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25日 陰轉晴四月的復活節正式草長鶯飛,春意盎然的時節,我准備了一個多月的旅游計劃終於得以成行。之前雖有些朋友與我討論過同行的可能,但最終卻只有我一人踏上了夜行的火車。不過這也算是我浪跡天涯的最好注解吧。
大概是第一次乘法國夜車的緣故,心裡有些莫名的興奮,好奇地玩弄著周圍的設備,總是不能熟睡。再加上凌晨四五點還要換火車,這一晚算是無眠了。
到達clermontferrand是早上六點多,天還蒙蒙亮,我便拎著大包小包在小城裡逛起街來。這裡看起來雖不現代,但顯得很整潔。最大的特色是到處裝點了噴泉雕塑,不愧是溫泉的故鄉。但我未能按設想找到住處,且無直達puydedome的車,天氣也是陰沉沉的,所以便不想再多留片刻,直接踏上了去sancy的火車。
原本打算在火車上好好睡上一覺,可火車沿山而上,鐵路就建在山崖邊,窗外的景色吸引了我的眼球。山谷下的城市盡收眼底,遠處丘陵的氣勢雖不雄偉,但一座座山頭卻清晰可見。
說來奇怪,車行至目的地後,天氣突然放晴,暖暖的太陽照在身上,精神也好多了。人站在山腳下,終於看清了它的模樣。一面是星星點點蓋滿了積雪,還有人在上面滑雪,一面則是大塊大塊的草坪,走在上面像是軟軟的地毯。
想來中國的名山大都已修好了旅游線路,門口設個收費站,所有的人都往那一條路上擠,而這裡什麼都沒有,連一條上山的路都沒有,但山勢並不陡峭,似乎怎麼走都能走上山頂。
4月26日 雨
今天是我有生以來對自然挑戰最大的一天,歷經千難萬險終得以全身而退。沒想到在地圖上短短的一段路,卻要翻過一個山頭,行至半路,又下起雨來,可我又不甘心輕言放棄,於是繼續向上進發。期間還曾一度迷失方向。好不容易登上山頂才猛然發現,這裡的氣候更加惡劣,大風大雨,人幾乎站不穩。我兩腿已筋疲力盡,渾身被雨淋透,直達哆嗦,若此時我停下來休息,定會凍死在這荒蕪的山頂。雖然全身已不聽使喚,可雙腳還是憑慣性朝前走,意念裡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住。就這樣我終於到達了lac de Guery。可惜我已無心再欣賞風景了,草草拍了兩張照片便又踏上了反程之路。
經過這一天的考驗,我的體力和毅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煉,我想我對未來會更有信心了,呵呵。
4月27日 多雲
要離開sancy了,心裡還真有些留戀,難得有機會住在離大自然那麼親近的地方,推開窗,便能望見那雋麗的河山,好像一伸手就能和他們擁抱似的,感覺好極了。
接著我便一路風塵地趕了一下午的火車。兩邊的景色還真是怡人,法國的鄉下幾乎見不到田地,多半是大片大片的草場,牛羊們快樂地在上面嬉戲。原以為這一天會平淡的過去,可是沒想到火車近至裡昂時,居然停了大半個鐘頭,不知識發生了什麼意外。下了火車才發現車站滯留了大量的旅客,場面有些混亂,讓我想起了中國。不過我也不敢在此地久留,徑直穿越城市趕往宿地。
4月28日 多雲 大風
前兩天還在荒蕪的山林裡出沒,今天則已然在繁華的都市裡漫步了。聽說裡昂曾是羅馬人的首都,現今依然保留著羅馬古劇場和教堂。但城市的大部分地方看上去還是比較現代的,街道四四方方,像是刻意規劃的,我逛起來也方便多了。裡昂給我的印像,它的建設像是在模仿巴黎,無論是建築還是橋梁,還有散落各地的雕塑都有些巴黎的影子。很難讓我找到什麼有特色的東西。所以不出半日,我便幾乎把整個城市兜便了。為了打發時間,我走了老長一段路,想去市區邊緣的公園轉轉,可到了才發現,只見游客不斷湧出,卻不讓人進去。公園門口掛了一塊牌子,“由於安全原因,公園暫時關閉”,牌子是早就印刷好的,想必這樣的事情常有發生吧。我的計劃又一次泡湯,真是掃興。無奈只能坐在教堂前發呆。不一會,就有人跑過來和我搭訕,見是個瘋子,便裝傻,聽不懂。見是兩個西裝筆挺的傳教士,想拉我入會,便和他們寒暄幾句,全當是練練聽力和口語了。不過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發現牆角坐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女子,像是個流浪漢,可手裡卻端了一台很高檔的數碼相機,不停地抓拍過往的行人。一直很佩服這樣的人,為了自己的愛好,可以不顧一切,過一種很純粹的生活。和她相比我又算什麼呢。但我懷疑這樣的日子到底能過多久,想起《阿甘正傳》裡的女主人公,年輕時又是去舞廳賣唱,又是參加各種地下組織,可謂放蕩不羈。可最後還是成了賢良的家庭婦女。
4月29日 晴
算命的說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一天我在外奔波14個小時,換了7趟火車,跑了四個城市,平均每個城市逗留1.5小時,也算是創了我個人新紀錄。不過這樣的安排實在是有些撐不住。飲食起居全在火車上,下了火車就是高強度的行軍,也沒時間停下來歇歇腳。想想自己也有些傻,走了那麼多路,也就是為了拍幾張照片,然後回去在我的大地圖上,把那個城市的名字用筆圖掉。
