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多次到黑龍江,記憶中哈爾濱是個不錯的北國城市,還是聽過王剛播講的評書夜幕下的哈爾濱時候,順著中央大街,找到了馬蒂爾餐廳,要上罐牛,紅菜湯,俄式黑面包,還有其他的就不記得了,吃吧。坐船到太陽島玩,鄭緒嵐的歌聲很美,所以特意去看,大失所望,很簡陋,還不如當時北京的八一湖呢!在一個木板棚裡,一個小青年在昏黃的燈光下,拿把刀子在我的臉上劃了一下,還問:這刀子快嗎?我鎮定的說:試一下。於是,大家各自走開。 也曾欺負過別人,一次,和一個哥兒們一塊到哈爾濱,入住一飯店,那時,還沒興包房,是四人間的,當時已有一人住下了,我們倆進來後,以很晚,那人正看電視,我很困,就急急躺下,但電視的聲音和白光弄的我無法安睡,我的朋友有絕的,拿過遙控器亂按一氣,說有球賽,那人咦了一聲,說:我正看著呢?我的哥兒們說:看球賽,看球賽。結果那人無法,只能郁悶的倒頭而睡。第二天,我的哥兒們對我大笑。
我去時不是夏天,所以不見當地人用臉盆盛啤酒喝的景像。
青崗,哈爾濱以北,到了當地,與縣裡的頭頭一起喝酒,是當地的甜菜釀的,很純,結果大醉,但縣長先倒下,事情也辦好了。
郎鄉,地處小興安嶺中部,屬依春地區。看過林海雪原,就知道小火車了,從林海中呼嘯而過,白煙繚繞。有很多山蘑,住在木屋裡,燒著劈柴,喝著老酒,真爽!也進了老林子,沒敢走多遠,十月裡,就下大雪了,下午3:00左右,林子就有點黑了。當地的小市場有賣山菇的,還有些林子裡打來的動物。
佳木斯,在火車上,聽別人講,當地治安不好,嚇的我下車就奔了當時最好的賓館,白天鵝賓館,不錯,在旋轉餐廳,吃了有名的大馬哈魚。看著松花江在在流淌,頓覺食欲大增。
北安和依安在北大荒,真是好糧倉,從下面看,就是一座高高的壩,到了上面,卻很平緩,田裡種的是玉米還有什麼的,當時真是黑土地,肥沃的很!放眼過去,一片秋色。
在依安等火車時,車站廣場沒有燈,覺得四周的人要搶劫似的,幽幽的眼光。
北安往北就是五大連池,再往西就是查哈陽,與內蒙古接壤,是個位於大興安嶺的農場,我去時可是林木茂盛,只不知後來的興安嶺大火是否燒到它。
往北就是黑河,路過愛輝,想起了屈辱的愛輝條約。黑河對面的布拉戈維申斯克,也叫海蘭泡,上學時學歷史,知道有個慘案。過去的黑河只是個小鎮,由於邊貿的原因,有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對面也發生了巨變,對中國商品極度渴求,請注意,只是一陣風,後來的浙皮子把市場毀了,中國制造意思就是一天或一周貨。
齊齊哈爾是個工業城,有些污染,找到當地的紅梅西餐廳,大撮了一頓,便宜!
在黑龍江其實還去過一些地方,只是當地有人陪,沒有太多的自由,所以感受不多。
說起吉林,大家會想到霧凇,還有其他的麼? 東北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人參可在吉林。最近的一年,人參價跌的跟蘿蔔似的。
多次路過長春,但真正在此停留還是在1989年,北京正在學潮,我於6月3日自沈陽坐火車到了長春,但無法在車站下,因為學生們把鐵道堵住,於是在孟家屯下車而徒步到了市內。先去的長春一汽,在廠門口,把門不讓我進,以為我是串聯的學生,直到我拿出工作證才放我進去,我當時出校門好幾年了,只是依然青春。
記憶中,長春有個斯大林廣場,城市間行駛著有軌電車,就在電車上,平生第一次被小偷得手,但拿走的是一瓶擦臉油!
汽車城還不錯,因為有項目,所以看了許多的車間,對該行業有了初步的認識。
看過末代皇帝的居所,遂感嘆寄人籬下的悲哀,那也叫皇宮,比個四合院大不了多少,傅儀好像沒穿個龍袍什麼的,多的是軍服了,真個愧對先祖。
四平,知道解放戰爭史的人,就知道何為血戰,四平就是一面鏡子,林彪知道了國民黨也有能打死戰的將領,東方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真是一將功成萬骨寒。當地的人們都知道四平血戰,別管誰贏誰誰輸。
撫松是抗聯的地盤,在長白山洗溫泉,喝著燒酒是個愜意的事。
遼寧造訪過太多,先回憶起來,仍有無限感慨!
