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下午5點左右乘坐火車從上海前往桂林(K197 上海-南寧方向)D2:下午4點左右抵達桂林,直接乘坐火車站前中巴去陽朔(票價:10元) 。
汽車離開桂林市區不久就可以看到當地特有山,公路兩邊是成熟但還沒有收割稻田地,金燦燦的與遠處的山畫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這樣的新鮮風景讓我激動不已,不停在東張西望。與廣東和江浙一帶繁忙的公路相比,這裡的路上車輛不是多,沒有龐大的運貨車和拖著集裝箱的卡車,有的只是一些旅游巴士和城際客車。一路上要搭車去陽朔的人不多,售票員坐在一旁無聊得打起了瞌睡。也許,這樣的風景對他來說司空見慣了。即使是這樣,他還是承認漓江的山水是很美的。看來,美的東西就是永恆的,並不像電影《手機》中所說的那樣“20年嘍,都審美疲勞了”。
經過70分鐘左右的車程,中巴車最終停在陽朔汽車總站(該站離著名的陽朔西街僅僅有10分鐘的步行路程。)
晚上就住在西街上的旅店,旅店在上海的時候就電話預定好了,並且到達陽朔的時候讓旅店的人來接車,這樣就不會被車站的拉客一族說的暈頭轉向了。吃過晚飯後隨意逛逛街,買買小紀念品,泡泡吧。西街不長,但是個人氣很旺的地方,各種特色酒吧、咖啡吧、飯店一家挨著一家,每家店裡的菜單都是中英文的,每個服務員都可以用流利的英文點菜,交流,店家可以提供地道歐式飯菜咖啡!原因只是這裡來的旅游老外太多了,有的時候真叫我懷疑這是中國還是外國。
D3:騎車游和岩洞游
上午雇一個當地的導游,騎雙人車沿著遇龍河朝著月亮山的方向走走看看:田園,村落,秀麗的山巒盡收眼中,如在畫中游一般。途中遇到的著名景點還有電影劉三姐拋繡球的地方“大榕樹”。
簡單吃個炒粉當作午飯後就上路去看岩洞,我去的是龍門水岩,去的游人以散客和自助游人為主,門票全程120塊,半程80塊。由於我去的時候不是陽朔的旅游旺季,所以我花了100塊買了全程的門票。在售票處聽過熱情洋溢的演講介紹後乘坐免費專車來到洞口,然後頭帶安全帽,腳穿拖鞋,手提手電筒乘坐小船經過地下河進入岩洞。(安全帽,拖鞋,手電筒是進洞必備的,不過不用擔心,入口處都有免費租用的)。
洞內很涼快,沒有事先鋪設好的燈光照明所以感覺很真實,很自然,也很刺激。和我同乘一條船的是來自桂林和廣州的四個女生。有趣的是,廣州來的女生還帶了一條小狗,很有點丁丁歷險記的味道哦。劃船人同時還兼職洞內導游的活,給我們介紹各種有趣的鐘乳石和地下奇觀。洞內沒有一丁點光,所有的照明全都來自每個人手中的蓄電池手電,所有人的手電一關,不要說伸手不見五指,就連自己都看不見。洞內的路經過簡單鋪設的,但不是平坦大路:時而要淌過地下小溪;時而要手腳並用;時而要蹲著走幾步,一個不當心就會頭碰岩壁,不過還好有安全帽在:)
洞裡還有洗洗泥巴浴的地方,我們沒有洗,在返回泥巴池的時候看到一群人身著泳裝洗成了泥人,還有人把泥巴塗在臉上說是可以美容呢。
全程差不多要走2-3個小時,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這裡只有一個洞口,要原路返回。
D4:騎車游和漓江游
聽說遇龍河上有兩座比較有特色的明代虹式古石橋:遇龍橋和富裡橋。因為路不好找所以還得要導游帶著去,沿河邊的路風光不錯但是很不好騎車,所以我們從陽朔沿著公路騎車到白沙,再穿過遇龍上村來到遇龍橋。這座橋樸實無華的橫跨美麗的遇龍河,如果不是導游說已經到了,我還沒有看到呢:( 橋的兩側由青藤覆蓋著,很自然的連接著河岸邊的小村子和對岸的田地果園。橋不是很寬,只能走行人和自行車。當然,在農村還有牲口要過河的:) 所以在橋上看到牛糞、馬糞並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站在岸邊,透過橋洞,可以將遠處層疊的山巒,富饒的田園與橋的美麗倒影,還有偶爾順流而下的漂流客組成一幅獨一無二的陽朔山水圖畫來。岸的一邊是個小碼頭,停了幾支竹排,雖然人家很希望我能夠坐他們竹排,但被我婉言拒絕之後他們也沒有怒氣衝衝或是窮追不舍,而是安靜的走開了。拍完一通照片後,坐在竹筏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耳邊只有鳥兒唱歌的聲音…
