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龍門水岩-朗梓古村漓江邊的水岩很多,來前看驢友的攻略介紹,龍門水岩是不錯的一個。問當地人,果然也是這種說法。漂流的那天,只看見菩薩水岩在路邊的巨幅廣告和牌坊,並沒有看見有關龍門水岩的介紹。問旅館熱情的老板娘,她也說不太清,只知道龍門水岩比菩薩水岩大得多。還好,來時打印了龍門水岩的電話,趕緊聯系一下。
電話是龍門水岩經理的,我們要求團購價,網上說淡季50元/人可以搞定的,我們緊砍慢砍,也只砍到70元/人,哎,誰叫我們是旺季出游呢。
經理介紹了一位住陽朔的向導帶我們過去,我們一大早如約接上了頭。
沿著昨天去月亮上的路,我們又溫習了一遍沿途的風景。一路上,路過蝴蝶泉。公園門口的峭壁上,匍匐著一只巨大的蝴蝶。公園的馬路對面,是一個更高更筆直的峭壁,昨天傍晚,還有幾個攀岩愛好者在這裡進行表演賽,引來一大堆好奇的游客圍觀。
路過大榕樹公園時,我們訊問向導能否指給我們看一看大榕樹,她將車停在公園外的柵欄邊,讓我們靠近柵欄。透過公園裡密密麻麻的竹林,我們依稀看見了大榕樹的影子。向導告訴我們,現在不買票,只能在這裡看個大概了。
向導帶我們穿過菩薩水岩的牌坊騎了進去,順著向右的柏油馬路騎行500米,路的右邊有一處平房,寫著龍門水岩接待處。我們下了車,把車寄存在接待處。
由於今天游完龍門水岩,我們還打算去古村朗梓,去朗梓是一段十分艱苦的石子土路,所以我們今天租的是捷安特的山地車,前後減震,18擋變速。由於昨天談好的價格,今天10元/輛租給了我們。
在接待處換好了鞋,每人一雙塑料拖鞋,滿足了左岸、精靈鼠之流的一貫宿願,終於穿上了心儀已久的塑料拖鞋了。每人再發一盞手提的應急燈,坐上景點提供的小面,我們踏上了征程。
小面在崎嶇的石子土路上行進了20幾分鐘,我們到達了水岩的門口。龍門水岩門口很簡陋,一眼望去肯本就發現不了這裡是個景區。眼前,只有一處簡易的木質的棚子,連成一小片。我們稍作修整,每人領了一頂安全帽,被帶到木棚裡停靠的小木船上。
小木船拉著我們五個,還有一位成都來的女孩劃向了神秘的龍門水岩。女船夫兼任我們的導游。
向前劃行10米左右,就是水岩的入口。入口低的讓人難以置信,甚至懷疑進去都成問題。導游要求我們彎腰低頭,我們每個人都聽話的貓下了腰。
船靜靜地劃向了這個低矮的入口,只覺得眼前漸漸暗了下來,我們已經進入了溶洞中。大片的石灰岩離船舷只有幾十釐米的高度,我們的船順著最高的一條窄窄的縫隙緩緩的向前劃,岩石就在眼前,戴安全帽就是為了防止發生碰頭的意外。就這樣,小船劃行了幾十米,眼前,溶洞才漸漸開闊起來了。
當導游讓我們把燈光同時打在洞的側前方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蓮花寶座。導游解釋,剛才的低頭進洞就是為了現在的拜觀音,聽起來倒像有一點因果關系。
水路的盡頭,一盞大燈照亮四周,這是整個水岩裡唯一一處固定光源。
我們上了岸,地依舊是濕漉漉的,穿著塑料拖鞋倒並不覺得路滑。這是才恍然發現換鞋的奧秘。
洞的四周充滿了玄機,導游給我們一一講解,有美女梳妝,有神仙開會……。熄了應急燈,只覺得立即暴露在八方仙人注視之下。
走在溶洞裡,還有幾處狹窄的通道,或幾近匍匐才能通過,或緊緊的靠近一邊的岩石側身前行。
行程過半,泥巴浴池暴露在我們眼前,池子沒有想像中的大。來前看攻略上講,這裡的泥巴浴頗具特色,值得嘗試。原以為,洗泥巴浴的人應該很多,哪知現在這浴池裡,竟然空無一人。
我們買的是游全程的票,導游帶著我們繼續往裡走。溶洞裡的奧秘大都大同小異,我們爬過了“雪山”,越過了“梯田”,來到了水岩的盡頭——三個不同大小的游泳池。我們戲稱這是男池,女池和兒童池。
返回泥巴浴池,我們換上泳裝,開始嘗試泥巴浴。這泥巴據說是溶洞裡天然形成的。池子的背部,是一個像瀑布似的斜面,仍有泥水緩緩的注入池中。步入浴池,腳下有碎石子,略略有點扎腳。泥巴很稠,但並不深,正好齊小腿肚。
挺艱難的在泥巴裡挪步,找個合適的地方躺下,將自己裹在冰爽的泥巴裡。
泥巴池裡,就我們5個人。
