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勝-桂林-陽朔攻略與隨想之龍脊梯田

作者: 丁香結

導讀龍勝-桂林-陽朔之行(9.27-10.9)攻略與隨想 楔子 十一打算出行,但計劃去桂林卻是一件很偶然的事。蟄居在家已經2年多了,那一次驚喜的徽州之行也因非典而擦肩而過。再不出去曬曬太陽,人就該發霉了。 可巧翻開9月份的《旅行家》,滿眼的桂林山水。“暴走桂林”,一個多麼吸引眼球的字眼,好,就去暴走桂林吧。 得知懶豆和Cloud的計劃與我們不謀而合時,心中一 ...

龍勝-桂林-陽朔之行(9.27-10.9)攻略與隨想

楔子

十一打算出行,但計劃去桂林卻是一件很偶然的事。蟄居在家已經2年多了,那一次驚喜的徽州之行也因非典而擦肩而過。再不出去曬曬太陽,人就該發霉了。

可巧翻開9月份的《旅行家》,滿眼的桂林山水。“暴走桂林”,一個多麼吸引眼球的字眼,好,就去暴走桂林吧。

得知懶豆和Cloud的計劃與我們不謀而合時,心中一陣狂喜,他倆一直是我們心儀的玩伴,天下居然能有如此的巧合。

臨近出發,精靈鼠突然騰出了空,申請與我們同行,隊伍又壯大了。

定計劃,查資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只有10幾天的時間,一天都不能浪費,美景無限,怎樣才能一網打盡。

當地的聯系方式,注意事項,每日的行程,匆匆填滿了10頁紙,當我的攻略升級到V2.3版時,我們開始上路了。

9.27 出發

下午4點的火車(T5,16:16pm-次日16:30pm),第一次負重旅行,緊張,欣喜。精靈鼠在桂林跟我們碰頭,他的裝備要幫他帶過去。於是,我跟左岸,2個人,3個大包,我們是那天西站裡最誇張的游俠。

車過湖南,車站裡便開始有米粉和沙鍋飯賣,連碗5塊。土窯做的碗和煲,都讓你拿走,很是詫異。

Tips:

1. 北京到桂林有2趟火車:

T5(北京西-南寧),北京西16:16pm-桂林次日16:30pm;

K21(北京西-桂林),北京西9:00am-桂林次日11:58am;

硬臥下鋪430元,中鋪416元,上鋪401元。

9.28 桂林-龍脊古壯寨

火車如期正點抵達桂林,精靈鼠如期等在車廂下,桂林就像北京的三伏天,熱浪滾滾。

火車站出站左轉五百米左右就是汽車站,按照攻略,先該去吃一碗汽車站對面的老明記馬肉米粉,網上驢友N多人推薦過,一定是要一嘗為快的。左岸和精靈鼠都不捧場,我只好獨自享用。一兩米粉3塊錢,好吃不貴。我啜唇作響引誘他們,他倆終於經受不了誘惑,喝了湯,晚節不保。

到汽車站買好去和平的汽車票,上車前聯系好驢友提供的龍脊古壯寨旅社老板廖忠建,談好價格,放心上路。

車出桂林不久,沿途風光無限。廣西的山多以岩石為主,山上布滿青竹,微風掃過,婆婆娑娑。路邊地裡,果樹漫布,芭蕉三三兩兩,瀟瀟成趣。若隱若現的暗灰色木樓漸行漸遠,滿眼的滴翠,滿眼的異域風景。

廖忠建師傅和他幫我們聯系好的車如期在和平路口等我們,他哥哥在和平路口開了一家飯店,木質結構的平房,和周邊環境很相宜。進店裡喝了杯涼茶,稍作修整。來接我們的車是一輛SANTANA,3個包把後備箱塞的滿滿的,我們坐上車,蹶塵而去。

從龍脊古壯寨進入龍勝梯田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逃票。現在,梯田的門票是50元/人,龍脊是唯一可以逃票的關口。開車的李司機心知肚明,於是,我們一馬平川的駛過售票口,平安無事。

車在龍脊村的一條悠長的柏油馬路上停下,路的一邊是山,一邊是涓涓溪流。我們快速的整理行裝,廖師傅是個熱心人,主動要求幫我背包,我這個好攝之人,正好樂的挎上相機,邊走邊拍。