離開遇龍橋,沿著河流,順著田埂向上游騎去,大約10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遇龍河上的一座公路橋:金龍橋。這座橋本身並沒有什麼特點,但是站在橋上向遇龍橋的方向望去,呈現在你眼前的是絕美的世外桃源:河水悠悠的流淌著,兩岸的稻田展示著它們金色的收獲,美麗的遇龍橋掩映在遠處的竹林中,黛色的山巒似有似無的就像潑墨山水展現在你的眼前。這裡純淨的沒有一絲雜質,看不到任何現代的產物,沒有電線橫過你的眼簾,沒有突兀電線杆。不用取景,天和地就是最自然的鏡框。只可惜我沒有廣角鏡頭,沒有辦法完整的拍下這一大自然的傑作。:(
依依不舍又要上路了,等待我們的依然是顛簸的石子路,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富裡橋,這座橋比遇龍橋要宏偉一些,好似一道彩虹橫跨遇龍河,這一帶的河水要更清澈一些,不遠處有一群小白鴨子圍成一圈在河裡嬉戲,好玩極了。
漓江游
離開了富裡橋,我和導游就順原路打道回府了。由於旅途的勞頓,而且一到陽朔就馬不停蹄的騎車看風景、徒步鑽洞,我還真的有些累了,在騎車回旅店的路上我就困了,不過還好是雙人自行車,導游在前面騎,我在後面開始慢慢偷懶了…
回到旅店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倒頭呼呼大睡。
下午的漓江游從下午3點鐘開始,我參加的是從興坪-浪石的來回游(50元/人)。(一般情況下桂林市裡有漓江一日游,比我參加的路線要稍長一點。在桂林參加的漓江游都是乘官方雙層游船(210元/人),到達陽朔後游客就下船參觀景點,比如說我前面提到“大榕樹”,“月亮山”,“鐘乳石”等等。不過我覺得那樣漓江上的時間太過冗長,而去參觀陸上景點的時間由過於匆忙,而我住在陽朔,所以自然參加陽朔當地人組織的最經典路線游。)
在陽朔汽車總站有直達興坪的中巴(票價:5.5元),到了興坪後船家派人來接車,接車的是一位老媽媽,帶著我和其他游客去碼頭乘船。老媽媽不光領路,還充當我們導游:一路上介紹百年老街的歷史;講述路邊小別墅主人的傳奇;甚至還教我們如何鑒別真假沙田柚。不知不覺之中就來到了碼頭,碼頭的對岸是新版20元人民幣背面的實景。由於急著上船就沒有來得及拍照。當時以為沒有關系,覺得回來的時候也可以篤定的拍。可是沒有想到,回來的時候停靠的是另一個碼頭!所以就沒有在20塊錢的背面來個到此一游,算是漓江之游的一個遺憾吧。
漓江9、10月份水量還是比較足的,其他季節都是枯水期,但是今年廣西比較旱,據船老大說漓江的水比往年同期少了好多,很多地方露出了淺灘。不管怎樣,漓江的水還是十分清澈的,可以清晰的看見江底的的石頭和豐美的水草。漓江兩邊群山環繞,幾乎每個山頭都有好聽的名字:黃布倒影、手套山、美女峰、浪石奇觀…當然其中最著名的還是九馬畫山,船家笑談如果誰看得出岩壁的九匹馬就可以當大官員哦。在我的十二分努力下也沒有看出九匹馬。看來我不是當官的料阿:(
太陽漸漸的落山了,秀麗的山峰也收起了俊朗的面孔,在夕陽的余輝中溫柔起來,顯得像個羞澀的少女。剛剛還在江水中游泳的水牛在主人的召喚下慢慢游回岸邊;遠處不知誰家炊煙裊裊,煙霧在山間徘徊,就像一層薄紗遮住了溫柔少女的臉;漁民點起了油燈,帶著神勇的鸕鶿和勝利的果實,撐著竹筏朝著家的方向慢慢劃去…
都市人的煩躁不安都被這畫一樣的漓江山水洗滌一盡了
上了岸後,船家告訴我們這次很幸運,水警沒有出來。如果被水警碰到了,私船都要上岸,游客只能在岸邊行走一段了。對於我來說,豈不是“塞翁失馬”嘛。
乘車從興坪回到陽朔的路上,天色已經漸黑,江邊漁火搖曳。而此時,正有一批游人前往興坪准備夜游漓江,暮色中的漓江應該別有一番風味吧。
D5: 龍脊梯田游
其實,龍脊梯田不在陽朔這裡,要坐車從陽朔到桂林,再從桂林車到龍勝縣城,然後從龍勝換車到龍脊梯田。看到這一連串的換車,我頭都暈了!本來打算放棄的,可是就在我住的飯店裡看到有組織到龍脊梯田一日游,費用包括了來回車票和門票(140元/人),可能要比自己去貴一點,但避免了換車的麻煩,所以就欣然報了名。
早上7點半,面包車司機到旅店門口來接我,一上車一看,怎麼沒有國人?清一色的老外。上車坐好正納悶呢,就聽見這幾個老外開始用英語相互打招呼,聽到最多的就是:你從哪裡來?哦,原來他們也是相互不認識。
車上坐了包括我在內一共七個游客,但卻來自5個國家:兩個丹麥帥哥、一個不苟言笑的奧地利中年男人、一個英國PPMM、一個嚴肅的法國老教師、一個活潑開朗的法國女郎,還有一個就是我了:中國籍無業游民。
去往龍脊的路有些漫長(近4個小時),周圍的風景也漸漸隨著車子開出了陽朔地區而變得平庸無奇。在這輛國際化的車子裡,兩個不懂英文的司機用桂林話聊的開心,不睬我們;游客們用英語相互交流著在中國旅游經驗。看的出來,他們都是第一次來中國,顯得十分興奮,對中國的贊美之詞頗多,唯一的不滿就是中國小商販太過熱情。對於這一點,作為一個旅游客的我感觸也很深,可是我又能說些什麼呢?
