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游記——小三篇

作者: 零時

導讀看著已經被灰塵洗禮了幾天的手表,指針停在了晚上的10點半,窗外是火車站那醒目的站台標語,總算是到上海了!一種落葉歸根的感覺油然而升,經過了幾天的旅途,真的有點想家了吧…… 走出火車站,清楚的記得幾天前踏上去江西那班火車的情景,沿著幾個伙伴們一起走過的路,慢慢的前進著,不過不同的是,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在前行,身邊沒有了朋友,車音人聲不停的 ...

看著已經被灰塵洗禮了幾天的手表,指針停在了晚上的10點半,窗外是火車站那醒目的站台標語,總算是到上海了!一種落葉歸根的感覺油然而升,經過了幾天的旅途,真的有點想家了吧……

走出火車站,清楚的記得幾天前踏上去江西那班火車的情景,沿著幾個伙伴們一起走過的路,慢慢的前進著,不過不同的是,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在前行,身邊沒有了朋友,車音人聲不停的喧囂著……

好久沒有和朋友們一起出去旅游了,真恨為什麼國慶節才只放7天,為什麼毛同志當初不多規定點休息的日子?哈哈…… 打開手機,和家裡通了電話,上了好不容易搶下的出租,眼睛已經有點模糊,確實,這幾天真的好累,拔山涉水這幾個字現在用在我身上,或許一點都不誇張。打開伴隨我幾天的相機,出現了一張張仿佛陌生但又很熟悉的照片,確實,時間走的好快,一切都還是那麼的瀝瀝在目……

“衢州站到了,請旅客門分散下車,注意安全”,廣播裡帶著鄉音的普通話傳來,呼,總算到了,總算能對得起我那被風吹了一晚的喉嚨了,拿起沉重的包裹,和朋友們一起登上了去目的地“婺源”的長途車,不過這次要對不起的,輪到我們的屁股了,由於車子脫班,只能將就著的坐著平時連乘涼都懶的坐的小塑料椅子……不過空氣確實比起上海來,要清新了好多,現在我總算知道,為什麼這裡連鳥的壽命都比城市的長……

車窗外的風景隨著車子的移動而變化,不變的是車廂裡的人,左邊、右邊、前邊、後邊,都是些臉上寫的倦容的游客和淳樸的鄉民,和朋友那頂打瞌睡時不停頂著我的帽子。車在太陽不斷升高的過程中,順利的到達了我們的第一站“曉起村”!早在出發前,就聽說這裡是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一切都被擁抱在水和山之中,對於我們這些城市裡長大的人來說,或許就像鄉下人剛見到城市裡的電梯那樣興奮吧?也或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因為相對我來說,其他的朋友好像是老出去旅游了。

撥通了早就聯系好的村民的電話,在他的指引下,來到了他的家——老屋飯店;很特別的一種建築風格,就像電視裡見到的那樣古樸而典雅,一切都是在梁制的結構中搭建的,牆上掛滿了老祖宗的遺像和老毛同志革命期間的畫像,但是此時我在想的,卻是電視鏡頭裡那江西土匪的鏡頭,因為實在太古樸而“現代”化了?大廳的中間是一池紅鯉魚,早就耳聞這裡的名菜就是“荷包紅鯉魚”,加上一晚上的旅程,真想好好的品嘗一下呢! 打開了一間間經過改造後的住宿房,裡面顯的非常的簡陋但別致,木制的椅子不知道能不能承受我這170來斤的分量呢?…… 拿起相機恨拍一頓在說吧。第一頓飯在狼吞虎咽中結束,不過有點失望的是太濃的商業氣氛讓這裡變的有點城市化,先是過貴的菜價,過淡的民風,在加上缺斤少兩的燉土雞,實在是有點失望,不過迷人的風景還是讓我們大家充滿著旅游的渴望。最後還是換了間住宿的地方,價錢也真的是便宜,主人是個不錯的飯店小老板,稍加打理打理,整理了下行李,呼,輕松多了,同行的另一位男生居然很快的倒下打起了呼,看來大家真的是累了吧!下午匆忙的逛了下曉起的景點,村子很小,但是商業味道確實很濃厚,每家每戶都開起了古玩店或者缺少民風特色的小飾品攤,就連7歲的小孩子都在那裡大聲的和游客討價還價,尋找了半天的山山水水,有點失望,走到村口,突發靈感,匆忙的研究了下地圖,決定去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汪口

後來才知道,其實這次的行程最值得懷念的,還是在汪口……

車停在一池清澈的河水邊,一下子抓住我眼球的,還是那被高山層疊環繞的美景,我是一個很喜歡山山水水的典型城市人,所以一看見這些就特別的興奮,拿起相機將這些保存在記憶體裡以後,便和朋友們一起嬉戲玩耍,湖面上泛起一層層不均衡的漣漪,使得水面上靜心浮水的鴨子,也匆匆的遠離了我們。有的游客甚至於忘記了冰冷的河水,忍不住下水游起了泳來…… 夜幕一點點的降臨,帶隊的小楊提醒到回曉起的車可能6點前就結束了,山裡的天氣很奇怪,空氣間的濕氣開始慢慢凝結,帶著河水的冰涼,突然感覺好冷…… 不遠處,閃來了農家的燈光,奔波了一天,中午的那頓飯又沒吃好,再加上看見那一只只在馬路上跑的比狗還快的土雞,大家都不約而同的決定,先把自己喂飽了在上路比較好,哈哈!

