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峰湖畔起歌聲

作者: 港城大道

導讀寶峰湖畔起歌聲□ 中波 看過《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在我的印像中是密林深深、神秘詭異的。土匪出沒之處,必是崇山峻嶺、山勢險要所在。這次來到湘西深處的武陵源,山上山下轉悠了幾天,確是峰奇谷幽、萬木扶疏、溪水潺潺,無愧世界自然遺產稱號。也許是以往也見過一些名山佳水、湘西美景在意料之中的緣故,幾天的山山水水並未使我產生更多的新奇之感,倒是那 ...

寶峰湖畔起歌聲□ 中波

看過《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在我的印像中是密林深深、神秘詭異的。土匪出沒之處,必是崇山峻嶺、山勢險要所在。這次來到湘西深處的武陵源,山上山下轉悠了幾天,確是峰奇谷幽、萬木扶疏、溪水潺潺,無愧世界自然遺產稱號。也許是以往也見過一些名山佳水、湘西美景在意料之中的緣故,幾天的山山水水並未使我產生更多的新奇之感,倒是那大山深處、寶峰湖畔的陣陣土家歌謠,時常在我的腦海裡縈繞。

到寶峰湖是行程的最後一天。幾天的山路,疲憊已寫在臉上,大家心裡都在算計回家後可要好好休整一下了。上行不遠,轉過二道彎,一陣清風吹來,眼前突然出現一大片寶鏡似的湖泊,波光粼粼,綠樹倒映,一股親切之感撲面而來。我們迫不及待跨上游船,伸手劃撥清徹透涼的湖水,心情也一下澄清起來。隨船導游是位土家族姑娘,她邊講解景點、邊介紹土家習俗。土家的傳統婚俗甚為獨特,青年男女是通過在集會上對歌的形式互相了解熟悉的,像電影《劉三姐》裡的一樣,篝火點點,戀歌聲聲,傳遞著雙方的情感、智慧和向往。導游笑著並神秘地告訴我們,哪位若能與土家姑娘連續對上三首歌,就能打動姑娘的芳心帶她回家啦!說得船上幾位男士興致盎然。“看”!順著導游的手勢,前面綠樹掩映處搖出一條小船,倉門開啟,走出一位盛妝女子,紅托肩上衣,藍繡花圍裙,一副節日裝束。她笑吟吟朝我們招著手,清亮的歌聲飄了過來:要我唱歌就唱歌,要我行船就下河,唱歌不怕歌師傅,行船不怕爛岩殼,喲—喂!全船不禁齊聲附和:喲—喂!一小伙在大家的鼓動下跳上船頭准備應對。對歌只需四句歌詞,看似簡單,其實不然,要即興現編現唱,而且要內容相應、曲調相合,真可是一場知識、反應和真情的考驗,非一日之功。只見小伙脹紅了臉,搜腸刮肚,還是唱了首流行情歌權且替代。緊接著,大家紛紛傳遞著話筒,踊躍獻唱,一位來自韓國的游客也在熱烈氣氛感染下上前來了一首朝鮮族民謠。歌聲、掌聲和笑聲在群山碧水間回蕩。

船行途中靠邊稍息,岸上一群人正圍著一平台周邊觀看民俗表演,台上一新嫁娘正如泣如訴地唱著,幾位女子在旁勸慰。只見新娘和陪娘輪流哭唱,一唱三嘆。原來正在表演的是土家族傳統曲目—哭嫁歌,這是土家姑娘出嫁時唱的儀式歌,要從父母、哥嫂、姐妹、叔伯、姑姑等一一唱起,連唱十日,訴說養育之恩和離別之情。凄婉的歌聲打動了每一個人。

隨行陪同的小鄭正在談戀愛,男友也是位土家小伙,那天正巧來看她,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兩人很大方地對起歌來:郎從那門前過喲,妹在家中坐喲,我泡碗香茶得兒喂,給郎喝喲___。小二口唱得深情、投入,大伙兒學得專注、認真,幾遍下來,純樸上口的曲調已能從每個人的口中哼出,團內二位女士竟把這首“郎從門前過”從湘西一路唱回了家。


精選遊記: 張家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