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三日

作者: jiujiu3

導讀剛從桂林返回,有些見聞想和大家分享。第一天 桂林市:市區很小,市內的山多為獨立,一天內就可以看完著名的“三山一洞一公園”,即像山、疊彩山、伏波山、蘆笛岩、七星公園。我有點走馬觀花,估計即使想仔細游覽也不用超過一天半的。我看來感覺一般,除了蘆笛岩還行(可惜我去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團隊,人太多了);其他的山和公園也就和上海的一些老式公 ...

剛從桂林返回,有些見聞想和大家分享。第一天

桂林市:市區很小,市內的山多為獨立,一天內就可以看完著名的“三山一洞一公園”,即像山、疊彩山、伏波山、蘆笛岩、七星公園。我有點走馬觀花,估計即使想仔細游覽也不用超過一天半的。我看來感覺一般,除了蘆笛岩還行(可惜我去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團隊,人太多了);其他的山和公園也就和上海的一些老式公園差不多,不過多了條漓江(這陣子還沒什麼水),也就是個名氣,個人認為點到即止就可以了。桂林市內的公交很方便,有輛58路車可以到好多景點,還是免費的,但請大家當心小偷(我沒碰到,聽賓館服務員說的),可別因小而失大了。另外還有4A專線巴士,也可以到以上的幾個地方。在桂林市內似乎每座山都被圍了起來作為一個公園,有意思。

第二天

漓江:我坐的是正規的游覽船去游漓江的,從磨盤山碼頭出發的,全程用了五個半小時。盡管我去的那天有些霧,朦朧的感覺也很不錯,船上的導游會及時把景點告訴大家;但是即便是那些沒有名稱的山,看著也很養眼,真正的青山綠水,其實只要想像力豐富,你可以把兩岸的山比作任何一種所熟悉的事物—就如九馬畫山,又何止九匹馬,遠看近看正看側看有時一匹馬都會呈現不同的形態。兩岸時不時地看到幾頭水牛或是鴨群,一叢叢綠蔭後面偶爾會露出村舍或是有漁人在垂釣。可是游覽船有三個缺點:一、船上人太多,挺吵的,而漓江是適合靜靜地游覽的;二、游船一艘接一艘,把平靜的江面給絞亂了,連倒影也看不清了;三、在過了螺浉山之後的一個半小時有點拖時間,也許是因為審美疲勞吧,這段我幾乎沒怎麼看。另外,現在漓江(尤其是前半段)的水很少,不少地方露出地面的河床與目前的江面一樣寬,據說是因為今年夏季到現在沒下過一場像樣的大雨。

遇龍河:安靜、精致,在游覽漓江時的一些遺憾在這兒給彌補了。我是坐竹筏漂流的,河上人很少,除了聽到些對歌外基本上就是寧靜的。由於都是竹筏,對水面的擾動也很小,加上河水清澈見底(比漓江清多了),倒影極佳。兩岸的山感覺上能觸摸得到。還能見到魚鷹捕魚,想來真奇怪,我一條小魚也沒看到,可是魚鷹一下水就能捉到條好幾寸長的魚。

陽朔:去了有名的西街,沒看出很大的特色來,覺得還不如大理的洋人街。啤酒魚一般,反正漓江裡捕來的魚本身就很好吃,用不著加很多調料。炒田螺都是泥沙。還是油炸的小魚小蝦好吃。

第三天

銀子岩:這是個比較新的岩洞,九九年才開放的。壯觀是我對它的感受。洞很大很高,大部分鐘乳石是閃閃發亮的白色,加上水的映襯,使岩洞顯得晶瑩剔透。雖說是3A級的景點,可我卻覺得比4A級的蘆笛岩好看得多—還好我先去了蘆笛岩,不然肯定覺得蘆笛岩很乏味。

世外桃源:從陽朔返回桂林時的一個地方,這兒雖說是一個人工圈起來的景點,但是裡面基本上還保持著原始的風貌—依山傍水間有好幾個小村落一個原始部落,村民們怡然自得地在河邊洗衣打水聊天,小島上稀稀落落的看到白牆灰瓦。返樸歸真的好地方。另一個給我很深印像的是那兒的手繡繡球,很精致,像是藝術品。

第三天晚返回。

有關吃:桂林米粉的花頭挺多,可我吃著都差不多,至少沒有值得我特別回味的一種。沙田柚可真甜,不過大家一定要挑那種看上去干干的才甜,水分多的反而不好吃。板栗和我平時吃的糖炒栗子沒什麼兩樣。漓江裡的魚蝦一定要嘗試一下,最好清蒸。荔浦的芋頭可別錯過,名副其實,就是太重,不然真想拎幾個回來。至於桂林三寶麼,就看著辦吧,帶點回來送人也成,畢竟那麼有名氣,不過因為三寶中有白酒坐飛機就不能隨身攜帶而必須托運。桂林的豆腐很好吃。另外我在桂林吃到一種用蜂蜜腌制的木棉花,挺有特色的。要想在桂林買點土特產建議就在市中心的超市買,品種全還價錢便宜。

總的來說桂林漓江還是不錯的,空氣清新,景致宜人,而且對體力要求很低,適合自助游的地方(尤其是退休的人或者想完全放松休息的人)。也許是太匆忙沒有仔細去體會吧,我對陽朔挺失望的。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