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逍遙游--長春

作者: 瓊瓊

導讀匆匆駐留數天大連後,帶著把美好留到下一站的心境,載著滿腦子的期待,汽車奔騰在四車道的沈大高速上,習慣了南方窄小的二車道高速公路,面對它時還真有點手足無措,不由自主左邊護攔會莫名貼著行駛,自以為置身於超車道上.經過了無數個休息站,啃了無數個甘甜的東北蘋果,CD裡反復唱著東北二人轉,北方特有的幽默總能讓我們在平靜中一次次捧腹大笑,間或插播幾首刀郎的滄桑歌 ...

匆匆駐留數天大連後,帶著把美好留到下一站的心境,載著滿腦子的期待,汽車奔騰在四車道的沈大高速上,習慣了南方窄小的二車道高速公路,面對它時還真有點手足無措,不由自主左邊護攔會莫名貼著行駛,自以為置身於超車道上.經過了無數個休息站,啃了無數個甘甜的東北蘋果,CD裡反復唱著東北二人轉,北方特有的幽默總能讓我們在平靜中一次次捧腹大笑,間或插播幾首刀郎的滄桑歌曲,六小時的車程遠沒想像中那麼枯燥乏味,暮色漸退華燈初上之時,汽車像是又一次注入了興奮劑,搜地幾下輕而易舉來到市區.兩日來的相處,兩個南方女子以驚人的食量和胃口征服了別人的眼神,並被人霸道地稱為食神。所以老四一家絲毫不敢怠慢,於是長春頭天晚餐便在大名鼎鼎耳熟能詳的向陽屯農家菜館隆重拉開帷幕。進門宛如置身於農家小院般的飯店,麥穗稻谷成串成串高高懸掛牆壁,曬干的玉米盛滿木制容器,極其誇張地展現眼前,正廳裡本已濃濃鄉土氣息的擺設中,不忘來一股復古風氣,添置兩把不知是明朝還是清代的太師椅子.

緩步拾階而上,轉角處那個舊上海電話亭背景下,順便表彰一下雷鋒叔叔,赫然寫著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牆上刻有幾條毛爺爺的標語.包房的名字取得很有特色,比如種豬場,養馬場等等,總之什大隊麼村長會計書記李家大叔王家統不寡婦統漏,各盡其責,各顯神通,妙不可言.姑娘小伙親切地招呼一句來啦,頃刻讓你賓至如歸的感覺油然而生.

待包房坐定,砌了口噴噴香的東北不知名綠茶,肚中大唱空城計.此時力濕漉著雙手進來,神秘的定要我去瞻仰一下毛廁,遂尾隨其後,只見門口貼一認親告示,內容足以讓人噴飯,東北人的詼諧幽默總是恰倒好處展露無遺,這點我們在每年春節晚會上趙本山身上就能充分體驗.本想打上來供大伙樂樂,實乃最近記憶力實在太差,所見所聞,轉眼灰飛煙滅,記憶蕩然無存.

老五大姐點菜驚人神速啊,不消一會,希裡嘩啦菜就全上桌了,什麼黃瓜番茄茄子,土雞燉粉條,排骨腊肉燉玉米棒,加上五谷粗糧,滿滿一桌菜,量多,兩個字實在,於是筷子如雨點,吃碗裡盯鍋裡,狂轟亂炸雷電般一陣掃射,又喝了一碗高粱粥玉米粥外加幾個當地特色饅頭,抬眼看四周,眾人早已擱下筷子觀望中了,那聲吃飽了嗎?我至今也是感激不盡,抿嘴含笑,略微靦腆說了句:飽了,再加份辣椒油拌黃瓜吧,嘿嘿,可不是南方這麼嬌小秀氣一小碟蒜泥黃瓜哦,乖乖,東北果真是黃瓜是黃瓜味,米飯是米飯味,在這一剎那,驚覺在南方枉活了二十多載.

北方人的酒量是眾口皆碑的,老四老五算是另類吧,也許近十年呆南方的緣故,被同化了,拿他們北方哥們的話就是:怎麼喝酒像南方人似的.酒真是好東西,能調節情緒,帶動氣氛,偶爾邀三五知己杯酒言歡,借酒消愁,何樂不為?只是能把握好這個度,誰說喝酒不是種境界呢?雖然是三杯倒,可最愛喝的既不是洋酒,也非紅酒,更不可能是啤酒,乃是國產的白酒,撮一小口含在嘴裡,隨著滋的一聲酒精味道瞬間沁人心脾,辣辣的感覺胃裡好像被灌進強烈的消毒水,沿著喉嚨腸道慢慢推慫下去.自我思量,一口嫌少,兩口有癮,三口正好.想起童年時期,爺爺是浙江嘉善人,自然愛喝嘉善黃酒(現在一般充當佐料酒),也讓我眯幾口老酒以減輕他負擔,有次居然我喝完了一杯,結果心跳加速,欲睡無眠,折騰了半夜,狂吐不止.那段童年的回憶至今仍然甜蜜.

東北菜向來以粗糙著稱,但這粗也是粗得恰倒好處,粗中帶雅,粗中藏細,多數菜肴均以燉品為主,撒上辣椒蔥花就算完成,比起南方精致的菜肴,更多了絲務實的感覺,而且在分量上讓你的視覺已先得到滿足.這兩年上海的東北餐館也是滿地開花,小土豆或東北人,大紅大綠的裝修風格,一派豐收景像.花布棉襖姑娘和青衣長衫小伙熱情如火,高聲吆喝中,讓你情不自禁又多點了幾個小菜.喜歡經常光顧最主要的理由是可以不學著淑女,少一分拘束,多一分隨意.可地方菜離開了本土,為了迎合消費群體,還是得做翻改良,可見商家有商家的苦衷與下策,而我們作為消費者呢,也沒有理由去要求商家完全COPY不走樣,或許多一絲寬容也算是釋放自己.

