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訪泰順烏岩嶺白雲尖

作者: 泥巴和天空

導讀秋高氣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時候。早就想在周末約上三、五個朋友,到烏岩嶺登白雲尖。 10月17日,恰好是星期天。我們上午8點許乘大葉從朋友處借來的一輛工具車,由泰順羅陽鎮出發,奔向烏岩嶺。工具車剛好容納下我們三男兩女,五個“登山健兒” 說說笑笑十幾分鐘就到了司前鎮。車過司前鎮就拐下了路面還算平整的砂石老公路。裹著漫揚的車塵,經裡光,9:45分到達 ...

秋高氣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時候。早就想在周末約上三、五個朋友,到烏岩嶺登白雲尖。

10月17日,恰好是星期天。我們上午8點許乘大葉從朋友處借來的一輛工具車,由泰順羅陽鎮出發,奔向烏岩嶺。工具車剛好容納下我們三男兩女,五個“登山健兒” 說說笑笑十幾分鐘就到了司前鎮。車過司前鎮就拐下了路面還算平整的砂石老公路。裹著漫揚的車塵,經裡光,9:45分到達烏岩嶺。在烏岩嶺自然保護區白雲賓館前面的一個小房子裡做了登記,沿著右手朝西的石階拾級而上,開始了攀登白雲尖的旅程。

溫州第一高峰、浙江第二高峰的烏岩嶺——主峰白雲尖海拔1611米,是飛雲江發源地。烏岩嶺的四季,別有情趣。“春天,萬木吐綠,新綠搖曳,美不勝收。夏天,涼風習習,山泉叮咚,清爽宜人。秋天,紅葉簇簇,碩果累累,心曠神怡。冬天,高而不寒,銀妝素裹,分外妖嬈。”這是網上資料對烏岩嶺的評價。我們無法去體驗它四季景色的不同,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登白雲尖,體驗穿越原始森林的剌激和挑戰。

上氣不接下氣約摸走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到達了幾座破舊的小房子前。原來這是以前烏岩嶺林場職工住的房子,現在只有一對老夫妻在堅守陣地,守護山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余的房子都空著沒有人住了。世事蒼桑,莫非如此。物在人非的感慨之余,又為能在登白雲尖的途中有一個歇一下腳、喝一口熱茶的地方而高興。老倆口對不期而至的我們很是熱情,一邊招呼我們坐一坐,一邊給我們泡茶。閑聊中得知除能自給自足的蔬菜、柴火、“自來水”以外,其余的生活用品和糧食都要從山下背上來。他倆養了十幾只羊,幾十只雞,用我們眼光看來過著與世無爭很悠閑的生活。“唉,有可能他們也很向往我們的生活呢。”“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我們在漫無邊際閑聊著。“不用多想,還是要為下山後的中飯做做一下准備吧。”小江提議道。因為,我們僅帶一點點干糧、礦泉水和水果。大伙紛紛點頭稱是,不由自主就把目光瞄上了在山坡上覓食的“農家雞”,征詢“林屋”主人可否為我們下山回程時提供中餐,外帶殺一只我們指定看上的“農家雞”,補補“登山健兒”的身子,哈哈,,,“林屋”主人很樂意答應了我們的要求,並約好在下午一點前把飯菜燒好,等我們下山食用。

離開半山腰的小林屋,我們又接著往上爬,上山的路越來越難走了,氣喘吁吁走在山間崎嶇的羊腸小道上,手機也沒有了信號,只有山間的溪水流淌在腳邊,山谷寂靜無聲,也顧不得欣賞深秋的美景,自顧埋頭兼程趕路。不知不覺手機有了信號,原來是進入麗水移動幅射範圍,麗水移動在歡迎我們呢!此時,我們也抵達到一個山嶴開闊林地:正前方已是下坡的路,左右兩側是蜿延的防火道。我們決定先暫時休息一下,吃點捎帶的食物。然後沿著左側的防火道繼續向上攀登。山脊梁上的防火道猶如巨龍,蜿蜒伸展。防火道上沒有現成的小路,我們只能沿著雨水衝刷而成的小溝溝向上攀登,攀登的難度比原先增加了許多,但想起白雲尖就在上方,足下似乎也生起了風。回首四顧山脊兩側,視野開闊,群山起伏,秋日的艷陽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爬呀,爬,,,,一直在爬,,,,,,呵呵,終於看到了白雲尖,我們相互鼓勁加油,比賽一下,看誰最先登上白雲尖。最先衝頂成功的是吳門女將小啊貞。哈哈,男不跟女鬥ˇˇˇˇ

