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媒體所稱中國最美的鄉村之譽所惑, 可惜只有國慶這幾天有一點空, 只能湊湊熱鬧, 攜妻同游,去之前瀏覽了一些網站:(婺源人家http://www.wyren.net, 婺源自助游 http://www.selftripper.com, 婺源旅游網http://www.wyjinye.com, 當然還有攜程的社區啦。後來在當地還買了一本書《悠然婺源》,圖文並貌,很不錯,還價到20元),做足了功課。 事實證明這在一路行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好比孫海平較之於劉翔一般。
D1: 上海— 紫陽 — 李坑--- 汪口 --- 下曉起 --- 上曉起 --- 慶源
我們乘9月30日晚七點上海臥鋪車(中山南二路2419號前鋒停車場內(輕軌漕溪路輕紡市場旁 辦公室64682142 司機王焰春13801739982),第二天清晨5點直接到婺源紫陽鎮西站。這班國慶節加班車票價120元,平時常開的只有18點的一班車110元。其實從上海過去還是這班車最方便,如果從衢州走,上海都是半夜的火車,也等於一晚不睡。6點12分到衢州,趕6點40分的車,到婺源要9點多,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公路還好也不顛, 只是空氣不是很好。每2小時會停車讓大家上一次廁所, 大多數會被逼醒來一次,不過應該都能睡上了大半夜。
到站後買好回上海的車票, 在西站對面的小飯店上廁所, 刷牙洗臉, 吃早餐。當地人果然客氣熱情,沒有其他車站旁邊的飯館的刁蠻通病。正吃著, 一個摩的司機小潘(潘孫權 13576328613)上來兜生意,想想北站到各風景點的中巴車還沒開, 為節省時間, 答應他80元兩人包車去曉起 (在當地,只有三類車,摩的價格高,而且沙土路面會顛簸,吃灰,不安全, 但是省時間,.十一,五一包車價格高都是80-100元大半天。我們的價格可能過高了,應該還可再談或者包農用車,但總算省了時間)。他的車倒還算蠻新的, 我們兩人坐上去意外的也還不算擠。
計劃趕在旅行社大隊人馬殺到前,先去玩開發良好的熱門景點。我們第一站就是李坑,這裡門票價格僅次於江灣,30元,根本不可能逃票。李坑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風光還是不錯的,只是有點開發過度,到處都是賣假古玩的。其實基本所有的村莊都一樣,以李坑和思溪延村為最盛。有做出借古妝供人拍照生意的,有賣硯台的,有賣竹制品的,連一家原武狀元李如誠家的紫薇樹摸一下也會有老太婆等著收錢。網上說李坑像周莊早期,還是不像啊,人還是少也純樸一點。少了澱山湖,多點小丘陵和小溪流。大概兜了一個多小時,出門奔汪口而去。
網上看到汪口只有一個俞氏宗祠值得一看,小潘覺得不買門票看看門口就行。想不到國慶黑貓增加,一定要買票才可以到村口,才不買,直往曉起而去。江灣是不會去的,門票奇貴,要50元,據說又基本都是新造的仿古建築,只是多了點政治上意義而已。
