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TH--永不褪色的明信片

作者: zeng1964

導讀WARTH---永不褪色的明信片奧地利行記 從巴黎駕車往東,穿越德國的黑森林,就進入了奧地利的邊境。說是邊境,其實已無任何的關卡和檢查了。在今天的歐洲申庚國家,海關早已不復存在,統一歐元後,連貨幣兌換也不需要,一路東行,那些河流,山脈和森林的延續,將國家的概念變得很模糊,如果不是偶爾可見的國旗和路牌上的文字的變換,我們無法區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 ...

WARTH---永不褪色的明信片奧地利行記

從巴黎駕車往東,穿越德國的黑森林,就進入了奧地利的邊境。說是邊境,其實已無任何的關卡和檢查了。在今天的歐洲申庚國家,海關早已不復存在,統一歐元後,連貨幣兌換也不需要,一路東行,那些河流,山脈和森林的延續,將國家的概念變得很模糊,如果不是偶爾可見的國旗和路牌上的文字的變換,我們無法區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不同。也許,這才是人類和地球應該有的正常的關系,和睦相處,彼此相依。在這種時候,那些歷史上為疆土和人為的占有欲而引發的各種戰爭,就尤其顯得荒唐。在穿越一個個國家的路上,我想起了馬克思和他的共產主義,我不知道如果他看到現在的歐洲,是否會覺得離他的理想接近了一些。有800萬人口的奧地利形狀像一把小提琴,座落在歐洲的中部,是典型的高山國家,山地占據了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七十。阿爾卑斯山脈絕妙的排列,組成了這個國家獨特的自然美景。我們去的地方,是奧地利這把小提琴的琴把上最邊上的一點,海拔一千五百米的WARTH,這裡是著名的冬季冰雪運動的大本營,而在夏天,又是涼爽宜人的避暑勝地。

WARTHERHOF 飯店和巧克力節

在WORTH的幾家飯店裡,WORTHERHOF是我最喜歡的飯店,兩棟四層高的房子由一個透明的大堂連接在一起。巨大的人字型屋頂像一把大傘,是為了在冬天遮擋積雪。屋頂下,寬大的長長的露台終年開滿了鮮花。奧地利豐富的森林資源和高山氣候,形成了這裡獨特的建築風格。為了抗拒冬天的嚴寒和夏日高原的紫外線,這裡所有的房子在磚牆外面會再包一層木板。木板被刻成精致的魚鱗狀,當整棟房子都被包在這魚鱗板中,需要的工夫真是難以想像的。這家飯店特別適合家庭旅行,如果包餐,費用是按人頭祘的。我們舉家出游是三個大人兩個小孩,每天的費用350歐元。這包括兩間SUITE和一日三餐。說到餐,這裡是美食者的天堂,節食者的地獄。奧地利地處歐洲中部的地理位置使它的佳肴廣集歐洲眾多民族的特點,最有名的是匈牙利繪牛肉,維也納煎牛排,皇家蛋撻,波西米亞蘋果餡卷餅。早餐是西式自助餐,下午三點的午餐有一道熱菜,然後是數不請的糕餅。奧地利的糕餅點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種類繁多。櫻桃,草莓,榛子,胡桃,巧克力,無論你有多麼堅定的意志都無法抵擋其誘惑。晚餐是包括湯,沙拉,主菜,甜品在內的四道正餐。我聽到不止一個人又愛又恨的抱怨,入住飯店三天自己的衣服就發緊,一周後就再也穿不進去了。在每天的晚餐時,飯店都會給每個客人一張第二天的活動安排表,健美操,徒步旅行隊集合的時間,或周圍小鎮的音樂會,各種節慶日,讓人自己選擇所喜歡的活動。我們就這樣知道了另一個小鎮BLUDENZ的巧克力節。

