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過許多地方,給我印像最深的卻是鳳凰”。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對鳳凰的認識緣於沈從文――一切光景靜美而略帶憂郁,隨意割切一段勾勒紙上,就可成一絕好宋人畫本,滿眼是詩,一種純粹的詩。
十一,我終於踏上了曾無數次勾畫的湘行路線,來到鳳凰――沈從文所描繪的“那個浪漫與嚴肅,美麗與殘忍,愛與怨交縛不可分的地方”。
10月1日-2日
由於黃金周,火車票非常緊張,只購到了10月1日下午上海-懷化的票。上海站人非常多,很多是回家探親模樣的人。火車站永遠是這樣煩亂。
終於上了火車。我們買的是軟臥,4人一間,環境還不錯。軟臥與硬臥只相差100多元,性價比蠻高的。同行的共6人,4女2男。在火車上消磨時間的方法就是吃和打牌。穎的黃瓜被我們一搶而光,小安買的老天姆的鴨翅深受歡迎,在這裡要好好地表揚一番。可惜由於存放不當,當天沒吃完的1包鴨翅第二天全餿掉了。
歷時24小時45分鐘,終於駛抵懷化站。幾經周折,找到了去鳳凰的班車,又經過漫長地等待和2個小時的顛簸,鳳凰就這樣不經意地突然矗在我們面前。星星點點的紅燈籠,嘩嘩地水流聲,讓我有些茫然,仿佛麗江翻版。出發前已對鳳凰研究了無數次,吊腳樓、咖啡館、苗寨、泛舟、聽搗衣聲、趕集……以致有人看了我的行程而驚訝:這個人是不是去了好幾次鳳凰了,怎麼那麼清楚。而對鳳凰,也因為熟悉由最初熱切地期待與盼望而漸漸淡漠。今夜看見的鳳凰莫非真如別人所言,名氣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一切都與別處的風景區別無二致?
第一眼的鳳凰――失望。
住在沱江邊的江邊客棧,靠近北門,站在二樓的陽台,就可以清楚地看見沱江,看見碼頭,還有第一個衝灘處。不僅在陽台上可以看風景,有一間房的洗手間的窗戶也正對著沱江,只要夠膽,還可以邊看風景邊解手。
放下行李,客棧老板娘帶我們去吃晚飯。一路的舟車勞頓,大家早已餓壞了。隨意點了幾樣小菜,就著米飯解決了一頓。當地的糯米酒不錯,我淺嘗一小口,甜滋滋的,好像甜酒釀。
我們沿著城牆下慢慢地行著,從北門走到東門復又折回。夜晚的古城依舊人頭濟濟,很多店鋪都沒打烊,小食攤熱鬧得很。月,有淡淡的光暈,可惜江兩岸太多的燈籠掩住了它的清輝。
10月3日
依照以往經驗,體味古城一定要看看它的晨景。5點半,江對岸打鳴的公雞把我喚醒。天很黑,江上已有做早船生意的游船。6點出門,看店的阿姨被我們喚醒,因為要她開大門,希望沒有擾了她的美夢。
晨曦中的鳳凰,靜謐而安定。而此時的鳳凰是最沒商業味,也是最消魂之時。6點時的城樓,空無一人。我開始感受到鳳凰的美,才能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前赴後繼地趕往鳳凰,不僅僅是因為有沈從文。
早起的人們已經開始一天的生活。小巷中有老婦人背著背簍,氣定神閑地信步走著,我不知她們將要趕往何處、去做何事,只是覺得,若是像她們這樣,隨便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也是一天中最快樂的事。這讓我又想起麗江的一個老太太的話:你忙忙碌碌活八十,我曬曬太陽也活八十,你為什麼那麼著急呢?
