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西安,曾經去過。這篇也許算不上游記,只是心情而已。
又到了西安,似乎和若干年前的西安沒有太大的不同。依然到處是泡饃,到處是大樹,卻讓你感覺不到綠色。但一踏上西安,依然有說不出的心煩意亂。在繁華喧囂雜亂的都市裡,仿佛時光倒流。想當年逃課,坐著臭哄哄的慢車硬座20多個小時,只為去看一個朋友,滿心歡喜。結果卻是徹底的決裂。我現在才知道原來很多記憶不是想用刪除鍵一按刪除即可的。
其實人是可以遺忘的,耿耿於懷的是少年時如此的心情,如此的自己。
西安仿佛也不當我作游客,一路上無人吆喝,買東西也好,坐車也好。連一路上的小偷都離我很遠。我只是在西安街頭滿無目的的一人行走。終於走累,隨便找一家人多的小店,要一碗泡饃。其實我一個饃都不想要,只是想喝一碗湯而已。
走到鐘樓附近,才發覺,西安,還是變了好多。夜色裡的都市如此美麗。喧囂的城市流光異彩。只是每一束都不屬於你。人在熱鬧中,分外的孤獨。坐在回民街旁,喝著酸梅湯,吃著烤羊肉,看人來人往。心情也如夜色般,慢慢沉靜下來。
夜色已深,店鋪已關門。我終於行到住處。滿心疲憊,一夜無夢。
第二天終於去了兵馬俑(上次沒去過的地方)。太陽很大,不停的和周圍不認識的人講話,大聲的談笑,唯恐又陷入昨日裡。我知道要經過華清池,秦陵...但有什麼能比得上千軍萬馬更吸引我得地方呢?華清池,驪山,一個楊玉環值得如此大書特書嗎?人說楊玉環紅顏禍水,其實沒有她,也會有張玉環王玉環。至於驪山,談不上任何秀美之處的小山,無非是見證了一個女人的死於非命,就如此揚名嗎?倒是可去看看西安事變處,老蔣啊老蔣,何必躲於此香艷哀傷處。至於秦陵,路上經過,遠遠望去,陵如小山,讓人感嘆時光流逝,朝代更替無常。
在兵馬俑,比我想像的時間還久。我呆了約4個半小時。(別人不會呆那麼久)。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誘惑了我。尤其是在第一號坑展覽廳,我幾乎就是一直在那裡發呆。沒來之前,我以為兵馬俑決不是以單個取勝,兵馬俑的氣魄在於千軍萬馬,在於成規模成建制的屹立千年。其實不盡然。他們不光是兩千年的秦俑,真的猶如活生生的人。我幾乎看了每一個秦俑,他們有的年少而俏皮,有的年老而持重,長相表情發髻裝束各不相同。其中有的長相和現在的西安人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你看著他們,仿佛看見了兩千年前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士兵,高大威武,壯志凌雲,列隊出發,帶著必勝之心。而你就是那個街道兩旁歡送,盼望其凱旋的人。而更令你心疼的是,那些還沒有修復的,被千年前的大火燒毀的被突襲的士兵打成若干碎片的兵馬俑。他們是什麼樣子的?歲月走過,只留下千年的灰燼,千年的猜測。那些想讓自己的面貌流傳千年的工匠決不會想到自己的容貌哪怕是埋於地下注成俑,也扛不住戰爭,扛不住歲月流轉。真的很羨慕那些做修復工作的學者們,跨過兩千年,他們依舊可以用手,觸摸秦皇,將軍,士兵,工匠想說的故事。
由於是取道西安去敦煌,再沒有時間去另一個我想去而沒去的地方--法門寺。
如果你像我一樣,早在法門寺的佛祖舍利被發現多年前,就讀過一篇小說--“法門寺猜想”。為其中的愛情唏噓不已(那時還不懂什麼是愛情)。而且清楚的記得那一層層的嵌套的精美無比的盒子,那些被歷代皇帝埋下的各種寶貝。而在有一天,看新聞,說法門寺的發現。那些東西幾乎和法門寺猜想描述的一摸一樣。你會有多驚訝。再過幾年,有電視關於“法門寺猜想”。那個飄逸俊美的年輕高僧,似乎早在你讀書時候就在法門寺朝你微笑...所以,若你是我,如何能放棄老在你生命中出現的法門寺?
其實,只要是炎黃子孫,西安於我們就如穆斯林的聖地麥加,那個一生必然會去至少一次的地方。畢竟是六朝古都啊。畢竟中國最輝煌的朝代秦,元,唐都建都於此。中國的古代史是屬於北方的,而北方最燦爛的文明是屬於陝西的,屬於那個叫做長安的地方。這裡埋藏了太多的秘密。
炎帝黃帝生於斯長於斯,和蚩尤大戰也應在此附近。周天子在此號令天下。中國的歷史從此地的公元841年前開始有准確的記載。前有秦嬴政統一中國建阿房宮,後有項羽一把大火燒阿房宮與此。當然也荊軻行船易水,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還”。漢霍去病遠征匈奴,張騫十年西域行,唐文成公主入藏,玄奘天竺取經,他們的出發地,都是這個曾經萬商雲集,世人朝拜尊養的聖地--西安(長安)。
我總在想,經過漫漫絲綢路,歷經千辛萬苦來到路的終點--長安的人,該是多麼羨慕這個繁華開放的都市啊。漢和唐都是我喜歡的朝代。漢大氣而自由,唐開放而容納百川,這才是泱泱大國應有之氣。出於小女子心態,比起冒險家輩出的漢,我更喜歡女子當權,中國古代歷史上,女性最自由最美麗的朝代--唐。
西安,不管怎麼說,於我,不思量,自難忘。
旅游提示:
1.西安為六朝古都,值得去的地方太多,歷史博物館(非去不可),大小雁塔,法門寺,兵馬俑...我覺得需要至少三天時間
2.火車站306依舊賣來回票(8元)至少2004-8-26是。可去華清池,秦陵,兵馬俑
3.另一個是坐601,游覽鐘樓,鼓樓,博物館,碑林等(此車我沒坐,需要考證)
4.西安小吃極多,有一篇網文介紹詳細,可參考(其實只要人多,味道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