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霧兼程拓林行

作者: 臻琦海貝

導讀原本想挑一個雙休旅游的好去處以不辜負這炎炎夏日裡難得一見的清涼空隙,於是抓來一張報紙的旅游專刊,找來找去,無非是那些被炒得熱得不能再熱了的“九畹溪二日驚險漂流、九宮山清爽避暑二日行、天柱山二日休閑登山游”之類充斥於各家旅游廣告之中,毫無新意可言。況且還剛剛聽說上個雙休光九畹溪這一個景點就有大約一萬多人蜂擁光顧,爭先體驗那“天下第一 ...

原本想挑一個雙休旅游的好去處以不辜負這炎炎夏日裡難得一見的清涼空隙,於是抓來一張報紙的旅游專刊,找來找去,無非是那些被炒得熱得不能再熱了的“九畹溪二日驚險漂流、九宮山清爽避暑二日行、天柱山二日休閑登山游”之類充斥於各家旅游廣告之中,毫無新意可言。況且還剛剛聽說上個雙休光九畹溪這一個景點就有大約一萬多人蜂擁光顧,爭先體驗那“天下第一漂”的刺激與驚險。由於游人太多,盡管當地旅行社已將原有漂程大大縮水,截為一半,但仍有七千多人只能“臨淵羨漂”,哪有去年我去時“驚心動魄第一漂,怡然自得逍遙游”的那番好景致。唉,這些旅行社只顧埋頭收錢簽單,哪管那些“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啊。唏噓之中,突然想起有一個同學的同學在旅行社工作,於是打電話讓她推薦一個好點兒的地方,沒想到電話那頭不加思索地說:“柘林湖呀,柘林千島湖不錯呢!380一人”。放下電話,我一頭霧水,先不說從未聽說過這柘林湖,就連“柘林”二字該怎麼寫都不知道。於是在院子裡發了一貼,方知這柘林為hmnc之版塊所屬,其前不久更曾親歷前往,介紹這地方果真尚可。遂又拿起電話召集有識之士共往,沒想到一圈下來竟有十幾人紛紛響應,轉頭又與旅行社聯系侃價,以人多利大為利誘,終以320元成交。

周六清晨,天陰沉沉地,風涼涼地吹。車奔馳在武黃高速公路上,時不時地遭遇一兩朵急雨雲,灑下一陣陣的疾風細雨。大家興致很高,都在慶幸這舒爽的好天氣,而我卻暗暗擔著心---雨該不會越下越大吧?隨著都市的漸漸遠離,公路兩旁的視野也開闊起來,遠處的天邊疊著一層濃似一層的烏雲帶,正不緊不慢地朝我們推進。盛夏時節的天幕下,是廣袤無際、縱橫有致的農田。眼下正是早稻即收、晚稻剛插的農忙時節,顏色深淺不一的綠色稻田把夏日農野裝扮得生機勃勃。層層麥浪脈脈地一波湧著一波,一直湧到無邊的天際。田間偶爾也會點綴上一塘清新可愛的田田荷花,隨風送來絲絲香甜,縷縷沁人心脾。無垠的田野大地、清爽的荷塘小景就這樣一路伴我們同行,這些在農村裡再普通不過的景像,卻讓我們這些久居城市裡人感到是如此地回歸自然。不覺中,我們已到達了此次旅游的第一個目的地---石門澗風景區。