江邊有人在洗衣裳,雖未聞“千戶搗衣聲”,但那一聲聲的拍衣聲還是傳得挺遠的。不知是來早了還是來晚了,洗衣人並不多,且洗衣婦也並不美。唉,想想真是,她們過得是正常的日子,而我們卻是不懷好意地揣著另一份心情來觀賞,還要評頭論足,指手劃腳一番。
想看日出,但東面的天紅了一大片卻未見太陽躍出。江邊一溜吊腳樓,上游處多為客棧,下游處則為酒肆、餐館之類。一長排的吊腳樓依江而建,粗壯的木棍做成長長的“腳”狀,深深插入江水裡。跳岩上有一些攝影家(一般看到那種拿著三角架、扛大家伙的我都稱之為攝影家)在拍清早的鳳凰。其實,鳳凰的美無法用鏡頭記全,攝下的只是定格的畫面,鳳凰是流淌著的,是韻律的,每一朝每一刻都有新鮮的東西,無法用鏡頭來記錄,只能用心去體味,去記憶。
走在碼頭邊,不時有婦人上前搭問:坐早船不?計劃中後兩天才坐,便很羞愧地回絕地。做早船生意的都是些私人船,7點以後就要到下游去,北門碼頭只有國營的船可以營運。沱江上的船密麻麻地排著,這些船家掙錢也不容易,撐一趟可能就5元或10元的。這些搭問的婦人多是船老大的婆娘,而船老大便在自家船上等著客人。
虹橋兩頭是早餐雲集處,根據朋友推薦,我們去了橋頭的“老字號粉館”吃牛肉粉。味道還不錯,店的生意蠻興旺的。這兒的早餐不僅做游客的,本地人也基本在這兒吃了。由於時間緊迫,估計另外4位還在睡懶覺,等他們來吃早餐肯定要耽誤一天的行程,便外賣4份牛肉粉,也不管愛不愛吃了。
回客棧,果然,4個人還在梳洗打扮。昨晚讓黑仔飯店的老板給找了輛車,約好8點出發。那4人在我們的催促下匆匆吃完便上路了。車停在虹橋,司機怕我們找不到便在黑仔門口等我們,讓我們首次感受到湘西人的淳樸。本來要去都羅寨,可是一路上司機一個勁地推薦新開發的雷家寨,還說雷家寨和都羅寨原是一家,後來由於錢財糾紛問題,分家了,都羅寨很多景點都被雷家寨收回,所以即便去了都羅寨也看不到什麼景,還要再轉回來看雷家寨。大家都被說得心癢癢,在從懷化到鳳凰的車上看過雷家寨的風光片,雖然覺得並不那麼吸引人,但還是立場不堅定地轉向地雷家寨(事後證明,要堅信自己的決定。)
車行40分鐘左右,抵達雷家寨。雷家寨是一個土家族的村寨,有一個天然大峽谷,放眼望去,倒也翠峰如簇。寨中有免費導游,可以講解。個人覺得,還是請一個導游比較好,不然對這個寨子一無所知。
走下一段山路,遠望有一龍頭倒掛,此處便是湘西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時期的洞中匪城。入洞要戴安全帽,要是脖子上圍個白毛巾、頭頂頂燈,完然一幅礦工打扮。洞中比較潮濕,有幾處低矮處需貓下身鑽過去,不知當年土匪住在這樣的洞裡如何行走,難道也要貓身?整個洞基本沒什麼干燥處,甭說睡,連坐都成問題。導游說以前土匪頭子要鋪干草,坐虎皮,就不會感覺潮濕了。唉,土匪的日子也不好過。當年看《烏龍山剿匪記》時對“鑽山豹”還挺崇拜的,沒曾想自己還跑進了匪洞參觀。
洞只開發了一層,第二層還沒開發。若非套上“匪”,這個洞也沒啥看頭。
離開匪洞,導游先帶我們去看一個小瀑布,由於是枯水期,瀑布真的很小,好像一根銀鏈,滴在水面上也泛不起多少的浪花。不過在雨季,這個瀑布應該會很漂亮的。稍後又去一個土家族的寨子。一路上有好幾處椏柑種植地,聽說這種柑桔很甜,不過我們來得早了些,要到11月份才采摘。導游家就住在這個土家村寨裡,她是都羅寨的,嫁來了雷家寨。我們問她,兩個寨子哪個更好玩一些?她說,雷家寨才剛開發,原始味道濃些。她家的小動物很多,一群小鴨子,黃黃的絨毛,滿場跑,累了便在一個小水塘喝兩口,這群小家伙集體觀念很強,滿場跑沒有誰獨立行動的;兩只剛生育完的小狗;還有一只粉紅色的小母豬,可能後腿有點瘸,走起來一拐一拐,廚房門口堆了一堆豬草,小豬很開心地跑去吃食,閉著眼美美地享受著午餐。我近距離地給它拍了張特寫,後來整理照片時發現這頭小豬竟然有腰身,背上有一道弧線,她們說這是一頭漂亮的小豬。
