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一直籌劃著要跟FG去一趟世人向往的麗江,但由於深圳到麗江的機票卻一點也不打折,一直都是1680。算了一下,兩個人來回的路費就要接近七千(含機場建設費)。我們可不是有米一族,實在花不起這個錢(坐火車又陪不起時間),所以就只好另尋目標了。找來找去,想想桂林也不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嘛!而且漓江的拼音不也和麗江一樣嘛,只好自己安慰自己呀,哈哈。於是就衝忙的查了一些資料,呵呵!出發!!D1
第二天早上平安的到了陽朔,事先約好的小朱在車站等我們了呢?等小朱一切給我們安排好之後,開始了我們的遇龍河之旅,那天在遇龍河上泛舟的時候,天下起了雨。我們也是有心理准備的,南方的四月正是雨季。不過那場大雨是那樣的趕得巧,給了剛剛走上竹筏並四下拼命拍照的我一個措手不及。第一次用那種在我看來是很專業的像機,我手忙腳亂起來:蓋上取下鏡頭蓋、伸拉鏡頭、躲避雨水、觀賞風景…… 越忙越出錯,像機後蓋卻在這時被我不小心彈開,剛剛才收入的美景一下子全部曝光…… 懊喪得要命…… 抬頭看見戴著鬥笠的船家卻還是那樣毫不在乎地悠悠地撐著竹排。突然就發現前方的遇龍橋邊有個名叫的地方,美美的吃了一頓,味道不錯,這雨中湖一般平靜的河,出落得寧靜,翠綠,悠遠,而凄迷,我索性收拾起照相機,躺在竹椅上,微閉上眼睛,任雨水在我四周洗滌美景。
竹排穩穩地飄,隨它拉了前去,任何角度任何方向都妙不可言地美麗和清新,我告訴其他筏上的同伴他們和他們的筏子已入了我眼中的美景,他們也懶得理我,半躺在那裡,一任竹排拉了前去。
這一段短短的泛舟,雨,收了我們的幽默,收了我們的言語,收了遠處其它的顏色,在這段寬寬的河面,我們都駛入了圖畫,陪襯著青山綠水,青山綠水再陪襯著我們的思緒…… 那一小段仙境的享受,片刻間成了永恆。
(*遇龍河點點建議*)
漂流遇龍河一定要從(遇龍橋)漂有28個提壩,也不要去什麼(富裡橋漂)因為富裡橋以下的河面比較夾窄,兩風光並不美麗,就像一條小溝似的沒意思,富裡橋切實比遇龍橋美麗,壯觀,遇龍橋跟富裡橋都是同一個年代建設的。只不過富裡橋比遇龍橋高點而已,我覺得看了其中一個就好了。本人建議;到遇龍河漂流的朋友們,最好是先去看看了富裡橋再從遇龍橋漂。最好不要被誤導去什麼朝陽,紅旗飄飄,因為那裡都是一個人劃船。有明顯安全問題,還有路程問題,朝陽幾個提壩-工農橋。三分之一的路程都沒有。他們也是算全程不劃算。如果想漂半程的話。可以從遇龍橋12個提壩--金龍寨。這一段可是遇龍河的最頂呱呱的一段哦!雖然朝陽的那一段也不錯,但就是游人,碼頭實在太多了,一河都是竹筏,呵呵!沒意思!(在這我就得謝謝小朱了。呵呵!年青的小伙子不是什麼團委書記呢?小朱人不錯,忠厚,老實。帶我們去那一個景點都幫我們打最優惠的價錢。朱志濤; 13557032968 QQ352657472)注;這是我個人的意見,供大家參考而已。
D2,(大榕樹、蝴蝶泉,月亮山,岩洞之旅)
走出旅館的門,便被群山環繞,陽光和煦,白雲點點,清風拂面,說不出的愜意.西街上租了山地車,出發(天啊,我從大二那年出了車禍起就再也沒有騎過車)。
大約半個鐘頭到達蝴蝶泉(35元/人),其實這個景點真沒什麼看頭,不過景點導游長得甜甜的,又教我們陽朔話,又給我們唱山歌,倒是增添了不少氣氛,本來麼, “祖國山河美不美,全憑導游一張嘴”。一會兒又到了什麼大榕樹,月亮山。
水岩探險