漸漸的,車子開進了山區,筆直的馬路也被崎嶇的盤山公路所代替。在經過幾輪盤旋之後,大家都開始不說話了,或許是暈了,也可能是早上起得太早了。迷糊了一會兒後,發現車子已經離開了平坦的盤山公路,迎接我們的顛簸的石子土路,坐在車子裡的感覺和坐在拖拉機上沒有什麼兩樣。時不時還可以看到路邊的警告語:當心落石!當時我的心裡就咯噔一下:這是什麼地方啊?!山澗裡,路邊的巨石是哪裡來的?!後來司機告訴我,這樣已經算是很好的了,要是早幾年,這裡是沒有路的,要想進寨就只能靠雙腿。面包車在經過了30幾分鐘的石子路顛簸之後,終於停了下來。
一拉開車門,熱情的瑤族老媽媽就圍了上來:有的要給你扛包,有的背著籮筐向你兜售她們的手工作品。這樣的熱情招呼一直跟我們到了半山腰的小飯店,此時已經中午時分。坐在飯店外面的平台上,除了可以看到遠處梯田層層,還可以欣賞依然在兜售秀品的老媽媽的漂亮民族服裝,奇特的盤頭(聽說每個瑤族女人的頭發都長得拖地,而且烏黑亮麗),月亮耳洞(每個人的銀耳環就像一個小秤砣,把耳洞拉的長長的)。
吃完飯,我們一行人在一位瑤族大嫂的帶領下開始爬山,這對於我們來說是爬山,可是對於當地人來說,走這條路就是出門勞作的必經之路。道路非常狹窄,讓你無暇顧及旁邊的景色。稻田地誰都見過,可是這麼大範圍的梯田我還是頭一次見到,所以經常走走停停,拍拍照片。不一會兒我和那個法國老教師,還有一個剛加入我們隊伍的悉尼MM就在一個岔道口掉了隊伍。一條路是通向更高一處的山寨,另一條路是通往大片梯田區的。在經過了商量之後,我們三個決定走第二條路,可是10分鐘過去了,依然沒有大隊伍的影子。呼喊在這裡是沒有用的,除了回音沒有其他的聲音,也沒有過路人。看來只有回去走第一條路。這個判斷是對的,大隊伍正在山寨上方的一條路上等著我們呢。經過這次掉隊,我不敢再大意,埋頭跟著大隊伍趕路。一個小時的上山路,我們一刻不停的走上了山頂。山上已經有些冷了,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汗流滿面,氣喘吁吁。
山頂的風光無限,雖然已經全部都收割完畢了(山下種兩季稻,而山上冷,只有一季稻),但是壯觀的梯田還是震撼了我們,一條條梯田盤旋在高高低低的山上,就像一條條巨龍在雲中穿梭;收割剩下稻茬就像龍的鱗片,彎彎曲曲的田埂就像龍的脊梁!
瑤族婦女的長發最終還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們,但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看的。在山頂上,每人付了2元錢,給我們帶路的大嫂為我們表演了一下她梳頭的過程。頭發真的又黑又亮又長,在她自己的長發下面還居然墊了3把一米多長的頭發:一把是她還是成年後剪下來的;一把是她結婚的時候剪下來的;最後一把是她的老人(估計是她的媽媽)送給她的。她告訴我們她們紅瑤女人一輩子只剪3次頭發,而且不用任何現代的洗發香波。那她們洗頭發用什麼?她的回答是:淘米水!
