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漓江之旅早在半年前就已經謀劃,在經過大量的案頭准備工作之後,我們(ZH、H、Y和儀兒)一行四人於元月二十日,奔赴千裡之外的廣西。歷時九日,其間的歡笑與辛苦並存,現將數日行程歸結如下:元月二十日(腊月29)中午12:35乘坐鄭州到南寧的1627次列車(臥鋪180元)至桂林,在火車上她們三給我做了雙升的掃盲。
元月二十一日(三十)早八點從桂林站下車,沿中山路步行到汽車站,到車站對面 “明記馬肉米粉”店早餐,要了馬肉、腌菜和牛腩等4種口味,1.5元—2元不等,感覺味道不錯,很清香。在與國旅聯系後,我們坐2路公交到像山公園下車,步行5分鐘到馬路對面的國旅散客中心取預定的返程車票。隨後步行到“小南國”加餐,吃到我們一致看好的“腊肉蒸芋絲”。回汽車站坐車到陽朔(10元/人)已是下午。在疊翠路附近找到源江旅店住下(10元/人),四人間,有衛生間和熱水。安排妥當後14點到西街租單車(5元/人)並請當地導游(導游費10元),帶我們四人走小路,一路游覽月亮山、建山寺、大榕樹、蝴蝶泉、觀音洞(可洗泥巴浴)等景點,晚上18點安全返回,在疊翠路小平啤酒魚瀟灑了一把,140元的晚飯感覺味道一般。回到旅店,洗漱之後,我們三個早早入睡。惟有老H堅持把春節晚會看完。就這樣我們度過了2003年的最後一天。
元月二十二日(初一)早起在路口吃早餐,豆漿0.6元一杯,板栗粽子2元一個,花生包0.5元一個(甚是美味,香甜可口)。到疊翠路上的陽朔汽車站坐開往楊堤的班車(6—7元/人),二十分鐘一班。9:30到楊堤,碼頭坐船擺渡到對岸(2元/人),由此開始我們徒步漓江之旅。漓江的水不多,有的地方水只有窄窄的一綹,讓我們很是懷疑水如此少的漓江,那些大的輪渡又是如何行駛在江面上的?在浪石村我們停留了一段時間,拍了拍上百年的老屋和向我們搖尾的公雞;看到了神筆峰、老人守蘋果、雄獅上五指等。在浪石村擺渡過江後找了個竹筏,坐在竹筏上看漓江和漓江兩岸的山峰,別有一番情致,看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水面上山峰的倒影,真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絕妙感覺(50分鐘收費20元)。下船後繼續徒步走到冷水村時我們已是人困馬乏,在望馬樓二樓吃了我們認為最美味的一頓午飯(四菜一湯,40元),老板謝橋弟(電話0773---8703016)好客熱情且飯菜可口,在他家二樓用餐可以清晰地看到九馬畫山,讓人感覺是如此地近在咫尺。從望馬樓出來步行5分鐘到渡口坐船至對岸繼續徒步,一路上美景盡收,走到鵝跟底村打聽黃布倒影一景,被告之該景已在我們不知不絕中從眼皮下錯過。趕到興坪時天色漸暗,住在東方旅店(10元/人)。晚飯吃的是自己在房東家熬的大米粥。聽房東講,就在我們進入興坪的前十幾分鐘,一個旅行者在炮攤前燃放爆竹,不慎將炮攤上的爆竹點燃,我想這位旅友怕是被“禁放”禁錮太久的人,想在這偏遠的小鎮上好好過過放炮的癮,只是沒想到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恐怕是要銘記一生的了。
元月二十三日(初二)早從東方旅店退房,在小吃店吃了炒米粉,然後到興坪碼頭爬老寨山。老H同志自從去年從黃山下來後,落下後遺症,是聞山變色,堅決不上。無奈之下,儀兒、ZH和我三人去征服老寨山。最後一段險峻難行,我們手腳並用,在攀登了1159級台階後終於到了最高峰友好亭,全鎮美景一覽無疑,夾在漓江山水之間的興坪美麗多姿。下山與H彙合,重走昨晚的來路,經過鎮中學不久即可見黃布倒影,我們四人在此狂照一番,照山、照水、照漁夫、照鸕鶿,沒成想發生一點小變故,儀兒意外落水,雖然衣褲盡濕,但有驚無險。中午由興坪坐車到陽朔,在陽朔車站外攔桂林至荔浦的車(5元/人)在銀子岩景區下車,到達景區已是下午3:30。銀子岩距陽朔20公裡,它宛如一個巨大的天然盆景,四周群山環抱,俊秀的小青山、朝寨山拔地而起,是“綠色的詩境家園”。景區貫穿12座山峰,已開發2000米,分下洞、大廳和上洞三部分,彙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生長發育的鐘乳石,以“音樂石屏、廣寒深宮、雪山飛瀑、佛祖論經、獨柱擎天、混元珍珠傘”等為代表,進入洞中,仿佛進入魔幻世界。我們在為美景驚嘆的同時也感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銀子岩被法國地質熔岩專家譽為“世界岩洞奇觀”(景區門票50元/人)。從岩洞出來天已大黑,夜宿馬嶺鎮(10元/人),遍尋晚飯不著,只得在房東家吃了一頓菠菜雞肉豆腐釀火鍋。