廖師傅腳穿一雙塑料涼鞋,告訴我們,他家在古壯寨廖家寨,大約2公裡的山路,看了一下海拔表,龍脊村大約海拔400多米。

往回走不遠右拐,上了一座小石橋,溪水潺潺,別有洞天。石橋過後,緊接著是上升的石階小道。青石小徑彎彎繞繞,身旁是黃綠相間的水稻梯田,田園美景,宛若置身世外桃源。迎面走來的村民,跟我們熱情的打著招呼,一個很斯文的學生模樣的男生,手提一個竹編的粗眼小筐,裡面5,6只毛茸茸的小鴨子,我忙打聽,原來,小鴨子是要放到稻田裡吃蟲子的,又是一個意外哦。

廣西濕潤的天氣,不一會兒我們就開始汗如雨下。2公裡的山路走也走不完。廖師傅足登塑料涼鞋,晃晃悠悠,不緊不慢,我們幾個開始喘上粗氣,這時,行程才剛剛過半。

好累好累,美景已經入眼不入心了……

大滴汗珠滴落石徑,堅持,盼望……

天開始漸漸黑下來,古壯寨開始出現在視野裡。黑褐色的寨子,被大片的梯田包圍著,炊煙寥寥,燈火搖曳……

寨邊有棵千年老樟樹,需要3人環抱,繞道前去,果然靈氣逼人。老樟樹邊不遠處,有一塊清朝石碑,是古壯寨百姓紀念當時一位為民減稅的好官而立的,廖師傅說,他父親能背誦上面的銘文。

臨近寨子,小徑上開始有往來田間村頭的村民了。古壯寨的村民非常友好,看見我們身背大包,步履蹣跚,都紛紛站住讓路,真讓我們有種賓至如歸的感動。

接近寨子的第一個建築是古壯寨小學,當地比較貧困,因此急缺老師。精靈鼠當即揚言要留下來當老師,我和左岸都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整個寨子依山而建,共有3個小寨子,分3個姓氏,分別是廖、侯、潘,均為壯族,廖家寨在寨子的最上面。

繼續上升,進入一座小石門,橫幅上刻著萬年門。進入萬年門,便進入了廖家寨。廖家寨裡住著百戶人家,錯落有致。廖師傅家的龍泉旅社,已經居住4代人,有百年歷史。此時再看看海拔表,接近900米。一下子,我們上升了400多米,厲害。

廖師傅家的老房子下正好是一個泉眼,龍泉旅社也因此而得名。我們在這裡,喝的,用的全都是礦泉水,奢侈呀。

整個小樓分為3層,木質結構,一層為石板,通往2層的樓梯先經過一塊由大石雕成的幾級台階,石階之上是木樓梯,上到2,3層,都是單層的木板地,踩在上面咯吱作響。一樓是大廳,門口還開了個小賣部。客房在2層,3層還有一個平台。

這一天是中秋,我們和廖師傅一家一起吃了團圓飯。

卸下大包,我們也成了半個主人,當地家家備有涼茶,放在不鏽鋼大水壺裡。自己倒上,細細品味。初入口怪怪的,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揭開壺蓋,裡面居然靜靜的躺著一塊巴掌大的桂皮。龍脊茶是龍脊3寶之一,這種茶加桂皮的做法,慢慢習慣了,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溜進廚房想幫幫忙的,廖師傅已經殺好一只雞了,我們便真成了“有朋自遠方來”,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喝著廖師傅自家釀的成年米酒,頻頻舉杯,品嘗著我們帶來的月餅和石榴,拉拉家常,一個如此其樂融融的中秋之夜。

中秋的月光,宛如溫柔的薄紗,靜靜地輕撫著廖家寨。輕推木窗,微風習習,吹面不寒。

趕緊拿著帶來的音箱和CD,提著茶壺茶杯,坐在撒滿玉米粒的三層平台上。周圍若隱若現的彌散著清新的泥土的氣息,你會恍然間感到,你正在如此的親近著大自然,你正在盡情的享受著這“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田園樂趣。在這個美妙的中秋之夜,蔡琴低沉,綿長的嗓音,了了擾擾,繞梁而過……