下山的路依然很艱辛,腿都軟了,走不好就很容易摔跤。下山的路上,碰上有人上山,不過是被人用轎子抬上來的。兩個胖子,把撐轎子的竹竿都壓彎了,四個轎工衣服全都濕透。
晚上7:30左右,我們回到了陽朔西街。經過了一天時間的相處,大家都很熟悉了,晚上法國女郎建議我,還有另外兩個丹麥帥哥四個人一起共進晚餐,地點是西街上最大的一個法國餐館LE VOTRE。這是一個法國人開的,中央電視台在拍陽朔專題片的時候還采訪過他。
當天晚上西街上依然是熱鬧非凡,可是街口多了兩個警察,幾個商鋪門口也站了幾個。聽說桂林陽朔地區治安一向很好,而且我到的3天以來也沒有見到過警察在街上巡邏。走著走著,一個急著趕路要穿越人群的man被走在我前面的黑西服一把拽了回來,而且厲聲讓他退後。這時我這才發現我們已經深陷一群VIP的行走隊伍中了,怪不得這些人個個肥頭大耳,隊伍前方還有攝像機在拍攝!什麼大人物阿!可是那兩個丹麥人已經穿了過去也沒有人攔。法國人不想跟著他們後面慢慢挪,也順利穿了過去,而我在穿越這VIP 的時候就差點被攔了了下來,不過後來估計那人看我手無縛雞之力,也不像恐怖分子所以就放我過去了。他們的目的地也是LE VOTRE,所以導致我們的上菜奇慢無比。
既然到了法國餐館大家就吃法式晚飯,大餐不吃了,本來就是來旅游的嘛,要節省一些。每個人在法國女郎的熱情介紹下點了各自的經典法式主食。雖然在旅游區,可是陽朔的飯菜不算是貴的,而且分量都很足。所以,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在西街上吃的還是比較劃算的。
D6:像鼻山
爬梯田累了,所以頭一晚上倒在床上就睡著了,任憑樓下周末DISCO的張狂。但是,一大清早被一群來吃早茶的廣東女人興奮的說話聲吵醒了(可以說是誇張的喊叫聲)。無奈,只好起床吃飯。等她們走了之後街道又恢復了安靜,困意重新襲來,只好回到床上繼續睡覺。
11點鐘,收拾了一下東西便離開陽朔去桂林趕火車回上海。火車是下午2點的,我12:30左右就到了火車站。看看時間還早,於是決定去像鼻山看一下。到了桂林,不去看一下她的標志實在是說不過去。乘了3站公交車(2路車)就到了。下了車,立在眼前就是赫赫有名的像鼻山。本來不進公園就可以看到全貌的,但是公園在圍牆周邊種了很多樹,讓你不能很好看清它的樣子。我在外面徘徊了十幾分鐘也沒有找到一個漏洞,所以只好一咬牙花了25元錢買了門票。不因為門票貴,只是覺得有些不值:此處漓江的水干得一塌糊塗。沒有了水,像鼻山可憐兮兮的,髒乎乎的立在那裡。拍了幾張到此一游的照片後就匆匆離開了。
回上海的火車上(廣西-上海 K198)
14:08
即使不是旅游旺季,在桂林也很難買到臥鋪票。不過,上了車後才感覺到我是幸運的,至少還有位子。小商販老早瞅准了這裡的商機,賣小塑料凳子的生意最好了。
晚上時光是最難熬的,9點左右好多人都開始打瞌睡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車子到了株洲車站,車廂裡的有人從站台上買了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吃得好香。車廂裡冷空調開的很足,我穿了兩件外套還是冷。看到這熱乎乎的餃子也衝了下去,4塊錢一碗,給湯,給榨菜,不錯不錯。可是一口咬下去,除了面還是面;第二口下去,兩片韭菜葉;第三口下去,除了面還是面。8個餃子,個個如此。
火車一個小時停靠一個站,下去多少人,上來多少人。
D7:火車
00:00坐著,睡不著
01:00趴在小桌子的一角,睡不著
02:00靠在旁邊小妹的肩膀上,睡不著
03:00鋪張報紙坐在地上,趴在自己的座位上
05:00天亮了
… …
15:08上海火車站 多了一個蓬頭垢面的家伙
總結:
吃:桂林米粉(尤其是米粉中的配料: 酸豆角…)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米粉店人頭攢動
到了陽朔,還得吃吃當地名菜:啤酒魚 (25元)
住:如果不嫌吵,住在西街應該不錯。
房價: 30元,50元,60元,80元,100元不等 (要問清楚是不是24小時熱水哦)
西街上還有青年旅行舍
行:自行車:西街上到處有自行車出租業務。
單人車:5元/人/天
雙人車:10元/人/天
中巴:汽車總站有到各個鎮子的車(招手停的那種)
電瓶車:不願走路又不願意汽車的人,可以選擇這種環保安全車子去附近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