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和飛說,不知道為什麼,我只有在陌生人中間才覺得安全;我一直想離開、不斷地離開,我不知道自己想找什麼,但我知道我向往遠方的土地。飛說,也許,某一世,哪裡曾經是你的故鄉。也許你只是想重返故鄉。
現在,我要去尋找也許曾經是我的故鄉的土地,要把一個陌生的國度住成自己的故鄉。
*** ***
9月22日(三)
行李超重了,多了六公斤,機場不放行,超重行李的收費標准是300元/公斤。急忙打電話給LuoJie,來來回回找人,忙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弄好了。
幸好有這些麻煩,耽擱了時間,離飛機起飛已不到一個小時了。我急匆匆地向海關走去,回頭一瞥間,媽媽在抹眼淚,妹妹和爸爸呆呆地站在那裡。揮揮手,轉身頭也不回地走了進去。
媽媽說我“心狠”。
對不起。
9月23日(四)陰.小雨
當我推著隨身行李,行走在慕尼黑機場通向G45登機口的走廊上時,我的腦中依稀出現了00年的春天,在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工作壓力和長期失眠折磨下憔悴不堪的我孤獨地行走在深圳機場走廊的情景。那條走廊同眼前慕尼黑機場的走廊一樣,長而空寂。但行走著的人的心境卻已不同。
前往德累斯頓的班機延遲了一個多小時。當這架小小的飛機終於轟鳴著、顛簸著駛上了飛機跑道開始滑行的時候,我才真真切切地意識到,我現在已經身處一個陌生的國度,我的留學生活已經開始了。
當一架飛機開始滑行,它還有放棄起飛的可能。但隨著滑行速度慢慢加快,當飛機達到起飛的臨界速度時,這架飛機就已如離弦的箭,再也沒有回頭的可能了。即使前方有另一架飛機將要與它相撞,它也別無選擇只能起飛了。
而我,自從去年四月開始讀第一個德語字母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我的“臨界速度”,無論發生什麼事,都無法改變我留學德國的決定了。
我還沒來得及看清綠樹掩映中的、被稱為“百萬人口的大村莊”的美麗的慕尼黑,飛機就已經急速上升,很快被密密的、乳白色的雲層包圍了。現在是德國時間早晨9點,而中國已經是下午3點了。
10點不到,飛機就轟鳴著降落在德累斯頓機場。降落前我已經透過機窗匆匆俯瞰城市全貌。但還來不及回味這“易北河畔佛羅倫薩”的美麗,我就和一堆行李一起,被孤零零的丟在了空蕩蕩的機場大廳。我在行李車上堆好自己的東西,走到問訊處。腦中空白一片,用一年時間塞進去的德文,此時一個單詞也蹦不出來。還好,工作中一直要用的英語幫了大忙。我拿出入學通知,指著上面提供的三家旅館,問哪一家便宜並且離學校最近。問訊處的小姐很熱心地拿出一張簡易地圖,幫我劃出了機場、學校和其中一家旅館的位置,說:“你行李那麼多,要乘TAXI,出門就是,到旅館大約15歐元。”怕我聽不清15EUR,她有重復了一遍:“one-five,15。”然後把地圖也送給我了。
這家City-Herberge旅館的價格嚇了我一跳:36.5EUR,而且只能住一晚,第二天房間已經被預定一空。出國之前,除了已直接彙入德國銀行的6800EUR,我無法在國內的銀行換到更多的歐元。幸好妹妹在德國公司工作,和同事又換了200元現金,另有500歐她的同事也無法在國內取出歐元,就直接轉入我的德國帳戶。令人痛恨的中國外彙管理制度!
