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青島游記

作者: 星月小溪

導讀十一國慶青島游記青島是一個三面環島的半島城市,帶著對大海的期盼,10月1日中午乘火車出發了(黃金周期間飛機票全價票,平時建議飛機前往,三、四百元的價格和火車臥鋪票價差不多)。 2日早上8點左右到達青島,乘出租車直奔預約好的八大關風景區的賓館,一路上右邊窗外的海景和海風就撲面而來,高低變換的車道,蔚藍的天空,清涼的風,遠遠海天連接線上的軍艦 ...

十一國慶青島游記青島是一個三面環島的半島城市,帶著對大海的期盼,10月1日中午乘火車出發了(黃金周期間飛機票全價票,平時建議飛機前往,三、四百元的價格和火車臥鋪票價差不多)。

2日早上8點左右到達青島,乘出租車直奔預約好的八大關風景區的賓館,一路上右邊窗外的海景和海風就撲面而來,高低變換的車道,蔚藍的天空,清涼的風,遠遠海天連接線上的軍艦,立即讓我有不虛此行的感覺。出租車7元起價,到八大關風景區才8元,真是便宜。下了車就覺得氣溫比上海冷很多,上海很多人還穿著短袖,青島人已經必須穿夾克外套了。加穿了一件衣服,放下行李,就步行去海邊,路邊有人在兜售早上新捕捉的活的寄居蟹、海螺等,色彩斑斕,三~五元一小桶,每桶兩只,非常吸引我,但想想提著一天不方便,只好作罷,以為晚上回來還可以買的,誰知後來竟再也遇不到了。走了幾分鐘就到了海水浴場,和我的先生一起挽起褲腳走入海灘,海浪一陣陣衝刷著腳面,仿佛要帶走俗世一切的煩惱,廣闊的大海,使人心情舒暢,細軟的沙子從腳趾流過,有種蘇蘇的感覺。上岸穿鞋的時候,陽光下竟發覺衝下來的黃色的沙子間有一點一點的金色在水泥地上閃光,竟然真的有金色的沙子,後來去第二海水浴場還有棧橋,那兒的沙子就不同,特別是棧橋的沙子很粗糙。

戀戀不舍地離開海灘,乘31路到市政府下車,就來到了因紀念青島作為“五四運動”導火索而建的五四廣場,紅色的火炬老遠就映入眼簾,“五月的風”以螺旋上升的風的造型和火紅的色彩,充分體現了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各種噴泉邊游人如織,廣場中央正有兒童在表演小海軍的集體舞蹈,渲染出濃濃的節日氣氛。在路上花1.5元買了兩個玉米,還是帶著白色的皮一起煮的,很自然的感覺,一邊吃著好吃的玉米,一邊慢慢地走到了青島的美食街“雲霄路”。沒有理會門前的拉客者,直奔海島漁村大酒店,雲霄路上竟然有三家分店36號、46號、40號都是。青島的酒店進門都是海鮮櫃,價格非常便宜,雞蛋大的毛蚶18元/份,海蠣子8元/斤,海星5元/只,大扇貝3元/只,其他都是二十幾元,一般都沒有菜單。點了幾個海鮮,還有鲅魚水餃,蛤蜊疙瘩湯飽飽地美餐了一頓,真是價廉物美。特別是蛤蜊疙瘩湯,青島的飯店都會做這道湯,我們此後幾天在雲霄路的漁碼頭海鮮坊也點了,可是味道差遠了。服務員也很熱情,不像漁碼頭海鮮坊除了點菜員,其他人一問三不知。

飯後乘304路車到石老人村,穿過隨處可見漁網,地上隨處曬著魚蝦,由小狗看守的村落,就看到了山腳下臨海斷崖南側,距岸百米處有一座17米高的筍狀礁石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傳說古代一老漁翁,因嬌女被龍王搶去,它矗立海邊翹望呼喚,久之變成礁石,故名“石老人”,是我國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蝕柱景觀。到處都是黑色魯字打頭的轎車,大概是吃新鮮的海鮮和螃蟹的青島人。許多游人在石灘上捉蟹,我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搬開石塊就能發現小螃蟹,飯店的人有專用工具可以挖到大螃蟹。右邊沒有游人的海灣邊停滿了漁船,遠遠的幾只海鷗在飛翔,趕緊用相機拍下,回去做電腦的桌面,一定不錯。

