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像九華

作者: FENGKUANGZHU

導讀各大名山的海拔、1000~1500米間的有廬山1474m、衡山1289m、天柱1421m、嵩山1440m、雁蕩(北)山1056m、九華山1341m等,可歸之為中矮山,未去之前就對之抱以小視,認為可以輕松搞定。四大佛教名山,各主奉一菩薩,所謂菩薩地位次於佛,也就相當於部長閣員,地藏菩薩聲名遠不如文殊、普賢、觀世音來的顯赫、但因其有誓必盡度六道眾生,拯救諸苦,始願成佛的胸懷,故能入四大 ...

各大名山的海拔、1000~1500米間的有廬山1474m、衡山1289m、天柱1421m、嵩山1440m、雁蕩(北)山1056m、九華山1341m等,可歸之為中矮山,未去之前就對之抱以小視,認為可以輕松搞定。四大佛教名山,各主奉一菩薩,所謂菩薩地位次於佛,也就相當於部長閣員,地藏菩薩聲名遠不如文殊、普賢、觀世音來的顯赫、但因其有誓必盡度六道眾生,拯救諸苦,始願成佛的胸懷,故能入四大菩薩之列,九華山得名李白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繡出九芙蓉”,唐時新羅王子金喬覺渡海至該處,布道至99歲圓寂並得肉身,後為香火旺盛佛門重地,九華山99峰香火縈繞,最盛時寺廟300余,僧尼4000余,可謂“佛國仙城”,今人若我多無信仰,純為獵奇,抱著對肉身的好奇,吾等褻瀆九華山去也。

南京至九華有水路、汽車、火車多種選擇,我與LP於2004-10-03 10:13乘T705 33元硬座約3.5小時至銅陵、換中巴15元近2小時路過青陽到九華山腳汽車站,購門票90+70(學生票)後乘景區內部車(隨門票送3日有效乘車票)16:30到海拔600米的九華街。LP以三寸不爛之舌在黃金周以60元拿下一個普通間,看看衛生及總體情況尚可,放下背包,洗把臉逛街去也。

九華街廟多,大的有祗園、化城、肉身寶殿、旃檀林,小的不計數;九華街賓館多,不過我等不願出超過100元的住宿費,超過牛毛數量的家庭旅社是我們的第一選擇;九華街香客多,可以見到許多貌似虔誠的人背著香袋、手握佛珠、邊走邊念“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瑪尼哄”,我們很快也學會,以後登山時成為我們相互激勵的口號,反正這些貌似虔誠的人誰是真心向善,偉大英明的地藏菩薩心知肚明,我們湊熱鬧想必他老人家也不會介意;九華山游客多,因為是黃金周嘛,但比起黃山、泰山恨不得自個挖道就算得上生意清淡許多了。真可謂“人的名,樹的影”,我們都喜歡哪兒人多就去扎堆,“大紅燈籠高高掛”前,我們不去晉中大院;“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前,我們不去江南水鄉;“秋菊打官司”前我們不去皖南民居;“臥龍藏虎”前我們不去安吉,沒名氣,沒人氣,名氣決定人氣,九華山比起華泰廬黃就名氣小得多了。九華街還有一多,那是我們舉國上下凡成名景點的共同標志,即富有敬業精神笑裡藏刀兩面三刀出而反而死纏爛打喋喋不休的商販多。

逛了幾個廟,湊了幾番熱鬧很快天就黑了,最近突然降溫,天一冷肚子也就罷工早,找了一家人稍多的排檔,3菜一湯小米飯,挺香,物價較山下稍貴共42元,吃飽後早早睡覺。鬧鐘4日4點准時響起,街旁小店兩人花5元吃畢早飯,即有去鳳凰松的景區內部車路過,上車,6:00到達鳳凰松站,走不遠即到鳳凰松,POSE不錯,來個合影,上山。登山道的前20分鐘是在寺廟民居夾崎中曲折前行,登山的不多,同行的有三五個香客,尾隨其後,香客上山不徐不疾,之字形向上,我們跟隨東施效顰成忸怩狀,山風吹來頗有涼意,一路上寺廟不斷,見一小帳篷安扎在一廟旁,主人尚在酣睡,登至半山,回首望去,陽光透過後山照在前山頂上,百歲宮黃牆一片金光,頗有禪意。在一寺廟口歇腳,有一老年公雞,氣宇不凡,昂首挺胸,向我們正視,不理,呈蓬翅狀進逼兩步,我們還是不理,惱羞成怒,側身以小碎步快速逼近,相隔盈尺時我只好起身退讓,公雞得勝後來回踱著方步長鳴一聲,我等悻悻起行,LP笑我膽小連公雞都怕,我說是你每每這樣對我若此養成條件反射不可救藥。跟著香客的節奏上行,正覺得山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矮時,7:30到達古拜金台,也就是索道上站,再上行不久即到天台,為第二峰,1306m,比緊挨的十王峰1341m稍低,這裡居高臨下,俯瞰前山和九華街,地勢絕好,風景倒一般,我們對“不到天台,等於沒來”不以為然,有天台寺也叫地藏寺,是九華山一個重要寺廟,正殿供奉如來,地藏位屈居樓下,香客來此需勞其筋骨後方能示其虔誠。

看時間才8:00,我們決定向花台進發,在一線天有導游對游客說,那邊是花台,很遠,上次我們早上8點出發晚上7點才返回,游客配合的說我們不去不去。過了一線天,一路上沒再遇到其他游客甚至僧人,去花台的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但總體上路還是不錯,台階修的很好,就稍顯得窄一點,9點到達小花台,上大花台還要上行海拔200多米,怕時間來不及,決定放棄,但就在小花台和從小花台經過文殊洞到下閔園的路上,見到我們在九華山所遇的最美風景,有點類似黃山,最難能可貴的是,一路上就我們兩人,松濤雲海似為我們而現,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好不愜意,一路上幾無寺廟,想必寺廟是需要人間香火的,哪能純粹清休呢,閑雲野鶴的感覺也就1個多小時,10:20我們到達下閔園,從下閔園到鳳凰松有電瓶車,標價20元(學生證10元),本想從這翻過前山經過百歲宮到九華街,LP說這樣時間就可能來不及,只好走到鳳凰松也就20分鐘,想到每人省下20元,開心。11:30返回九華街,12:00到山下,下午6點回到南京,兩人總花費500。

來回匆匆30余小時,逛山的時間也就5、6個小時,雖沒能見到肉身,但也無憾,其實旅行的目的往往會有不斷調整,意像不到的收獲才是刺激我們一再出行的動力,九華山對我這缺乏信仰的人來說,最大的所得就在兩人與山野的親密接觸中,若問我對九華山有何印像,就在那灑滿陽光的寂靜山路上。“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瑪尼哄”,向所有真心為善的信徒致敬。


精選遊記: 九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