足矣。

Tips:

1. 要去龍脊古壯寨,在汽車總站買去和平的車,是慢車,中途下車,跟司機交代在和平路口下。票價12元/人(不含保險)。桂林到和平全程約需2小時左右。這是逃50元門票的必經之路。

2. 在龍脊古壯寨的吃住可以跟廖師傅聯系好,廖師傅一家都很熱心,人很好,尤其是後來跟桂林、陽朔很多當地人比較,更覺得廖師傅是當地難得的實在人。在廖師傅家的龍泉旅社住,第二天,要想完成龍脊-平安寨-大寨的穿越,還可以請廖師傅作向導。

3. 廖師傅聯系方式一:廖忠建,0773-7583085,13005946736,古壯寨龍泉旅社

廖師傅聯系方式二:和平路口,恆源農家餐館(廖師傅哥哥的店),0773-7582648廖貽恆。

4. 參考費用:住:15元/人/天;包車(和平路口-龍脊村)40元,SANTANA。

9.28 龍脊古壯寨-平安寨-大寨

清晨,涼爽而濕潤。我慵懶地躺在窗邊鋪著白床單的床上,任憑雞鳴和犬吠將我游離在半夢半醒之間。周邊彌散的是木屋淡淡的木香,隱隱的,窗縫裡透過絲絲晨光的氣息。我貪婪的吸了幾口氣,盡情的享受著來自山間的禮物。

左岸和精靈鼠早已去感受晨光中的村寨去了,他倆興奮的叫聲圍繞在木樓的周圍,若隱若現,漸行漸遠。

漸漸的,晨光不再是那樣輕柔了,我倚在木窗邊,窗外,寨子沉黑的屋瓦沁在一片碧綠裡。遠處的山在晨霧中,依舊透出秀的影子。

今天計劃走到大寨,昨天已經跟廖師傅說好他帶我們去,住處他也已經替我們聯系好了,叫做美景樓。今天將是辛苦的一天,從古壯寨走到平安寨景區大約需要半個多小時,而從平安寨到大寨則需要5個小時,今天這一天,注定要在路上了。

晃晃悠悠下了樓,等待我的是廖師傅家清早自己磨的新鮮的豆腐腦。濃濃的豆香,再加一點點白砂糖,久久地停留在齒間。

左岸興奮的跑回來報告他們早晨的收獲:村裡殺了一頭小牛,正在賣著新鮮的牛肉;村邊有一個廢棄的水車……

如此的誘惑,怎能錯過?

漫步在村裡,穿梭在壯寨錯落的木樓邊,村裡的小狗閑散的踱步,視陌生人為無物。有一條土黃色的大狗躺在泥土地裡,差點被我踩著了,嚇了一跳。

村裡石徑小路邊有好幾處供村民歇腳的涼亭,同樣的純木質結構,看不到一點鋼精水泥。

忍不住又下到村下,想看一眼日光下的千年老樟樹。看到了,依然器宇不凡,又是別樣景像。

為了這一天的行程,廖師傅又給我們作了一頓飯,還讓我們帶了些糯粑。糯粑類似於鮮族的打糕,鹹的,裹滿黑芝麻。當地人管所有帶甜味的食物都叫做“糖”,包括餅干,我們猶豫了半天,我們需不需要也帶一點“糖”呢。

出發時已經十點多了,穿過村子,跨過廖家寨的另一扇石門-幸福門,我們離開了古壯寨。沿著田埂間的石板小徑,往下看,全是梯田。金黃的,黃綠相間的,層層疊疊。音箱掛在左岸的包邊,蔡琴在低聲輕唱。

這一路上遇到的人很少,大概是因為這裡在旅游區之外吧。前行不久,路上開始遇見作生意的瑤族婦女。

在路上作生意的瑤族人多為女子,她們個子都不高,瘦小,穿著獨特的民族服裝。她們並不是為了做生意才這樣,在田裡干活同樣如此。瑤族女子都留長發,在額前上方盤一個青絲發髻,圓圓的,露在玄色頭巾的外面。

