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追潮”呢?因為在近些年,隨著圍墾海塗和錢塘江流沙的淤積,除鹽官這一傳統的觀潮勝地之外,鹽官東八公裡處的八堡、大缺口、龍頭角一帶以及鹽官西十
一公裡的老鹽倉也日漸成為觀潮熱點,而以上各處的景致又自有千秋。如果各位在觀潮
佳期驅車至此,就可以體會到一潮三看的無窮樂趣啦!
小游豬和家人們這次就是選擇了以下路線:先前往丁橋鎮附近的大缺口領略"碰頭
潮"的雄偉氣勢,然後驅車追潮至鹽官鎮欣賞最具歷史盛名的"一線潮",最後到達老鹽
倉期待"回頭潮"的到來。
關於錢塘潮的磅礡奇偉,網上有很多妙筆美文可以欣賞,小游豬在這裡就不贅述
了。在這裡推薦幾個比較實用的網站,希望對喜歡觀潮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1.海寧信息港:在該網站上可以查到每一季的最佳觀潮時間。不過根據小游豬這次
的出游經驗,上面所列的時間應該是“一線潮”的到來時間,如果要先看碰頭潮,那麼
應該在這個時間上再提前20-30分鐘左右到大缺口(大缺口在鹽官觀潮勝地大概東八公
裡處)。另外,即便是當地公布的觀潮時間,也可能因為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出現偏差,
為了不枉此行,建議大家最好提前40分鐘到達。
2.海寧旅游網:在這裡可以看到比較全面的"觀潮交通指南",包括航空、鐵路、公
路等。
3.Ctrip上關於海寧的介紹挺豐富的,大家也可以借鑒參考。
從上海出發,有四條道路可以選擇:選擇一、滬杭高速公路(往杭州方向)→浙江
嘉興桐鄉市屠甸出口→海寧大道→海寧東西大道(01省道)→觀潮大道→觀潮勝地;選擇
二、320國道(往杭州方向)→浙江嘉興段洪合口→海寧大道→海寧東西大道(01省道)
→觀潮大道→觀潮勝地;選擇三、杭金公路(往杭州方向)→觀潮大道→觀潮勝地;選
擇四、上海東西大道接口→東西大道(往杭州方向)→觀潮大道→觀潮勝地。
我們出發的路線是采取了選擇一的"改良版"。第一個改良的原因是計劃到了觀潮勝
地後沿觀潮大道繼續東進到丁橋鎮大缺口;第二改良的原因是屬於迫不得已。本來在滬
杭高速公路的屠甸出口應該轉彎,但屠甸的出口標志實在距離眼球太近,等到定睛一看
,早已經來不及“下山”了,只好硬著頭皮往前開。所以小游豬代表同行的掌舵帥哥提
醒大家:在看到“距屠甸10公裡”的標志之後就請集中注意力,在隨後出現的第一個岔
口打彎。否則就只好像我們一樣,在20多公裡外的下一個出口——“長安”轉彎了。
早上九點從上海出發,一路上還算基本順利,到達長安鎮12點不到。雖然在高速上
走了彎路,不過好在駕駛員同志經驗豐富,所以在請教了幾位當地人後就徑直向東開去
,大概十多分鐘後就到了鹽官。鹽官是自古觀看錢塘潮的寶地,所以從建築到設施都相
對比較成熟,當然這也包括門票的定價系統:)我們是在農歷八月二十去的,這時鹽官觀
潮勝地的門票基本上是50-60元/人,停車費30元是另算的,因為要去大缺口,所以沒有
進去。沿著這條觀潮大道向東開就漸漸出現了一些農家自己搭的觀潮棚,已經說不上有
什麼“建築”了,不過距離潮水似乎更親近了一些,而且車子可以進去後直接在沿壩的
一條“濱江大道”上開到大缺口,我們為此也就欣然的接收了老板娘50元4人的“溫柔
一刀”。
左邊是堅實的堤壩,右邊是波光粼粼風平浪靜的江水,車子在自由蕩漾開的新
鮮空氣裡不遺余力的表現出一種撒歡的快樂。大概過了十幾分鐘,就可以看到一片很大
