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來,壓力有增無減,於是趁著最近自己的工作處於真空狀態(就是沒人管的意思),逃離了廣州幾天。用的是一個周五加雙休日的時間,其中星期五是背著公司出行,心裡真是七上八落的,好在最後都是有驚無險,於是歸來以後就迫不及待地跟大家分享出行心得。廢話少說,馬上進入正題:
7月8日(周四)
晚上8:30天河客運站的班車。VOLVO豪華臥鋪大巴,廣州-桂林,全程票價¥150。本來往陽朔是¥130的,可惜買票的朋友不知道,糊裡糊塗地買了全程票,害我白白浪費了20大元,耿耿於懷了好幾天。
另外,提醒各位,晚上7:00也有一班車。
7月9日(周五)
因為之前一晚廣州大雨傾盤,害得班車稍稍誤點,到了陽朔接近西街口的公路時又不幸地碰上前面兩輛大巴相撞,耽誤了好一陣子,下車步入西街口時已是早上6點。
早就聽說下車後會有一大群當地的導游上來兜客,於是心裡早就盤算著入住的旅館,其他一律不管。可是好奇怪,下車後只有一個中年阿姨上來搭訕,推著一輛自行車一直在旁邊跟著,我們聲稱已訂好旅館,可是她仍鍥而不舍地跟在身後,一直問我們住哪裡,說是可以免費帶我們去。終於被她的口舌打動,告訴她我們打算住桂花路的影吧(之前在網上看攻略時推薦的)。來回走了桂花路兩趟,倒真的沒發覺所謂的“影吧”(好生奇怪,之前的攻略只不過是6月的事情,怎麼突然就整間旅館消失了?!)。於是在阿姨的游說下試看桂花路上其他的旅館。因為是星期五,游客遠沒有周六時候多,所以房價也比較便宜,雙人房基本上都在40-60元/間的價位浮動(呵呵,這也是我提早一天開溜的主要原因,可以省下不少)。多番比較和討價還價之後,終於以¥30/間/晚的超級低價租下一間雙人房(獨立衛生間,打掃得挺干淨的,還有電視,就是臨近樓梯,有時吵了點)。
洗漱完畢後,馬上開始今天的行程。那個中年阿姨依舊鍥而不舍地在門口等候,說是為了我們可以租她的自行車。我心裡嘀咕著反正租車都是公價,哪裡租都一樣,所以就跟著她走算了。租自行車的選擇很多,雙人車、山地車、普通車任君挑選,五元十塊就可以用一整天了。之前在網上看到攻略推薦的GIANT(捷安特)有相當不錯的避震設備,而且樣子還是很sharp的黃色,價格¥10/天/輛。一番討價之後,想不到還輕易地把租價降到¥12元兩輛。車主問我們要不要導游,說如果由這中年阿姨帶路就不用收我們押金或扣證件,開價¥10/天。因為我們三天的行程時間很緊,為了避免找不到路的“磕磕碰碰”,還是選擇了要一個導游吧,反正也不貴。
騎上輕便的GIANT,我們出發了!第一站當然是先治一治飢腸轆轆的肚子,名聲在外的瘦子米粉是少不了的。¥2/碗,二兩已經可以撐得飽飽的,味道也不錯。
然後踏上往遇龍河的路。阿姨還騎得蠻快的,我這個平時的“飛車一族”都險些跟不上。繞過幾處馬路就到了遇龍河風景區的入口(說是入口,其實就是一條鄉間小道的入口),遠處一座山上還煞有介事地刻了“遇龍河風景區”幾個字。於是停車,傻傻地來一張“到此一游”,不過,恐怕照片上也看不清那幾個字。繼續往前騎,碰到不錯的景色就停下來拍拍照,也挺愜意的。路上游客不是很多,可能是由於還不是周末的關系,心中暗自慶幸。天色也不是十分明朗,偶爾還有幾滴小雨點。不過早就聽說去陽朔要碰上下雨才好,倒也沒有影響游興,就是遺憾拍的照片光線不太好。
過了驥馬,幾段顛簸的田間小路以後,不知不覺又掠過了朝陽碼頭。再前一點就到了碼頭,這時雨勢開始越來越大了。碼頭就在“金雞下蛋”的景點對岸,導游說這就是遇龍河“漂流精華段”的起點。剛好碰上幾個老外也到了,老板當然先招呼他們。他們的價是¥100/竹排,其實也就是之前我們導游跟我們說的遇龍河“半程”的公價。老外走遠之後,我們便和老板講價至¥80/竹排(當時還以為自己撿了便宜,後來才知道原來漂全程也不過是¥100,我們顯然是虧了)!船工把單車搬上竹排,我們就開始漂了。導游在岸上大喊“終點見”,然後就騎車走陸路與我們會合。
沿岸風光還算不錯,不寬不窄的河道上幾艘竹排緩緩前行,雨點時斷時續,不少游客都脫掉鞋子,光著腳丫子感受遇龍河水的溫度。漂流過程中會碰上一些堤壩,有高有矮,竹排從上一級堤壩往下,就會濺起嘩嘩的水花,河水泛上竹排,沾濕雙腳,感覺好過癮!可惜整個漂流過程中我不得不接了幾個公司的電話,其中有一個還嚷著要我當天去見一個客戶,幾番推搪之下才瞞天過海。要是讓公司知道我接電話的時候在遇龍河漂流,我真不敢想像後果會怎樣?!