瑤族人喜好銀器,大都佩戴銀質飾物。瑤族女子最吸引人眼球的飾物是她們銀質的大耳環,幾近筷子粗的圓環,沉甸甸的。歲數大的,耳孔已經被拉成了橢圓型,看著真為她們擔心。

家常服飾的特點是黑色的及膝百折裙,配手繡的七彩的腰帶,色彩分明。

最普通的是她們的鞋子,清一色的軍綠膠鞋。

瑤族女子會很熱情的跟游客搭訕,要求幫你帶路,幫你背包,邀請你去她家吃農家飯,順便再兜售一些手工的小飾物。她們說話的語氣軟軟的,膩膩的,但卻透著執著。

山寨的女子都很勤勞,幾乎每天都要背一百斤的東西上山。扁擔,是唯一的運輸工具。對於這一點,我們背包驢只能自愧不如了。後來,在去大寨的路上,就看見一個瘦小的瑤族大媽,獨自扛著一根碗口粗的4米多的樹干趕路。

前行半個小時後,游人明顯增多了。到了龍勝梯田開發最早的平安寨梯田了。出發前查資料就知道,平安寨由於開發早,充滿了商業氣息,已不值得前往了,那就隨眼看看平安寨的兩個觀景台吧。

平安寨的觀景台一個叫七星伴月,一個叫九龍五虎,其中七星伴月較為著名。

通往觀景台的山路上已經充斥著隨團來的游客,熙熙攘攘。我們一度成為被關注的目標。

繼續前行,山路又恢復了寂靜。我們幾個人,高高低低,串行在滿是稻穗的山脊上。接下來的路,漫長,但不失田園風光,幾個連續的上升,累得我們呼呼喘氣。2點多,我們終於翻過一個山坡,到達了去大寨必經的一個瑤寨——中六。

在路邊的一個涼亭裡,遇上了一家干活的瑤家人,經協商,我們一行去她們家吃中飯。

瑤寨木樓的結構與壯寨略有不同,一層是空的,由若干根粗木支撐,是牲口的居所。沿著木梯上樓,2層是寬闊的大廳,近100平,幾乎沒有隔斷。黑壓壓的木質屋頂,集滿了灰塵。一個角落裡支著2個爐子,便是廚房了。瑤家人就在木樓裡埋鍋造飯,不知她們是否意識到安全隱患。

照例,一說吃飯必定會問要不要吃土雞,我們就是這樣被問了一路。我們不願鋪張,只說就吃幾個蔬菜。幾個瑤家婦女開始圍著灶台忙碌上了,不一會兒,炊煙寥寥,布滿了大廳。

很快炒好了幾個菜,桌子是臨時支的,飯管夠。精靈鼠一進瑤寨就要求吃土豆,於是,我們吃了韭菜炒雞蛋,炒豆角,炒土豆片,炒青菜。所有的菜都是地裡臨時拔的,保證新鮮。

吃完後一抹嘴,結帳卻讓我們犯了難-主人說,隨便給。遲疑半天,我們給了30塊,主人欣然接受。

離開中六後的一段路,只有美景,沒有艱辛。天黑之前,我們到達了大寨美景樓。

美景樓是一座很新的3層純木樓,第3層有一個聯體的陽台,我們要登高遠眺,要求住進了三樓。

我們是今天最早到達的客人。老板很熱情的迎出來和我們握手,大家都很驚訝的看著我們卸下了我們的大包小裹,攤了一地。

跨出一層大廳,美景樓外是一個半圓形的水泥平台,平台下,沿著二十幾級台階拾階而下,是通往山上山下的石板小徑。放眼望去,大寨的一號景點西山韶樂就在不遠的前方。先不急著觀賞,眼下最爽的事,就是在這天地之間,坐下來,喝一杯涼茶。

這裡沒有菜譜,想吃什麼就去廚房裡自己翻。我們隨意要了幾個菜,喝了半斤米酒。龍脊盛產辣椒,梯田裡,除了水稻,種的最多的就數辣椒了。龍脊的辣椒,尖尖的,拇指大小,青得沉靜,紅得熱烈。什麼原料,配上龍脊的辣椒,都是一道美食。

