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 大寨-龍勝-桂林-大圩今晨,是看大寨日出的最後機會,鬧鐘定到了六點。還沒到六點,就已經開始有些按奈不住了。木樓裡,依稀想起了腳步聲,性急的人們開始忙碌上了。
披著晨曦,從美景樓走到西山韶樂只用了區區十分鐘,這幾日的體能沒白儲備,簡直健步如飛。
觀景台上已經密密麻麻的架滿了相機,寂靜的大寨一下子熱鬧起來了。我雖然是個業余裡的業余,但還是順應了潮流,隨意找了個地界,架上三腳架。
接下來的時間,是無聊的等待。今晨濕漉漉的,滿山的小草仿佛夜裡被雨淋過似的,掛滿露水,石板小徑發著潤澤的青色。剛才的衝刺使裹在衝鋒衣裡的身體不斷地冒著熱氣。
天色亮了許多,東方的厚厚的雲層仍沒有散去的意思,梯田沒有陽光的親吻,顯得靜悄悄的。
漸漸的,人聲喧嘩了,天光大亮了,我們當機立斷,拋開了還有些許企盼的人群,返回美景樓。
今天是寬松的一天,只需下午趕回桂林就可以了。
吃完早餐,還夠時間喝一壺茶,聽一段音樂。
大寨,這個熟悉親切的世外桃源,我們就要離你而去了……
下山的路是昨天就問好了的,背上行囊,我們揮手作別。
停車場在離大寨村不遠處,我們從美景樓下到停車場,大約40分鐘的路程,是一路的下降。
臨近停車場,已經看見開山修路的痕跡了。路邊的山上,滿山的碎石滾滾滑落,重型機械橫在山腰中忙碌著。這裡也許不用太久,她的寧靜就真的不在了。
大寨的入口修在山與谷之間,把守森嚴,我們3個逃票的人,安全通過關口,暢通無阻。
大寨沒有去桂林的直達車,我們必須先繞道龍勝縣城。
停車場裡,開往龍勝的班車准點發車,車上很干淨,而且沒有無休止的等待,使得我們離開大寨,滿心裝得都是喜悅。
車沿著新開出來的陡峭的山路一路下行,穿過和平路口,很快到達龍勝。
在龍勝,我們在一家叫姐妹餐館的小店吃了中餐,三個菜,米飯管夠,一共13塊,這也許能算我吃過的最便宜的可口的飯菜了。
從龍勝坐空調大巴抵達桂林。龍勝到桂林的巴士很多,方便快捷。
一下大巴,一股撲面的涼氣,桂林突然降溫了。我們3個背著大包,哆哆嗦嗦,在汽車站裡暈頭轉向。
懶豆和cloud 4點多才能到達桂林,我們仨准備先去大圩,在這人滿為患的黃金周,有必要提前去占個好地形。
在桂林汽車站,沒發現去大圩的直達車,只有到冠岩的車中途可到。問車上的售票員,說大圩可到,但必須買到冠岩的票。太欺生了,哪裡有坐半程買全程票價的道理。換了一輛車,討價還價後,3個人,買4張去大圩的票成交。
桂林的車不再是准點發車了,遲遲不肯出站。還好,因禍得福,我們在班車就要駛離汽車站的那一刻,撿到了火車“早”點的懶豆和cloud。
見面是欣喜,是又一個期待已久的計劃的開始。
班車將我們放在大圩鎮的開發區路口。所謂開發區,就是新蓋了些3層小樓的一條街道。街邊的路標,指著一條岔路,寫著古鎮。那裡,才是我們向往的地方。
大圩古鎮,坐落在漓江東岸,離桂林30分鐘車程,是廣西的四大圩鎮之一。我們很快找到攻略上提供的古鎮旅社。
也許是網上傳播的關系,古鎮旅社是整條古街上最醒目的建築。店面的屋檐上紅燈高掛,處處都有剛裝修不久的痕跡。
客房的小樓臨近江邊,陽台上,漓江清澈的江水,輕浮的木筏,清晰可見。對面的磨盤山的影子長長的躺在漓江平靜的水面上。樓下,今天開張了一家餐館,正在大宴賓客。爆竹聲不覺於耳,寧靜與喧囂共存著,對比強烈。