白雲尖頂上有一小亭子,不知是何年代建成的?想想為時應該不遠。大概是八十年代建的吧!?小亭子上書有“白雲尖”三個大字,亭子歷經高山上的風霜雨雪,電閃雷鳴,已垂朽老矣!四周遍布登山者的遺棄物,一幅破敗沒落的景像。還好站在白雲尖,遠眺群山如眾星拱月般圍繞在白雲尖的四周,白雲在腳底下飄浮,,,,,,一種“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心曠神怡的豪情油然而生。在山頂上我們補充能量、休息、拍照,停留了十幾分鐘,決定趁天色尚早准備下山。此時,同行的其它人都准備從原路打道回府,而我不想重走回頭路。在我的極力鼓動之下,大伙都另辟蹊徑沿著另一頭的防火道下山,好新鮮!!跌跌撞撞,滑滑溜溜下了山,突然前面沒有了路,眼前是峭壁懸崖。站在哪兒,大伙觀察了好一陣子的地形,決定由大葉朝右邊的灌木叢下去探路,一會兒就傳來大葉的聲音“可以下來了”。隨後四個人小心翼翼拄著拐扙循跡而下,大葉把兩位MM連摟帶抱艷福不淺過了這一難關。一直往下走到一個山谷口,憑方向感我們決定朝左下山,貓著腰,穿過低矮的灌木林,踏著松軟的落葉,我們來到了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眼前似乎無路可走了,我們只好順著山澗往下走,本著向下往左的感覺朝上山時“小林屋”走去,那裡有為我們准備好的午餐,,,,,身置樹蔭蔽日的原始森林中,真感覺到人的渺小和孤獨。舉目所見:老干橫斜,樹藤虯須,清泉潺潺,澗水淙淙,腳踏富有彈性的落葉沉積物,好像在踩著泡泡。正午的陽光照在樹葉上,斑斑駁駁,如夢似幻,山風吹過,好像阿裡巴巴一樣在大叫芝麻開門。大葉和我在前面探路,兩個MM夾在中間,小江走在最後壓陣。大呼小叫,戰戰兢兢,摸摸索索,吳門女將小阿貞一不小心,腳底一滑直往山底下溜,小江奮不顧身該出手時就出手,上演了一曲英雄救美的歡喜劇,,,,,我們在沒有路的森林裡沿著山澗一直往下走,,,,,,山澗的懸崖又映入在我們的眼前,呵呵,只好離開山澗,往左拐入樹叢中,,,,,不知不覺間峰廻路轉迷了路,不知該往哪兒走了???此時,正當飢腸咕咕,極度疲乏。我們被困在深山密林裡,一籌莫展。天無絕人之路,大葉靈光一閃,像孫猴兒一樣爬上了一棵樹,手搭涼棚,呵,看到了炊煙裊裊的“小林屋”,勝利在望的笑意寫在了每個人的臉上,一行五人,過溪越澗,連蹦帶跳走出了這充滿剌激挑戰和渴望的神密原始大森林!!!!

重新坐在小林屋的大鍋灶旁已是下午兩點多,小屋裡彌漫著雞湯和飯的香味。山菜端來了,米飯盛來了,農家雞也來了,小林屋裡飄蕩出歡笑聲聲,,,,,,呵呵,歷經千辛萬苦飢腸咕咕的中餐最好吃,一頓至今難以忘懷豐盛美味的午餐。斜暉照在樹上,笑意寫在臉上,哼一曲鄉間的小唱,我們付給小林屋主人100rmb,向林屋主人道了謝,告別了烏岩嶺原始森林,下山驅車,當晚留宿畬鄉司前鎮。

幾點提醒:

一只身一人不要穿越原始森林,以免意外。要相約有伴,最好男女搭配,爬山不累。

二因為烏岩嶺蛇類眾多,穿越原始森林的最好季節是深秋和初春。

三城裡人進原始森林,最好在當地約一個向導。

四帶一些干糧、礦泉水和水果,但不要太多,以免增加負擔。

五不要野外用火,行走注意人身安全。

六羅陽至烏岩嶺的中巴車9:00和14:00發車;烏岩嶺至羅陽的中巴車6:30和11:30發車,票價11元,用時約一個半小時;

七烏岩嶺自然保護區內可住宿和就餐,宿費在100至150元之間,可以砍砍價。

八稍帶一些外用藥,如萬金油、創可貼之類。


精選遊記: 泰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