10點到了曉起,門票20元。下曉起明顯民風純樸,應該還是留存了多少古民居的樣式。大夫第,進士第和兩口古井看上去也還有趣。從下曉起村到上曉起村要經過400多米的田埂。一路走來,看到旁邊上海援建的江上青小學,聽著小潘強調說老江是上曉起人而非江灣人,感到很是可笑。但是農民的孩子有這麼好的上課環境,總還是令人欣慰。走著走著,耳邊傳來陣陣水聲,不由得興奮地往前趕。不錯,上曉起的經典景點已在眼前。比照片上的更生動,更親切。小渠清可見底,大樹臨水獨立,涼亭上的老伯都透著豁達與閑適。小溪旁還有中國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水流制茶作坊,介紹的小姐也客氣,不主動來兜售啥茶葉,讓你參觀後只覺有趣而無別扭感。一個北京小伙子請小姐泡了一杯茶,對這美景,買了點零食請一大堆鄉下小孩吃。小孩們你爭我奪,煞是有趣。但更快樂的卻應該是我們和那個小伙子吧。
看看快十點半,饞蟲上來,到處覓形態良好的土雞果腹。和一個農家談好, 一只雞, 兩個素菜, 兩瓶可樂(是中國人的可樂--非常可樂)共57元。我們先幫雞照完了遺像和就義像, 就放心先去上山看古樟樹群, 大的我從未看到的樹層出不窮, 隨隨便便就200年或300年,當中還有國家珍稀樹種紅豆衫。清風徐來, 走正宗的林蔭道更加精神氣爽。算算時辰已到, 趕回農家超度那只幸運的雞。可惜了, 原料和做工完全不能匹配, 連一盤簡單的炒土雞蛋都要放上辣椒絲,雞湯口味反倒是太淡了。(當地人吃口很重,又愛食辣,上菜前務必事先說明。)可是吃飽飯還是使人一下子變的慵懶。還好接下來就是刺激的林溪漂流,起點就在曉起村外。從未試過這樣的漂流, 兩人一只皮劃艇, 完全沒人培訓和管理, 帶著兩只槳和忐忑的心情就貿然下水了。一路上小艇三四次卡在石頭堆中不能動彈, 費了好大的勁才自救而出, 大約兩個多小時才精疲力竭上岸。兩岸風景雖好, 怎奈無暇顧及, 只能拼命往前劃,純粹一個餐後的體育鍛煉項目。
上岸後小潘已等急了, 忙不迭叫好曉起有樂飯店的老板一同開摩的去慶源(曉起到慶源是鄉土路,又是上坡,三人一輛摩的完全不可能。談好四十元一個人,要走一個小時呢)。開出沒多久,突然前面有民工在清理剛炸下來的山石,堵路了!小潘當時就暈了,因為來回慶源起碼兩小時,天黑了就不能下山回去了。有樂飯店的汪老板讓我們回他那裡住宿,說150的房價給我們便宜點。我倒記得網上說過三點從縣城會發中巴車去慶源,既然堵車肯定看不到江嶺,就不必包摩的了,等中巴吧。給慶源的詹老板(慶源古宅客棧,當地最大最好的農居,強力推薦。詹嘉泉:07937256037,13979392232。詹老板是個厚道的生意人,也見過大市面,幾個小孩在上海和昆山打工。雙人房平時15元一人,國慶30元一人,也還干淨。熱水洗澡也舒服,只是僅兩間浴室,要先下手為強。)打了電話,他也關照司機,讓我們等。和小潘結了帳,回去路上正好碰到中巴車,還有座!開上去還是堵,結識了三男三女在上海的重慶人,正閑聊著,司機又倒回頭接十一個長沙小朋友們。等路堵再等人,等完人再等路通,折騰了整整兩個小時,當車啟動時,大家都激動地鼓起掌來。天已經完全黑了,走的又是可怕的山路,車上很寂靜,只有間或啊、喲之類的驚叫聲。一個小時才到慶源,詹老板在門口接我們,看到他可真像看到親人啊。和六個重慶上海人一桌,點了土雞(65元),菏包紅鯉魚(28元)等幾個菜,共157元,差不多20元一個人,不算便宜,味道倒不錯。排隊洗完熱水澡後,一邊計劃著明天的行程,不知不覺睡著了。
D2:慶源 ――高山平湖 ―― 官坑 ―― 嶺腳 ―― 虹關 ―― 清華彩虹橋