這個巧克力節是由當地的一家巧克力公司組織的。整個小鎮都插滿了代表公司的紫色彩旗,飛舞著無數的紫色氣球,這是旨在孩子們的活動,其規模之大讓人難忘。小鎮的每一條街上都有身穿紫色制服的廠方工作人員為孩子們安排的各種游戲,在街道上任意塗鴉,坐迷你的老式蒸氣火車,滑板車比賽,只要參加,就能得到的巧克力,紫色的糖紙撒滿了BLUDENZ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用不同的語言叫著笑著瘋跑著,整個BLUDENZ都是廠家的促銷舞台,同時也是孩子的游戲天堂,那天晚上,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將會有一個紫色的甜美的夢。

摩托車和老爺車

奧地利的高山和高質量的盤山公路吸引了無數的摩托車運動愛好者,他們在這裡找到了追風逐日的急速快感。坐在露天的飯店咖啡廳裡,停車場裡那些閃閃發光的摩托車背襯著青山白雲,便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當那些機車手帶著引擎的轟隆聲飛馳而來時,那種縱橫天下的狂放也如風而至。在WARTH,我看到的機車手們大都來自德國和瑞士,尤其是在周末的時候。他們總是四五成群的組成隊,有著全套考究的裝備,豪華的BMW115型摩托車充滿金屬的質感,有時也會有幾輛哈裡戴維森。頭盔,手套,墨鏡,黑色的皮衣皮褲,勃子上一條鮮艷的絲巾。機車呼嘯著甩一個急轉彎停在飯店門口,機車手就晃著膀子走進咖啡廳來做他們短暫的休整,或享用一頓陽光下的美餐,或品一杯香濃的黑咖啡,那步履和神態是如此的驃悍和傲慢,個個看上去都像黑社會的老大。然而,當頭盔取下,我異常驚訝的發現那些機手們不少人是上了年紀的先生夫人們,還有不少人是嬌媚的金發美女。熟悉德語文化的人都知道,德語文化形成了這個民族認真細致的特性,他們擅長思辯擅長精密機械,他們能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機械制品,生活在富有的國度中,但德國生活模式卻被他們的鄰國視為過於單調和乏味。摩托車運動就像是一個精神通道,它的極速刺激,它的生死體驗,將人們從西裝領帶辦公室裡剝離出來,並在大自然中最大程度的釋放自由。永遠延伸的地平線,蜿蜒無盡的公路,機車手們因此而走到一起,正如他們的口號一樣:“把孤獨丟進風中”。

奧地利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汽車摩托車俱樂部,並經常組織各式活動。一個小雨的下午,當我們在山道上盤旋准備返回WARTH的時候,我發現身邊經過的汽車與往日不同,奇怪的造型很大的轟鳴聲,定睛一看,原來全是那些古董“老爺車”。這可是難得的機會,我們興奮地緊緊尾隨。在WARTH的腳下是海拔1446米的LECH,極其美麗的小鎮。清澈的河水在岩石築成的河道裡嘩嘩的流著,推著黝黑的木水車。石橋,依山而建的房子,黑咖啡的濃香和滿眼的花朵,精致的紀念品商店裡掛著奧地利的民族服飾:白色的蓬蓬袖襯衣配長裙和圍裙,帶肩帶的皮短褲和立領的制服。那些“老爺車”都在這裡集合了,原來有一個“老爺車”的拉力賽將在這裡舉行啟程典禮。40年代的奔馳,30年代的雪鐵龍,還有一些車我從來都沒聽說過。細密的雨絲毫沒有減少人們的熱情,紛紛擁上去和這些車寶貝們合影。大部分車手都是滿頭銀絲,被陽光曬成棕色,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想來,也只有到了他們這個年紀才能玩得起“老爺車”,時間,財力和精力都給得起,而我們,也就只能飽飽眼福而已了。

高山明信片

第一次被奧地利所吸引是在看電影“音樂之聲”時,朱利安得魯斯帶著七個孩子在郁郁蔥蔥的群山中放歌,那壯美的山巒就再也無法忘懷。奧地利的國歌裡唱到“山巒疊障的國土,江河之畔的國家”,奧地利的高山和它的音樂一樣著名。

