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清晨告別小金河,一路上看到許多藏式的民居,也有古代藏民用於抗敵的古碉樓,類似於古代的烽火台,越是建的高也就是這家人的地位越是重要顯赫。路上我們經過一座“猛固橋”,是當時李先念率紅軍迎接毛、周等的遺址。當地的老鄉告訴我們,這裡原來是漢藏的分水嶺,過了猛固橋就可以一直到藏區的馬爾康。其實不論是紅軍還是國民黨在當時都是不敢在深入藏區的,猛固橋的鐵索和瀘定橋的鐵索一樣,是由8根鐵索,下面4根和側面個2根組成,而鐵索上沒有任何的東西,下面是洶湧奔流的大河,想想紅軍勇渡瀘定橋,真是給人無比的震感!我們同行中還有一位“勇者”還真的走過了這個鐵索橋。繼續上路,一路上我們一直沿著小金河的河岸行駛,由於地勢落差的原因,小金河河水咆哮向前,打在河中的巨石、岸邊的岩壁上激起高高的浪花……
路上看著油畫般的藏寨和樹木植被,路邊的小孩有禮貌的向飛駛的車行禮,給人親切友善的笑容……
來到嘉絨藏寨,整個村寨背靠著山而建,一看就是風光秀麗、土地肥沃的地方。雖然是藏族,但年輕的一輩現在只是學習漢語,當地沒有藏語學校,藏語也只有老人們說,不久的將來丹巴這裡也許也已經給漢族同化,失去原來的語言和文字,留下的僅僅是藏式的建築而已。丹巴當地現在也實行計劃生育,但可以生育二個小孩,一般的藏族人家是一家7口,有父母,祖父母和小孩。藏民的房屋也是以大門面南,所有的牆全部是白色,分三層樓,一樓是父母和小孩居住,二樓是長輩和客廳(有客是兼做客房),一樓下面是養生畜的。二樓的大平台是用來曬糧食的。當地還種蘋果、梨、石榴等水果。
離開藏寨,我們翻越亞拉山口,進入塔公草原,草原在高原上平坦、水土肥沃,草原上還有一座寺廟,沒有人,但保護的很好。遠山的山腰上還有藏民們立的許多經幡,在風中飄搖,似乎在念誦著經文保佑著人們永遠生活安詳幸福。
接下來的美景不斷,路邊是流淌的靜靜的小河,路邊、小河邊都是金色的樺木林、白楊林,夕陽的余暉照在水面上,而金黃色的樹葉隨風飄搖,有幾片落下順著河水流淌下去……我們都陶醉在這如畫的景色中,感受著濃郁的藏族風情。到達新都橋。新都橋――是四川進入西藏的交通要道,在古代就有很多異域的商人走通過入藏進行貿易。當地也常有天葬(如果你想看天葬的話,那你要有足夠的膽量和心理准備,因為很多人看了會一連幾天吃不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