乘著夕陽,信步來到古鎮的小街上。古鎮旅社出門,就是小鎮的青石板街。小街的兩邊,是古鎮的青磚青瓦樓房,古韻悠悠,幽靜古樸。大門口,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都懸掛著一面圓鏡,有的,還甚至加上一把生鏽的剪刀。看著情形,再厲害的妖魔也不敢來打擾了。
透過虛掩的木門,裡面的房子陰森,黑暗。隱隱的,借著透出的一縷陽光,可以看到通幽的空間裡,別有洞天。古式的房屋都有好幾進院落,這裡,一定也是了。
穿過青石板街,跨過一座門樓,是古鎮的鵝卵石街。街面是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交彙著歷史的遺跡。
街的盡頭,是一座始建於明代的單拱石橋-萬壽橋。大塊的青石板上,深陷的腳渦傳達著她的歷史。站在古橋上,凝望近在咫尺的漓江,想起明初解縉的《大圩》詩:
"大圩江上蘆田市,百尺清潭萬竹圍,柳店積薪晨昏後,壯人荷葉裹鹽歸"。
繁華的商業景像已經不再了,留下來的,只有悠悠的青竹和靜靜的江水。
晚餐,在新開張的餐館湊熱鬧。那天,請的是大圩鎮裡的各界名流,我們是唯一的食客。
沒有菜譜,想吃什麼依舊去廚房裡找,初到漓江,漓江魚是不能錯過的。
照例的討價還價,我吃到了平生第一次聽說過的鰹魚。作法選擇了漓江特色吃法-清水魚。憑我多年好吃的經驗,只要原料好,白煮一樣味美。
我繼續執著的去廚房找寶,廚房裡,除了魚,還是魚。我本著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的決心,調動渾身對美味的敏感細胞。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發現了一個不鏽鋼大盆。揭開盆上蓋著的鍋蓋,半盆炒好的柳螺靜靜的躺在那裡,無私的散發著濃濃的香味。知道這種東西叫柳螺是後來的事,憑直覺就知道,這一定是個不容錯過的美味。
我仍然頭腦冷靜,很虛心很虛心地問廚房裡忙碌的大廚小廚,這個能不能吃。一個老板模樣的人慷慨的邀請我嘗一嘗。哈哈,正合吾意,果然味美無比。我向他問價,他說他不是老板,是老板請的客人。我便使勁恭維他,要求他給我作這一點小主。老板娘在不遠處聽到告訴我,十元一小盤。我應聲拿起一個廚房裡我能拿到的最大的盤子,請老板的客人幫我乘。在我的甜言蜜語的腐蝕下,小半盆的柳螺進入了我的盤子,呵呵,趕緊拿出去跟大家分享。
很快,清水魚上桌了,魚被分成了魚片和魚頭魚骨,魚頭魚骨入湯,魚片用來涮。漓江的魚,魚肉很有韌性,久煮不化。沾魚的小料是青辣椒粹,提升了魚的鮮味。附送的青菜和豆腐沁著魚湯,更是人間美味。
漓江邊露天的小桌旁,沒有路燈,沒有霓虹,輕撫著我們的是溫柔的江風。黑暗中我們幾個風卷殘雲。
飯後,我們喝著老板白送的烏龍茶,懶散地唱著成詞老調的卡拉OK。放著一塊錢買來的煙花棒……
這一夜,紙醉金迷。
Tips:
1. 大寨-龍勝班車,7元/人,行李不另收費。
2. 龍勝-桂林班車很多,空調直達車18元/人,發一瓶礦泉水。
3. 大圩古鎮旅社房間充足,緊鄰漓江邊,站在陽台上,漓江風景盡收眼底。但晚上,這裡的雞好像一過12點就要打鳴,狗也在院子裡異常活躍。睡眠驚醒的人要謹慎選擇。
4. 古鎮旅社下的餐廳不錯,清水魚味道鮮美。免費送豆腐和白菜。我們選的魚3斤多,共100塊。
10.2~10.3 徒步漓江
早晨,山水和人都被朝陽染成了金色。我們整裝出發。