盡管我們一直叫船工慢慢劃,但漂了一個小時左右,竹排就到了半程的終點——風車山莊。幾番擾攘和拍照之後,又踏上自行車繼續前行。繼續邊走邊拍,就到了工農橋(漂流全程的終點)。站在橋上拍拍雙色河(遇龍河與另一支流在此交彙,河水一清一濁,便成“雙色”)和遠處的駱駝峰,又繼續往前了。導游帶我們到了大榕樹的景區門口,¥18/人的門票頓時令我心情大大的不爽。看一棵樹就不見了18大元,倒不如去搶,當然是不看啦!
前面不遠就是月亮山,我們沒有選擇買門票去爬“月亮”,而是跟著導游到了月亮山對面的一條路去看“月亮”。之前就聽說過月亮山挺有趣的,說是不同角度看它能看到月亮的陰晴圓缺。果然是這樣,首先看到大塊兒一點的月亮。然後傻傻地在路邊拍了不少手捧“月亮”的照片。再往前走一點,就可以看到彎彎的月牙兒,導游說這條路就叫作“賞月路”。跟一輪“彎月”拍照之後,已是中午時分,也是時候吃飯了。導游帶到一處農家飯館(具體名字忘了),因為只有兩個人,所以只簡單點了兩個菜——苦瓜牛肉和紅燒豆腐。苦瓜出奇地難吃(因為太辣),結帳¥17/兩人。導游好像是和店老板相識的,竟然去幫忙下廚,午飯她也自行解決了。
下午的行程安排是網上推薦的“龍門水岩”,其實就是一個未經開發的岩洞,只有一個岩洞進出,要劃船進去,說是裡面有不少奇觀,還可以泥巴浴。不過開價好貴,負責賣票的又不太好講話,幾番周折之後講價到¥80/人游全程(不過網上有人能講到¥50/人,後來路上也聽說有人講到¥60或¥70,不過都要人多一點才好講價)。換上所謂的“防滑鞋”(其實就是一雙塑膠拖鞋)和手提電池燈,擠上小小的面包車向洞口進發。顛簸的山路上又接到一個客戶的電話,說是要急著回復,眼看著手機信號越來越弱,連忙按了一條短信叫同事回復這個客戶。就在按完“發送”鍵之後,手機信號終於消失了。岩洞肯定是沒信號的了,只能安心繼續行程啦。坐上小木船緩緩劃向洞口,甫一進入洞口便覺涼風習習,仿佛進了一個天然的冷氣室。兩邊的岩石開始猙獰起來,有些窄的地方大家都要低頭才能通過。洞裡完全沒有開發過,自然是沒有燈光的了,大家紛紛打開電池燈。上岸之後,開始步行之旅。提起手電,照照兩邊,都是棱角分明的岩石;照照頭頂,竟有點看不到盡頭的感覺。跟著導游一直走,沿路又是爬山又是涉水,有些路還特別險,不禁隱隱冒汗。一路上,導游會指著不同形態的岩石或鐘乳石,說著這像什麼、那又像什麼。到底像還是不像,就由游客自己去想像了。
徒步岩洞來回用了將近3-4個小時,如果要享受泥巴浴就要更久了。當船重新劃出岩洞靠岸時,大家都已經筋疲力盡了。再坐上小面包車顛簸一程回到售票處,導游阿姨仍然鍥而不舍地守候在那裡。看來這十塊錢也挺抵的,她足足陪了我們一天!
