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勝-桂林-陽朔攻略與隨想之VI-從留公村到福利鎮的騎行

作者: 丁香結

導讀10.7 留公村-福利鎮這幾天,每天都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今天出發時,早已艷陽高照了。 我們拿著陽朔買的手繪牛皮紙地圖上路了。今天的行程,是一條經典的騎行路線,前後減震的山地車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接受了昨天的教訓,今天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下車況,上路時,一切正常。 地圖上,這一段路線描述的很清楚,從陽朔出發,經陽朔大橋到木山(3KM), ...

10.7 留公村-福利鎮這幾天,每天都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今天出發時,早已艷陽高照了。

我們拿著陽朔買的手繪牛皮紙地圖上路了。今天的行程,是一條經典的騎行路線,前後減震的山地車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接受了昨天的教訓,今天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下車況,上路時,一切正常。

地圖上,這一段路線描述的很清楚,從陽朔出發,經陽朔大橋到木山(3KM),由木山到渡頭(6KM),再由渡頭到新寨(2KM),新寨前方就是留公了(3KM)。

由留公到福利,要擺渡過漓江的對岸,再往回騎行就可到達,我們的路線大致如此。

穿過陽朔大橋就是印像劉三姐的演出現場,一路都有大幅的廣告牌。沿著大馬路左邊的一個岔路,沿路滑下一個大下坡,很快就進入了土路。今天的這段行程,又可以回到漓江的懷抱,感受漓江的情懷了。

騎行並不多遠就迷了路,走走停停再加上緊忙著打聽,發現已經到了木山。木山是一個村落,好像近來剛剛開發,以至於我們問路時,坐在屋前的幾個壯年村民告訴我們:“這裡是開發區,問路是要錢的。”搞得我們大開眼界。

歪打正著地來到一個渡口,不少當地人在這裡洗衣服,撈水草。這個渡口風景很美,我們在這裡小憩了片刻,順便打聽了一下前行的路。

渡口上勞作的村民多為婦女兒童,她們很友好,還指點給我們看了眼前的漓江風景。左邊是書童山,右邊是雪獅嶺。

接著往前騎就開始一直暴露在日光下。這裡的路與昨天去朗梓的路無異,都是大石頭遍地。好在今天的車已經前後都減震了,老板娘還特地為我跟懶豆換上了女士車的座椅,雙重減震,無比愜意。

騎過新寨,我們居然自信的一路狂奔,以為是留公的村莊居然變成了木橋。萬般無奈的,我們只好返回去。好在留公村也不遠,我們還可以感到這裡吃午飯。

還沒進村的路口,是一處木棚,開著一家原汁原味的鄉間飯館,正和了周邊古樸幽靜的意境。門前,一棵古老粗壯的古樹,將木屋掩映的樹影婆娑。

店家是位胖胖的中年人,他一人集老板,廚師,小二於一身,臉上露著憨厚的笑意。

進店打聽了一下,菜價公道,我們要了一條漓江魚。至於蔬菜,老板要帶我們去菜地裡采摘,這一下,我們可以享受到真正的田園樂趣了。

繞道菜地,老板指著眼前的一片地,吩咐我們可以任意摘,只是不要浪費,還隨手拔了兩個地瓜交給我們,就轉身離去了。這下,我們可是放虎歸山了。掃了一眼菜地,面積不算大,菜的品種還真不少。我第一次看見了開著花的空心菜,白裡透紅的花瓣,喇叭花的花型,匍匐在一大片深綠的菜葉裡。當我還在驚詫地欣賞的時候,懶豆和精靈鼠已經撿著菜芯掐上了,一會兒就掐了一大把。Cloud不愛干農家活,躲在扁豆架下一個勁兒地催我們快點兒。

摘完空心菜,我們又看上了菜心,懶豆還看中了地裡的白羅蔔,拔了一個就開始品嘗。

豆架上結著誘人的豆莢,精靈鼠固執地認為,這就是扁豆,在加上懶豆在一旁引經據典的描述,我們幾個齊動手,幾分鐘就摘了高高的一堆。

菜地這下真叫我們禍害了個夠,我們每人抱著一堆戰利品,滿意地返回飯館。

老板見我們捧出的豆莢,只是和善的笑了笑,說這豆莢不能吃,是等著成熟了吃裡面的豆兒的。真是慚愧,就為圖一時高興糟蹋了東西。

這頓飯吃的很滿足,價格超乎尋常的便宜,摘錯了的菜老板也沒有收我們的錢。所以,我要熱力地推薦一下:

飯店的名字叫:三色潭農家飯店,老板姓李,電話:13597324912,0773-8922412。

酒足飯飽,我們步行前往留公村著名的三色潭。

三色潭在村邊一處極幽靜的谷地上,三個潭呈品字形排列。大小相似,直徑大約10米。三個潭潭水應該各異,但我們看時,一個潭呈琥珀色,比較明顯。另兩個都比較綠,顏色相近。只是一個較為碧綠一些,一個綠中微微帶一點黃色。

賞完三色潭,我們步入留公村。留公村座落在群山聳立的漓江之畔,穿過村落一直走到江邊,是號稱漓江第一樓的"得月樓"。

得月樓為明清建築風格,為三層結構,頂上還有一個小亭子,應該是依了“近水樓台先得月”而命名的吧。現在,得月樓是一個小小的茶社。登上二樓,憑欄遠眺,四野風光盡收眼底。

得月樓旁不遠,是立著兩根貢生石柱的院落,這刻著貢生名號的石柱立在宅子的偏院門外,是用來栓馬的。

留公村過渡到對岸,沿著鄉間小路往回騎,並不太遠就可到達福利鎮。

福利以畫扇聞名,地方不大,古街很有些在大圩時的感覺。我們的腳步停留在了一家畫扇工廠的門口。寬闊的一間大屋裡,四壁掛滿了水墨畫,我們駐足挑選,出來時,已經夕陽西下了。

返回陽朔的路是柏油馬路,路邊沒有燈,我們摸黑騎行,沿途的車燈照著路面忽明忽暗。騎至前方,一條漫長的山洞橫在面前。洞裡伸手不見五指,借往來的車燈依稀可見路邊的坎兒。當汽車呼嘯而過後,洞中又恢復了黑暗。我不敢接著往前騎,推著車在黑暗中摸索。

洞顯得無比的漫長,我木然的邁著步子,身後一縷燈光打在我的前方,好半天我都渾然不覺。當我明白是一輛摩托跟在我的身後特地給我照路的時候,已經將出山洞了。借著月光,我還來不及說句感謝的話,摩托已從身旁飛馳而過,留給我的是久久的感動。

這畢竟是一個好心人無處不在的世界。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