走出大圩古鎮,是一片開闊的草地。草地上,搭著幾處太陽傘,攻略中早有描述,這裡是一處大排擋。大排擋的主人是一對中年夫婦,我們停下來,在這裡享用了可口的早餐。
早餐依然是米粉,所不同的是,我們可以任意選擇烹飪的方式。於是,我嘗到了寬寬的米粉,炒的油光光的,讓人垂涎欲滴。
攤主是寡言的實在人,我們4份炒粉,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分作4鍋制作,保證品質。
離開大排擋前行不遠,是一個斷橋。這可是一座真正斷了的石拱橋(想起那次在杭州,我們滿西湖的找斷掉了的橋的經歷)。斷裂的部分,有幾處石墩相連,小心通過。
跨過斷橋,腳下的路立刻變成了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高高低低地走在上面,小心翼翼。穿過一片婆娑的小樹林,一灘細流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我們沿著流水探路,直到它與漓江交彙,我們不得不想辦法跨過去。
Cloud自告奮勇,退後幾步衝刺,一躍而過。站在對岸,他些許得意,說自己只出了七八層的力。靠近岸邊細細觀察,水面雖然不深,但卻也夠寬,濕個鞋什麼的到不是件難事。我們為穩妥起見,卸下背包,先將背包扔到對岸,然後再過人。
緊接著過河的是精靈鼠。只見他,退後幾步,一陣狂奔,腳點了一下河邊的碎石,騰空而起,在小河的上方凌空滑過,滑過……。如果不計落點,這是一個很完美的飛躍。
他由於用力過猛,跌落在離對岸一米開外的我們的大包堆裡,消失了他還算光輝的身影。
我止不住地狂笑,樂極生悲,跳到對岸時發現已經濕了一只鞋。
再接下來該輪到懶豆了,她衝刺的姿勢與我們無異。還好cloud在對岸及時地履行著護花使者的職責,將一片水花飛濺中的懶豆拉上了岸。懶豆一面快速的看了看自己新買的一路上念叨過好幾遍的“傳說中的GARMONT”的登山鞋,一面慶幸的用驚魂初定的語氣說“還好,還好”。我正要由衷的誇一誇還是名牌的質量令人艷羨的時候,cloud跟水洗了似的上衣和臉打斷了我將出的贊美。名牌的威懾力真是超乎想像,可憐的cloud,無辜的看著我們的大笑。
繼續前行,鵝卵石的外面,仍然是寬闊的草坪。漓江裡,倒影著磨盤上的影子。幾只水牛悠然自得,在水中盡情游戲。只可惜牛背上還缺少了牧童和短笛,要不然真疑心這會是哪一處的世外桃源。
沿江的小路在不遠處消失了,我們必須繞上公路。
不甘心,我們又在公路旁的竹林裡摸索了一段,始終沒發現江邊有路。
半個多小時,我們聽到了竹江碼頭的喧囂。這一處,水面迅速加寬,江面上,游船穿梭,汽笛轟鳴。喇叭裡,一遍又一遍放著惡俗的歌曲。導游通過麥克,高聲的介紹著景點的名字。剛才還是宛如仙境的漓江山水,一下子墮入了凡塵,靈氣不在,意境不在了。
接下來的一段公路,漫長而索然無味。頭頂上是艷陽高照,身邊,是呼嘯而過的開往陽朔的汽車。我們五個人,背著大包,拄著手杖,不合時宜的匆匆走在柏油馬路上,盼望著這惡夢一般的公路早早結束。
當我們不知還能堅持多久的時候,遇上了賣桔子的老大媽。新鮮的桔子,一元一斤。當甘甜的桔汁滑過干裂的嘴唇的時候,那真是一種沁人心府的享受。
我們向大媽詢問了明村渡口,打聽到本地人過渡,每人五毛錢。我們這些外地人,至少兩塊錢一個人。為了多一點親和力,我們還請教了幾句當地人討價還價的說法。
