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鋪滿回家的路昔日嘗與故交閑聊,言生余必游鼓浪嶼,透過其眉飛眼舞,一個深深的憧憬也悄然鏤於心底。時光漸逝,這種心願變成一片玉瑋。一個偶然,一雙銀翅把我帶臨廈門,當日下午就乘了輪渡之鼓浪嶼,下了船舉目眺去,灘頭空蕩,僅見幾個灰色的碉堡。猜是當年國民黨留下的,人去堡空,此時覺得歷史是那樣的蒼白兀立。自問有多少事可以不再發生,可歷史的承載者就在不遠處的金門島上,將我族復興鎖在一個個灰暗的水泥堡壘下面。
對鼓浪嶼的欣賞是從叫醒沉睡歷史開始的,這讓我始料不及。涉過灘塗,街區漸現,路邊鮮花綠葉,空地草坪茵茵,路面用彩釉鋪就,潔淨如洗。我們先去了海族館,各種異樣魚類:獅頭,牛頭,蝶頭等等,我看的細致,出來已不見了眾人,就漫無目的胡亂走上一條路,走到頭無路可走卻是一家結核病院,此方淨土竟也有結核病人?不僅嘁噓,問了人才知應反身折走,遇見買梨的女女討問方向,順手買了她三只洋梨。據說能治嗓子發炎,初幾口還澀吃到後來味還可以就都吃完了。竊思此地潔淨竟也有嗓子愛發炎者,搖首疑惑----她見我是北人多有嗓子不利者,故討巧賣梨也未知也。一路教堂別墅,直上了日光岩最高處,細雨蒙蒙,放眼遠望,海面上漁船點點,多極了!還能看到小金門的大,二,三擔島,那是青天白日旗的天下。下了岩走不多遠就是一大片稱做港崽後浴場的所在,站在堤上觀千年海水潮漲落,濤聲拍擊著我的鼓膜撞動過我的心岸,就想起了華山上的松濤聲。林森如海,海滔林濤如出一轍。看了一會兒,終於忍不住脫了鞋子跑上松軟的海灘,體會海的湧動,天光漸黯才舍此樂淘回到岸堤。過菽莊花園,穿觀海園,憑欄下俯,潮水擊打礁石飛花四濺。去憑吊鄭成功石像,下道經過一段曲橋,潮水見長,海水放肆的水花沾濕了褲腳,趕著步子走將過去,衣襟褲管已斑駁水漬。成功理石塑像在皓月園內,高約十幾米,斜面相對於廈門海關大樓。依據當年告別父老出海收復台灣而制,園內還有一小碑記著當年解放鼓浪嶼犧牲的軍人,園內屋宇蘭紫色琉璃覆頂,花草點綴四周,很肅穆。天色全暗了,島上燈火初上,琴聲忽悠如空氣飄蕩,優柔寡斷,向著那片人家走去,在一家店裡吃了分快餐,七繞八拐終於乘著輪渡返回了廈門,兩邊等渡的人還不少。
小記:鼓浪嶼位於福建省廈門市西南,與廈門隔海相望僅一千米之遙,因島上有一中空巨石波浪拍打其聲如鼓,故名鼓浪嶼。鼓浪嶼雖有街區鬧市,卻並無車馬之喧,這裡空氣清新,整個小島一年四季草木蔥郁鮮花竟放,有海上花園之稱。此外領游人大為贊嘆的是此地居民普遍酷愛音樂,許多聞名中外的音樂家歌唱家都誕生於此。漫步島上,時聞琴聲,其情其境,無不使人心曠神怡。主要旅游景點有日光岩,菽莊花園,港崽後海濱浴場,鄭成功紀念館等。每年有數以百萬記的游人前來觀光,游覽島上的龍頭山岩峰怪異,在高處為日光岩,又稱晃岩。山頂有兩塊巨大的岩石,一高一低,高的一塊直立,低的一塊橫陳,稱為駱駝峰。在很遠處就可以看到,成為鼓浪嶼的標志。鼓浪嶼觀日處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地點就在這坐日光岩上,清晨一輪紅日跳出海面,頓時萬道霞光,海水被染成胭脂色,漂浮在霧氣中的海島變成了紫色,整個東方海天相連。在鼓浪嶼的西南隅有一個別具一格的園林建築,菽莊花園,占地不滿十畝,但是它傍山臨海,園建海上,海在園中,以園飾海,以海拓園,渾然一體,從園門進去,一堵黃牆會擋住你的去處,視野所及是一個小小的庭院,院內用盆畫布置了一個花壇,只有當你從右邊的眉壽堂或左邊的拱門走出去,遼闊的大海突然展現在你的面前,這就是藏海園的意境。鼓浪嶼沒有大馬路,只有依山而建的柏油路或石板小道,潔淨如洗,小道兩旁是綠樹花草和各似建築的樓房,有的榕樹要三個人才能合抱,米蘭長的比人還高,四季花開不落幽靜美麗賞心悅目。
文於廈門東海大廈95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