5點多外面就開始吵吵鬧鬧了,在床上挨到六點半,和老婆起來梳洗完出門兜兜慶源。開始想找別家吃早飯,後來才發現那簡直是徒勞。還是回詹老板那一人五元吃粥加茶葉蛋,我一口氣吃了三個蛋,遭來老婆一陣白眼。
事先就知道慶源是較少世俗污染的美麗鄉村,小小的村莊沒有啥顯赫的祠堂或大官居所,可就是透著溫馨與親切。沿著詹老板指點的方向行進,一條小溪繞村而過,兩旁的民居錯落有致。循著水聲往上游而去。走不遠是一個破落不堪的廊橋遺跡,現在被一個殘疾人用來當居所和堆稻草。繼續前行一路走過三座石拱橋,腳下松軟的泥土路讓我們越走越輕快。初升的太陽光照著遠處的青山和梯田,哪個角度看去都是一幅幅絕妙的山水畫。溪裡的小魚幸福的游游停停欣賞美景,老牛卻還是勤勤懇懇的在機械式的耕作。我們都時不時的由衷贊嘆,貪婪的呼吸著稀有的新鮮空氣。這一路不長,只45分鐘,卻至今深深的印在我們腦海之中。
走回古宅客棧,一輛福田輕卡已停在門口送我們去官坑徒步翻山。駕駛室當然是女士專利,能夠擠進九人也可稱奇觀。可是後箱我們男生女生大家也都沒坐過啊,怎麼坐呢?沒關系,有板凳,繩子和化肥口袋這些輔助設備。看的出車老板處理我們後箱的十一個人應該是很熟練的,可總還是花上了差不多半個小時。開到村口,看到剛設的一個收門票口,不覺一驚。想不到人家一點不為難我們,主動開閘放行,和我們笑笑而別(前晚得知,十一開始慶源也學著收門票了,十元一人。)。車開快點了又是上坡,在後箱的我們開始有了體操自選動作的表演權,有站起做檢閱狀的,有被繩綁死做游街狀的,有東倒西歪做陀螺狀的,有戰戰兢兢拉繩閉眼做恐懼狀的,而且在車行中還會不斷自由變換姿勢,很是靈活。一路上那個灰啊,在後部的根本睜不開眼。長沙妹妹好心給我們一人一塊濕紙巾掩嘴,可是裝飾效果大於實際效果。有幾個小伙干脆用毛巾裹住面頰,學著做阿拉伯人。
路上經過高山平湖,其實也就一個水庫,風光一般。司機才不顧啥風景不風景,一路前行直抵官坑。一番討價還價後,每人各付12元,司機倒還有點不快。其實拉人比拉化肥賺的多了,只是國慶大概還想再多賺點。(慶源到官坑要走一小時山路,只有包車較好,路上是有人徒步,可一路景色其實一般,還是節省點體力吧。路照例的差。)由於網上說徒步過山要三個半小時,雖然只有十點半,還是決定先吃點東西。事後證明,吃飽走山路就是走的快,況且嶺腳飯店也很少,很不方便。在坑口飯店一人吃了一碗肉絲菜湯面,加一個荷包蛋,每人四元五角。荷包蛋那個香喲!
順著小溪從村後的青石板路一路上山,真像在坑口飯店裡碰到從嶺腳翻山過來的四個北京人所說的,坡度很緩。稍稍氣急又有一段平坡或回望官坑拍照調整一下,不會很累,行進也快。資料上說一路要經過六個亭子,走過第一個走大概半小時才看到第二個。有一條岔路是右手邊往下的,不理他往上爬,走過五米又是岔路,由於登山人多地上有標記,不轉彎一直向前(從官坑到嶺腳,一路都是青石板路,除了第二個亭子有岔路外,其余可放心走,不用請啥向導)。後兩個亭子離的很近,當中有一小段坡度挺陡的,走過第四個亭子就開始下坡了。下坡時才又反證我們是多麼英明,實在很陡,簡直是直上直下。我的膝蓋和大腳趾酸得不行,可體力沒怎麼耗損,下坡就根本不用歇。有幾個地方拍嶺腳景色還是一流。驚奇地發現從嶺腳翻到官坑的人比我們這樣走的人多,可憐啊,我們只要走二小時十五分鐘,他們起碼三個小時。最可笑的是路上碰到的三個溫州人,東線開車到官坑,在翻山到嶺腳吃午飯,然後再翻山回官坑吃飯。就是想不通,干嗎不派一個人開車從東線轉到北線接他們呢, 全程也才三個多小時,喜歡搞極限運動啊!