離開了我們的這個開心加油站,繼續前行2公裡左右,在一個白氏祠堂的門口(旁邊還有一座學校),我們被指點拐入了一條岔路。順著岔路走到底,大約6~700米,就到了明村渡口。
十幾個筏工悠閑的坐在路邊,周圍細竹密布,涼爽怡人。
筏工開口就要5塊/人,大出乎我們的預料。討價還價,4塊成交。真是無奈,誰叫我們是弱勢群體呢。
來到桂林,這是第一次坐竹筏。新奇的感覺讓心裡面冒出了無數個問號。竹筏會不會沉呢?我們的包放在竹筏上會不會濕呢?漓江的水有多深呢?……
載我們過江的是連在一起的三個竹筏,竹筏上有個竹筐,放得下我們兩個包。竹筏上還有幾塊木板,江水透過粗竹的縫隙溢上來,在木板下靜靜流淌。
坐在竹筏上,突然感到,右腳的腳踝隱隱作痛。脫下鞋子揉一揉,疼痛的感覺有增無減。
竹筏順流而下,上岸時,我已經發現自己舉步唯艱了。
岸上的小村子,應該就是明村了吧。村子很寂靜,放眼望去,沒有看見一個村民。沿著渡口上的水泥路往前漫步,又有一個渡口,坐滿了同樣是來徒步的一群人。他們沒有背包,仿佛不與我們同道,經他們指點,我們才恍然大悟,我們一直錯走到了江的對岸。正確的徒步路線應該是在磨盤山的腳下。也許,我們本可以不用走那麼多的公路,遺憾ing,恨不能重頭再走一遍……
這次渡我們過去的是一條機動船,2元/人。
船到對岸,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布滿鵝卵石的河灘,和上行遠離江水的碎石土路。為了能親近漓江,我們決定選擇河灘。
腳踝的疼痛陣陣襲來,我艱難地邁著每一步。河堤上,兩個村裡的孩子衝我們大喊,告誡我們河灘的路很難走。精靈鼠和cloud他們都很擔心我的狀況,要陪我走土路。為了不掃大家的興致,為了我自己能平安度過這一段困難期,我和左岸決定,放棄又一次跟漓江親密接觸的機會,選擇較為輕松的土路。臨別時,我幾近絕望地地叮囑他們,一定要將眼中的美景告訴我。
踏上碎石土路,離漓江的山水,漓江的清風漸漸遠去。路的兩旁,穿過一片莊稼地,是一片低矮的土黃色的民房,寂靜的聽不到人聲,看不見人影。村裡的細竹依然婀娜多姿,時刻提醒我們這是秀麗的南方。
右腳不爭氣的疼痛著,我大汗淋漓,任何的堅持在此時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終於,我被疼痛擊倒了。
瘸著腿,我被左岸攙扶在一處池水邊停下,卸下包,我失魂落魄的坐下。徒步漓江才剛剛開始,我卻看不到了希望。頭頂上,不知名的果樹淅淅瀝瀝地掉著果實,砸在地上砰砰作響;眼前,碧綠的池水,倒影著山的影影綽綽的身姿;一群灰鵝優雅的浮在水面上,享受著陽光的撫愛。只有我的心情,像灰色的鵝的外衣,眼前的景像,也恍惚中成了灰色的剪影。
“我的漓江就這樣結束了”。這個念頭,像經文一樣一遍一遍地充斥著我的大腦,此時的我,唯有聽天由命。
左岸不住地在一旁安慰著我,我卻依然恍恍忽忽地堅持在絕望中。
“這果子很甜,好吃。”不知什麼時候,一位老大爺出現在我們面前,彎腰撿起剛剛落下的棗般的果實。左岸連忙向他打聽村裡有沒有去草坪的車,老大爺告訴我們村裡有三輛車並當即答應帶路。
左岸和老大爺的身影很快地消失了,我獨自坐在池邊,體驗著落魄中的孤獨。
池裡的鵝們悠閑地踱上了岸,很高傲地看著孤零零守著背包的我。我曾風聞鵝是好鬥的家禽,我不敢跟他們對視,並下意識地看了看我的手杖,還好,手杖離我不算太遠。我又權衡了一下我的形勢,背後是一個小土坡,我不大容易腹背受敵……。這一段時間好漫長。