酒足飯飽,沏上精靈鼠帶來的烏龍茶,唯有滿足。

10點多,我們3個緩過了疲憊,決定打著頭燈去探探路。十六的月光依然清澈,明亮,小徑上,樹影婆娑。周圍,靜得只有蟲鳴,我們像三個影子,是飄在月色裡夜游神。

一會兒就下到了田頭寨,隱約的音樂聲越來越近,居然,我們發現了卡拉OK和燒烤。燒烤的項目顯然是臨時推出的,燒烤爐居然是一個個的火盆。

我們打著頭燈,借著火光,沒有辣椒面,沒有孜然,用著簡陋的搖搖晃晃的燒烤架,我們居然喝著漓泉啤酒,吃著烤的半生不熟的羊肉串,品著焦糊了的芋頭和紅薯,吮著不到半價討來的雞爪子,興趣盎然。

Tips:

1. 大寨裡,叫做某某景樓的旅社很多,美景樓是挺不錯的一個,價格不貴,環境很好。游No.1和No.2景點都很方便。老板姓黃,電話0773-7585678,13768729388。住:20元/晚。

2. 大寨梯田,學名金坑紅瑤梯田,比平安梯田規模壯觀許多,始建於元代,距今700多年。

3. 龍勝——金坑紅瑤梯田 35公裡;

龍勝——平安壯寨梯田 29公裡。

9.28 大寨

昨晚的亢奮,使得今早疲憊的無法聽從鬧鐘的召喚。本打算看日出的,一睜眼,早已日上三杆了。早餐照例是米粉加個蛋。老板見到我們還說,以為你們昨晚沒回來呢,大家都去看日出了。郁悶。還好,還有明天的機會。

今天的目標是游大寨,可以輕裝。負重了兩日,輕裝出游讓我們錯覺好像練過輕功,身輕如雁。左岸和精靈鼠換上沙灘鞋,提著放水的塑料袋,開始了他倆一路羨慕不已的本地人的生活。(當地居民與游客最好的識別方法就是腳上的塑料涼鞋和手提的塑料袋)。

上午將近10點出門,美景樓上行不遠就是一號觀景台-西山韶樂。這裡的每一個景樓都在一號景點附近占據了一個不錯的位置。大寨的石階小徑岔路上,立了不少的旅游示意圖,告訴你景點的方位和你現在的位置,識別起來很方便。

我們信步而行,一路上游人不多,我們享用著難得的清靜,一只小黑狗跟了我們很遠,仿佛我們就是他的主人。

很快到了西山韶樂。廣西潮濕的天氣,使得遠處都是霧蒙蒙的一片,少了梯田該有的氣勢磅礡。

游完西山韶樂,我們返回美景樓。就要接近美景樓時,精靈鼠突然發現他的花帽落在觀景台了。只見他,扔下隨身物品,一個轉身,消失在我們的視線裡。不長時間,就已經看見他戴著他的花帽,晃晃當當下山的影子。為了帽子,居然能腳步如飛,上山時我們走了半個小時,這時居然變成一個來回了。

美景樓下行,還未到田頭寨,有一條岔路。岔路邊的樹上,有一個標牌寫著紅瑤館。順著岔路往前走,穿過紅瑤館,來到一片寂靜的山間小路,一邊是樹林,一邊是稻田。

迎面走來一個挑著柴火的瑤族大媽,趕緊上前問一下二號景點還有多遠。大媽含含糊糊,不太懂漢語,說了半天,我只依稀聽明白了,路沒走錯,但還需2個小時。2個小時?那要走多遠的路,好像跟估計的很有距離。

前行爬上這段山路,開始是滿眼的梯田了。繞過幾個田埂,不遠處,一個懸空的木亭子,正好可以歇歇腳。

登上木亭,木亭裡有個很PP的瑤族MM,話語間,原來這裡就是二號觀景台-大界千層天梯。

站在木亭上,可以看見大寨梯田的全景,雖然霧氣朦朦,但氣勢仍然非同反響。山坳裡,幾個寨子依稀可見,通往三號觀景台的路懸掛在對面的梯田上。此時的紅瑤金坑,就像一只造型別致的果盆,沉入底部的幾個寨子,正是躺在果盆裡新鮮的成熟的果實。