桂林路是比較出名的小食一條街,那是我們早餐的天堂,立信的各種各樣粥,高粱,玉米,小米等等,為了分配均勻,各點一碗,加上各種烙餅煎餅滿滿整了一桌,在旁邊服務生一大堆驚奇的眼光中,自得其樂悠哉游哉享受美味,其實睡到10點多這份上也顧不上品味了,說狼吞虎咽更為恰當.心裡其實早已惦念著東北水餃...

東方餃子王餐廳布局雅致,頗有點古典風格,對於小吃點心餐館來說,這樣的布置應該夠奢侈了.這點我認為遠遠優於上海亂哄哄的綠楊村之類.芹菜牛肉三鮮香菇薺菜蝦仁各式各樣各點三兩,皮薄餡多,吹彈即破,入口即化口感極好,金燦燦的煎餃也讓人回味無窮,雞蛋加面粉攤得厚薄適中,色誘味香,看著就已讓我垂涎三尺了.那副讒相不經意間引來鄰桌陣陣顧盼回首,路人翹首張望,急忙收斂起狼狽吃相,筷子撥弄幾下以維持淑女本色.東北人悠閑的生活狀態從飯桌上就能得以充分體現,只見旁桌幾人午飯時候未到,已開始切磋酒量了,

雖說啤酒,但幾瓶下肚也未見臉色變紅,全然有如喝白開水般的自然,那份休閑遐意感真是羨煞旁人.

由於靠近延邊的地理特點,所以我們毋庸質疑應該吃頓朝鮮菜,青雲街的三和狗肉,門庭絕對不眨眼,東北幾乎所以的飯館,無論是裝修風格還是店名,都透出北方人的那股實在勁,按照他們的話說,是以菜肴質量取勝.韓國辣白菜,冷面,做得最好的算是石鍋拌飯,吃了還想吃,價格也便宜10元一份!吃了好幾份才勉強過癮.如果在申城美羅城的洋風館,遇到個食量放肆的朋友,想必每日的日子一定會窘迫不已,捉襟見肘吧.想想身邊經常有拿著高薪卻時常哭窮的北方朋友,一直未能明白其由,原來抱怨申城飲食消費昂貴,當然不是指所謂的生煎小籠包子,朋友是講究情調,品位時尚的小資,出沒於各式的PARTY酒會,所以經常會玩笑說他不如去電台做食探.這個建議讓朋友忍俊不禁

孔夫子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想必古人早已為今世喜愛美食的我們找好理由,而我也一直固執地認為,貪吃的女孩更可愛,因為貪吃,所以為她日後的廚藝找到發揮的階梯,想來一個在廚房游刃有余的女子必定已經是賢妻良母一半的成功典範了.

由於時間關系,未能去體驗東北的農村,所以那天一早我們駕車去了郊東的農家飯館,以彌補小小的遺憾,途經淨月潭,長春電影制片廠的新基地(估計明年才能正式參觀),夏末初秋的東北郊區,全然一副南方鄉村截然不同的景色,田野、遠遠山坡、一望無際結滿金燦燦的玉米林地、泥土的芳香,尚未凋落的最後一些樹葉的颯颯聲,矮小的房屋,炊煙裊裊,縷縷藍煙向著陽光燦爛的金色天空升騰,這些勾畫出了一副美麗的田園。偶遇田間勞作的農民,看到我們如此驚喜的神情,欲摘玉米,憨厚地笑開了,慷慨道:“喜歡的話,隨便摘吧”,於是眾人齊心合力,摘了十幾顆,後來飯店的老板娘告訴我們,玉米太老,無法食之。

午飯相當豐盛,當然少不了小雞燉粉條、酸菜白切肉、毛血旺等特色菜,因了異鄉的飯菜格外香這說法,風卷殘雲般一掃而光,末了捎上幾跟玉米棒車上啃啃,聽著濃郁的鄉村歌曲i saw u ,walking in the rain... 三輛車浩浩蕩蕩回到市區。

入暮的長春市區街道綻放霓虹,燈火璀璨。車子載我們駛入人民大街,據說要去一個味道正宗的燒烤,抬眼一看好像是所工業大學的院子,不起眼的地攤燒烤味道卻出乎意料地純正,辣椒、玉米、排骨、牛肉、豆腐干等各種串味應有盡有,我流著口水介紹那個烤排骨,肉質很嫩,又香又酥,但是又沒那麼多油水,惹得一向素食的老五躍躍欲試。小攤雖未身居鬧市,可來往的人卻絡繹不決

“來兩串豆腐干,加辣”

“好來”

碰到些經常來吃的熟客之類,老板娘都不需問口味如何,簡單到只有給錢找零一個步驟了。

我們酒足串飽之後,結帳時候給了我們一個驚喜7-8人才20多元,物美價廉,大抵就是如此吧

在長春的幾天,氣候比較干燥,不知這是否也是促進食欲的原因之一,總之很容易消化,引用一句話比較適合:我們不是在吃東西,就是在去吃東西的路上.他們說,如果愛上這裡的美食,就是愛上了這個城市.我覺得很有道理.


精選遊記: 長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