正當我在跟鵝們打一場攻心戰的時候,遠處終於聽到了發動機和車輪的聲音,
開三輪摩托的司機很同情地看著我一瘸一拐地爬上車的後鬥裡,一陣塵土,三輪摩托拉上我這個絕望的人駛向了草坪。
草坪鄉像一個繁華的集市。我們被司機帶到一個不大的丁字路口上。我借賣冷飲的大媽的板凳坐在路邊,整個草坪一覽無余。
草坪是一個回族自治鄉,不寬的馬路旁停著不少的大轎子。打著不同小旗兒的導游領著各自戴不同遮陽帽的游客,充滿了草坪鄉的每一個角落,車馬喧嘩,人聲鼎沸。
這裡居然還有一種獨特的游覽交通工具——馬拉車。一匹馬,拉著坐著7,8個游人的簡易游車,馬背上,再坐著2~3人。可嘆,就是牲口,也不能這麼被欺負吧,不喜歡,這個冷漠的游覽方式。
左岸獨自去渡口和他們仨彙合,他們是沿江邊徒步的,應該不會太快。
感覺上並沒等多久,這三個人就出現在我的視野裡。雖然只是短暫的分離,但當再次看見他們出現的那一刻,我的心中仍然充滿了重逢的喜悅。
他們每一個人都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讓我刮目相看。訊問間,我才知道,他們沒走太久就坐上了竹筏。懶豆興奮地告訴我他們跟竹筏侃價的經歷,最後居然以三人十元成交坐到草坪,我望豆興嘆,不愧是侃價高手。
到了中飯時間了,旅行團們很有時間觀念地消失了,剛才還熙熙攘攘的餐廳就只剩下了我們幾人。服務員拿出一紙菜單,掃了一眼,價格驚人。最後,沿襲了跟竹筏侃價的熱情,我們把所有的菜價砍到了六折。
來到廣西,懶豆和cloud還沒吃上土雞,懶豆一再表示,cloud是個在吃上不願馬虎的人,這正合了我和左岸好吃的本性,於是,草坪鄉,有一只雞要倒霉了。
打完折後,這一頓有雞有肉的飯菜並不算貴,我們心滿意足。
我貼上左岸去草坪鄉醫院給我買來的止疼膏藥,疼痛漸漸緩解,心中充滿了希望。
精靈鼠一路上都要求幫我減負分東西,關切之情溢於言表,有這樣的弟弟同行,怎能不洋溢著幸福和感動。
下到草坪渡口,攻略上有驢講,這個渡口是整條漓江上最美的渡口。我留意地看了看,倒並沒發現有什麼特別之處,也許是我錯過了地方,也許是心境使然吧。
懶豆依然對竹筏充滿了熱情,我因剛剛有些恢復的傷腳也極力附和。草坪的河堤很高,竹筏停在江邊,我們居高臨下地高聲地和江邊的筏工討價還價。
價還得很艱苦,最後,我們以30元渡到半邊渡成交。
這個筏子很大,並排著十幾根粗竹。竹筏上,固定著兩把竹制的躺椅。被我們兩個女士當仁不讓地占據了。5個大背包,壓得竹筏晃晃悠悠。
沿途要經過冠岩,這個從桂林就開始沿途打廣告的著名的景點,擁有著吉尼斯記錄,果然霸氣十足。它巍然屹立在漓江岸邊,山的一面深插入江底。漓江在這裡江面擴大,並被分成了2條支流。
我們興奮的順水而下,目不暇接地議論著。筏工沉默寡言,不願理會我們的訊問。筏到江中,突然,電機轟鳴,這個筏子居然裝上了發動機。很快,我們越過了冠岩。
筏工將我們卸到岸上。岸邊,一個真人大小的銅像,身著西服,站立水中,臨江而望。
上了岸,沿著鵝卵石的江灘前行,江邊,兩個少年劃著竹筏,向我們兜攬生意,我們連忙申明我們剛剛坐過,現在只想徒步。竹筏依然靜悄悄地跟著我們,他們都說是我仍不穩當的行走方式吸引了他們。
再往前走,居然感覺進了一個旅游區。修葺的嵌著鵝卵石的水泥小路,蜿蜒崎嶇。路邊,2米高的磁制的稻草人隨處可見。我們迷茫了。
