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y妹妹-雲南印像

作者: 安安小妞妞

導讀Lucy妹妹的游記:雲南印像 Itinerary: D1昆明,橋頭-D2, D3-虎跳峽-D4,D5中甸,梅裡-D6,D7瀘沽湖-D8麗江 食住行推介: 食: 奔子欄:扎西餐廳 麗江:木王府旁的一家過橋米線 辣排骨火鍋 住: 虎跳:Tina’s 中甸: 除迪慶藏地青年旅館外的另一家青年旅館 麗江:望古樓青年旅館 注:如果不是要求標間,基本上這條路線床位15-30元可解決,帶公共熱水淋浴。 行: ...

Lucy妹妹的游記:雲南印像

Itinerary:

D1昆明,橋頭-D2, D3-虎跳峽-D4,D5中甸,梅裡-D6,D7瀘沽湖-D8麗江

食住行推介:

食:

奔子欄:扎西餐廳

麗江:木王府旁的一家過橋米線

辣排骨火鍋

住:

虎跳:Tina’s

中甸: 除迪慶藏地青年旅館外的另一家青年旅館

麗江:望古樓青年旅館

注:如果不是要求標間,基本上這條路線床位15-30元可解決,帶公共熱水淋浴。

行:

中甸包車:洛桑 13988788505

麗江到瀘沽湖可電話0888-5881075 約車來接。

昆明→·虎跳

愛秋的絢爛,也惜秋的落索。在一個仲秋的下午,再次踏上雲南,這片去年復活節就在計劃的土地。秋雨過後的昆明,灰,冷,陰。下了火車,在旁邊長途客運站附近的鐘點房洗漱完,吃過東西,又坐上去橋頭的長途大巴。甫一上車,一陣被鋪的霉味撲面而來。多長時間沒坐這種車了?七年前,同樣是走貴滇川線的時候。

翌日七點,到達橋頭,秋雨正酣,讓人更覺陰冷。冷雨鎖清秋,大概是這意思吧。找了間小店坐下來,就著饅頭,青菜,舉案大嚼。卸下城市裡挑三揀四大小姐的面孔,在這裡,我只是一個不拘小節的過路人,享受著行走在山水之間的自在,愉悅,辛勞和寂寥。

8點15分,揣著網上load下的路線圖,正式上路。許是封路的緣故,售票處關著。走的是盤山公路,可能加上國慶末兼下雨,諾大的公路上,只得我一人。放任自己在公路中間,什麼都想,什麼都不想,自己和自己對話。

走到一片泥濘時,一時不慎,兩只腳丫連帶沙灘鞋全陷進去。不遠處有一灘積水,干脆脫了鞋在裡面洗,像小孩子玩水。在城市裡,Lucy Zeng干這事?沒法想像。

撒完小野,帶著輕松的心情上路,哼著《高原紅》,不料卻迎來了連綿不斷的雨,且雨借風勢,風助雨威。

……

風裡走,雨裡行,五個小時後,雨順著帽檐滴下來,褲子全濕了,貼在腿上,冷得腿變紅。唯一沒濕的是衝鋒衣,准確點說,是外面濕了,裡面沒濕,冷意透過袖子鑽進來。背包的重量,加上滲進去的雨水,勒在肩膀上,由沉重到麻木。早已沒有先前高歌的雅致,一瘸一拐地拖動雙腿向前邁。餓,疲,冷。

一點多,終於到達Tina’s, 終於見到聯合國似的游人,終於可以洗個熱水澡,終於可以吃頓熱飯。發現原來蛋炒飯裡可以加胡椒粉,而且味道還不錯。

稍為休整,三點多,拒絕了N個當地人“我給你帶路吧”的請求,出發

去中虎跳。其實自己心裡也毛毛的,方向白痴,時候也不早,天雨路滑,算起來,小命不止三十塊的帶路費。 只是不信邪,覺得自己應該可以摸索得到。在忐忑不安,有些後悔,小心翼翼和滑了一小跤的情況底下,經張老師家的小路,最終到達了中虎跳。景觀雖比上虎好,但也不過爾爾,反倒是過程有點意思。猜想大家會留下印像,可能也是這個原因。

回程走天梯小路,又交了一次築路費。但不是回頭路,還是覺得值。六點多回到Tina’s。總計今天在風雨中走了八個多小時的山路,二十多公裡。第二天從屁股到大腿到小腿都是酸的,特別是下台階,整條腿無法彎曲。不禁佩服自己以前走四姑娘時的體力。