休息過,導游說帶我們再看一個大瀑布,由於剛剛看過那個小瀑布,所以我們對這個大瀑布也不抱啥希望。爬山太累,到大瀑布處還要行走很長一段路,大家決定坐船。船家開價120,後還至90,他很不情願,但又不願意放棄這單生意。由於是枯水期,船很難行,常會擱著河中的石塊,沒法撐時,船家便站到水中推行。這種行船方式我還是第一次體會。我們6個人的體重加上一艘船的重量,120元真是不貴。水沒過膝蓋,問他冷不冷,他說習慣了。
大瀑布的水比小瀑布更少,導游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說可能是前兩天發電時把水用完了,其實這個瀑布是很大的。我們並不介意,機緣不對,我們來的正是枯水期,又如何能讓它流出嘩小安地水呢。周圍的影致不錯,群山環繞,一派田園風光,有一座小木橋,是用一根根的木頭拼接而成,可能年久失修,走在上面總擔心木頭會斷。
瀑布下的水非常清透,水草叢生,石子滿地。有點像水底世界的畫面。或是因為剛開發,還未被污染,讓我們可以一睹山水田園的自然之景。真心希望雷家寨的村民不要為了金錢而放棄環保,能保住這一潭清水,為後代留下一片境土。
中途經過一家飯店,原想簡單地吃個蛋炒飯,但老板娘說飯還沒煮,1點和司機約好要回程,再煮飯是來不及了。看見有新鮮的韭菜,便要個韭菜炒蛋,還關照要放10只雞蛋。老板娘手忙腳亂地生火、起鍋、洗菜、打蛋,導游看她忙不過來,又怕我們等不及走了,便捋衣擄袖親自上陣給我們炒菜。韭菜的香味在屋內彌漫,刺激著我們的嗅覺和胃。兩大碗炒蛋上來了,可能是各地做法不同,蛋炒焦了,黑黑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的食欲。一掃而光,准備付帳,老板娘說,你們看著給吧。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湘西人的淳樸。
早晨下山時我的左腳扭傷了,但一時並未發作,現在上山回去時便開始給我顏色看。每一步的上山路都是那麼痛苦,此時只覺身如千斤。同行者跑在了前頭,離我是那麼遙遠。山是那麼高,階梯兩邊又無扶攔,恨不得能飛上山去。走兩步歇一歇,咬著牙總算爬上了山。我為我的堅強而感到自豪。等了很久車才來,而我的腳卻越發痛得厲害,竟不能著地。司機說城那兒有家診所,可以看跌打,平時他們也會去那兒看。那家診所在大轉盤處,設在二樓,那個說是醫生也不算醫生的人,好像“老軍醫”似的。病急亂投醫,我也不管那是什麼了,在BO的攙扶下,瘸著腿一步一跳地爬上二樓。“老軍醫”問我是要快點好還是要慢慢好,廢話,當然要立馬就好嘍。“老軍醫”捏捏我的傷腳,我忍不住痛,他說你這樣忍不住我沒法幫你治。我說,我忍著,大概多久。他說,半小時左右吧。我讓司機先送同伴們回去,看完後我坐“慢慢游”回去。“老軍醫”找了藥酒開始給我治療,在我突出的筋上按摩,可能是有心理准備,倒沒有先前那麼痛。他說是外部扭傷,沒有骨折。按摩了20多分鐘,治療結束。感覺似比剛才好一些,對他倒有點刮目相看,說不定真有兩下子。在治療過程中,他始終蹲著,也不找個凳子坐下,倒讓我蠻感動的。他又找了瓶什麼藥酒,還切了些中藥浸在裡面,讓我回去後塗,並要我多休息少走動,過兩天應該就會好了。真有那麼神奇?我懷疑。一瓶藥加治療費只有10元錢。
腳還是不能著地,他讓我多坐一會兒。我說,你的診所開得不好,在二樓,像我這樣的到二樓簡直是折磨。他說,一般我不看扭傷,看骨折,看內科,看疑難雜症,扭傷太麻煩,都讓到醫院去看的。看來還是對我的特殊照顧。不想再坐下去,只想早點回屋休息,忍著痛,下樓等“慢慢游”。他倒還不錯,下樓幫我攔車。車到虹橋,穎和Ma來接我,我們找了輛賣菜的三輪車,2元/人讓他送我們回北門。並約好晚上6點15再來接我。
同伴們去逛古城了,留我一人坐在陽台上看風景。與其是看風景不如說是聽吧,因為陽台比較高,坐著看不到外面的景,必須要站起來。對岸,架起了一面鼓,一女孩正在唱山歌,不時有駛過的船上的人與她對應。江上熱鬧得很,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幾乎所有衝灘的船只都要發出高亢的尖叫聲,這個灘並不險,也猛洞河相比連小巫都算不上,不過叫一叫也為了應景,給鳳凰添點別樣的聲音。