這樣,我身邊的200歐元,除去剛才18元的TAXI費,連5天的房錢都不夠,加上吃飯、交通,這就意味著我不僅要在今天找到明晚的住處,而且必須在2、3天之內找到便宜的住處。否則,我將要在德累斯頓流落街頭了。
旅館下午兩點才可以check-in,我把行李寄放在旅館,拿著那張地圖走上街頭。現在室外大約是12度,比上海低十多度,而我無法換衣服,單衣外只有一件薄外套。有點冷,但我必須抓緊時間解決住宿問題。現在我能做的,是先找到學校的Studentwerk(學生服務中心),試試是否可以從學校得到幫助。
德累斯頓真的很美。綠樹叢中,我一直喜歡的歐式建築錯落有致。但我此刻無心欣賞,也感覺不到疲倦。
我發現自己連路都不會走了。大塊的草坪使城市的道路極不規則,在有的地方,除了嵌著鐵軌的水泥路面,就是草地,我不知道該往哪走。後來看到一些德國人就是穿過鐵軌走過去的,於是我也這麼走過去,一面提防著有沒有電車駛來、有沒有人指責我亂穿馬路。
沒有。挺安全的我就到了車站。似乎德累斯頓也有什麼旅游節,車站上設有問訊的小亭,裡面有免費的公交線路圖可取,也有人接待問訊。
我先拿了一些公交線路圖,然後問到大學怎麼走。他們又拿出一張機場給我那樣的地圖(原來這種標明公交線路的地圖到處都有免費贈送的),告訴我哪幾路電車可以到。我在車站研究了半天自動售票機,又看了幾個當地人買票。但這裡的票分好幾種,我不知道該買哪一種,而最便宜的票也要1.6歐。我又研究了地圖,從我住的地方到大學大概5站路。我看看鐵軌旁的人行道,決定沿著鐵軌一直走過去。反正當初剛到上海讀大學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拿著地圖到處亂走的。我倒不擔心自己走丟了。
一路上都很順利,只在Hauptbahnhof(火車總站)軌道交錯的地方走錯了方向。但我很快就意識到了,並且折回了正確的方向。
走了大約半小時、3站路的時候,我看到路邊的一幢建築門牌號是16,好像和入學通知上的很接近了。拿出通知一看,果然,和Studengwerk的地址只差2號。我繞著這棟大樓走進去,問了迎面過來的兩個女孩,她們指著這棟樓說就是這裡了。我真沒想到自己運氣這麼好,還沒有走到大學區,就找到了Studentwerk!
繞著大樓轉了一圈,看到了18號的大門。找到了!
原先一直決定去慕尼黑大學,簽證晚了趕不上那兒的考試了我才臨時決定先來德累斯頓工大的。所以我一直沒有填那張宿舍申請表。我在Studentwerk門前的車站坐了下來,用了半小時填好了表格。正好12:55了,1:00工作人員上班。
我按門口女士的指示,到116房間交申請。回執上寫著我只有通過考試、正式在大學注冊後,10/13之後才可以安排宿舍。我結結巴巴地用英語說明了一下我的情況,問有沒有臨時的住處可以安排。但沒有。於是我問在Studentwerk門口剛才看到廣告欄裡張貼著很多租房的信息,問那些信息有用嗎?學校的人說我可以去試試,然後示意我她很忙。我只好識相的走出辦公室,仔細看那些租房信息。
一直在生活中尋尋覓覓, 不知道自己到底失落了什麼. 終於明白, 其實不是失落, 而是從沒有找到過自己的方向.
記得魯迅說過, 如果一個人, 能用十年的時間, 專注於一件事, 那麼他一定能夠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我們無法選擇, 有很多東西我們無法改變, 但我們可以選擇改變自己的生活, 可以選擇自己身邊的人.
於是, 我, 決定用十年的時間, 換一個專業, 換一種生活方式, 把我所追尋的世界, 變成現實.
18歲的我, 第一次踏上上海這片土地, 帶著一顆孤寂而自卑的心靈. 大四畢業那年, 我站在黃浦江邊, 凝視著燈火璀燦的外灘, 感到惶恐. 身邊的世界繁華喧鬧, 但, 不屬於我. 我不知道有一天, 我是否可以熔入這繁華, 我是否可以擁有這片繁華.