騎上自行車踏上回陽朔西街的路,沿路與導游扯東扯西的,覺得這個導游還算蠻老實的,答的話都很真誠。還了解到阿姨有兩個女兒,都是大學生,大女兒還獲得赴澳洲留學深造的機會呢!沿路經過蝴蝶公園和幾處攀岩基地,看著天色漸暗,今天倒也過得相當地充實。鄭重推薦曾姨做導游,人挺老實的(小靈通:8861922/ 家:8826870)。
半小時不到的車程就回到西街口了,付過錢給導游就互道再見了,說是明天如果有需要還會再找她。然後回旅館洗澡,收拾好了看看表,已經是晚上9點多。慢慢逛一下西街,倒也不覺得十分有特色,可能是因為我去過麗江的四方街和西藏的八廓街吧!路過沒有飯店,想起之前網上攻略推薦過這裡的pizza,於是就坐下了。點了一個招牌的“沒有pizza”、一個炒飯和一瓶漓泉啤酒,結帳¥41。感覺pizza的味道還算可以,啤酒就口感一般了。
然後打聽回廣州的車票問題,因為朋友想在周日晚上能趕回廣州,所以最好的安排是能訂到周日中午的車票。幾番打聽和電話裡的交涉終於訂到票了(¥120/票,陽朔-廣州省站),於是盤算著明天可以到龍勝梯田(同時打電話給今天的導游訂下明天到龍勝的車,¥80/人包來回車費,¥120/人含來回車費加門票),後天半天再去游漓江,整個行程就很完滿了。
7月10日(周六)
一早起來准備趕車到龍勝。到了上車的地點才發覺因為之前一晚我們沒有說准,我們的導游沒有最後打電話給司機落實。而且司機說可以載我們去,但沒有位置載我們回來,因為有之前一晚在龍勝過夜的游客要回程。幾番擾攘之下,以單程¥40/人的價格跟車一起去(這個價格後來就覺得挺抵的,開價單程是要¥60/人的)。
經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沿路會經過桂林、龍勝、平安等地,終於到了梯田景區的售票處(此處離梯田山腳處的停車場還有9KM)。我們一早在網上看過梯田的門票可以逃,找個當地人帶路就可以省下門票錢(門票公開價¥50/人,司機說他們買就可以¥40/人)。當時正在下雨,我們也在盤算著:到底是跟車上去被宰80大元?還是自己想辦法找當地人帶路?趁著司機們在點人數的空當,我步入一個農戶家問她們能否帶路,說是付¥10/人的導游費。一個中年婦女和一個小女孩用方言嘀咕了一陣子以後,她們跟我說,跟著這個小女孩走山路上去就可以了。於是,我們付清車費給司機,跟著小女孩上山了。
起初還擔心下雨以後山路會很泥濘,走上山才知道原來山路都是石頭路,雖然雨後有點濕滑,但也不至於太難走。一路風景不錯,看到好的景色可以隨時停下來拍照,我心裡面暗暗跟自己說,這樣的旅行才夠意思嘛!開始走的時候,感覺有點喘氣,但很快身體就適應了,越走越輕松。山上的天氣說變就變,時晴時雨,有時弄得挺狼狽的,但沿路看到不少壯觀的景色,還可以近距離拍攝梯田,即使再辛苦也覺得值得啦。
走走歇歇,兩個多小時之後終於看到了游客,那就表示我們成功逃票了,yeah!躥過兩個觀景台,拍了不少好照片。再看看表,已是下午2點多,想想要趕回程的車,連忙盤算著下山的路。偏偏遇上了好大的雨,本想等雨停,但等了半天,天好像還是沒有停雨的意思——但又怕趕不上車,只好冒雨趕路了。在小女孩的引領下,選擇了崎嶇的小路(因為可以縮短路程)。雨還一度下得很大,弄得我都狼狽不堪。因為沒有穿專門的登山鞋,再碰上雨中的下坡山路,害得我重重地摔了幾跤,嗚嗚~~小女孩在前頭帶路卻一路走得飛快,全然不受天雨得影響。而我卻因為天雨路滑的緣故,行程並沒有因為選走了捷徑而縮短,反而由於一路上磕碰不斷而要多加小心、步步為營,為此耽誤了不少時間。到達山腳的停車場已是4點多。
本來想等早上一同出發的旅游車回程,看能否擠得下。可惜,經過我在停車場的一番巡視和打聽,才知那幾部車很可能已經踏上回程的路了。如今只好等龍勝-平安的班車(5點開出)。因為一路上的狼狽弄得全身泥濘,所以雖然車還沒開,都已經上車等候了。等待中,看見有一輛旅游包車模樣的車准備駛出停車場,連忙衝過去詢問能否順道搭我們回陽朔?!開始還以為障礙是車上的乘客,於是花了不少唇舌。誰知道司機一語道破,因為我們上了當地的班車(因為我們之前已經和班車司機打過招呼並在車上等候了),旅游包車不能搭我們,除非我們付了班車的車資,然後再付包車的車資。怎有如此道理?!原來這是當地的規定,如果包車搶班車的生意,他以後就別想混了。包車的司機好像不太想載我們,當我們說再跟班車商量一下的時候,他就急急開溜了,恐怕是不想惹麻煩吧?!唉,真是氣死人啦!!!早知道我們就先不上班車啦,若是沒上,恐怕我們現在都已經在回陽朔的班車上了!!嗚嗚~~
沒辦法,只能乖乖地等班車開車啦。順道提提陪了我們一整天的小女孩,她本來是可以跟當地運貨的小面的下山的,但她說怕我們不認識路,寧願自己掏錢跟我們一道坐班車下山——看來,這20塊實在是花得有價值,還碰到了一個心地善良的小導游!