石門澗風景區隸屬於廬山風景區,位於廬山山系最西端,從石門澗乘覽車而上,一個多小時就可到達廬山牯嶺鎮。其景區內的石門澗瀑布是整個廬山風景區內最早發現的瀑布,也是廬山瀑布群裡落差及水勢較大的一個。到了景區門口,棄車拾級而上,天空開始飄起了絲絲小雨,大家不得不帶上了雨傘。撐著雨傘在山間小道裡走走停停,不時地仰望著兩旁的山景,只見陣陣雲霧彌漫於山間,流走在座座山頭之上,山裡的綠樹瓊花也被這蒙蒙霧靄滋潤得格外青翠欲滴,清新可人。置身於此時此地,真倘如掉入仙境一般,只覺得周圍景致空靈,氣韻流動。雨時大時小,越往山裡走,隨著山勢的抬高,雨霧越來越大,漸有了籠罩之勢。在許多景點介紹處,導游說站在某某地方,以什麼角度,可以看到某某方向哪座山看上去宛若什麼“神筆、山鷹、神龍……”的,可我們睜大了眼睛,無論怎樣仔細辨認,也只能看到白茫茫雲霧一片。唉,這哪裡是游山觀景,分明是考大家的現場想像力嘛。這時有人又開始抱怨起老天的不作美了,全然不記得啟程時“舒爽的好天氣了”,人性善變哪。再往裡走了不多時,只見山下隱約可見一潭碧水,導游說那下面的就是“情人泉”了。好歹總算是找到了今天這仙境般的石門澗裡第一個讓人可以看得清、走得近的景點了,大家紛紛一路小跑下去,到了山底走近一瞧,呵,只覺得精神為之一振:三面倚山而生的亂石堆裡,居然環著這樣一潭深不見底,別有靈氣的幽幽綠水,一掛清泉在瓊山玉樹間穿雲破霧,從山頭潺潺而下,一直悉悉地彙入潭裡。在情人泉的左右及正後方的大石頭上,分別刻著 “永結同心、愛池、情人泉”幾個鮮紅的大字,好一個“愛的境界”!大家紛紛端起相機,擺起各種pose,掠影留念。停留片刻,繼續前行。隨著愛的延續,沒走上幾步,即步入了“洞房”----不過也就是一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古樹上因生分出兩個相依相伴的大樹干而得名“情人樹”,樹下又立有一塊巨石,上面也同樣刻著鮮紅的雙喜字罷了。此時,天色漸黃,霧氣越來越大,打傘已沒有了任何擋雨的作用,頭發、衣服上早已濕漉漉了,只覺得爬起山來一步一喘氣,悶熱難耐。隨後又經過了開慧泉、蝙蝠洞、百壽圖幾個景點,也都無甚特別之處,倒是一仄山崖下的石壁畫吸引住了大家。這石壁底呈黑色,上有白色的一龍一虎,只見神龍翹尾、神虎頷首,一上一下,栩栩如生,旁邊刻有“龍虎情”三個隸體大字。導游介紹說,這是當年李四光在廬山作地質考察時,意外發現了這塊天然而成的龍虎石,原本起名“龍虎鬥”,但又想這對天然的生龍活虎能生在一塊石頭上,甚為罕見,就讓這一天上一人間的百獸之王共同守護這片人間勝景,於是就改名為“龍虎情”。比起先前的那半人工的“愛池”,大家都不禁贊嘆起大自然這個造物主的神韻之筆了。行至此地,天空已由黃變灰,雨霧完全填滿了每一寸空間,能見度不過五米左右,我的雙腿也好似灌了鉛,加上又悶又渴,只好坐下來休息。突然想起這一路上遇見的游人甚少,只有我們這一行十幾個前前後後散落在山間,這和以前出去旅游時人們趨之若騖的情景可是大相徑庭啊,這才像旅游嘛!想到此,心裡不免又多了幾分興致,正站起身時,迎面走來兩位穿著好像是當地人的老鄉,於是趕忙問到石門澗瀑布還有多遠,答曰:不遠不遠,十來分鐘就到了。聽了後一陣欣慰,殊不知他們這十來分鐘,我們又走又歇,用了將近半個小時才終於挪到了那望眼欲穿的石門澗瀑布。可到了瀑布底下,那情景可真有點兒讓人沮喪:在這像雲像雨又像霧的灰蒙蒙一片中,抬頭只望見從半空的雨霧中鑽出一大水注依山不斷傾盆而下,砸在山體上,發出震耳的響聲,這可真讓我們感受了一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正感慨著,忽聽見有鄉音在叫賣,循聲望去,原來是一個挑著兩筐美其名曰冰糖水蜜桃、冰糖李子以及冰糖山棗的老鄉在招呼我們過去和他做生意呢。“名字叫得倒好聽,不知道味道怎麼樣?”“好得很,好得很,不好吃請你們白吃!這是從山裡剛摘滴,10元3斤隨便挑。”那筐裡的果子的確新鮮無比,給這山裡的水一浸,拿在手裡都是冰涼涼的,吃在嘴裡想是一定更爽了,只是太貴了嘛。眾人一齊上,“老鄉老鄉”地叫了半天,左右談價,那老鄉最後像虧了一老本似地邊搖頭邊做成了這無本生利10元4斤的生意。拿一個“冰糖水蜜桃”在嘴裡一咬,一股冰涼立馬甜甜地從喉嚨一直竄到了心底,名符其實哪,爽!回去的路上,也許是有了美食一路相伴,路程好像縮短了不少,不多時已出了山口,這時的天空也明亮了許多,現在我們才知道,哪有雨呀,那山裡灰蒙蒙的全都是霧呢!