終於拿到了當時十分寶貴的”黃表”.(這該是個歷史名詞了吧?) 可依舊惶恐. 常常浮現心頭的是一個詞: 生存. 當不斷的換工作, 不斷的搬家伴隨幾年的生活, 那時的我覺得心力交瘁. 一次, 連續看了一周的房子, 卻找不到一處可以容身之所. 從浦西一路返回浦東, 上海的夜色是迷人的, 一切的破舊與陰暗都隱沒於黑暗之中, 只剩一幢幢燈火明亮的樓房, 再老舊, 在晚上看來也是晶瑩剔透的. 於是, 強烈的渴望在這燈火之中, 能有一盞屬於我, 哪怕它多麼微弱, 照亮著多麼小的地方.
終於, 如今我可以在自己的燈下寫這寫文字, 但我依舊在考慮如何生存, 依舊在尋覓……
但我不再孤寂, 因為正如ida所說: 我們有那一刻,仿佛覺得大家的心靈也是能夠相通的,而人,將不只是孤獨的探求者。
這是3年前我在上海寫下的文字。生活總是循環往復,恍惚中仿佛一個輪回,我又依稀回到了當初大學剛畢業那幾年,在上海四處奔波找房、不斷搬家的境地。只是此時此刻,不僅是他鄉,我已經身在異國了。
抄下了所有月租在250歐以下最近公布的信息,我打算先試試這些,如果沒有結果,再找250歐以上的房子。
我不知道這兒電話的價格。走回旅館,可以check-in了。我問了旅館,市內電話不免費,按0.26歐一個單元收費,但總台也不清楚一個單元到底是多長時間。估計電話卡會便宜一些,於是再次回到車站,買了張5歐的卡。
真的很害怕打電話,因為我現在聽不太懂德語也不太會說。但不管我有多麼怕和德國人交談,我也得一個個電話打過去。
在車站旁的電話亭試了半天,也沒有打出去電話。
我真的那麼笨了,連電話卡都不會用了!揪住一個德國人,問電話怎麼打。他first-then了半天,然後sorry,告訴我這個電話亭kaputt(壞了)。暈!怎麼這麼倒霉!
德累斯頓的電話亭真不好找。找到好幾個都是投幣的。我沒有多少硬幣,也不知道電話亭會不會找零。我想總是用電話卡便宜一些吧?終於找到一個用卡的電話。
終於打通了。但前兩個都是自動答錄。第一個我掛斷了,0.2歐;第二個電話我結結巴巴的用英語留了旅館的電話和房間號,單對方是否能聽清楚、是否會回電、即使回電我是否還在那家旅館,我不抱絲毫希望。0.3歐。
第三終於有人接了!我很緊張,結結巴巴用英語問是否有房出租。對方的英語也不太好,我們勉強可以溝通。他的房10/1才可以出租,我問今天是否可以看房,他說他馬上要出去,於是約明天10點。可是他說了兩遍地址,我都沒有聽清,記不下來。忽然心中一驚,去看余額顯示,只剩0.5歐了!我嚇壞了,匆匆說我的電話卡快沒錢了,告訴他我明天再打電話給他。他說好。這時警告提示音響了,匆匆掛斷電話,卡裡只有0.1歐了!
現在我才真正害怕了。原來德國的電話那麼貴!在我的200歐用完之前找不到房子怎麼辦?
從今早4點多在飛機上吃了點東西,到現在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我還沒有吃過飯。稍稍鎮定了一下,我決定先買點吃的,然後回旅館打電話。看起來電話卡不比旅館裡便宜多少,在房間我可以把想說的話先寫下來,身邊也可以擺著字典和紙筆,會好些吧!我不能再這麼浪費電話費了。
最便宜的餐館、最便宜的食物也要4、5歐元一份,我還看不懂那是什麼東西、能不能吃飽。當把他們的價格乘以10換算成人民幣後,我就沒有什麼食欲了。找了半天,發現一家麥當勞。在上海我從來不吃這些美國的垃圾食品,現在沒法子了。買了兩個0.99歐一個的漢堡,又在超市買了0.5歐一瓶的水。現在我開始後悔出國前這幾個月一直胃口不好,把自己弄的這麼瘦。也許我應該在國內多儲存一點脂肪出來的:)
回旅館途中找到一家網巴,1.5歐/半小時,好貴哦!上網給家裡發了mail報平安,告訴妹妹可以明天中午12:00(這裡的早晨6點)到16:00打電話到旅館找我。回到旅館已經6點多了。
累、冷,卻不覺得餓。我放棄了先洗個澡的打算,吃完東西,開始打電話。
到了8點多,打通的幾個都告訴我很遺憾沒房了。不知道已經花了多少電話費了。天哪!我明天住哪?