晚上圍坐柴火堆旁,取暖,瞎聊,烤衣褲鞋襪。這玩意太磨人了,如果不是沒衣服了,真不想干。

中甸

原本的如意算盤是看有沒有順風車,從中虎跳去中甸。可上虎跳塌方,車過不來。大具有班車去中甸,但從Tina’s經大具去中甸兩百多公裡,路上沒什麼特別景色,經橋頭則只有九十幾,時間金錢上都劃算得多,唯一不好的要轉多一趟車。

在Tina’s認識了一對,也是今天去中甸,他們因原想包車,與我結伴。小伙子對姑娘好得一塌糊塗,幫她梳頭,扎辮子,找襪子,偏偏姑娘還不大領情。世間事多是如此吧,一物降一物。

結果是坐了四趟車才到中甸,因上虎跳有兩處塌方和滑坡,車沒法過。不

過慶幸的是在橋頭攔了倆小面,談好十五塊錢一個人,還可隨叫隨停拍照。特意在中甸附近的紅草地處逗留了一陣。紅草學名叫狼毒,到秋天時會轉成紅色,一整片,游人可能覺得好看。但這是草場退化的表現之一,牛羊不能吃。而且狼毒是優勢種,挖了割了來年還照樣再長,侵蝕草場。

下午溜了趟松贊林寺。因游人不少,且沒藏人介紹,印像反倒不如東竹林寺

深刻。

進駐青年旅館之前,特意問了可提供熱水。沒想到今天整個中甸竟然停水。

捱到晚上六點,還沒有冷水,這裡也沒有澡塘。哀嚎。一陣吆喝,糾集了四個人包車到距中甸十公裡左右的天生橋溫泉洗澡。除李明一對以外,還有一位年紀與我相仿的上海姑娘。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些共同點。這些特質,可以賦予現代所謂的白領麗人獨立,還算舒適的生活方式,也部分造成了她們的不快樂。溫泉雖然設施簡陋,但是映照外面的凄風冷雨,人又疲又累,燙死豬似的來個熱水澡,怎生一個爽字了得!

沐浴完跑到縣裡燒烤一條街上去解決溫飽問題。

梅 裡

在青年旅館裡貼帖子,又招募了一對夫婦,共五人包昨天橋頭碰到的那輛小面,兩天,去梅裡。昨晚睡的是九人房間。大家行程不一,早出晚歸,鬧得不行,連向來沉睡不醒的我都無法安睡。太痛苦了。

路上精神其差。頭痛。嗜睡。甚至吐了。都是高原反應的表現。沒多說。因為另外兩對各有一名代表狀況不佳。這玩意是有羊群效應的。

奔子欄扎西飯店的性價比不錯。“團友們”都誇我點的菜好吃。而且老板娘還送雪梨,雖然個小且有些爛,但已經讓我們這些貪小便宜的家伙笑逐顏開。

比較過後,落腳在飛來寺旁的梅裡雪山山莊。摳門的我依然是領導大家買床位。,十五還是二十塊錢一個人,我們五個人,要了兩個三人間,其實是包房了。

晚上拖拉機,可愛的丫丫把我和小芳樂得^_^大笑,什麼頭痛都忘掉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老天爺仍然哭喪著臉。看來明永冰川是看不成了。心想如果他們都去爬冰川,那麼把今天包車自己的那份錢出了,然後另外找車回麗江,趕瀘沽湖。跟大家一商量,沒想到小芳夫婦支持撤,李明兩個堅持爬。陷入僵局。最後李明他們不要車,我們三個分攤,跟車走。不歡而散。有點內疚。真心希望他們看到美麗的梅裡和明永。

因為,回程中,太陽出來了。但一點也沒後悔,包括小芳夫婦。事情蠻好

玩的。從李明他們的角度來說,堅持就是勝利。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願意在合適的時候放手,是一種智慧。因為回程時悠悠閑閑,走走停停,我們看到了不少好景,也拍了下來。

如東竹林寺。論規模,歷史,名氣,無法與松贊林寺媲美,但因有洛桑,我們包車的司機,這個康巴小伙子在旁進行不同於漢族導游干巴巴的解說,盡管非專業水平,又向寺廟裡的喇嘛求情,帶我們參觀一些不對外開放的地方,以至於之後,每逢看到生死輪回圖,我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不禁駐足停留。接觸藏區愈多,對其深入了解的興趣和欲望愈強。高原景觀,康巴人文,似乎與身上的某一部分,連在一起。看到相關的東西時,便會引起觸動。

能歌善舞的洛桑對自己很好,花了三千大元在車上裝了一套VCD音響系統,配備了一本厚厚的碟集,其中不乏“牽著太陽,放牧著天上的白雲”的動人詞與曲。於是乎,在九曲十八彎的山路上,車頭的兩位聲情並茂地為後座昏昏欲睡的兩位演繹。不同的是,一個是專業職業的藏家坊歌手,另一是跑調得坦然自若吼得暢快淋漓的卡拉OK跟屁蟲。