在WARTH的每一天早上,都是在牛鈴悅耳的叮咚聲中醒來。站在露台上望去,奶牛們悠然的在山坡上享受它們的早餐。WARTH有最好的高山牧場,每當夏季,奶牛便被主人趕到山上,電纜圍住靠公路的一面,牛們就開始了它們青山麗日的幸福生活,他們也成為了WORTH旅行者們的親密朋友。它們安靜而溫和,有美麗的眼睛,當游人們伸出手來,它們就會伸出寬大的粗拉拉的舌頭仔細地舔去,把粘粘的唾液抹人一身,雖然這是它們表現友誼的方式,還是有不少人受不了這份熱情而尖叫逃竄,比如說我。但我在心裡愛著它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WARTH 新鮮的牛奶,那是它們給我的。

奧地利的高山資源使它成為發展高山滑雪運動最好的國家。1964年,1976年冬季奧運會曾兩次在這裡舉行。所有的高山度假村都有非常完整高山索道的設施。當我們入住WORTHERHOF飯店的第一天,就得到了一張卡,可以免費乘坐WORTH及周邊小鎮的所有登山纜車,十分方便。夏日的旅行者到這裡,通常是為了徒步登山。飯店會提供詳細的登山地圖,每一個目標點的高度,困難程度和所需要的時間都清楚的一一標明,緊急救護系統也很完善。穿上在LECH的體育商店買的專業高山靴,拎上可收縮的金屬登山杖,就把自己扔到了這茫茫群山中。人跡廖廖,陽光如水般傾瀉下來,空氣是透明的,帶著牧草的青澀,煙癮最大的人到這兒都會減少抽煙,因為太純淨了。山脈綿延不斷不知那裡是盡頭,山峰上還有未化的冬天的殘雪,高原湖像鏡子一樣印著白雲,野花開得寂寞而熱烈。滿眼都是綠,第一次看到綠和綠的不同是這樣豐富,松柏的深綠,地毯式的草坪綠得嬌嫩,光影的移動讓黑綠的陰影起伏如浪。我不知道看綠看久了人也會醉,一時間就有些恍惚,寂靜中只聽得見自己的心跳。任何一個角度看到的都是這明信片式的完美,完滿得不像真的,完美得讓人類自慚形愧。我們或悲或喜的人生在這壯美的自然面前是那麼的微不足道,有許多曾經自認為極其重要的,化解不開的人和事,突然就在那一刻釋懷了,放下了,像太陽一出來幽谷裡的霧嵐就散去那麼簡單。活著,並有機會一睹世間如此的美景,已是大幸福。

TIPS;

1,奧地利屬於申庚國家,只要有任何一申庚國家的簽證即可前往。有三家奧地利航空公司在華開設北京,上海和維也納之間的直航。

2,奧地利的鐵路網很成熟,有3600公裡連接歐洲各國,5800公裡縱橫交錯的國內線,在任何一個火車站都可買到,如買往返票,價格較便宜。到WORTH 可乘去VORARBERG的火車。如有國際駕照,可在機場和大出租公司租車,自己享受一下在崇山峻嶺高速駕駛的刺激。

3,奧地利的旅館級別多樣可滿足不同的需要,25歲以下可以住便宜的青年旅館,但不包早餐。最有意思的是住鄉村式的家庭旅館。奧地裡家庭的房子通常很大,特別留有出租的客房,設備齊全,房東還提供早餐,價格不貴,但要通過當地旅行社代為聯絡。

4,奧地利冬季較長,從11月到第二年的月,是進行滑雪運動的季節。夏季涼爽,7月平均氣溫在14-20度,溫差很大,去山區旅行既要帶裙子也要帶棉衣,同時備好防曬用品,以防高原紫外線。

5,奧第利一般的餐館價格不貴,以肉食為主,可品嘗當地的清度果酒。甜點世界一流。咖啡也是這裡突出的文化之一。

6,80%的奧地利人信天主教,說德語。英語在邊遠的山區不太普及。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