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明山回來也有兩天了,覺得人有些倦怠,所以拖到現在才開始寫這篇東西。雖然這次去了不止大明山一個地方,但是,毫無疑問,我只對它感興趣,所以,我的游記對其他的部分都省略了,只留下了對大明山的回憶。大明山是看楓葉的好去處。雖然之前就在報紙上看見過對大明山楓葉的特別推薦,但是當我身臨其境的時候,我還是被這種層層疊疊的紅感動了。我不是沒有見過這樣的紅葉,香山、棲霞……它們都在我的記憶裡留下了火赤的一筆,然而大明山的紅,卻是一種別樣的感動,或者說,是一種力量。
下得那飛駛於九曲十八彎的景區小巴後,還未完全緩過神來,就已經被大明山震撼了。龍門峽是大明山的精華真是一點不假。從峽谷口一眼可以看見明妃七峰的雄姿,層疊而上的,正是滿目的紅葉,雖然紅得並不刺眼,相反還有些泛黃,不過僅僅是這層紅,已經讓我很滿足了。記得去年在長沙岳麓的時候也見過抹抹紅葉,真的紅似火,一簇一簇的火,但是似乎缺乏了些生命力。龍門峽裡的紅葉,沿著峽谷攀高而上,一路同行,那才是一種奮進的力量。
龍門峽裡,我不在乎朱眠石的歷史、心棲泉的靈動、野合谷的清涼,惟獨記下了楓流台和楓樹灣的火紅,很溫暖的火紅,卻絕無陽光的焦灼。
當我遠遠看到龍門飛渡索橋的時候,突然感覺到了人的渺小,距離下,只有用被數碼相機放大了十數倍的鏡頭,才勉強看清了橋上的人頭。人類征服大自然的欲望或許也只能靠在索橋上來來回回地走才多少能得到些滿足吧。
想目睹山頂千畝草甸的廣袤,卻被鐵柵欄無情地阻擋,很不情願地留了幾張相片,卻只留下了草甸的邊角。不過回想一下,如果這片草甸任由了我們這班游人的踐踏,那草甸的生命又還能存續多久呢?想及此,忽然發現鐵柵欄也變得特別地有人情味了……
繼續登上回望亭,放眼望去,大明山的秀色盡收眼底。雖然黃山、泰山此類的名山,我也都曾駐足過,可是,此時我依然感嘆自然之鬼斧,婀娜的山勢,遍山的綠毯,還有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紅葉。
萬米隧道或許又是大明山的一處特色吧。穿山而過的隧道,雖然絕無名字中所稱的“萬米”,但六七百米是絕對有的。越走到深處,會越發感覺這個隧道的神秘,似乎一直不會有盡頭。隧道還有岔口,一頭是觀景台,雖無特別景致,卻也像極了黃山極巔上的某個景致,於是匆匆留影。另一頭是駕雲台,沒有感受到騰雲駕霧的感覺,卻被那裡的一個路邊小攤的山裡美食所吸引,那野菜粥、筍干、豆腐干都是難得的山間美味。繼續穿越一條小隧道,開始慢慢下山。八戒石雖然怎麼看也不像八戒,伯溫石陣雖然有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跡,不過依然不影響後山的絕美景致。還有永遠伴在身邊的楓葉。
遠遠地望見了一汪湖水,自作聰明地以為就是大明湖,於是就開始嫌棄它的小。不過雖然它確實面積不大,但被摟在山巒之中,還是顯得如此嬌貴。一旁的大明山莊,倚著湖岸,才多少顯出了些現代化。後來才知道,那汪湖水叫做伴月湖。
大明山不大,四個小時已經很愜意地游完了大部分。當我繼續眩暈並享受著景區小巴給我帶來的愉悅時,我已經又回到了大明山的門口。回想大半天的游程,卻不禁有些恍惚。
當然遺憾還是有的。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去,一定要從日月亭開始沿著啟明谷爬山,我相信沿途的楓葉會更美。還有一定要去去真正的大明湖和南山的仙境,最好能爬上大明頂看日出,還有被日出影映的美麗的楓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