午餐仍然在扎西那解決。經過一致同意, 很奢侈地花一百塊錢要了條一斤一

兩的江魚做湯。湯不好,苦,油太多,渾。魚不錯,肉很細,差點沒像貓一樣把骨頭也吃了。送的是酸甜爽脆的青蘋果,深得小芳夫婦的喜愛。

遺憾的是沒拍下白馬雪山的倩影。其實當時藍天白雲艷麗得很,映得白馬的山體輪廓非常清晰。一念之差,徒呼荷荷。

瀘沽湖

從麗江出發去瀘沽湖,車上四個人,一個在麗江經營工藝品的新疆庫爾勒姑娘,抱小狗回裡格會摩梭男友。兩遼寧大漢。老高,外形和性格大相徑庭,比我還挑,是頭腐敗的驢。雪狼,我戲稱為小李子,a nice guy。

我們歇在聲名遠播的扎西家。但其後發現不少劣評。

原定的篝火晚會沒有進行,我們仨要了壺酥理瑪,在扎西聊吧坐著玩色盅,和著旁邊的摩梭人唱歌。酥理瑪是當地的一種酒,是麗江粑粑,米灌腸,豬膘肉,咣當幾種當地食品裡我唯一還可以接受的。老高不勝酒力,先倒下,小李子送他回來後,我移師到另外一桌,但也差不多了。小李子好笑地護送著我這個傻大姐,醉醺醺地,腳步蹣跚地回房間。偶爾放縱一下,將醉未醉, 感覺良好。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劃豬糟船去湖心島。在途中的觀景台看瀘沽湖,像藍色的凝脂。在島上看瀘沽,那是一種醉人的美,令人震撼的美。如果說九寨是塊綠玉的話,瀘沽則是塊藍玉。立馬,可以從相片上辨認出來。而且她那種美,令人不忍觀其全景,要透過湖邊的枝枝縫縫,窺其美貌。幾天後,相片衝洗出來,盡管人已回到繁華都市,仍然禁不住怦然心動。

島上有一寺廟,瀘沽湖的三座藏傳佛教寺廟之一,寧靜,祥和,讓老高聯想到桃花島。摩梭族人,信奉的也是藏傳佛教。歸去的路上,死皮賴臉學劃船,開始找到感覺了。當然,跟真正劃船的摩梭小伙子比,像在騷癢,且隔靴。

中午和瀘沽湖晴天的老板和老板娘一塊搭伙吃飯。他們買來瀘沽湖上的銀魚,讓廚師和雞蛋一塊炒。味道一級棒。咣當不好喝,味近白酒。以前他們都是自家釀,現在多數從永寧買。

瀘沽湖水漲,靠住戶的地方有石頭,大家踏在石頭上行走。離開的時候,在前面走的雪橇犬,突然撲騰到水裡,緊跟其後的我,不知怎的也腳下一滑,五體投地摔在地上,離開瀘沽湖之前磕了個長頭。想爬起來,背上的包太沉,還起不來。後面的小白狼見狀想拉我一把,腳下也險些踉蹌。上了車檢查傷情,發現兩個膝蓋都蹭破了,齜牙咧齒了好些天。

麗江

早上老高送我去機場。

有時覺得人生就像一場戲,我們都是裡面的角色。上天低著頭,微笑著看我們苦苦追尋,苦苦掙扎,結果卻出人意表。因為,我們像《2046》裡的演員,不知道劇本的內容。有時的劇情,可能是導演興之所致的安排。

以前出游, 或固定partner, 或一個人。只有這次,出行是一個人,但路上或因包車需要,或因機緣巧合,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結伴,又分開。相處得都還不錯。只是,這種組合只在部分地方適合。城市裡,人的戒心遠大於信任度。或者說,城市裡陌生人結伴的性價比不佳。

剛開始旅程時,不記得星期幾,也不記得多少號,用幾號從昆明出發,來回億,推算。快樂不知時日過。

後記:渾身髒兮兮,傷痕累累地回到深圳時,密友短信:歡迎回到俗世來。確實,出游前的工作拼命三朗,神思恍惚了好一段時日。然而,發瘋似的尋找瓊雪卓瑪的《走出喜馬拉雅》,其實就是想留下一點點回憶。像自小被喂大的野獸,雖已習慣了馴養生活,放生到野外也未必能存活,但對大自然渴求的天性仍未磨滅。於是,不定期的自我放逐,成為一種需要。

一直想看楊麗萍的《雲南印像》,未能如願。借用名字,聊以自慰。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