這時先生才發現9月30日在青島旅游網上預定的10月5日的回程票,無法兌現了,電話打過去總是支吾其詞,說好了今天送來的票,沒戲了。這可把我們急壞了,來青島前去買火車上吃的面包時,我丟失了錢包和身份證,也沒法買機票,這可怎麼辦呢。於是打電話給網友推薦的劉真女士0532--5156502,雖然由於預定晚了,沒租到劉姐的房子,但她還是說到了青島有困難可以找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情,打了電話。她推薦可以在火車站買青島到上海的臥鋪汽車票,晚上7:00發車,早上5:00到達,比火車快。雖然擔心安全問題,但也沒辦法了。立馬回火車站購票,看車非常干淨,德國的車型,有衛生間和飲水機,鋪著地毯,全部脫了鞋上車,上下兩層的鋪位,兩個司機開,也不會疲勞駕駛,才打消了不安全、中途沒法上衛生間的種種擔心。(車主給了名片,莊興波13953282958)上海下車的地方交通也方便,就是新客站的北廣場。一想,還可以少住一個晚上,火車回來都是中午的票,票價也比火車便宜210元/人,10小時,省時又省錢,不禁心情大好,興衝衝一起回到棧橋。

因為已經傍晚5點了,游船票的叫賣特別賣力,還減半價優惠,喜歡海上兜風的朋友此時倒是可以一游。慢慢地沿著長長的棧橋走向海中央的回瀾閣,左邊是林木蓊郁的小青島,小巧如螺,綠樹白塔,如一幅美麗的圖畫。面積僅為0.024平方公裡的小青島確實小得可愛,與魯迅公園西側的大堤連接,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島”之稱。據說此島原是陸地的一部分,在海浪常年累月的衝蝕雕鑿下,漸與陸地分離形成。入夜則島影朦朧,最高處矗立的白色大理石錐形燈塔是海上過往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航標。夜幕低垂,燈影波光交相輝映,像一幅飄動的彩綢,形成青島的—大勝景——“琴嶼飄燈”。據石碑記載:棧橋,1892年始建,為清軍專用,長200米寬10米,為青島最早的人工碼頭。德國侵占後改為貨運碼頭,1901年增鋪輕便鐵軌以利運輸。1931年時政當局延建至440米,增建半圓形防波提、八角回瀾閣,成為青島標志性的風景旅游勝地。棧橋的右邊是現代化的大廈,晚霞中遠眺仿佛回到了上海的陸家嘴,周圍的七彩霓虹交織出一個瑰麗的夜色世界,光彩奪目使人陶醉。

在棧橋邊浙江路的海鮮排檔用完晚餐,結束了一天的青島市內觀光游,乘316路公交車回賓館休息,准備明天一早去位於黃海之濱,素有“海上第一名山”的嶗山逛逛。青島的公交車非常方便、便宜,一般投幣1元,交通卡則八折優惠,只要0.8元。整個城市非常干淨,馬路上行人少,三天裡只見了屈指可數的幾輛自行車,更別說在上海橫衝直撞的助動車了,可能是半島高低變換的道路和自覺的環保意識使然。

10月3日早上到火車站早餐後,在311終點站(7.5元/人)出發去以“九水十八潭”聞名的嶗山北九水景區。經過兩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中途還停車買了門票(票價30元,包括華樓景區、北九水景區兩處,但華樓景區的錢是浪費了,沒時間也不方便去),終於到了嶗山的北九水。順著山道上行,溪水流淌在山路兩旁,一路群峰竟秀,萬木爭榮,幸虧多穿了一件衣服,否則真有點涼。佳景迭出,美不勝收,以北九水療養院“九水界橋”為界分內九水外九水,“九水明漪”為嶗山十二勝景之一。九水十八潭是嶗山主要游覽區之一,長約3公裡,由眾多景點組成,統稱為九水十八潭,有“九水畫廊”之美譽。一水有“至柔潭”,二水有“居卑潭”、“未封潭”、“未始潭”,三水有“無隅潭”、“無極潭”,四水有“自取潭”、“俱化潭”、“中虛潭”,五水有“有間潭”、“得魚潭”,六水有“得意潭”、“無幾潭”、“不滯潭”,七水有“餐霞潭”、“飲露潭”,八水有“清心潭”,九水有“洗耳潭”、“潮音瀑”等重要景點。各潭的名字出典大多取自老子、周莊、道教的修心養生之道,顯得淡泊、寧靜。遠離城市的喧嘩,雖然一天的山路體力消耗較大,但收獲不少,放松了心情。