整個下午我都在聽歌、看景、錄像、喝咖啡、想心事,並在歌聲中小睡片刻。也許我要慶幸我扭傷了腳,才讓我可以靜下心來,安靜一會兒。可以看看鳳凰,看看沱江。
6點,同伴們逛完了小城來接我去黑仔飯店吃晚餐。腳好了很多,竟然可以稍著地,也沒那麼痛。心想這個“老軍醫”真是有兩把刷子。那個騎三輪車的小伙子已在北門外等著,非常守時,還提前了一點。黑仔飯店老板小名黑仔,因長得比較黑而得名。位子和菜都是昨天就定好的,靠沱江邊,從窗口處可以看到虹橋,此時天色尚早,虹橋還未亮燈。我們點了當地的特色菜,美美地吃了一頓。席間,有一苗婦來表演節目,全身苗族裝扮,頭戴銀飾,身前別個話筒,身後還有小喇叭,自我介紹她是音樂老師,國慶放假特來為大家表演,唱一首歌10元。我們請她唱了兩首歌,一首是普通話的歌,另一首苗語歌。聲情並茂,字正腔圓。
泛夜舟別有情趣,兩岸燈火疏離,倒映江面,船過水面的輕響,衝灘處湍急的流水聲,木槳蕩水濺起的水花,仿佛一曲慢板,輕柔地讓人心醉。我們包的船要走來回,中途小安她們仨上岸去泡吧,我們便仍坐了船回北門碼頭。逆水行舟難啊,尤其在衝灘處,由於有落差,需要用力把船拉上去。船家先讓我們站到一塊石板上,他再把船拉上去,不知是晚餐沒吃飽還是他原本就力氣小,拉了幾次都拉不上,還往後直退,看著真有點為他擔心。包個船來回才50元,可他花的力氣遠遠超出這個價錢。在這裡,掙錢還是不太容易,老百姓的生活還不算太富足,他們所期望的也許只有黃金周來得人多一點,可以借此多賺一些,畢竟平時生意清淡。
10月4日
今天的行程是德夯-矮寨公路奇觀。
經過一夜修整,我的腳基本無大礙,不過為了鞏固,也為了明天可以自由地去趕集,所以決定今天留在古城休息。
睡了一個懶覺,直到12點才爬起來,窗外陽光亮得好暖。我為自己安排了古城半日游。午餐吃了社飯,很香,還有腊肉。社飯與一般飯是不同的,要采擷鮮嫩的蒿菜,把它洗淨剁碎,在石板上把苦水揉盡,然後放在鍋裡焙干,與切成碎顆的腊肉拌葫蔥炒香,再按3:1的方法,把1/3的粘米煮到半熟,再把2/3的糯米倒入鍋內與粘米煮熟,然後把事先炒香的蒿菜放進鍋裡拌合均勻,蓋上鍋蓋燜上半個鐘頭就可吃了。到了鳳凰一定要嘗嘗社飯,不然真是要遺憾。
順著回龍閣方向一直往下,可以去到沈從文墓地。也可以坐三輪車,讓車夫拉你去。坐在三輪車上,吃著社飯,想著沈老先生,他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奇幻的湘西,不僅僅是“匪區”、“蠻夷之地”,她是淳樸而美好的。
沈先生的墓地非常簡陋而樸素,那塊五彩瑪瑙石制成的墓碑的兩面刻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識‘人’”、“不折不從,星頭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那塊五彩石並沒有五彩的光亮,就像沈老先生的一生,質樸、溫和,不燦爛奪目卻有著深深地震撼力。下山時,遇一男一女詢問:上面有什麼可看的嗎,還有多少路?我說:上面是沈從文的墓地,沒有多少路,很快就到的。那女的望望山上說:太累了,不爬了,墓地有啥好看的。
一聲嘆息,這樣的人來鳳凰真是褻瀆。
從墓地回來,陽光還是暖暖地照著,在回龍閣路過素咖啡,網上推薦這家蠻有特色,是一對來自廣州的兄弟為了享受鳳凰的一份悠閑,在老吊腳樓開的一家很正點的小咖啡館。有點像留在麗江的人,也是為了那一份悠閑。店有兩層,樓下那層可以更靠近沱江,從窗口也可看見虹橋。我要的拿鐵。喜歡看它三個層次分明的顏色,咖啡做得好不好,從顏色上也可分辨一二。我不知在店裡的是哥哥還是弟弟,光頭,額下留一小撮胡子,不知這是否也算是店的特色。一旁有一對小情侶,那女孩問我:一個人來鳳凰?我說:不,我還有朋友,他們去德夯了。她問我從何處來,原來那麼巧,大家都是上海的。那女孩帶著鳳凰人頭一塊的頭巾,不過蠻好看的。