低頭,是層層疊疊的稻田,向兩旁看,依然是層層疊疊的稻田。千層天梯真不愧叫這個名字。

來前看驢友的攻略,聽說大寨的三號觀景台-金佛頂最為壯觀,這一路上,有了千層天梯的鋪墊,心中一直盼望著登上金佛頂後那驚鴻的一刻。

離開千層天梯下到田頭寨,穿過風雨橋,繞過大毛界,走上一段一直攀升的通往金佛頂的田間路。

風雨橋又是一個廊橋,坐落在一個峽谷之上,此時是缺水的季節,依然清晰的聽到轟隆而降的水聲。

一路上,僅有的游客是由一個14歲的瑤族小女孩帶著的一對中年人。小女孩也是足登塑料涼鞋,一路上居然不喝水。我們跟著這個可愛的小向導,真少走了不少錯路。後來,當我們超小路時,她還以為我們走丟了,要回頭去找我們,真是感動。

沿途,還遇上一對老年夫婦,60上下的年紀,獨自來大寨看梯田,怎一個佩服了得。

離金佛頂不遠了,烈日當頭,好容易遇上一片陰涼,我實在不想走了。自從進入廣西,潮濕悶熱的天氣困擾著我,想我也是個南方人,在北方呆了這些年,居然也會有水土不服的反應。

左岸和精靈鼠都眼巴巴的等著我,我只好放棄了暫時的安逸。還沒邁出幾步,就發現有人跟我們說話。循聲望去,路邊有個低矮的木棚,一個老農正蹲在棚頂放牛。老伯給我們指了一條小路,使原本一刻鐘的路驟然縮短到兩三分鐘。我們拿出登山的勁頭,迅速的登上金佛頂。

霧氣昭昭的天氣,使得金佛頂並沒有想像中的壯觀,失望之間,回想著千層天梯的錯落有致。

金佛頂上遇上了兩個桂林來的專拍梯田的專業攝影師,他們已經來過十幾次了。這一次,又是十幾天,沒有遇上下雨,梯田的霧氣無法散去,只能拍些局部的小景就打道回府了。

大寨的雨季為什麼不再來,我們也只有帶著遺憾,拍幾張到此一游的廢片吧。

時間還早,我們還可以去大寨逛逛。大寨,的確是這裡寨子中最大的一個。在寨子裡游蕩夠了,我們本著不走回頭路的原則,又把眼光盯上了壯界。壯界裡,一家新開業的飯店拉我們進去吃飯,我們不餓,隨口問了一下路,哪知店家居然報復我們沒去吃飯,給我們指了一條去千層天梯的路。好在我們不惜力,誤打誤撞,又欣賞了一遍千層天梯的美景。

大寨已經在日落之前被我們走遍了,接下來的時光,就完全屬於美食時間了。

接著去燒烤,然後是品嘗一下大寨的特色-竹筒飯。對於美食,好像漢族人有明顯的天賦。吃完了瑤家的飯菜,意猶未盡。回美景樓,繼續FB。

回到美景樓,我們要了一只土雞,一碟蔬菜,再打二斤米酒。露天的平台上,微風習習。農家的狗狗們在桌邊打轉,殷勤的衝我們搖著尾巴,換來的是我們吃剩的雞骨頭。

美景樓釀的米酒,入口柔滑,醇香,甘甜。就連不勝酒力的左岸都開始頻頻舉杯。二斤下肚,開始恍惚了。緊接著,便有了左岸獨自坐在椅子上與剛吃過雞骨頭的小黃的深情對望,便有了精靈鼠的劃著S走上木樓梯,並揚言可以××的豪言壯語……

美景樓的米酒,真好。

Tips:

1.看大寨梯田,最美的季節是5月底(小滿之後半個月),和10月(中秋之後的半個月)。前者可以看到插秧放水時晶瑩的層層水面;而後者,則可見水稻金燦燦時收獲的喜悅。冬天,如果遇上下雪,也有很美的景致。當地人把龍脊四季的景色比擬為:春如層層銀帶,夏滾道道綠波,秋疊座座金塔,冬似群龍戲水。

2. 美景樓自釀的米酒值得一嘗。

3.大寨的三個觀景點,依季節和天色的不同,各有千秋。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