再拿出通知書和地圖,找學校提供的另外兩家旅館。發現其中一家離我現在住的地方不遠,估計步行半小時左右。打電話過去訂房間,沒人接。我想了想,決定自己現在走過去看看。可以看看走路的遠近,明天搬過去時心裡也有底。反正我不能再坐出租車了,那太貴了。
穿過Rathaus Platz(市政廳廣場)旁的Altmarkt(老市場),市場上有很多小食攤和小貨攤,有點像當初在泰國普吉島開會時和同事逛的那些旅游街,充滿了異國情調(廢話!現在這裡的人看我,才充滿了異國情調呢)。不過出售的食物和旅游紀念品顯得比泰國市場的精致。
可惜,我現在不是在旅游,我要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走到Wilsdrug Strasse,燈火通明繁華若南京路,但秋風蕭瑟的晚上行人很少,空蕩蕩卻繁燈似錦的街道我愛極了。終於不用像在上海那麼擁擠了!
這點小小的喜悅衝淡了我心中的焦慮,我開始像個游人般興致勃勃的欣賞起街景來了!
德累斯頓有很多Platz(廣場),在每個Platz,縱橫交錯的街道就不那麼規則了。而一些小路,簡易地圖上是沒有的。在Postplatz,我又迷路了。我按照要去旅館的方向,拐上了一條地圖上沒有的叫Anne Strasse的小路。路燈的間隔長了,道路幽暗。我有點害怕了。
繞過前面5、6個大概在商量午夜至何處尋歡的年輕人,幽暗的街上再沒有了行人。走了一會兒,街角處似乎有兩個相擁著的男人。我沒敢多看,匆匆從他們身邊走過。大約走了10來分鐘,前面一條橫馬路街燈稍亮。我決定如果走到那條路依舊在地圖上找不到,那我就原路回去。走過去仔細看:Ammon Strasse。這條路和我要找的那家旅館所在的路是相交的!我終於沿著Ammon走到Materni Strasse,找到了那家小旅店。這是一家青年旅館,有幾個人合住的房間,最便宜的19歐一晚。可惜,這裡後天周六的晚上也滿了。我先訂了明晚的住處,想:至少明天有地方住了,我又多了一天的時間!
回到旅館已經10點多了,國內應該是夜裡4點了。我累極了,但決定再試試白天打不通的那些電話,碰碰運氣,再去洗澡。事後我多麼慶幸這個決定!終於撥通了一個Frau Gao(高小姐)留下的手機,本能的,我覺得Frau Gao可能是中國人。果然,我才說了一句英語就被對方打斷了,那邊用中文問:“你是中國人嗎?”