四個城市中,名氣最響的,當數日內瓦了,但卻是給我印像最差的。原以為會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卻像是阿姆斯特丹一樣,到處是換錢的錢莊,大大小小的賓館給人一種烏煙瘴氣的感覺。地鐵口總是圍了不少意圖不軌的黑人,頓時把我心裡對瑞士的幻想打的煙消雲散。
另外三個則是法國的小鎮,青山綠水、胡光山色,該是適合中國的文人墨客隱居的地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若是李白杜甫能到此一游,定能留下不少佳句吧。
4月30日 雨
許是昨天的疲憊尚未恢復,再加上雨總是下個不停,今天這一天基本上沒有什麼活動,只是乘了兩個多小時的火車,到了besancon。頭一回住在十一層的標房,打開窗戶,眺望遠方,山脊與天空連成一條線,晚上八點半的時候,突然出現了太陽,晚霞映紅了天空,也照亮了山坡上的別墅。窗前還有一張大書桌,真是個伏案作書的好地方。想來獨自一人周游法國,也說是圖一個“清”字,而到現在該是到了極至了吧。
5月1日 晴
今天是勞動節,大街小巷的商店都沒有開門營業,所有的公交也停止服務,路上行人稀少。當然這對我來說早已是習以為常了。但奇怪的是這一天besancon的街頭突然出現了許多賣金蓮花(可能)的人,且男女老少各式各樣的人都有。照例在法國這樣的小攤小販已經很少看到了,難道這又是他們的一個什麼風俗嗎,我不得而知。
Besancon沒有我想像的現代,但整個城市的綠化搞得很不錯,與流經的河流融為一體,優雅協調。城市到處可聽見清脆的鳥鳴聲。但讓我不解的是居然有人舉槍對著樹上的燕子射擊,大概這在法國人眼裡也是和釣魚一樣的消遣吧。
下午我參觀了一個制鹽作坊,是我這些天來第一次買門票進的博物館。破點大的地方竟還被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產。想想中國的廬山,疑是銀河落九天,不知比它漂亮多少倍了,還沒有申請成功,這世界還真是不公平。
5月2日 陰到多雲
經過兩天的休整,我又開始了長途奔徙,不過這一次我幾乎是沿著法國的邊境行進。巴塞爾是我曾在《正大綜藝》裡看過介紹的城市。因為地處三國的交界而出名。但到了那才發現,這裡已經完全屬於瑞士,不僅出火車海關要檢查護照,而且街上的導游信息也全是我看不懂得文字,來往行人說的話我更是一竅不通了。而那著名的三國界標卻建在了遙遠的集裝箱碼頭,使我這個慕名前往的游客走了大半個鐘頭,後來為了趕火車還讓我破例乘了一趟瑞士的有軌電車。
Colmar該是以花出名的小城。但大概是季節未到吧,我除了看見許多十八世紀建造的哥特式建築外,並沒有發現什麼花團錦簇的畫面。於是只能買張明信片留個紀念了。
阿爾薩斯曾經被德國占領過,所以走在路上多半聽到的是德語,即便是法語也帶著濃濃的德國味。但想必自有了歐盟以來,這樣的界限已越來越不明顯了。
5月3日 晴
今天的天氣格外的好,但走在斯特拉斯堡的街頭仍感到絲絲涼意,大概是地處歐洲內陸的緣故吧。也是由於這個原因,這裡才被選為歐洲議會中心,所以斯特拉斯堡感覺還是挺氣派的。如果說南特是屬於小家碧玉的話,那斯特拉斯堡則當是將相帝王了。另外今天我又出了一趟國,花了半天時間,跨過萊茵河終於走到了德國的領土。可奇怪的是邊境上即沒有人把守,也沒有德國的國旗,唯有一幅十幾層高的廣告畫惹人注意,看來德國該是個更開放的國家了。
萊茵河並沒有傳說中的髒亂差。相反,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見底,還有成群的天鵝在水中暢游,游船經過的時候,他們便展開雙翅,翱翔於湛藍的天空,這裡一定是他們最美的生活家園了。什麼時候,上海的蘇州河黃浦江也能夠建設地如此詩情畫意,那城市才定會讓生活更美好。
5月4日 晴
歷時十一天的旅程要結束了,踏上了回家的列車(由於座位已被訂滿,我不得不坐在餐車車廂內),看著窗外的景色飛一般從身邊劃過,過去十來天的點點滴滴也像放電影一樣在腦子裡閃過。好希望火車永遠不要停,載著我升入天堂。
途徑巴黎時,我抽空去參觀了盧浮宮,因為今天免費,光在門口排隊就花了二十分鐘。我也是眾多湊熱鬧的人之一,看不懂裡面的藏品,我的瀏覽速度可是要比走馬觀花還快得多。在感嘆它金碧輝煌的同時,唯一的目的只是為了親眼見一下維納斯和蒙那麗莎。好不容易從人群眾擠了進去,還沒來得及多看兩眼,便又被擠了出來。
如同外國人看我們的兵馬俑一樣,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一件件古羅馬與古希腊時期的雕塑,大概每件作品都會有一段屬於自己的神話故事。有機會一定要給自己補上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