劃竹筏的少年上了岸,岸上,一個老筏工就像釣魚的姜太公似的等著我們。我們被告知,這裡是一個島——香巴島,半邊渡在前面,我們必須坐筏擺渡。
我們被騙了。
Oh, my god!這可惡的世道,人心叵測。我們如此小心翼翼,卻仍免不了陰溝裡翻了船。痛定思痛吧。
我們五人五包分作兩筏,每人2元。竹筏少年一直很沉默,老筏工卻顯得有些貪婪。我連忙拉了左岸和懶豆,坐上了少年的竹筏。
半邊渡,在冠岩的斜對岸,與靚麗的冠岩相比,它仿佛是個隱士,古樸,遠離塵世。
老筏工的竹筏在我們之後也登了岸,財務左岸掏出5塊錢,老筏工說了聲謝謝就想揚長而去。我們提醒他還沒找錢,他居然說沒帶零錢,找不開,並嚴厲呵斥打算幫我們破開零錢的竹筏少年。我們憤怒地搜遍了每一個口袋,零零碎碎地湊夠了4塊,看著他失望地接了過去。
一路上的受騙,賴帳,像一根大棒敲打著我們被沿途的美景迷惑著的興奮的頭腦,提醒著我們,喝著漓江的水的沿江的村民,並不都像漓江的山水一樣美妙動人。
上了半邊渡的河堤,只能高高在上地俯視漓江的水面了。路是平坦的碎石土路,漓江裡,一艘艘的游船逆江而上,緩慢滑行。沿途是友善的高山和清新的莊稼地,我們認識了很多餐桌上的蔬菜,包括被cloud堅持叫做旱藕的芋頭和被懶豆叫做大梨的沙田柚。
黃昏時分,我們到達了楊堤。
我們沒有在楊堤碰上網上風傳的的禁止徒步的關卡,只在街的中間看到了禁止徒步的橫幅標語。此時,心中一塊大石總算落地。
楊堤到興坪,是被認為整個漓江風景最美的一段,我們今晚要扎營楊堤,將最美的期待留給明天。
在楊堤,我們找了個餐館大吃大喝,雞鴨魚肉一應據全,遍嘗了漓江的特色——啤酒魚,板栗鴨,黃燜土雞和酸筍漓江魚。這一夜,酒肉穿腸過,美景心中留。
我們今晚的營地是廢棄了的度假村——月光島。走到楊堤渡口,沿著江堤左轉,前行5~600米,通過一座水泥橋,便進入到了月光島。
天色黑壓壓的,月亮不再像中秋之夜那麼明亮可人,四周依稀可見山在月色裡的剪影,豐姿綽越。我們借著頭燈的余光,避開一路的“地雷”,在一小片灌木旁邊,找到了一塊平整的草地。這裡扎上3頂帳篷,綽綽有余。
搭帳篷已是熟練工種,摸著黑,很快,我們安定下來。
懶豆和cloud要去江邊看看,回來後說江邊有個大營地,扎著一個可供十幾個人休息的帳篷,那裡所有的人都在點著篝火狂歡。
精靈鼠像個孩子似的也要去看熱鬧,我和左岸更願意聽著蔡琴低沉委婉的歌聲,仰頭期許著多看見幾顆流星。月色撒入群山之中,山的黑影步步逼近,靠近,再靠近。
營地十分平整,這一晚,潮濕包圍著我們,來廣西已經好幾天了,好像還沒有完全適應這裡的水土。
是覓食的牛群將夢中的我帶到了清晨,拉開帳篷,月光島的真面目映入眼簾。這地方還真大,滿是廢棄了的蓋了一半的建築。整個月光島寧靜,清新,漓江的水就在不遠處靜靜流淌著。
收拾完畢,到楊堤吃過早餐,我們趕到楊堤渡口。渡口只有機動船用於過渡,而且,擺渡費一下子漲到了4元/人,船工說是楊堤鄉政府定的制度,不容更改。
渡到對岸,游人忽然多了起來,甚至有接踵前行的感覺。前行不遠,游人漸漸稀疏了。腳下,一大片的草地,橫在遠山的面前。我們愉快的前行,懶豆反復地說這是在新西蘭徒步。我不知她這是用的什麼典故,大抵是在誇耀這裡的怡人景致吧。
前面又繞上河岸,穿過田間,走過一段樹林,來到了下一個渡口——浪石渡口。擺渡過岸,依然是機動渡船,依然是每人4塊錢。
對岸,是一條江堤之上的羊腸土路。到這裡,已經將近中午12點了,我們決定加快腳步,天黑之前趕到興坪。
