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了,風風雨雨,這大廟,卻愈加莊重!古樸中,散發著一種力量。傳,商時,比干因紂王暴虐無道,諫,而被紂王挖心。比干掩袍不語,面似土色,單騎而南行。他知道到了“心”地,就會長出新的心來。快到“心”地了,遇到了一老婦叫賣“沒心菜”。比干問:菜沒心能活,人沒心如何?老婦說:菜沒心能活,人沒心怎麼能活?比干聽後,長嘆一聲,口吐鮮血,而死。卻霎時,天昏地暗,飛砂走石,卷土成墓,埋比干屍於其中。且,沒心菜護滿墳堆。周遭的古柏,一片悲咽,低頭致哀,樹冠皆平。至盡,比干墓上的菜依然沒心,周圍的古柏都是沒了樹尖的平冠。這無心菜,平冠柏分明在歌頌著比干的為國忠貞。
雖然是傳說,卻深入人心。問當地百姓,比干廟裡有什麼好看的?他們會告訴你,有無心菜,有柏樹都是平頭,紀念比干呢。
一個人靜靜的走在比干廟的甬道上,不是雙休日,游人稀少,少了一般景點常有的喧鬧,多了沉下心來的靜觀。肅穆,安靜,沉積著歷史。比干廟,是一個讓人沉思的地方。
昔日紂王的暴虐、豪華、享樂,都已如浮雲散去。妲己的妖媚、迷人、殘忍,也早已化做了青煙。商朝,成了歷史紀年中的一段罷了。朝歌的繁華何在?酒池肉林何在?而 比干,卻有了一座了不起的墓,一座諸多皇帝名人題詞的廟,有著無數百姓和官員乃至皇帝的景仰、祭拜。而且,這裡還成了“林”姓的“根”--比干被害之後,紂王還要殺他的家人。比干夫人懷有身孕,連夜出逃。逃致野外的山林,孩子出生了。後來,追兵到了,問這孩子姓什麼?夫人怎麼敢說是比干的孩子?就指著樹林說姓林。追兵放了他們母子。周武王滅商後,招回了比干的兒子,就賜他姓林。從此,此地就成了林姓之根。天下林姓的祖先就在此。比干,就是林姓的始祖。
一座3000多年的墓,樹百古柏繞著比干的英靈,130的廟地作祭,歷代皇帝名人的詩詞吊文,都在演說著對忠臣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