池子外面黑暗的角落裡,是清涼的泉水,深處可以過腰。泡夠了泥巴浴,鑽到清水裡洗干淨,整個全身面膜的過程就此完成了。也許是心裡作用吧,覺得皮膚還是細滑了不少。
過路的游客大多是看熱鬧的,並沒有親身感受一下的欲望,真為他們遺憾。等我們上來的時候,2個東北游客很熱鬧的跑進泥巴池裡擺pose拍照,笑聲頂得過我們五個,出來的時候,滿臉的泥巴還掛著呢。
游完了龍門水岩,我們前往高田鄉,打算進軍古村朗梓。
騎行到高田的小環島右轉不遠,就開始進入土路了。陽朔周邊的土路大多布滿碎石,騎行在這樣的路面上,很是顛簸。幸虧我們騎的是山地車,一路高高低低,蹦蹦跳跳的。
到朗梓村需要在這樣的路面上騎行6公裡。一路上很少是平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我們頻繁地換著檔。
行程過大半,在騎過一座水泥橋之後的路面是通往朗梓這段碎石路中最誇張的一段。40度的上坡,大塊的碎石猙獰地露出地面,車輪硌在上面,震得手臂發麻。爬上這段陡坡,是一段同樣艱苦的下降。車輪飛過碎石,PP真能開花了。
當夕陽映紅大地的時候,我們悄然來到了朗梓古村。
郎梓村的特色,是這裡有不少清末民初的老房子。我們慕名先找到據說是全村最氣派,也是最漂亮的,過去一個大財主的家。這個豪宅有好幾進院落,宗祠和住宅並列在一起。
我們先步入宗祠裡觀望。院門敞開,大門緊鎖,看來,我們這次是無緣見識廬山真面目了。宗祠大院的牆壁上,寫滿了各式標語,一望便知它必是歷史的見證,但牆上久遠一些的字跡現在已經模糊不清了。
緊挨著宗祠的是住宅區。門坎上坐著個高齡老婦把門收費。看來以前驢友攻略上寫的這裡不收門票的記錄現在已經成了歷史了。
住宅裡現在已經住滿了當地村民,建築並沒有得到較好的保護,透過塵埃中精細的布局,過去的繁華依稀可見。
走入後院,一座10米左右的碉堡進入視線。碉堡的外牆是青磚結構,我們找到碉堡的入口,裡面是木質的閣樓,可沿著木梯登上去。
據說過去富貴人家都修有碉堡,為了防御土匪強盜。我們順著木梯一層層的登上去, 6層過後,我們到達了堡頂。堡頂平台的護欄是實心的磚牆,高過1米。趴在護欄上,可清晰的看到朗梓村的全貌。
俯瞰朗梓,眼前是一大片青磚青瓦院落。那座本村最古老的同治4年的進士屋,就緊鄰這處住宅的南面。
我們下了碉堡,取道進士屋。這一處院落不如財主家氣派,院子裡又重新搭建了幾處簡陋的住房,影響了原屋的格局。院子的主人是一位70高齡的老太太,她向我們介紹,她是進士的後人,如今,這裡的院落已經分給了本村的村民,她只擁有其中的幾間。
我們走進老人生活的房間,屋裡,陰暗,擁擠,擺設簡陋。老人向我們訴說子女不孝,這在當今農村也許並不少見,我們無言以對。
走到村裡又和當地的村民聊了聊,給我們講了講財主的後人,現在仍然在外發財,這裡的院落,他們已經不要了。
我們依然穿過艱難的石子土路,當車輪剛剛軋上久違的柏油馬路的時候,我才發現我挑的這部山地車並不帶後減震,可憐我的PP,立即開始隱隱作痛了。
Tips:
1. 如果想去朗梓古村,一定要租捷安特的山地車,租車時要好好檢查,前、後輪變速是否正常,前後是否都帶減震,否則PP受苦是勿庸置疑的事。
2. 租山地車的價格如果不是最旺季的那幾天,一般可以租到10元/輛,如果連續租幾天,價格還能下降一些。
3. 去龍門水岩之前最好先電話談好價格。現在據說100人的團購價是60元/人游全程,淡季應該不會遵守這個約定。游水岩有全程票和半程票之分,買票時一定要問清楚。(游全程標准票價120元/人,電話:13557668593)。從接待處到龍門水岩坐專門的小面的進去,可把自行車直接寄存在接待處,坐專車去龍門水岩(車費及寄車全部免費)。
4. 游完整個龍門水岩大約需要3個小時的時間。想洗泥巴浴一定要自帶泳衣,當地賣的既貴質量又不好。
5. 去朗梓村的路並不難找,記憶中只有一個岔口,向左拐就可以了。沿途的村民都不錯,記得及時問路。
6. 想看宗祠可以找村委會拿鑰匙。我們這次因為太晚了,村委會下班了,所以無緣參觀,留下了些許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