沈陽,省府,當時是個重工業區,一般講道裡道外,遼大還不錯。有個電視塔(北京還沒建),當時商業區不多,印像中有個中興大廈,附近算是熱鬧的。瞧過北京的故宮,那麼沈陽就無所謂啦。但要研究清史,一定要看看滿清發跡的地方,陵墓挺多。最大的屯是哪?蘇家屯!在沈陽,可以品嘗一下老邊餃子。溝幫子的燒雞算是關東第一燒雞,過去到沈陽,路到了這兒,總要買一只嘗嘗。
鐵嶺是個不大的城市,但覺的東北二人轉特有名。
要去大伙房水庫釣魚要路過撫順,雷鋒的故鄉。當地的煤不錯。
遼陽,因遼化而出名,因與當地領導關系不錯,曾十幾次訪問過,在車站,小公共的招呼帶著口音:遼化,遼化了。其實遼陽還有個白塔,但我去時,一直在修,未曾露出真面目。這一帶,飯館的大門上多掛一面藍晃子,燈一般是日光燈裹著粉紅或其他顏色,覺的慘兮兮的,現在,聽報道,路兩邊淨是卡拉,發廊,真是時代在變呀!
有一次,在10月到了遼陽,當地大白菜已經上市,於是在市場買了棵,找家飯館做了一臉盆熬白菜,我和一個哥兒們愣給包圓,結果回到飯店,我們倆整晚沒睡覺,淨上衛生間,喝的太多!
在遼陽時,菜裡很少有油,什麼干豆皮炒辣椒,真干!沒辦法,我只能買罐頭添肚子。到了晚上,也沒有什麼節目,睡不著,買瓶白酒,猛灌幾口,暈睡下去,我的白酒就是如此練出來的。要打牙祭,去市裡的一家烤鴨店,暴撮一頓。
鞍山除了鋼鐵之外,還有個千山,上過兩次,當時認為像天津的盤山。木魚石的傳說這裡可以考證一下。很早有部電影在這拍的:古剎鐘聲。許多年後,有新聞講在千山發現大佛,是純自然而成,大概是個山的輪廓,不得而知。
在湯崗子有溫泉,可以洗滌滿身的勞累。
中國有很多的熔岩地形,也有很多水洞,北方的就是本溪水洞。
說道沈陽,當時覺得污染大,現在重工業不多了,搞了些草,廣場,有點上鏡。
海城提起,就想起那場地震,岩石構造的原因吧,當地的鎂砂很豐富,我認識幾個朋友,這些年已跨入千萬行列。這一帶還有滑石。
營口因北有沈陽,南有大連,遮蓋了其港口的魅力。但大石橋要熱鬧些。
美麗的丹東因鴨綠江和朝鮮聞名,江邊有許多排擋,只是對面的夜色黑漆漆的。
大連是個美麗的半山城,但當地人卻愛去金州玩,當時住在天津街,是條商業街。當時的大連可不像現在綠草茵茵的。淨種草了,大連人那時可是牢騷話多,可現在呢?
盤錦的東北大米很有名,還可以在秋天品嘗一下膏蟹。
錦州可能在解放戰爭中而名氣大增,但其化工廠在工業口叫的很響。曾與當地的領導共席,被告之要在錦西建個碼頭,不知進展如何?
為了看海上日出和落日,特意從大連坐船到天津塘沽,然後倒汽車,火車回到北京。
記得當時是夏季,買不到三等艙,只能在四等艙屈就了,放下行李,已是下午4點鐘了,於是與同事一起跑到後甲板上,看輪船徐徐駛出大連港,出了防波堤,道一聲:大連,再見!又到了前甲板,看夕陽尚在西邊斜照,微波蕩漾,有海鷗追逐。終於有人高喊:瞧,太陽。是的,大海上的落日是不甘心的,一點一點下去,晚霞映紅西邊一片,仿佛海水都感動了,靜靜的,海風微拂,人們都在留影,是啊,生活在每一天,該好好珍惜!太陽已經落入大海中,猛然又往上一躍,留最後光輝一剎,終於沉寂。夜來了,大海變的有些肆虐,黑漆漆叫人不感靠近船舷。於是回到鋪上囫圇睡下,不知天下。直到有人走動吵醒,原來在說看日出,又睡眼惺忪的爬到前甲板上,人不多,天尚黑,海風特冷。哆嗦中終於天色變淺了,東方有了點光線,看!太陽像是突然掙脫束搏一樣,突的跳起,飛快的溢出海面,然後拽出朝霞披上晨衣,人們在對大海呼喊,對太陽遙望!新的一天,新的期盼就這樣開始了。
東北三省,從1992年起我已近九年未再踏入(1986-1992年,數十次赴東北各地),真希望再一次見到黑土地,喝一杯甜菜或玉米釀造的烈酒,去當地的工廠轉一轉,畢竟,許許多多的發電設備,化工廠,糖廠均留下我的足跡。當然還有這片大地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