土路並不長,往前一拐,上了江堤。沿著江堤,我們急行軍了將近一個小時。江裡的游船離我們很近,可以很清晰地聽到船上游客對我們這一隊人馬的議論。
坐在河堤上休息的時候,我們遇上了匆匆趕往九馬畫山的浪石村的蘇師傅。蘇師傅主動提出可以跟我們一起走到九馬畫山。他要去接他在九馬畫山撐竹筏的小孩。我們走的還算快,能跟得上蘇師傅的步伐。蘇師傅沿途指給我們看了這一段漓江的景致,眼前,叫做八仙過江。經指點,還真像。
前行,蘇師傅領我們拐上了右行的岔路,離江面遠了些。據說,左邊的小路盡頭,當地村民修了座小橋,要收過路費。
繞過收費的小橋,沿途斷斷續續開了不少餐館,店家紛紛出來拉客人進店吃飯。
繼續前行,走到一處狹窄處,一塊大石橫在路中間。大石上,蹲著一位老大爺,手拿一把鐵鍬,對我們發出暗示,經蘇師傅翻譯,他大意是講:此路是他開,留下買路財。看到這種場景,驚異於這位老人的勇氣,乖乖的買路走人。
小路又拐到了江邊,繞過這座山,就可以看見九馬畫山了。蘇師傅看見了遠處江中撐竹筏的兒子,與我們話別。這一路上,多虧了他的一路指點,我們才得以順利地到達這裡。
在往前走,徒步的游人又漸漸的多了起來,在一處休息處,我們得到了幾個MM的關注。她們看中了我們的行頭,要求跟我們合影。只見懶豆一下子被兩個MM左擁右抱,不知所措。趕緊平定這混亂的場面吧,我勇當攝影師的重任,讓大家擺好pose,喀嚓了事。估計這幾個,還沒有嘗夠這種被追捧的滋味吧。
繼續前行,穿過一片簡易的飯店,我們走到了一片菜地裡。地裡種著各式蔬菜,邊走邊認,腿腳的疲勞好像緩解了不少。
菜地的盡頭是水泥公路,我們不顧一切地卸下包,好好地喘口氣。
歇息時,我們發現了一個紅油漆畫的箭頭指向公路跟漓江之間的一大片草坪,剛才,還看見有人在草坪上照相。我們想起攻略上提到的越野賽留下的路標,於是,我們決定直取草坪。
草坪的盡頭,是一條干枯了的河道,越過河道,我終於看見了我仰慕已久的九馬畫山。
它靜靜的矗立在那裡,灰白的紙面,被隨意地潑上了濃濃的墨,分不清是山中的畫,還是畫中的山。
關於對它的描述,徐霞客這樣寫道:“其山橫列江南岸,江自北來,至是西折,山受囓,半剖歸削崖,有紋層絡。綠樹沿映,石俱黃、紅、青、白,雜彩交錯成章,上有遠望如畫屏,故名畫山。”
眼望著九馬畫山,我們花了感覺上漫長的時間才走到山對面的冷風渡口,應驗了那句“望山跑死馬”的老話。
下午2點,在冷風渡口,我們終於可以安心的吃一頓中午飯了。我們問渡口涼攤的伙計,可知道這裡的望馬樓。網上有驢友曾強力推薦過那裡老板的為人。可巧,望馬樓的老板是這個伙計的親戚。他幫我們打了電話,定下了中餐,每人10元。我們可以踏踏實實的歇歇腳,吃兩根冰棍。
望馬樓離渡口一裡多路,有好長一段上坡,路的兩旁還有不少餐館。我們剛才如果選擇水泥馬路,應該可以比較快的進到村裡。
走進望馬樓,飯菜已經預備好,果然很可口。主人很慷慨,免費送了一道菜——炒酸豆角。又免費讓我們品嘗了一杯他家自釀的米酒。他家釀的米酒,晶瑩剔透,沒有一點雜質。訊問之下才知道,他家以前就是釀酒的。
我們又免費品嘗了老板拿來的新鮮的沙田柚。就這樣,從飯前酒水,到飯後水果,我們一應俱全地享受到了。
飯後,懶豆開始犯迷糊了,老板娘帶她找了個地方休息一下。我們幾個,端著涼茶,坐在望馬樓的門坎上,逗著老板家很通人性的小狗叮當,看見往來的游客,我們還不忘替老板拉拉生意。只可惜,時間不對,未有成效。
半個多小時的休息,懶豆好像更加萎靡不振了。
