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恆山、懸空寺—大同(六)

作者: 往往

導讀五台山—恆山、懸空寺—大同(六)———南山寺 從龍泉寺下山,還乘公共汽車,還是2元,在中途下車,就到南山寺了,這裡去的人很少,一來因為車不方便,公交車下來以後還要走一段山路,況且這裡修繕不夠,顯得破敗,來的人就更少了。我在山下騎了一段馬,順著大路,馬把我們馱到南山寺的後門。趕馬人是個挺有見識的人,他告訴我們他的馬參加過許多電視劇的拍� ...

五台山—恆山、懸空寺—大同(六)———南山寺

從龍泉寺下山,還乘公共汽車,還是2元,在中途下車,就到南山寺了,這裡去的人很少,一來因為車不方便,公交車下來以後還要走一段山路,況且這裡修繕不夠,顯得破敗,來的人就更少了。我在山下騎了一段馬,順著大路,馬把我們馱到南山寺的後門。趕馬人是個挺有見識的人,他告訴我們他的馬參加過許多電視劇的拍攝,包括三國演義大型電視劇,這馬是受過訓練的,騎上果然不像其他的馬,很是穩當,一點也不顛簸。好馬就是好馬,不一會兒就到了。進得廟才知道這裡的規模有多大,據五台山辦事處和佛教協會編印的《五台山寺廟簡介》,南山寺創建於後梁(907-921),建在海拔1700米的正南山腰上,七層金碧輝煌的殿宇和十八處院落,層層高起,氣勢磅礡,真可謂殿宇林立。再配上泉水潺潺,古柏參天,浮雕溢美,如皇宮別墅一樣富麗堂皇,似靈霄寶殿一樣氣像莊嚴,在似錦緞的山坡上,顯得格外壯觀。現在看來雖沒有那麼富麗堂皇,但它的規模卻非一般廟宇所能比擬。趕馬人因為希望我們再騎他的馬下山,所以義務導游了一段。

南山寺的前身,下三層是極樂寺,上三層是佑國寺,中一層是善德堂(居士和善人的住所)。由於年久失修,到了清朝末年已經坍塌。1914年,由東北善人姜福忱和普濟和尚將原有的極樂寺、佑國寺、善德堂三處合建,由於寺院坐落在正南山上,因而得名南山寺。是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

整個寺院全部以青石和漢白玉石構成,工程宏大,規模壯觀,自成一格,動工23年,所費不貲。完工後的南山寺,本可能成為五台山首屈一指的寺院,但由於七七事變停工未竣,故極樂寺、佑國寺、善德堂名稱仍相沿未改。即使是這樣,規模之大也是難以想像的,我們從一層院落上去,看到一層,又一層,不知到底上了多高,還有一層等在上面。從已完工的正門來看,門前是三座門,系高大漢白玉牌樓,是仿照原北京天安門前的三座門建造的,上刻楹聯和匾額以及完工的時間。民國26年(1937)3月15日。由於普濟和尚是九宮道道首,所以對聯、壁上題字、石雕兼有佛教、道教和民族傳統文化多方面的內容。在牌樓下面是用整塊青石砌成的一百零八級台階:青石台階分為三段,每段三十六級。上段三十六級代表三十六天,道教稱神仙所居的天界有三十六重,每一重都有得道的天神統轄。下兩段共七十二級代表七十二福地,道教稱大地名山間仙人所居勝地。盡管工程未完,此寺仍有殿堂300多間,占地面積37175平方米,成為五台山較大的寺院之一。這裡更為有名的是後梁時期所塑十八羅漢,他們安置在大雄寶殿內,此寺的大雄寶殿遠近馳名。除羅漢外還有漢白玉雕菩薩像和《西廂記》壁畫,藝術價值很高。在十八羅漢裡,睡羅漢最有名,也最吸引人。他姿態奇特,栩栩如生,古代匠人鬼斧神工般的技藝使人贊嘆不已。五台山任何寺院的十八羅漢都不能與之比擬,其中有坐的,有躺的,有前傾的,有後仰的,還有說話的和側耳細聽的……神態生動,如笑如語,惟妙惟肖。據說,南山寺的羅漢有一奇觀,當你參觀畢,回頭看時,十八尊羅漢都在望著你,那眼神令人心動,似在祝你一路平安。不過參觀這一古跡,由於殿內光線較暗,必須大開正門。我們去時因為人少。沒能大開正門,那樣的神奇效果自然也慈禧太後親筆寫的“真如自在”石刻,長1.74公尺,寬85公分,每個字34公分見方,正中上方還有御印,方形,邊長11公分,光緒十八年(1892)刻石。石刻上的字筆力老成,氣勢雄健,極像老先生的手筆,使人難以相信它竟然出自婦女之手。相傳慈禧太後聽說普濟和尚能打坐靜修許多天不吃不喝,便詔令普濟人京,親自觀試,果然如其所聞(另一傳說,說是慈禧太後很賞識普濟和尚淵博的佛學,在京接見了他),因而親書“真如自在”四個字賞賜他。普濟從京回來後,把“真如自在”四個字當作至寶刻石,一方面供奉,一方面拓印出賣。因此,在七七事變前拓片流散各地很多。跨進佑國寺,不論是圍牆上還是欄杆上,到處是漢白玉浮雕。來到這裡,仿佛走進工藝美術商店一樣,琳琅滿目的浮雕,使人看了眼花繚亂,應接不暇。這些石雕,就內容來說,屬於花鳥蟲獸的,有松竹梅、瓶中花、行獅臥虎、鮮桃石榴、鳳凰展翅、鹿登梅山;屬於歷史故事的,有朱買臣負荊讀書、李密掛角觀卷、三顧茅廬、火燒戰船、蘇武牧羊、姜太公釣魚;屬於神話傳說的,有吹簫引鳳、松下問童、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孫悟空登天、鐘子期彈琴。此外還有福祿壽三星高照、鹿鶴同春、二龍戲珠、琴棋書畫……造型優美,生動傳神,簡直是一派流光溢彩的神仙境界,耐人尋味。這些雕刻遍布在欄杆、牆壁、廊柱以及石碑上,不知道要花費多大的人力和物力。站在高高的漢白玉欄杆後邊,遠處的山籠罩在白色的煙霧中,你會覺得你已經脫離了塵世,仿佛到了天宮。眼前的青山翠柏,賞心悅目,雨後的清新空氣,使人心曠神怡。

到此我們結束了五台山的旅游,也許我記述的寺廟太多、太繁,使得生活在如此快節奏下的人沒有耐心看下去。我以前也是這樣活得匆忙,回首一想,竟不知生活的味道,所以我現在開始靜下心來,每一件美好的東西都讓它留下印跡,每一次參觀都讓自己有所感悟,至少獲得一些知識,也算一種陶冶吧。當然我也希望通過我的介紹,給去這裡的人一些提示,至少知道有哪些值得看的,這樣的旅游才有情趣。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