爬山到了嶺腳之輕松頗有點喜出望外,嶺腳比官坑干淨些,但怎麼也比不上慶源。想搭拖拉機去虹關,講好一元一個人,上了車拉同道卻都是碰到徒步者。農民同志開價要十元才去,才不肯,誰怕誰,我們也徒步。一路上風景不錯,但時間是不止30分鐘的。
走了好一陣終於進了個大一點的村子,門口有人招攬吃飯和住宿,倒不是網上出名的大有飯店。問了幾個老鄉看古樟樹怎麼走,當地人都憨厚的笑著指路,一路前行,發現大有飯店人頭濟濟,看來都是翻山餓暈的。虹關沒啥特別景點,村口那棵800年的古樟樹倒真的是鎮村之寶。這棵樟樹比曉起的那棵還要大不少,網上說可以從一個樹洞爬進,另一個爬出,看來是真的。我們拍照時兩個當地男人就童心未泯在搞這些玩意,可惜被一個上海老知青制止了。這老伯倒很熱情,建議我們開車去看看吳楚分源,我們沒車也沒時間,只能傻等回清華的車。走到村口,才發現原來這裡也要收門票,哈哈,從嶺腳過來就是棒,還省錢。和六個蘇州人攔住了當地煙草專賣局的農用有蓬小卡車,殺價到10元一人回清華。一聊起來,原來他們也是網上找吳老師訂的房間,訂在清華賓館120元。
四點多到了清華彩虹橋,想想這是婺源名氣最大的景點,又是國慶期間,哪裡還可能逃票,乖乖地花20元一個人買門票吧(平時大概可以從小路逃進去,可是進口應該不多,都有黑貓把守,節假日就更別想了)。彩虹橋被評為金牌景點果然應該,只是到處都是上海話令我和老婆相視而笑,假如是中午,那可真是看人不看景了。橋的倒影在清澈的水中,真的好美。水車飯莊純粹是網上炒作,五點就有游客在吃飯。對這種正對風景點面積又大的飯店,大家應該有所了解的。彩虹橋景區不大,三十分鐘可以看完。我們從正門出來,一人攔了一輛摩的去吳老師家。吳老師可真是當地名人了,摩的司機都認識,大馬路上還設了指示牌。
吳老師和吳師母果然很熱情,房間也很干淨,還能上網。我們沒訂到他家住宿,在他家旁邊一百米的大馬路上他朋友家,80元一間雙人房,有彩電空調,熱水洗澡,也很干淨(婺源人家http://www.wyren.net上有吳老師的介紹,0793-7242510,13607030692)。問了一下吳老師在哪吃飯較好,他推薦了金星飯店。果然不錯,味道好價格也不貴。吃完飯到清華賓館旁的超市采購一點零食,回賓館洗澡。當地的電視節目不多,隨便看看就先睡了。
D3:清華 ――理坑 ―― 篁村 ―― 思溪 ―― 延村 ―― 紫陽 ―― 上海
由於晚上休息的好,早早起床到對面吃早餐,兩碗餛飩加包子四元七角。吃的時候就和農用車司機說好去沱川理坑,讓他到處拉人(去沱川理坑也是鄉土路,只有農用車,平時5元1人,五一節8元,十一漲到了10元。單程一小時左右,路極差)。等了半天他只拉到兩個杭州人,死活不肯走,又兜了一會拉到一個熟人才戀戀不舍的開動了車。那個人是沱川中學的音樂老師,十月一日在紫陽的笛子比賽中得了第一名,由於後排車擠,我幫他拿花。一路上放的是任賢齊的歌,你別說,他的歌還挺適合一搖三晃來聽得啦。從小沱林廠到沱川的路上有一段風光絕佳,當地人稱做小九寨溝。真想途中下來一段,可又怕找不到過路車,只能放棄。
到了理坑,才八點多,一大堆人圍上來搶著回清華。買好門票20元,往裡走幾十米就看到百子橋和天心橋,兩岸是整齊有序的白牆黑瓦。過橋往前走再從村頭繞回來,一路上問人家九世同堂的宅子在何處。想不到亂走竟然就是對的,九世同堂是唐朝一個大家族生活在這宅子裡的事,我們主要看的是廳堂橫梁上的木雕。女主人很是高傲,說只答應村長開放國慶三天,平時不開門。不過老實講,比較一路上的木雕的確屬這家最精美和保護完好。網上名氣很大的雲溪別墅是倉庫改的,我們又不住宿,沒多大興趣研究。理坑的商業氣氛明顯濃郁,參觀某些農居搞不好還要另外收費,大概真的是大官出得太多的緣故吧。
