族舞。
八月二日
今天是星期日,我按計劃從景洪乘中巴去猛海縣猛混村農貿市場。這是版納有名的民族“趕擺”集市,每周日7時到12時進行。一下車,我就感到一種純粹山野自然的邊疆異域風情:眼前看到的是身著地道民族服飾的傣、哈尼、布朗等族山民、壩民們,耳中聽到的是各種發音特點的少數民族語言,口中嘗到是極為純正的各種民族風味小吃......置身其中,感覺自己成了“少數民族”。午後驅車趕往打洛邊貿口岸(從景洪大打洛的客運中巴單程票價共21元),逛了有名的中緬街,又看到那稀世的“獨樹成林”——一棵從樹冠垂落地面968條氣生根的特大榕樹。在219邊界公園,我同值班的邊防戰士說了不少好話,終於獲得不辦理任何官方過境手續就進入緬甸國境,不過那青年的邊防軍留下了我的身份證和工作證,說好一小時內“回國”。第一次出國,而且是一個人背著照相機沿著一條泥土小路踏上異國的土地,多少感到有些刺激。
八月三日
早晨到景洪中心客運站乘8:00班車前往橄欖壩,車票6元。先參觀“猛巴拉王國園林”等橄欖壩三大公園,門票各5元,風格相似。然後前往民族工藝品市場,購買用橡膠樹種子手工穿制的項鏈,造型大方,極具熱帶色彩,每條僅一元。中午乘中巴來到猛侖熱帶植物園,門票20元。植物園西區是瀾江支流羅梭江上的一個江心大島,也是植物園的觀賞植物區,各種珍稀熱帶植物齊全。不過我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距西區5公裡的東區熱帶溝谷雨林保護區。這裡游客稀至,保留了完整的原始森林的景觀。興而林中有半米寬的水泥小路和清楚的路標,否則真的會在這莽莽叢林中迷路。
八月四日
在景洪城裡住了三夜之後,我決定乘車南行走訪景洪市小街鄉衛生院附近的曼井宰和曼亮傘兩個緊鄰的傣族村寨。這裡不是旅游區,游客罕至,民風純樸。在寨子裡我結識一位好客的傣家“畢宰”(大哥),借宿在他家的竹樓上,與他們一家同吃同住(算25元一天)。與傣家人朝夕相處,了解了許多傣家風格,也學了不少的傣家話。由於地處多民族混居地帶,不少傣族人都會說雲南土話和若干民族的語言,堪稱語言學家。在傣寨早晚漫步,竹樓椰樹,熱 帶風情,美麗的傣家少女擔水翩然而過,穿黃色僧袍的僧侶在華麗的緬寺前雙手合十......
八月五日
向房東借了輛自行車騎到南邊的大猛龍一帶,公路兩側的平壩中是廣闊的稻田,路左側不遠處一條底矮的山脈後面就是緬甸。在通往壯麗的曼飛龍筍塔的石徑上,接連遇到兩條蛇盤踞在路上,不知有毒沒毒,害得我饒道而行。下午又騎到東風農場曼蚌溫泉洗溫泉澡,洗去多日來冒酷暑奔波版納的勞苦。黃昏時分,我有興在東風農場的七分場、 八分場一帶小河邊遠遠看到難得一見的傣女出浴。
八月六日
在晨曦中告別了相處數日的傣家人和充滿神秘色彩的傣寨,我乘車經景洪返回昆明。
此行共計7日,游覽版納傣族自治州下轄的全部三市縣:景洪、猛海和猛腊,全部費用7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