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州—功夫茶與禪意對泉州的認識是,歷史書上說它是宋元時中國最大海港城市,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也足以說明它是有著繁華興盛歷史的城市。因為很多人從這裡走出去又回來,很多發家的華僑在一起造就了一個物質豐盛富足的現代泉州。我們在酒店安頓下來後,就去街上走走看看。離酒店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後城文化街,裡面出售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和當地的特產,人來人往煞是熱鬧。旁邊並排有一個佛寺和一個清真寺,兩個宗教場所都有信徒,彼此相安無事。
泉州的建築不高,但通常都有非常相像的外觀,有幾條路上密密挨著的全是一模一樣的小樓,雕梁畫棟、紅牆綠檐,典型南方山區小康人家的建築風格,有種濃濃的富貴氣,站在路上看過去,頗為壯觀。泉州的大街小巷商鋪林立,泊來品非常之多,充分展示了了這個僑鄉城市非常物質的一面。我們在市中心十字路口的一家店裡,嘗了一下南方特有的海蠣煎和一些點心,食物的味道已經忘記了,但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看看外面陌生城市裡歸家的人群,心境卻頗為安靜、舒適。
吃完飯往回走,突然想起泉州的功夫茶很有名,就決定去找一家茶樓親身體驗一下。泉州的茶樓好像滿街都是,我們在後城文化街外找到一家,就進去,裡面顧客人很少,也許是時間還比較早吧。在一個小小的隔間裡,服務小姐很耐心地為我們演示了功夫茶的衝泡過程。好奇的我們已經躍躍欲試了。選茶、暖壺、燙杯、濾塵、聞香,這麼一長串准備工作做好,已是指尖茶香裊裊,口齒生津了,再開始品茶,二泡濃郁芬芳,三泡淳香柔潤,四泡甜美溫馨,五泡清雅恬淡,茶的所有品性被沸騰的水流一層層展開,化成豐富的口感,然後傳遍全身。功夫茶功夫是在茶外的,那一套精致的品茶工具,全部衝泡的過程,需要身心體驗和配合,尤其是和親近的人在一起做這件事情,煮茶對飲,把濃濃的愛意也注入到茶裡,最後要做的,其實只是品味,然後通體舒暢。我們都愛上了功夫茶,回去沒多久就買了一套茶具,在家裡偷得浮生半日閑,再三享受功夫茶的妙趣。
喝完茶回到酒店,一點不覺得累,邊看電視邊聊,不知不覺已經很晚,又覺得餓了,我自告奮勇出去買宵夜。走在夜晚的泉州,發現仍是一派熱鬧景像,酒店附近有一片水域,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悠揚的簫聲,隔著水面聽來,再看到對面燈影綽綽,有種特別的艷麗繁華。找到一家特色小吃店,要了一碗沙縣拌面、一碗肉燕帶回酒店,嘗嘗最地道的福建小吃。
第二天早上,又是艷陽高照,我們去了泉州有名的媽祖廟和開元寺。這兩個都是令泉州出名同時很有看頭的地方。一個是供奉護佑南海漁民的媽祖,一個是朝拜廣濟眾生的佛祖,綿延千年仍舊香火鼎旺。所不同的是,媽祖天後專佑漁民,是一個老百姓口耳相傳的民間女神,顯得更加平民化,在艱難時歲,很多漁民把她作為心中不滅的明燈。也有很多有趣的傳說。泉州的媽祖廟是最大的一個,它的正廳掛滿了祈願的紅燈籠,長長短短、大大小小,都是祈願者對家人濃濃的祝福,更加說明媽祖在老百姓中的地位。天元寺是南方最大的一個佛寺,建造得很是壯觀,有著長長的走廊,高高的院牆,參天的古樹;兩個南宋鐵塔矗立在院中,據說曾歷經地震而巍然不倒。因為寺大,所以即使造訪者絡繹不絕也還是能保持耳根清靜。坐在走廊的欄杆上,春天的陽光曬到臉上,遠處聽到鐘聲,草坪和樹木已經很綠。這一刻,也許是我對這個地方唯一的同時是永遠的記憶。在這個佛地,悟到原來人生很多地方,既是一個來處,也是一個去處。
也許是因為參觀了兩個廟宇的關系,午飯我們在後城吃了一頓素菜。味道雖然一般,總算了了自己的一個心願。隨後我們再次乘上大巴,去往我們最終的目的地—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