後來在車上聽說半路的岔路口能直接駁上回桂林的班車,於是就和一眾同路人(都是到桂林的)在半路下車,然後等路過的桂林車(至於這裡的具體位置,我就真的不太清楚了)。等了半小時左右吧,終於見到有車了,是沒有空調而且非常破舊的大客車(因為空調大巴都是直達的,我們半路截車當然不會停),慶幸還能擠得上。於是一路顛簸著,終於在晚上9點多的時候回到桂林,好在回陽朔的車還有(之前聽說晚上8點就沒有了,真是嚇死人了),經仔細打聽,原來桂林-陽朔的車到晚上10點都還有呢!
再顛簸一程,終於在晚上差不多11點的時候回到了陽朔——真是累死了,而且幾程班車加起來還花費不菲,對比今早3個多小時的車程,發覺早上那¥40/人的車資實在是超值啊!
回到旅館梳洗之後,再打電話落實回廣州的票(找曾姨的侄女:13877373207,陽朔-廣州,空調座位大巴,講價至¥120/人,須在客運站外上車)。然後快快入睡,因為明早還要游漓江!
7月11日(周日)
早上6點多,趕快洗刷完,就去趕一早往漓江岸邊的班車。天一直在下雨,雨勢有時還頗大。到了岸邊然後乘船游漓江。一路上風景就一般啦,我就確實沒有能耐在九馬畫山上數出九只馬了。可能是因為雨勢有點大,實在感受不到漓江江水平如鏡,反而被雨淋得不堪,所以影響了游興吧。
游完所謂的“漓江精華段”,折返碼頭,才早上9點多。時間尚早,於是在岸邊買了幾串炸蝦、炸魚,“犒勞”一下自己的肚子。游客紛紛拿起新版的20元,在20元人民幣背面的取景地拍照。我當然也要“到此一游”啦!為求逼真,還參照20元的取景角度,抓拍了好幾張呢。然後坐班車回西街。
回旅店收拾一番已將近11點,趕緊到謝大姐處嘗嘗啤酒魚。點的是聲名在外的毛骨魚,味道就一般啦,就是沒有什麼啤酒的味道。
然後匆匆趕往客運站附近,與曾姨的侄女碰面。她告訴我們是哪一輛車,然後一番交待後就躲到一邊,叫我們呆會兒車開的時候過去上車再付錢就可以了。我猜想她這樣“鬼祟”,就是這票能講價的原因吧!反正我只關注結果,能安全上車就可以了。
終於,坐上了回廣州的車,結束了如此緊湊的陽朔之行!
後記:
這篇游記本來是打算回來後馬上寫完、馬上發表的,可惜寫了一半就被忙亂的工作打斷,然後一直沒有找回續筆的興致。終於等到如今國慶長假再來補記,但因為時隔已久,後半段的花費實在是不記得了,致使該游記失去了初衷的“實用攻略”之功用,難免有點遺憾。
但回顧這次陽朔之行,著實是過得充實而又節省,確實是一次很不錯的經歷,值得回味!同時我也希望,文中提及的哪怕是點滴的信息,能夠為你今後的旅途提供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