啊,現在聽到中文我多麼高興。終於可以清晰無誤地表達我的意思了!高小姐在學校有一間和一個越南人合住的宿舍,現在假期她外出,要10月中旬才回來,可以以80歐/月的價格房間租給我。我可以在她另一個同學那裡拿到鑰匙。她說如果我願意,可以今晚就搬進去。當然,房間挺小也挺擠的。
可此時我哪裡會計較房間的大小!80歐多麼便宜!正好可以住到10月中,也許那時我可以從學校得到宿舍。這對我多麼合適。我簡直有些不相信我會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找到拿鑰匙的陳小姐。她數她現在也不在德累斯頓---我一下子失望到了極點---但接下來她說她明天下午5:30回來,可以6:00帶我去看房。
其實不用看房了,我沒有選擇,已經決定住這裡了。
放下電話,疲憊極了。但我終於可以安心地洗澡睡覺了。
9月24日(五) 陰.小雨
早晨7點被妹妹的電話吵醒。說話的時候嗓子有點啞。妹妹很擔心。不過我告訴她房子問題終於解決了,這樣就不用擔心了。
但我自己還是擔心的。沒有確定能租到房子之前,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下心來的。10點旅館就要check-out。住宿加電話一共49歐多。第一天我就用掉了80多歐,身上剩下不到120歐了。忽然就感激起上海領館來了。若是按我原計劃去慕尼黑考DSH,基本考試沒什麼希望,而且我的200歐不知道在慕尼黑夠不夠一天的費用!也許一切都是冥冥中安排好的。
如果今晚能順利搬進宿舍,那麼我在德累斯頓就有了個很好的開始。那麼應該可以過好著半年吧!半年後再申請海德堡,或者是到慕尼黑大學去。有時候想這樣跑真有點累,但德累斯頓總不是我最心儀的大學。而且我想去的好多地方都在西德,西德的打工機會也應該多些吧!對我而言,掙些錢四處走動和學業同樣重要。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固然好,但我不強求。只要學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在世界各地漫游,這已經是我喜歡的生活方式了。
我把兩個重的箱子寄存在旅館,背著個大雙肩包走了出去。我想先找德意志銀行,看看是不是可以開戶把我的錢取出來,那樣當前的經濟壓力就能緩解了。
可是很遺憾,銀行的人告訴我必須有固定住址才能開戶。幸好昨天還不知道這個,否則無疑更加重了我的焦慮。
才11點。與約好的時間還有7個小時。我決定先去那家青年旅館,把昨晚的預定退掉。否則昨天深更半夜訂了房,今天又不去住,沒准那位接待的先生會以為半夜見了鬼啦!再說我也不想讓德國人認為中國人言而無信啊!德累斯頓的旅館那麼緊張,我退訂了,也許會有其他像我這樣的人可以解決一晚的住宿了。
再次走上那條Anne Strasse,我才發現昨晚令我害怕的那條幽暗的小路有多麼美。潔淨的不規則的石塊鋪就的街面,整齊的幢幢小樓在樹叢中露出美麗的輪廓,那些潔淨的玻璃窗上點綴著的各式的白色蕾絲窗簾也那麼美。路過Anne教堂的時候正好12點,我終於體會到了悠遠的教堂鐘聲久久回蕩在城市上空的感覺。
我已經被這所美麗的城市迷住了。
原本還想到處逛逛看看的,可是身上的包越走越重。誰讓我那麼貪心,帶這麼些書來的!於是我決定到Studentwerk旁的車站看書等她。從2點多一直坐到6點,開始我還能靜下心來看書,饒有興趣的觀察每輛車上上下下的德國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感到越來越冷,而且越臨近6點我越擔心:萬一看不到她,怎麼辦?
還好,5:55,一個東方女孩向Studentwerk的大門走來。我站起身,向她招招手。她看到我笑了:“是你吧?”忽然想起昨天電話中還想告訴她我穿什麼樣的衣服。其實,東方人在這裡,就已經是最顯眼的標志了。
一切都很好,我並不挑剔,對房間已經很滿意了。她簡單的介紹了這裡的生活,告訴我便宜的商店在那裡,然後熱心地問:“要不要我去幫你拿行李?”我想一個箱子可以拉,一個大包可以背,我自己能行的,就盡量不要麻煩別人。她又認真的問了一遍:“你確定?”我點頭,並道謝。
回到旅館取包20分鐘,在拖著兩個包回來用了50分鐘。總算把它們拖回來並抬上了三樓。我把它們丟在地板上,在床邊坐下,想:終於能暫時安頓下來了!