晚上睡在九江的旅店裡,只聽得窗外夜雨簫簫,晚風陣陣,雨越下越大了。唉,但願明天能不下雨吧。

第二天一大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窗前看天氣,嗯,天不遂人願,老天還是很自我地灑著霏霏細雨。整裝出發,奔向我們此行目的地---柘林湖。柘林湖是由當地政府興修柘林水庫蓄水而成,因淹沒了周圍方圓306平方公裡的大小山頭997座而又得名柘林千島湖。下了車,站在岸上極目遠舒,只見湖面煙波浩淼,薄霧輕浮,大小島嶼錯落於湖中,湖光山色爭相掩映,好一派“水泊梁山”的景像!登上專程接我們的游輪,起航前往湖中民族文化風情島、猴島和鳥島。

行了不多久,卻欣喜地發現雨居然小了下來,游興一時大增,趕忙拿起相機從船艙跑到船頭上采風。呵,船頭的風景真是美麗新世界啊:波瀾不興的湖面被船頭不斷激起白色的浪花,綠珠落盤般的小島如夢境般時而隱藏,時而現身,淡淡的霧紗輕繞其間,白色的湖鷗嬉戲於湖面。站在船頭逐浪前行,和風吹發,微雨拂面,心情不勝暢快!

由於柘林湖近幾年來才被作來旅游地開發,因而湖中被開發的島嶼還不是很多,所謂開發也無非是人為冠個名,弄點和島名沾邊的景物上去罷了,新意甚少。我們去的這三個島望名就可知不過是上島看看猴藝、鳥藝以及所謂的民族文化表演。也就是在這時倒霉的事情發生了:由於下船時雨已下得很小了,所以大家都沒帶傘,可沒想正看小猴子表演時,這天上的雨也助興似地突然嘩嘩直下,把我們的衣服連同心情一齊淋了個透濕,慌忙奪路逃回返程船上。時值中午,我們又冷又餓又累又渴,吩咐船家趕快擺上“柘林野味宴”。不多時,大碟小碗陸續上桌,大伙兒一陣磨拳擦掌,准備好好大快朵頤一番。一筷子下去,夾起一塊紅燒魚塊放進嘴裡,唉!一個字,鹹!再來一條hmnc極力推薦的油炸小魚兒,兩個字,真鹹!心存僥幸最後來一勺家常豆腐,三個字,真太鹹!一圈嘗下來,大家都說是這柘林湖盛產鹽礦還是船家怕我們沒吃過鹽啊,這做一盤菜擱的鹽再做三盤也不會嫌淡呀。最後大家都視那盆紫菜雞蛋湯如神仙湯,連叫三大碗不止。

回家的路上,紛紛細雨依然戚戚地跟著,流連的心情被輕輕揚灑在身後的歸途上,想起這兩天雨霧裡來去匆匆,心裡不免也生出一點惋惜一些別意:陽光下的柘林湖該有另一番美景吧。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