看看時間還有,我們想去人少的篁村逛逛。找了兩個摩的司機,5元一人到了篁村。一路上他們不斷兜售用摩的載我們去思溪延村的生意,想想安全,費用,吃力程度,沒有一樣比的上農用車,我們哪裡會應聲。想不到篁村村委會也開始發家致富,收起門票(10元一人)來了。我們讓賣票的老師傅給我們做導游,那兩個司機探頭探腦地一路跟隨,被我們轟了回去。村口的下大夫橋是婺源最老的廊橋,有900多年了。和彩虹橋比,它已破落不堪,無所雕飾,可我卻感到一種真實歷史的美感。篁村的先人建村時倒插的羅漢松也保留至今,有800多年了,實在珍貴。老師傅笨拙地介紹著筆架峰,硯台井,老祠堂,尼姑庵等景點,甚至還邀我們走5花裡去後山看紅豆衫,可惜啊,我們沒有時間。不過這個純樸的村莊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像。
出了篁村那兩個摩的司機果然還在,不多羅嗦讓他們原路送回理坑,也不管他們高不高興了。正好理坑有三個廣西小妹要去清華,馬上拼車走人(10元/人)。車到清華已12點,馬不停蹄坐中巴往思溪延村趕。又回到柏油馬路反倒開始覺得不適應了。中巴車到思口下不過20分鐘,兩元一人而已。
路口叫兩輛摩的直接開到思溪,逃了一張門票,只付了20元(思口到思溪的摩的一律2元1人,現在售票亭在兩個村子當中的馬路上,很難逃票,只能一人直接開進去,一人下來買票使點障眼法罷了)。思溪名氣很大,當年聊齋曾在此拍攝。進門就是又一座小小的廊橋,過橋就能發現順序游覽的牌子,我們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既省去了導游費用,又能讓我們不遺漏任何一處景觀。最好的景點當屬百壽坊的木雕門。有戶人家有一套明嘉靖年間的八仙瓷器也是無價之寶,光看一看就花了我們五元。網上說客悅來客棧的東西不好吃,可廣告就數它最多最醒目。走到聊齋影視廳那裡,看到幾桌人吃的正香,決定離開婺源的最後一餐在此解決。(聊齋影視道具陳設廳,看指示牌就很方便可以找到,俞華生,07937335485。也是一個成熟的商人)。照例先點菜再逛,好高興的是這裡的土雞還可以半個賣。
游完思溪,徒步走到延村。(兩村聯票,步行15分鐘即可)照例按牌順序游覽,這裡游客眾多,跟著幾對導游小姐聽聽免費導游倒也不錯。延村和思溪都是開發成熟的景點,值得看的東西也還不少。但總覺得不夠自然,而且看過了慶源與篁村,這些村莊就太世俗了。
從延村坐摩的回思口,恰好有過路貨車帶回紫陽,只收了我們8元錢。停在水果攤旁,買了點當地的江灣雪梨帶回家。那梨可真甜啊,而且正是上市季節。一路逛回汽車西站,坐17點零五分的臥鋪車回上海,途中在歙縣停車吃飯,凌晨四點半到上海前鋒車站。
整個行程共三個白天,人均消費720元左右。
回上海已經好幾天了,和朋友談起此行至今還是津津樂道。大概是久居大都市,太少休閑與體味純樸的原因吧。總之婺源是一個適合慢慢咀嚼與體味的地方,看徽派建築應該去宏村西遞,看建築與自然風光的結合則應去婺源。走的多了,建築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而自然卻揮之不去的印在心裡。當然,險以遠,則游者寡,風光好。可是三五年後柏油路一通,純樸的村民在發家致富的利益驅動下,我們還能維持這方淨土嗎?
我們下一目的地可能是陽朔或鳳凰,希望去那裡尋找心底的寧靜。希望能有更多的同道中人。
TIPS:
1) 婺源最好旅游季節是3月中油菜花開時,其次是10月稻子快收時。冬天或夏天不是很適合出游。
2) 當地的狗很多,但都很溫順,不炒不鬧,我們總共只聽到過三次狗吠。
3) 任一時刻任一村莊都能看到有人蹲在路邊吃飯,一般是白飯澆一點辣醬或南瓜汁,生活還是很艱辛的。
4) 摩的只適應短途,為安全和舒適,還是包農用車或小面包車比較好。自備車除非四輪驅動,否則曉起以北,清華到沱川駕車都是自虐行為。
5) 住宿農家還算干淨,但要帶好洗漱用具。
6) 每個景點主要看些啥,先研究好資料,省得到處亂撞還看不到有價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