9月25日(六) 陰.小雨
清晨,站在宿舍樓的露台上,滿眼望出去都是深深淺淺的,綠的、金黃的、楓紅的,秋的顏色。空氣濕濕的、涼涼的,夾著草木的香氣。這樣清新的空氣在上海是享受不到的。我匆匆洗好臉,換上運動鞋小跑著出了宿舍。
上天多麼眷顧德國人!我第一次感覺自己生存的環境與自然是那樣的貼近。
德累斯頓無論哪裡,樹都比樓高。沿著上坡的道路一直跑過去,一路上都空蕩蕩的、輕悄悄的。偶爾一兩輛汽車從身邊開過,也是輕輕的。向什麼方向望出去,都是蔥郁樹叢中的小樓房,潔淨而美麗。也許是我的腳步聲驚擾了樹兒們的好夢,於是,三兩片綠的、紅的、黃的葉子飛舞著在我眼前飄落下來。
我決定每日晨跑,為這沁人心脾的空氣和如詩如畫的早晨。
9月28日(二) 陰
德累斯頓的天永遠陰著。但這樣涼爽的秋天,陰天也不會讓人感覺壓抑或是情緒低落。偶爾雲層移動,幾縷陽光從重雲的縫隙中瀉落下來,整個城市為之一亮,所有的樹葉都閃閃發光。你的眼睛尚來不及捕捉前方的光點,那幾縷陽光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忽而又有兩三點雨落下,細細密密的如輕霧般籠罩著你,潤澤著你的臉、你的發。你絲毫不用擔心會被惱人的秋雨淋個透濕,轉眼間薄薄的雨霧便散開了,一如它當初的倏忽而來。難怪初到德累斯頓,我奇怪於當地人在雨中的從容。現在我也很少帶傘出門了。縱然幾點雨滴大了起來,路邊隨處有Haltestelle(車站)可以暫避。
今天決定改變晨跑路線,沿著學校提供的地圖所示的方向,找一找周六我將參加考試的地方。
我沿著宿舍門前那條大路向斜坡上跑去。在這條交通繁忙的大道邊,人行道再很多地方與馬路隔著寬闊的草坪,掩藏在樹木的蔥蘢之中,令我懷疑:這究竟是鬧市還是樹林?
路邊樓房的陽台上綴滿各色的鮮花。隨處可見“Privat”的字樣:私人的停車場、私人的庭院… …這裡,Privat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10月3日(日) 晴
昨天下午考完試應該放松一下的,可是緊張的情緒絲毫得不到緩解。怕晚上睡不好,昨晚8:30,我決定出去跑步。一直說德累斯頓是“易北河畔佛羅倫薩”,可我到現在還沒有看過易北河呢!看了地圖,宿舍門前那條大路---我剛到德累斯頓時從賓館到宿舍來來回回走了好多趟的那條路---一直向北就可以到易北河畔了。學校所在的這一邊是老城區,而河那邊是新城區,有數條橋梁相連,頗似上海的浦西、浦東。不知道易北河畔是否有外灘那樣的美景?