菜和我們預計的一樣好吃,充滿著飯店裡沒有的樸素和美味,因為當地的蔬菜和雞魚等都是自己種和養的,所以不管是看起來還是吃起來,都有一種特別的感覺,茶飯間,充滿著我們的歡笑,當家的長者提著煙槍和我們講述他以前的故事,農家的女兒嬉笑著搶鏡頭希望我們幫他拍照,或許還真像他們一家人所說的那樣:“到了咱家,你就當到了自己家一樣”吧!

吃完飯已經是晚上7點半了,此時的天空已經可以用“伸手不見五指”來形容了,怎麼辦?車都沒了,還有40公裡的路要回到曉起住宿的地方,熱心的房主提醒我們可以幫我們找當地的摩的送我們過去,所謂的摩的,我在城市裡也坐過,不過不一樣的是,由於當地山路多,村和村之間的距離也很遠,所以摩托車是他們出門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加上當地旅游業的開展,很多村民便把摩托當成賺錢的工具,2個人一輛車在上海那是鐵定被交警抓的,但是在那裡好像顯的很平常。車慢慢的行使在那森林間的山道上,視野前除了燈光能照亮的地方,其他還是那麼的一片漆黑,說實話,此時心理還真有一絲怯意,生怕車子來個熄火或者突然衝出來個什麼狼啊熊啊什麼的……因為我前面還坐著個MM呢,順便還要保護他不被風吹到。不過山路雖然很暗,但是天空上的星星確出奇的美,比起上海那充滿二氧化碳的天空來,真是漂亮了很多。星星非常的亮,聚集在一起,亮的有些冷冷的美,一團一團的凝聚在一起,讓人有感覺到看見了銀河或星雲的錯覺……突然間,天空又劃落一顆流星,但是只有我一個人無意中的看見了,握緊雙拳,在我的默默許願和冷風呼嘯的伴隨下總算到達了住所,洗刷,睡覺,期待明天的旅程……

天蒙蒙亮,迷迷糊糊中被吵鬧的敲打聲弄醒,抬腕看表,指針重疊在2個5上面,離開預定的起床時間好像還有點時間,不過我還是馬上起了床,打開窗才發現,原來比我早起的除了樓下那在河邊忙著洗衣洗菜的農家婦女外,還有帶著它孩子覓食的小狗,差點忘記提了,婺源的狗真的好多,一只只斜躺或奔跑的在過道上,不過他們似乎都很不怕生,每一只都瘦的像城市裡的黃鼠狼……以前去千島湖旅游的時候,我也是那麼早的起床的,清晰的記得那江邊晨風的泥土味和大自然的味道,但是在這裡,看見和聽見的,確實另一種感覺。和朋友去鎮上買了些包子當早飯,遺憾的是,朋友不但被“斬”了一刀,而且買來的包子還是生的……

今天的行程安排的比較緊張,不過還是比較的順利,坐小巴到了長途汽車北站,很順利的包了輛昌河面的,幸運的是車主居然還是這個鄉的稅務所所長,正好帶老婆和孩子來鎮上玩,順便也就當著體驗生活般的栽著我們一起出游了……一路游覽了彩虹橋、思口村等景點,很有特色的山山水水,當地的民俗小吃還是給我們留下了很美好的回憶,同行的MM還買了很多茄子干和油墩子。當然也少不了當地農民自己種的甘蔗,還真的很甜呢~ 最後一站的目的地是比較偏遠的地方——“理坑”,一聽要去理坑,司機老王馬上說去那的路很難開,起初我們還不知道,但是當車到了去那的路上,才感覺到什麼叫做顛簸……昌河車的避震真的好差,每一次的顛簸都差點把我的頭頂上天花板,好在我用力的抓住兩旁的扶手才幸免遇難,就這樣緩緩的經過了過山車似的40公裡路,不過這40公裡感覺比140公裡都長,不過當我登上山頂,俯瞰理坑那小橋流水 村落有秩的夕陽景色的時候,還是完全的忘記了屁股的疼痛。正值秋收的季節,夕陽照射在金黃的麥田,一陣秋風吹過,泛起一陣陣麥浪,好是愜意的感覺。田裡,村民們不停的忙碌著,一派秋收的景色。在當地“野導”的帶領下,參觀了“理坑聊齋‘的拍攝基地,參觀了以前文官門的住所,在那種古老的弄堂渲染下,仿佛還真的有些回到過去的感覺。夕陽的余光越來越淡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要離開了,依依不舍的跨上了那40公裡被顛簸的屁股發麻的回程路……

“小伙子,你是現金還是拉卡?”出租車司機一臉迷茫的看著我那嘴角淌著口水的臉問道。“哦,現金現金……”的確,3天的旅程讓我的確有點筋疲力盡,感覺走了好多好多的路,坐了好長好長時間的車,不過一切的一切,讓我真的有點不想回到現實裡來的感覺,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覺真好,充滿了自由和快樂,真希望現實生活中多一點這樣的FELLING。

到家,脫衣,洗澡,開電腦,記錄下了這一切的一切,QQ上,朋友的頭像一亮一亮,打開對話框,上面寫著:“下次我們的目的地:西安!”吼吼,期待啊……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