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長旅程(18)------Lumbini,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

作者: *悠游*

導讀到尼泊爾以後,Tree常跟我提起蘭毗尼(Lumbini),那裡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推薦我去看看,我問他那裡有些什麼可看的,他說沒什麼,但值得去一次。從博卡拉(Pokhara)到蘭毗尼(Lumbini)沒有直接的班車,一大早我們便搭上了一輛普通巴士向蘭毗尼方向前進了,因為是往南行,天氣越來越熱,巴士狹小擁擠,我把旅行背包抱在胸前,幾個小時顛簸下來,我已經腿腳發麻、 ...

到尼泊爾以後,Tree常跟我提起蘭毗尼(Lumbini),那裡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推薦我去看看,我問他那裡有些什麼可看的,他說沒什麼,但值得去一次。從博卡拉(Pokhara)到蘭毗尼(Lumbini)沒有直接的班車,一大早我們便搭上了一輛普通巴士向蘭毗尼方向前進了,因為是往南行,天氣越來越熱,巴士狹小擁擠,我把旅行背包抱在胸前,幾個小時顛簸下來,我已經腿腳發麻、大汗淋漓了。

下午兩點過到了Lumbini附近的一個小鎮,Tree告訴我這裡很像印度,嘈雜的環境、悶熱的天氣、黑黑的人種……其實這裡離印度邊境不遠,很多旅行者都是從這個城市南下到達印度的。

在車站附近簡單吃過午飯以後,我們搭上了去Lumbini的巴士,一路沒有看到別的旅行者,天氣又悶熱不堪,心情也不免煩躁起來,我突然對即將到來的印度之旅產生了一種不安----這樣濕熱貧瘠的地方,自己真的能夠堅持下去嗎?身體能行嗎?

半個多小時後便到了Lumbini小鎮,在路口下車以後,我們沿著岔路一直往前走,沿街有幾家小雜貨鋪,再往裡走看到一家旅店,但旅店的老大爺一點兒英語也不會,還是他的小孫女在旁邊翻譯幾句,看著暗暗的房間,不會英文的店主人,我覺得自己的不安在擴大,於是告訴Tree我們可以再去看看別的旅館,不必急著決定。

到了一家叫Lumbini Village Lodge的旅店,店主人(也可能是伙計)是個年輕小伙,英語非常流利,我們心中的疑問,旅行資訊他都能幫我們一一解答,又看到一個日本男孩和一個澳大利亞女孩已經在這裡住了好幾天,心情一下子有種放松的感覺。雖然房間稍貴一些(Rs350/間),還是決定住下來。並向店主人買好明天早上回加德滿都的車票。

我注意到庭院裡有一個抽水泵,靠人力上下推壓出水,這裡人的生活用水全是用的這樣的地下水。

放下背包,就像放下一個火爐,感覺好了許多。出了旅館順著道路一直往下走,越走越不像什麼地方,地面是土質的,兩邊全是矮矮的小茅草屋,太陽炙烤著地面,我有種恍然回到原始時代的感覺。估計我們走錯了方向,於是折回一段,叫了輛三輪車把我們帶到蘭毗尼園。其實蘭毗尼園離我們住的旅館不遠,只是我們剛好走反了。

******************

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瑪拉雅山腳下,有個叫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國,這裡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平原盛產稻米,草原適合畜牧業,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摩耶王後在某天夜裡,夢到一頭白像鑽入她的體內,醒來後真的懷孕,在回娘家天臂城分娩的途中,經過迦毗羅衛城和天臂城交界處的蘭毗尼花園時,就下轎到花園中休息,當摩耶王後走到一棵蔥蘢茂盛的無憂樹下,伸手去撫樹枝時,驚動了胎氣,就在樹下生下了太子。

佛經說,王子剛生下就能說話,無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發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舉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現一朵蓮花,王子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聲宣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位王子便是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因為他屬於釋迦族,人們又稱他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因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種種苦惱,他在二十九歲時舍棄王族的富貴生活,出家修道。經過六年苦行,在佛陀伽耶菩提樹下“成道”,悟到世間無常和緣起諸理,覺悟到宇宙人生的實相,獲得根本解脫。即在鹿野苑開始傳教,佛經稱“初轉法輪”。以後在中印度各地傳教四十多年,獲得眾多信徒,皆尊他為佛陀(覺悟者)。八十一歲時,在拘羅那城附近的婆羅雙樹下入滅。

***********************

以上便是關於釋迦牟尼出生以及生平的簡單傳說。

蘭毗尼園是免費參觀的。園內游客香客不多,前面有一個小廟(小廟裡有佛祖的生平簡介的壁畫)以及一個紀念堂,後面便是為紀念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王後而建的“摩耶堂”。

我們脫鞋進入摩耶堂內,所見的是一些房屋地基的廢墟,在廢墟上建成了一個環形走廊,沿順時針方向繞到中心,地面有一處用玻璃防護起來的一塊石頭,上面刻著:Marker Stone--- The exact place of Birth Buddha (石頭標志----佛祖確切出生地)

出了“摩耶堂”,繞到背後,靠牆有一座高高的紀念塔(見照片),是當年印度國王阿育王弘揚佛教時,在佛祖出生地立起來的一個紀念碑。如今這根高高的紀念塔幾乎已經成了釋迦牟尼出生地的標志,每年許多信徒從世界各地趕來膜拜。

堂後側枝葉茂盛的無憂樹,傳說王後就是撫摩樹枝時生下了釋迦牟尼,堂前的水池,傳說摩耶王後產前和生下的太子都曾在池中沐浴。

我不是佛教徒,但是在這樣的地方也感覺到一種神聖和幽遠……

我問Tree:從加德滿都去博卡拉,你那麼反對,到Lumbini路更遠,條件更艱苦,四年前你自己也來過了,這裡又沒有太多可看的東西,為什麼還要三番五次建議我來呢?Tree狡黠地笑笑:因為這次旅游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改造我這個無神論者……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