昨天下午下過一場大雨,晚上的空氣相當潮濕。夜空中凝聚著霧氣,涼涼的,有點冷。我開始沿著人行道慢跑。車來車往的繁忙道路,也並不十分喧鬧。我記得自從到達這裡,似乎還沒有聽到過汽車鳴笛。空氣也好,可能是因為這樹、這草和白天的雨。路燈並不刺眼,道路兩邊也沒有璀璨的霓虹燈。只偶爾一兩個商標或廣告牌在秋夜中閃爍。一切都是靜靜的、和諧的。
慢跑了20多分鐘,通過一個牆壁上畫滿塗鴉的過街地道,再過一個路口,我發現道路開始架空了。下面是大片的草坪和停車場。我想應該上了過河的公路橋。果然,再往前跑,路面下的幽暗中有波光閃爍。黑黝黝的易北河水靜靜的從橋下流過,只有岸邊的路燈在水中映出一串串粼光。我想那水應該是清澈的。
向西望,終於看到了德累斯頓聞名的宮殿建築群。我喜歡這種有著精心雕刻的雄偉廊柱、頂兒尖尖高聳著的西方宮殿。燈光給建築周圍打上淡淡的光暈,雖不如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的璀璨耀眼,但自有種從容淡雅的美。也只有這樣恰倒好處的燈光才不致破壞了德累斯頓夜晚的寧靜和諧。
今天下午3點多,我帶上相機,去尋訪昨夜看到的建築群。德國星期天是不工作的,所有的商店都關著門。但走到Ferdinand廣場的商業步行街時,我發現原來德累斯頓有周日的集市。廣場上擺滿了各色小攤:賣舊書、唱片、CD、各色藝術品,還有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有一個攤子似乎是在賣舊的工具和零件。可能愛好機械的德國人做點手工或花園雜活時用的吧!而廣場上人頭攢動,我難得在德累斯頓見到這麼多人,可以用熙熙攘攘來形容了。
想起我以前查的德累斯頓的資料,這個50多萬人口的城市,每年要吸引40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人們在這裡欣賞美麗的宮殿和易北河風光,更在一些宮殿的廢墟前緬懷以前戰爭時的艱難歲月。
不過這兒的斷壁殘垣並不像我以前想像的那麼多,而且很多都在施工重建,只有廢墟邊立著的寫有“這裡曾經是這樣的”字樣的黑白舊照,今昔對比,依稀給人以歷史滄桑感。
是那悠揚的樂聲帶我走進了Schloss Platz(宮殿廣場)。優美而流暢的旋律在廣場上空回蕩,像是長笛或排簫的聲音,像是James Last唱片裡的段落。我循聲而去,在廣場的一角發現了那三個演奏者,正調試擺弄著他們的樂器和音響設備。深棕色的皮膚,我不知道他們的打扮究竟是吉普賽人還是什麼其他民族。
廣場上雖然游人很多,但並不喧鬧,只有這悠遠清澈的音樂在你的耳際、在你的心尖流淌。我第一次在戶外、在陽光下欣賞如此美妙的音樂,它帶來的那種令人心靈持久寧靜和愉悅的感受,是我以前從未體會過的。
環繞廣場的宮殿建築美倫美奐。據說那些鑲有美麗雕刻的巴洛克式宮殿的石牆和石柱,總令人聯想起意大利的佛羅倫薩。而16世紀這裡的選帝侯打算建造這些宮殿時,也的確吸引了大批意大利的建築師前來。也許將來學了藝術史的課程,我可以更好地描述這些宮殿和這所藝術之都、歌劇之城的建築和歷史。
陽光下,這裡的一切看起來都和諧而充滿生機,所有人都在享受這美麗的一切:音樂、建築、自然風光、小吃和一個悠閑的周日午後。
簫聲送我穿過一座宮殿,又是另一個廣場,別有洞天。易北河已近在眼前。這邊廣場上已搭起了舞台,四名穿著雪白襯衣、黑色禮服的男女,拉著手風琴和不知名的樂器,用優美的和聲演唱著民謠,聽來似乎不是英語也不是德語,倒有點像俄羅斯的民歌。也許是歐洲某地的民謠吧!舞台前也是各色的小食攤,人們點上一份食物、捧一杯啤酒,在街邊露天的桌椅坐定,享受他們的音樂和生活。
易北河水和我想像中的一樣潔淨。靜靜的水流、岸邊的碧草、綠樹掩映中的宮殿建築群、雄偉的橋梁和純淨的藍天,如詩如畫。我暫時拋開了對考試的擔憂,也像其他人一樣悠然地欣賞起這一切。過了橋,新城區這邊的廣場又是別樣光景,這裡舞台上演唱的是現代流行音樂。激蕩的搖滾樂節奏和鼓點、活力四射的金發歌者。我想對於音樂的愛好是這個民族與生俱來的特質,而他們在音樂方面無與倫比的成就,則是上蒼對於他們熱愛音樂秉性的回報了。