我們繼續乘上渡船,過渡到對岸。
從楊堤到興坪,共需要三次擺渡,分別是楊堤,浪石,和九馬畫山對面的冷風渡。
前行了沒多遠,鑒於懶豆的狀況,我們打算坐竹筏漂流到黃布倒影。
5個人加5個大包,竹筏顯得很吃力。女筏工為了安排我們,還不慎落水,渾身濕淋淋的,更讓我們余心不安。最後我們聽從了筏工的安排,分一個人到旁邊的筏子上。只覺得當時亂哄哄的,人呀包呀的不知該理會哪個;只記得精靈鼠練輕功似的腳一點我們的竹筏,越了過去,穩穩地落在兩個PLMM的面前,真不知他何時練過這水上飛的功夫。等我回過神來,竹筏已經啟程了。
我和懶豆被重重地壓在包的下面,左岸和cloud坐在筏頭,緊緊地抓住3個大包。遠處,精靈鼠與兩個MM談笑自若,輕松自如,惹得我們一陣聲討。
這一段的景色尤其清秀。江水不深,清晰的透出水草影影綽綽的身影。竹筏滑過,是一道道清澈的漣漪,倒影中的山也在輕輕蕩漾著。
上岸後,我掏出早已預備好的20元人民幣,怎麼比都不像。美景就在眼前,又何必追求紙上的風景呢?
走到一個岔口,我們坐了一個三輪摩托趕往興坪。沿途,一大堆三腳架沿岸一字擺開,這裡,應該就是20元人民幣了吧。
摩托逛逛當當的駛過,無暇下來細細考證了。
興坪車站,開往陽朔的班車就停在車站門口,班車裡擠滿了人。左岸開始一個又一個按攻略中的地址給陽朔的旅店打電話;我們其他幾個人在住陽朔還是住興坪之間徘徊。最後,我們決定按原計劃,直抵陽朔。
黃金周,陽朔的晚上異常熱鬧,街道擁擠,人頭遄動。我們找了一家遠離西街的地方住下。
懶豆開始食欲下降,吃過晚餐,讓他倆安心修整,我跟左岸,精靈鼠決定去西街探探地形。
西街,這條曾被N多網友贊美過的地方,除了擁擠,還是擁擠。青石板的街面,不寬。兩旁滿是相連的店鋪,酒吧。東西並沒有太多的本地特色,充斥著全國各地流行的旅游紀念品。我甚至看見那年我在夏河花6塊錢買來的一模一樣的銀勺,在這裡居然賣到了40元的天價。
酒吧,我看到了著名的沒有,藍蓮花,紅星特快……
唯一讓我感興趣的是關東煮,就在進西街不遠的路口上。關東煮的炒田螺味道還算鮮美,各式串串經油炸過,更是口味獨特。
西街上,充斥著大量的美術從業者,他們可以幫游客將頭像畫在白底文化衫上。畫的較多的,還有幾米的漫畫。攤頭掛著的為招攬顧客的樣品中,有小泉,有薩達姆。第一次,我看到拉登的另一種稱呼——登哥。
Tips:
1. 大圩出來往前走不遠有一片開闊的草地,是塊不錯的扎營地。
2. 從大圩出來,最好擺渡到磨盤山下再開始徒步,我們這次在這一段就是走到了江的對岸,以至於走了好大一段公路。
3. 冠岩和半邊渡挺像的,坐筏子的時候一定要分辨清楚,小心上當。
4. 楊堤扎營一般選擇月光島,這裡比較開闊。地點在楊堤渡口沿江一直往回走,大約5~600米。如果到楊堤比較早的話,也可以選擇擺渡後,再往前走一小段,這裡的景色更美,同樣有十分適合營地的草坪。
5. 冷風渡上面的望馬樓不錯,老板夫婦人很好客,提供食宿。
6. 乘筏子漂過黃布倒影的時候一定要求筏工指給看那塊黃色的石頭,自己看很容易錯過。
7. 拍20元人民幣的地方在離黃布倒影前行大約1公裡處,一般會有很多攝影愛好者扎堆拍照,還有不少誇張的寬幅相機呢。
8. 興坪到陽朔的班車挺多的,一般到興坪汽車站隨到隨坐。
9. 整個漓江,要數興坪附近的景色最美,有時間的話值得多住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