終於我們到達了自定路線的終點—高田鎮。經過打聽,我們選擇了去菩薩水岩洞游玩,來到景區門前,尚須乘坐專用摩托車行一段鄉間土路才可到達岩洞。同車的有四女兩男,坐在後排的兩個女孩約十八、九歲,頭戴青灰貝雷帽,都蠻可愛的。她們比我們還瘋,一路高歌不停,還不斷逗我們,那種未經世事、天真無邪的青春氣息把我們都感染了,看她們稱呼前排的女導游為小燕子,我就自稱為皇阿瑪,惹得整車人笑得前仰後翻。來到了水岩洞,只見洞口約離水面80公分,我們跟一個姓莫的導游坐竹筏入洞,水岩是一個天然未經開發的原始溶洞,洞裡沒有任何燈光,我們必須手提照明燈才看得到前面的路,那種感覺就像在孤島上探險似的。一會兒,竹筏擱淺,我們開始了陽朔之旅最神秘、刺激的水岩探險,潛身洞中,只見洞中有山,山中有洞,在洞裡導游帶領下我們順山勢行進,洞中爬山感覺比陸地更加艱難,腳下幾乎沒有人為開發出來的路,僅在幾處地勢較高的地方,有小段的木板吊橋或沙袋疊成的階梯,一些繩索固定在小山腰中,供游客攀爬借力,洞中有一條長長的水道,山水格外清冽。洞中山路潮濕,行到險處,常常是一腳踏實後,才敢繼續跨步。大部分路段或上懸岩石,過道僅有半米的高度,必須俯臥而行;或洞口狹窄,必須弓著身體穿過,或無路可走只得涉水而過。盡管洞中通風良好、涼風嗖嗖,我們卻爬的滿身是汗,每走到較為平緩的地方,我們就停下觀賞四周的鐘乳石,也借機緩一口氣。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手拉手互相幫助才能攀爬上高處,有時,遇到有些洞口較低,我受體形限制,只得爬過去,惹得同事們在旁哈哈大笑,戲說應該給我拍一張經典的狗爬照;有時我們光顧著看景,經常腳下一滑險些摔倒,大家驚呼不已,委實驚心動魄。就這樣,我們一路相攜、嬉笑著來到岩洞的半程—泥巴潭,潭中盡是黃泥,據說用這些泥巴洗澡,可以美容養顏。潭中並無人洗澡,我想,也許只有鬼佬們才會肆無忌憚地在此洗那所謂的泥巴澡吧。後半程主要有清水潭、梯田等眾多溶洞景觀,雖然路途更險,不過有了前面的經歷,我們似乎更加輕松、興奮,偶爾也會來個全體熄燈再大囔幾聲。
回程從原路出洞,由於不再觀賞石景,加上大家都已搞得全身髒兮兮的,也就不如進洞時那麼小心翼翼了,速度明顯快了許多。到達洞口後,看了一下時間,整個水岩探險歷時3個鐘頭。
第二天一大早坐車到興平碼頭准備游漓江,著名的“興平勝景”也就是人民幣20元背面圖案,便在我們上船的碼頭可以看到全景。船開出興平不久,我們坐的小機動船開始漏水,游客都站在船頭欣賞景色了,船上也大多是大學生和外國人,文化素質比較好,漓江的水也不深,河道不寬,大家都沒有驚慌,我們換了一輛後面開來的船,爬到船頂上去,老板怕發生意外,拿了凳子讓我們坐下慢慢欣賞。由於是從下游向上開,所以景點都在後面,我正好在船尾,狠是拍了幾張。過了黃布灘不遠處是“九馬畫山”我始終也沒看出山的石壁上九匹馬的形狀。到揚提後便掉轉船頭往回開,當時霧比較大,空氣通透度不高,水中的倒影不是非常清晰,不是最佳的攝影時期,不過既然來了我還是拍了不少。漓江游完後我們還去了龍頸河漂流,是橡皮船那種,好玩,刺激哦!!
品味西街
夜晚的西街,沿街可見店面紅燈籠高掛,街的兩側都是古色古香的木頭房子,有旅館、咖啡屋、酒吧等,各種木或竹制的桌椅板凳擺在街邊,使原本就不寬石板路顯得更加擁擠,游客們則三三兩兩地坐著,點根蠟燭、幾道小菜,一杯啤酒,悠閑自得地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耳邊不時傳來“English”,如此人文風情,也難怪那麼多洋人會沉溺於此、留連忘返了。我們選擇了西街中段岔口處的“原始人”餐廳吃晚飯,在這裡,可以看到四周聚集的人群與夜景。綴一口啤酒,回想陽朔之旅的快樂,談論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題,再愉悅地碰幾下酒杯、細細品味著友情的香醇,這些都是在那南方都市享受不到的意境。在西街那裡國外人很多,有三家賣CD的店,全是非主流音樂,有不少老外在裡面聽碟交流。由於是來旅游,不能把我想要的都買回去,只簡單挑了十來張帶回去。總的來說桂林的旅游建設包括服務,景區開發,都做得非常好,桂林還是一個很干淨的城市,當地人的素質也很高,你去問路都會受到熱情的接待,不像某些地方還要講條件讓很是剎風景。此行還是有不少遺憾的,比如龍勝梯田,還有一些陽朔周遍的鄉村都沒去,不過有句話說得好“遺憾是故地重游的最好理由”,”,---這就是陽朔---這就是西街,一個可以讓心靈歇息的驛站。陽朔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