元月二十四日(初三)早攔荔浦到桂林的車(6元/人)在陽朔下車,仍到除夕時我們所住的那家源江旅店(20元/人),安排好後到西街租車准備騎車去遇龍河,雖然租車費較除夕時漲了一些,但經過還價,以7.5元/人成交且沒有收押金。遇龍河的景致與漓江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但在遇龍橋上還是看到美景的。原計劃去富裡橋,因時間倉促未去。單車游遇龍河雖然有時路會不好,但大可不必擔心會迷路,一路上只要你留心觀察,在電線杆或路邊石塊上都會有紅色箭頭做路標,是一條十分成熟的旅游線路。晚上18點返回陽朔,趁還車之前把西街附近轉了一遍,隨後夜游西街,隊友H和儀兒在西街上瘋狂購物,買的最多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蠟染制品,以14元一件成交。轉累了就慕名到紅星特快吃西餐,要了一份羅宋湯、一份香菇雞肉湯、兩份比薩(47元),我們一致認為比薩並不像網上說的那樣美味,刀叉並用亦很難割斷比薩,那時就只想著中國的筷子。那天又恰逢ZH生日,在疊翠路婁氏餅屋訂了一個最小的蛋糕(10元),晚上22點在住處為ZH過了特殊的生日。
元月二十五日(初四)早退房,再去西街,算是與它作個告別,隨後到陽朔汽車站坐車到桂林(10元/人),在桂林中山路桂林汽車站買到龍勝的票(18元/人),大巴舒服異常,每位乘客送一瓶興安產的礦泉水,此水甘冽甜美。傍晚時分到龍勝縣城。出站左拐過橋住賓館(20元/人),在同側的騰龍不夜城晚飯,要了3個菜(炒白菜、醋溜土豆絲和腊肉炒西芹)1個湯(雪裡蕻),巨貴且不新鮮,一個腊肉炒西芹把我們三個全部撂翻,如果不是其中一人不吃辣椒躲過此劫,豈不是要全軍覆滅了?!儀兒受傷最重,致使其次日兩餐滴水未進,此是後話。
元月二十六日(初五)早六點退房,到早點攤喝了碗米粥(很稀,稱其為米湯更合適),步行8分鐘到龍勝車站坐早7點第一班開往大寨的班車,順便把次日龍勝至桂林的車票買好(18元/人)。沒成想七點的班車晚點直到8點半才坐上車,真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9點50到大寨,下車後倍感寒風蕭瑟,凍得我們四人哆哩哆嗦。一進入金坑紅瑤梯田景區(門票30元/人)的景物所震驚,雖然此時不是看梯田的季節,但我們的目光仍然被景致牢牢吸引,梯田氣勢磅礡,直上雲端。始建於元代的梯田到明末清初時漸成規模,這使人不由的敬佩先人的聰明才智,令人折服。我們與三個從南寧來的女孩結伴,同請一導游(30元)在看完“大界千層天梯”和“風雨橋”後趕赴平安壯寨梯田,經中六步行四個小時,下午17點到平安。沿著烤肉的香味尋去找到我們此行住的最後一站---龍居客棧(0773—7583078,廖翠葉),這是一棟木制結構的三層小樓,有濃郁的壯族特色,位置好且清幽,推開窗即可見層層梯田。晚飯是土雞蛋炒番茄、筍干炒肉、炒青菜及蛋湯(40元),基本上一天沒怎麼吃飯的我們美美地飽餐了一頓。那晚是我們桂林之旅唯一沒有感覺到冷的一夜(20元/人),睡得香甜。
元月二十七日(初六)早起冒著小冰雹用2小時轉了“七星伴月”和“九龍五虎”兩大景觀,平安梯田的氣勢稍遜於大寨梯田,但景區建設相對完整,住宿非常方便,幾乎每家都開有家庭旅館。冒雨下山,途中買手工刺繡的手機包、蠟染的雙肩背包、有壯族風情的頭巾等,我們忙著挑選,忙著討價還價,匆忙中還不忘與紅瑤長發女合影,不亦樂乎。趕到停車場時不到11點,於是又是一番采買,11:10分發車,到龍勝車站時已是12:10分,距開車時間還有10分鐘,利用這寶貴的10分鐘,我們匆匆早飯兼午飯,要了兩份炒粉、一份湯粉,在搖晃的中巴車上進餐。13:30到達桂林仍去小南國吃我們念念不忘的腊肉蒸芋絲。15點坐出租(7元)到七星公園(20元/人),這是我們即訂的在桂林旅游的最後一站。走花橋,到棲霞寺,看駱駝山和放養的猴子,只是我們再有無力去爬七星公園中的七座山峰了。出公園已18點,我們步行到類似鄭州德化街的桂林正陽街步行街買土特產,到微笑堂買回程的補給。21點在桂林人中西餐廳晚飯,然後沿中山路夜市漫步到火車站,趕當晚23:58分湛江到北京西的臨客。(250元+50元國旅定票費)
元月二十七日(初七)---元月二十八日(初八)初七一天都在車上晃蕩,初八早6:30到鄭州,想想真是恐怖,在火車上30個小時,害得老H第一天上班就遲到。
從腊月29號出門,到初八歸家整整9天,整個春節是在外面度過的。全程花費人均1000元(不含個人購買紀念品的花銷),當日下午上班我對同事講了這些天的經歷,他們頗決驚訝,很是不信。其實這次旅行用於景點的消費並不多,我和ZH計劃再開發一個類似漓江的景點,力爭做到花錢不多,游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