的灘塗和許多錯落著的鐵架子,看看腳下,正站在“大缺口”幾個碩大的紅字上。這時
的江邊隨著微風掀起若有若無的漣漪,臨江的岸上零零星星的停著成雙的腳踏車和頂著
兩個頭盔的摩托,讓人不由自主的就想起“浪漫”兩個字。
在請教了當地若干位鄉親之後,我們確認這次的浪潮並不大,不會衝上岸來吞噬我
們的坐騎,就開始進行小游豬的強項——吃!本來在出發前查閱若干資料,總結了當地
諸如“紅燒羊肉”“京粉”“蘿蔔干”等若干美味打算饕餮一番,卻不想所有的小灘上
除了康師傅就是可口可樂,只好拿出私家珍藏——火腿生菜三明治來犒勞轆轆飢腸。坐
在大壩上,就著襲面而來的陣陣微風,裹著午後暖洋洋的日光,再和著些空氣裡調皮著
的浪漫分子,渾然天成的美味就滋長開來了。我們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同志還在這個時候
搬了兩塊巨大的石頭擋住了前輪胎,以防發生萬一。吃飽喝足後距離理論上的最佳觀潮
時間2:40還有一個半小時,我們就搬出小桌子和小板凳,開始了另一項活動——打
牌。
大概快到2點鐘的樣子,若干警察叔叔出現在了濱江大道上,把道上的游客都請到
了大壩上面,當看到警車也落座在此的時候,我們甚感安慰——看來車子真的不會衝走
了。在經歷了二十分鐘的漫長等待後,暗湧的江面開始澎湃,在這次的一潮三看中,小
游豬個人認為,這個“碰頭潮”是最壯觀的了。至於當時的情景大家想想小時候的那篇
課文,再看看網上的不少佳作,就不難想像了。
潮水在洶湧了幾分鐘後就浩浩蕩蕩的向西奔騰了,原來的大缺口竟絲毫沒有了曾經
驚濤駭浪的蛛絲馬跡。我們的追潮之旅也就由此開始了。潮湧時的速度大概是35公裡/
小時,所以車子在濱江的大道上幾乎可以與潮頭平行或是略有提前,早早擺一個pose等
它衝入鏡頭,奢望拍一個可以媲美《後天》的經典鏡頭。大概二十分鐘後,我們提前到
達了剛才付過五十元的簡易觀潮棚。兩個鐘頭前的寂寥已經被現在的人聲鼎沸所取代,
位子和茶水是老板娘早已經備好的,只不過我們到現在也不知道到底那個泡也泡不開的
澀澀小圓球是什麼。過了沒多久,就看見潮水呈一字形向我們推進了。因為這裡是觀潮
勝地附近,所以在一線潮過後,道路就顯得開始擁擠了。一時間跑著去追潮的,搭公車
的,叫摩托的絡繹不絕。根據當地人的介紹,濱江的這條大道再向前就不通了,我們只
好在外面的觀潮大道上向西趕。
鎮裡的路很好認,只要沿著這條橫貫東西的觀潮大道開,不用多久就可以到達回頭
潮的觀賞地——“老鹽倉”。老鹽倉觀潮也是要收費的,所謂的通行證其實也就是停車
證,要30元。進入觀賞地需要另付門票,20元/人。裡面的座位15元/人。不過小游豬建
議大家座位就免了,一是能坐的時間實在有限,二是潮來的時候,人頭攢動,坐著就不
知道在看什麼了。其實,在到達老鹽倉之前似乎有一個免費的觀潮點,但道路比較窄,
等看到時已經沒有辦法調頭了。
看好回頭潮之後一出來就是滬杭公路,一路上空蕩蕩的,幾乎見不到幾輛車子。掌
舵帥哥說這條路是“A4”,小游豬做懵懂狀,他就郁悶的說“就是車很少的路!”。不
過開起來就真的是一馬平川的感覺,比早上的高速還要爽快!
回來算算費用,在滬杭高速上有兩個收費口,一共收了65元,簡易觀潮棚的費用是
50元,老鹽倉的停車費30元,四個人門票花了80元,回來在滬杭公路上有四個收費口,
一共收了55元。在回來的路上加了一次油,50元。這次驅車追潮的成本是88元/人,不
錯哦!
----------------------- 一輩子,在一起,走過多少山山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