10月5日(二) 晴
今天早晨拿著相機出去晨跑,然後又迷路了。不過一點也不擔心,我在這些林蔭道上兜兜轉轉,拍了很多照片。樹叢中一幢幢小樓我愛極了。秋天的樹葉五色紛呈,淺綠、墨綠、鵝黃、金黃、楓紅、深紅,還有深深淺淺的褐色以及紫的、白的、粉的小花。所有植物都舒展著枝葉,在清晨的陽光下微風中輕輕搖曳。
似乎很久很久,沒有看到這麼多繽紛的色彩了。我幾乎忘記了,生活中還有這麼多色彩。
折騰了一個半小時才回來,然後努力讓自己靜下心來看書。中午吃完飯後還是練習我的簫。當然還是不成調,單希望簫聲可以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等到1:30,向學校外辦走去。像那天早晨去考試一樣,能感覺到自己緊張的呼吸。
結果還是失望。錄取名單上沒有我的號碼。看了好幾遍,相信不會看錯了。既然如此,那就接受這個結果吧!我還是要花昂貴的學費讀半年語言。
給ruojie打了電話,告訴她我的情況。她說也許很快有機會來東德,一定會過來看我。真高興那麼快有可能見到她。
10月5日(二) 晴
今天一早就去TUDIAS報名。沿著地圖所示的方向,發現我昨天早晨跑步迷了路的那些小道,正是前往TUDIAS的方向。難道真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早有預兆的?
25分鐘後,我站在TUDIAS潔淨的辦公走廊等負責報名的人。從2樓的窗望出去,遠處白牆紅頂的小樓掩藏在綠的黃的樹叢之中。德累斯頓從什麼角度望出去都很美,色彩繽紛。我真的喜歡這裡。但我還是想讀我心目中德國最好的文科學校。想到半年後又要輾轉,真有點累。但就這麼留在工大,我又不甘心。和德累斯頓有這半年的緣分,倒也不錯。
和語言學校老師的交流總是愉快的。在外面我幾乎聽不懂別人說話,也幾乎不敢開口。但這裡的老師都說一口標准而緩慢的德語,就像5月我在北京審核時到歌德學院咨詢時那裡的老師一樣。我也可以用簡單的德語與他交流,這讓我感覺好多了。
果然如ZhouYun所說,這裡有考試的名單和成績。查了成績,還好,沒有再次打擊我的自信心。TUDIAS的老師說,“Nicht sehr gut, aber nicht schlecht.”(不是很好,但也不壞),這樣我的成績有機會讀DSH班,不過這個班也有個分級考試,如果不合格,就要讀低一級的中級班。
很快辦好了手續,他讓我回去好好准備考試,很簡單的。沒有收任何費用,就像我住旅館也不需要押金一樣。這裡做任何事都是先辦事再收費的,人們依靠的是承諾的信用。這種感覺很好。
沿著那些美麗的小路走回來,心情好了很多。既然考試結果已經如此,我就要接受這個現實。剛才知道成績時,曾很遺憾的想,如果聽力好一點,能多考十分,就有機會上免費班了;如果能早來一兩個月,也許聽力口語就會好些… …
但是,沒有“如果”,這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沒有“如果”。現實就是現實,我們不可以改變,只能接受。自己從來不是個運氣好的人,我一直知道,如果我想取得10分的成績,一定要付出12分的努力。
就像當初,上海人天生就擁有的東西,我們要花很多年的努力去爭取。而如今,我又站在一個一無所有的起點,去爭取一些德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不過有得必有失,我們擁有的,比如那些美麗的詩詞,那麼美的文字,德國人就永遠也不會懂得欣賞。
(哈,德國人也可以同樣說,比如我們的《浮士德》的魅力,也是一個中國人不管學多少年德國文化也無法全部領悟的吧!)
又要為考試准備了!不過原本到德國,就是打算花半年時間攻讀語言的。如果半年後順利過DSH,時間上也沒有什麼損失。我失去的,不過是一些錢罷了。用ZhouYun的話說,德語好了,以後還可以賺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