10月4日早上在賓館附近的“八大關”風景區散步。路邊一幢幢別具匠心、各國風格的小別墅,像是“萬國建築博覽會”。這裡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麥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十條以關隘命名的路,分別是:韶關路,嘉峪關路,山海關路,武勝關路,涵谷關路,正陽關路,臨淮關路,寧武關路,紫荊關路,居庸關路。韶關路全植碧桃;正陽關路遍種紫薇;庸關路是五角楓;寧武關路則是海棠;紫荊關路兩側是成排的雪松,把公園與庭院融合在一起,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不愧被譽為“花街”的美稱。 丹麥風格的“公主樓”像神話故事中才有的房子,引起女孩心中無限的遐想。牆基上還可以看到少許原來綠色的塗料,現在已刷上了粉蘭色,樓後是一塊籬笆圍欄的菜地,一派田園風光。女同事們都將我拍攝的美麗的“公主樓”作了電腦桌面,挺有成就感的,哈哈。

走到靠近第二海水浴場的花石樓,看見院子裡都是人工的花草,就沒有買票入內,在圍牆外看頂層花崗石的觀海台,有點像圓型的碉堡。 第二海水浴場也有一條長堤通向海中央,上面每隔兩、三步路就有三個正方形的小洞,正奇怪是為防汛還是什麼其他的原因而挖的,謎底馬上就揭曉了:長堤盡頭有很多人在垂釣,魚竿就隨手插入正方形的小洞,非常方便。邊觀看海水中兩個人不畏寒冷地游泳,邊在細軟的沙灘上留下了心形的沙堆和米老鼠的頭像,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海灘。

順著海邊的木制圍欄,到彙泉廣場乘車去中山路的美達爾燒烤店午餐。中山路是青島的主要商業街,海鮮制品的小店隨處可見,各種魚片干看了讓人食指大動。經過一座天主教堂,就到了美達爾燒烤店,進門就看見中華美食的金字招牌,在三樓入座後,一會兒就客滿了,有人站立等座。價格非常便宜,1-2元/串,可惜不是自己動手燒烤,都是烤好送上來的。

午餐後順路走到既墨路小商品市場,國慶期間只有少數幾家店開門營業,沒有什麼好東西。回去辦理了退房手續,背著行李打車去魯迅公園。魯迅公園原名海濱公園,主要是以紅礁石而聞名,攀上礁石,上面滿是已經石化了的白色貝殼和螺螄,猜測大概原來是位於海平面以下的吧。在亭中遠眺海面的快艇,漫步環海小路,看吶喊石、魯迅書法,累了在林中草坪躺下休息,悠閑舒適地消磨了一下午。

晚餐時,去了浙江路20號的老屋土菜館。因為昨天中午路過時看到裡面客滿,就在手拉手海鮮店的隔壁,所以去嘗嘗。沒想到,一試之下,意外地驚喜。店裡的青島特色手卷餅,2元一個,內容分富從上往下吃每一層的東西都不同。18元一盆的扇貝,粉紅色的外殼非常漂亮,忍不住帶了兩片回家放在小烏龜的魚缸裡,它現在老喜歡鑽入貝殼下面,成了小烏龜美麗的家。還有5元一份的特色牛肉蝦仁蒸餃,味道真是好極了。8元一籠的豆泥海菜,量足得兩個人實在是吃不下了。可能是吃得太飽了,竟然把大水杯也忘在店裡了。上了回上海的客車才發現忘了,還好車上有飲水機,要不然晚上也沒地方買水喝。

10月5日早上5:10分在司機的呼喚聲中醒來,發現窗外已是熟悉的上海火車站了。這一覺睡得好美,對了,因為每個鋪位都有專用的鞋盒,我將手機、數碼相機等貴重物品也一起放入,枕在身體下面睡覺完全沒問題。總而言之,除了出發那天丟失的錢包,此次的青島之行堪稱美妙之旅,以後有機會我還是會去的。但願大家以後也有機會一行,希望以上或許對您有些小小的幫助。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