離開咖啡館繼續無所事事閑逛,看別人拉姜糖、拍照、在一家家小店中尋覓不一樣的風情。路過沈老先生的故居,當然也要去看看。20元一張的門票,如果只是看看屋子和家具擺設,會很失望;可以聽講解員講述先生的生平。
故居門口有專門出售先生各種版本的著作和關於湘西的書,買了一本《品讀湘西》,喜歡封面的那個女孩,湘女多情,而她卻又帶著一股憂怨,取一葉輕吹。買書,更為了可以蓋兩枚章――沈從文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參觀故居紀念。
發短信問同伴們的行蹤,曰:已在回程路上。轉到一店門口看見有賣擂茶,想起多年前曾在桃花源喝過,還曾親自擂過,便要坐下小憩。一抬頭,原是“小城故事”。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擂茶10元/份,奉送兩碟小食。店內只有三張桌子,坐的是小竹椅子,就像從前夏天乘涼時坐的那種小竹椅。邊喝茶,邊翻看剛買的書,邊等待那一行回程的人。
鳳凰與麗江有些不同,在麗江,咖啡館內的人比較多;鳳凰可能還未成氣候,許多路人經過“小城故事”時都往裡張望,還有人問這是干嗎的。難道看不出是一家咖啡館嗎?
同伴們抱怨德夯不好玩,因為是枯水期,沒水,還不如留在古城裡呢。我慶幸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10月5日
今天是可以看鳳凰的最後一天,晚上便要去吉首了。清早,再一次早起,只想多看一眼鳳凰。再泛一次小舟。
早晨與夜晚景致不同,清晨可以看得更清,而且可以衝兩灘。一路行走,船家還向我們介紹兩岸風情,船夫兼導游。送我們上岸後,他又急急趕回去,想在7點前再能坐一船生意。
不想走回去,便坐三輪車。巷子裡停了好多輛車,可是都沒有座位,原來這座位是可以拆下來取走的,也防止被人偷了車。高喊兩聲,便有三婦人出門,我們只要兩個車,其中跑得慢的那個只能折回。平時是漢子拉車,在未正式營業前,便由婦人來拉,也許是她們體諒自己的丈夫,留存體力。不過女的拉總不如男的穩。
在虹橋喝豆槳、油條。
今天要去腊爾山趕集,恰逢二,這也是我們在鳳凰唯一一次可以趕集的日子。早早地出發,先去山江苗寨博物館,花兩小時聽吳艷菊講解員講述苗家歷史。這是原來的苗王龍雲飛的住所,現在改成博物館了。這個博物館非常值得去,還可以對自己所感興趣的那些苗家故事、傳說有所了解。
在往腊爾山的途中會經過天下第一大石橋,這座橋又名烏巢河大橋,飛架於烏巢河深谷之上。在大橋未建成之前,這裡的交通非常不便,人跡罕至,村民若要出去趕個集至少得走兩個多小時的山路,生活的環境相對封閉。橋建好後,當地人民的生活方便許多,可以說是政府給苗家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
腊爾山是鳳凰縣的一個鎮,每逢陰歷二、七有集市,當地人會在集上買賣他們的食品、生活用品、手工藝品等等。我是第一次趕集,興奮,好奇。很多人都穿著傳統服飾,女的還掛著叮叮當當地胸飾、耳環。所謂的集市,是一個很大的、露天的、就像上海常見的小菜場一樣,人很多,貨物也很多,什麼都有賣,還所有分類,賣家禽的、賣水果的、賣日用雜貨的等等,分門別類,排列整齊,也還專門留出通道可以給趕集的人行走。我第一次看見掛面是扎成一捆地賣的。在電視機商店門口,男女老少扎堆在看電視。如同我們幾個快樂地享受著趕集的樂趣,當地人也一樣享受收獲後交易的樂趣。我們在集上逛了一大圈,基本都轉遍了,還買了桔子、涼薯,也算是一種收獲吧。只是遺憾,沒看見趕“邊邊場”的,也許是我們太專注於感受趕集的樂趣了吧。
車子把我們送到吉首,要趕晚上的火車回長沙。
鳳凰,就這樣和你道別,“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留下一段美麗心情,在這個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